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在《进步与贫困》一书中,亨利•乔治把土地私有权看作是社会贫困的根源,认为“它是贫困、不幸、堕落以及社会弊病和政治软弱(在进步文明中表现得如此可 怕)的主要原因”,断言“要摆脱贫困,要使工资达到公正所要求的进步,即劳动者的全部果实,我们必须以土地公有制代替土地私有制”。


【内容简介】

本书写作时间从1877年8月到1879年3月,当年9月排版完竣。从那时起出现新的事例说明书中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世界上各种事态的发展,尤其是大不列颠版图内爱尔兰骚动中开始的重大运动,更清楚地说明我力求解决的这一问题的迫切性。除了改正几处字句上的错误和新增一篇序言外,本版的内容与以前几版相同。

亨利•乔治是美国十九世纪末期的知名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学家,《进步与贫困》是其的代表作。本书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通过一般观察和根据常识即可得来的事实,探究了“工业萧条以及财富增长与匮乏增加同时并存的原因”,并指出补救的方法。在作者看来,“只要土地属于私人,不管人口怎样增加,物质进步的后果必然迫使劳动者得到只能维持*低生活的工资”。该书出版后受到广泛的欢迎,在美国和英国,辞书廉价平装本的销路超过了当时受欢迎的小说,印行超过200万册。


【作者简介】

亨利•乔治(1839—1897),十九世纪末期的知名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学家。


【目录】

《进步与贫困》25周年纪念版本序言

第四版序言

绪言

编 工资与资本

章 当前流行的工资理论——它的缺陷

第二章 一些专用名词的含义

第三章 工资不是取自于资本,而是由劳动产生的

第四章 劳动者的生活资料不是取自于资本

第五章 资本的真正职能

第二编 人口与食物

章 马尔萨斯学说,它的起源与依据

第二章 根据事实的推理

第三章 根据类比的推理

第四章 反驳马尔萨斯学说

第三编 分配规律

章 对几个分配规律进行的专门探究——这些规律的必然联系

第二章 地租和地租规律

第三章 利息和利息的起因

第四章 关于虚假资本和关于经常被误认为是利息的利润

第五章 利息规律

第六章 工资与工资规律

第七章 这些规律的相互关系和协调

第八章 这样解释的这个问题的静态学

第四编 物质进步对财富分配的影响

章 尚需探索的这个问题的动态学

第二章 人口增加对财富分配的影响

第三章 技术改进对财富分配的影响

第四章 由物质进步引起的人类期望的作用

第五编 解决了的问题

章 反复阵发工业萧条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 财富不断增长中持续存在的贫困

第六编 纠正的方法

章 当前所倡导的纠正方法的不当

第二章 真正的纠正方法

第七编 这种纠正方法的公正

章 土地私有的不公正

第二章 劳动者受奴役是土地私有的终结果

第三章 地主的补偿要求

第四章 对土地私有制的历史研究

第五章 美国的土地财产

第八编 纠正方法的应用

章 土地私有做不到对土地的使用

第二章 怎样坚持和保证平等的土地权利

第三章 用税收原则检验这个建议

第四章 赞同和反对

第九编 纠正方法的作用

章 对财富生产的作用

第二章 对分配和由此对生产的作用

第三章 对个人和阶级的作用

第四章 将在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中引起的变革

第十编 人类进步的规律

章 当前人类进步的理论——它的不足

第二章 文明的差异——为什么

第三章 人类进步的规律

第四章 现代文明为何衰落

第五章 极为重要的真理

结束语

译名对照表


【前言】

这里提出的见解在1871年旧金山出版的题为《我们的土地和土地政策》的小册子中大体上有过简要的论述。嗣后,我打算尽可能快地把这些见解作比较详尽的阐明,但一段长时间内没有机会。与此同时,我更完整、更清楚地看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坚定地相信这些见解是正确的;但是我也明白,在使它们得到社会承认的道路上充斥着许多偏见和许多错误的思考习惯,因而迫切的需要把我的理论作全面的阐述。在我们能够建立一个理论体系之前有必要清除芜蔓枝叶的东西。有必要同时为两种对象而写作,即既要为以前从未研究这些主题的那些人,又要为熟悉经济理论的那些人。这本书论及的范围太大,不可能对提出来的许多问题作恰如其分的全面论述。我尽努力去做的就是树立总的原则,托付读者在需要它的地方进一步加以运用。这就是我在本书中所要努力做的事情,并在篇幅能容纳的程度内尽可能做得详尽完备。
  具有一点经济学知识的人能在某几方面很好地理解本书;但要弄懂其论点或判断其结论,没有必要事先一定要读一些经济学书籍。我依据的事实并非是只有通过搜索大量典籍才能证明的事实。它们是通过一般观察和根据常识得来的事实,每一个读者都能自行核实,读者能够根据这些事实作出推理,确定结论是否正确。
  首先从导致这种调查研究的一些事实的简短叙述开始,然后我继续检查当前以政治经济学名义提出的解释,即尽管劳动生产率增长,工资却趋向减少到仅能维持生活数目的原因。这样的检查表明,目前关于工资的学说以错觉为基础;事实上,工资是由有偿劳动产生的,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工资应随劳动者人数的增加而增加。这里查考碰到作为重要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中心并强有力地影响各方面思想的学说-_就是主张人口增长快于生活资料增长的马尔萨斯学说。可是检查的结果表明,这种学说在事实和类推概念中没有真正的根据,对它作决定性的检验时,证实它完全不能成立。


【免费在线读】

第五章 资本的真正职能
  现在可以发问,如果不需要资本支付工资或在生产期间支持劳动,那么,资本的职能是什么呢?
  上边的论述已经回答得很清楚了。我们知道,资本乃是用于获得更多财富的财富,有别于用于直接满足欲望的财富;或者,我以为可以给它下定义为:在交换过程中的财富。
  因此,资本增加劳动生产财富的力量:(1)使劳动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进行,如不用手挖出蛤蜊而用铁锹挖掘,或铲煤入锅炉以行船,不必辛苦划桨。(2)使劳动能够利用自然生殖力量,如播种以收获谷物,或饲养动物使之繁殖。(3)使劳动可以分工。这样,一方面利用特殊能力、培养技术和减少浪费,在创造财富中增加人这个要素的效率;另一方面利用土壤、气候和地势多样性的有利条件,把自然要素的力量发挥到程度,以便在对某种特定物种生产有利的地方取得每一特定种类的财富。
  资本不供给劳动用以造成财富的原料,但有人却以相反的观点教诲人。财富的原料是自然供给的。但经过部分加工和在交换过程中的这种原料是资本。
  资本不供给或预付工资,但有人以相反的观点教诲人。工资是劳动者得到的他劳动产品的一部分。
  资本不供养在工作过程中的劳动者,但有人以相反的观点教诲人。劳动者由他们自己的劳动供养,生产用来交换生活资料的任何产品(整体或部分)的人,实际上生产那些生活资料。
  因而资本不限制产业,但有人以相反的观点教诲人。对产业的限制是自然原料的获得。但是资本可以限制工具的使用和劳动的分工,以限制产业的形式和产业的生产能力。
  资本可以限制产业的形式是清楚的。没有工厂不可能有工厂技工;没有缝纫机便没有机器缝纫;没有犁便没有把犁人;没有投入交易的大量资本,产业便不可能形成与交易有关的许多特殊形式。缺乏工具必然大大限制产业的生产能力,这也是很清楚的。如果农民没有足够的资本购买犁,他一定得使用铁锹,他不能买收割机一定得用镰刀,不能买脱粒机一定得用连枷;如果机工没有好工具只得依靠凿子割铁板;织工只能依靠手织机,如此等等;这时产业的生产能力恐怕达不到有充分资金购买的工具时的生产能力的1/10。没有资本使劳动分工不能超过粗糙和几乎难以察觉的初阶段的程度,而使分工成为可能的交换不能扩展到近的地区之外,除非一部分生产出来的产品经常保持在库存里或在运输中。甚至狩猎、捕鱼、采坚果和制武器的职业也不能专业化,以致个人难以从事任何工作;除非每个人努力取得的物品的某些部分不立即消费掉,把它储存起来,这样致力于得到一种物品的人才能在需要时得到别种东西,才能以一天好运气的收获供应下一天的不足。在有了高度文明特色和必需的细微劳动分工的时候,大量各种各样的财富必须经常保存在库存里或运输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