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经历上像《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平,心路上像《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先生;然而,本书更有种种胜过《平凡的世界》之处,其中重要的可能是给经历种种内心煎熬的现代读者带来一个希望,那希望就是,“真相与和解”之方法,或许有助于个人心路调整,走出困惑。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宋远升教授,与《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平在经历上有相似之处,都下过煤矿、尝尽贫苦等;还与《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先生在心路上有相通之处,也是将不满与失意转化为了奋发前行的动力。然而,本书更有胜过《平凡的世界》之处,这不仅体现为比孙少平更艰苦的乃至可以说是残酷的作者早年经历,也体现为家乡人和原生家庭给作者带来的种种困惑与痛楚,在这个意义上,本书书名不虚,作者真是一个异乡人。更重要的是,宋教授后来走的路更理智更长远更有启发意义;而启发意义的是,他在书中“父与子”等部分克服了内心的种种不愿意,真实地写出了父子关系乃至整个原生家庭的万千纠缠,写出了令人难过的种种事实细节,然后与父亲、与原生家庭乃至与自己初步地达成了和解,让人略感欣慰,似乎看到了希望。那希望就是,“真相与和解”之方法不仅适用于解决政治难题(比如南非),或许也有助于个人心路调整,走出困惑。


【作者简介】

宋远升:山东临沂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比利时根特大学LL.M、复旦大学法学博士。复旦大学司法与诉讼制度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专家顾问。作家、诗人。

出版法学专著18本,在全国各大法学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法学代表著作即“法律职业主体系列丛书”,主要包括:《法官论》、《检察官论》、《律师论》、《法学教授论》、《警察论》、《立法者论》等。

文学代表作包括:《流年旧事》、《夜行的灯火》、《卧云先生浮生古词记》、《人道沉思录》、《长生记》、《我是一个异乡人》。

宋远升是当代由私营煤矿挖煤工人成为法学教授的人,被称为路遥《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平的现实版。曾被上海电视台、安徽卫视、《大众日报》、《扬子晚报》、《知音》杂志、“中国网”、“人民网”、“光明网”、“澎湃新闻”等国内主要媒体广泛报道。


【目录】

从挖煤工人到法学教授(代序)…………………………… 001

一、经过荒废的小学 ……………………………………… 001

二、那年的红薯 …………………………………………… 010

三、少年的月光 …………………………………………… 017

四、暗恋 …………………………………………………… 024

五、夜行人 ………………………………………………… 033

六、算命人 ………………………………………………… 043

七、我的初中 ……………………………………………… 055

八、拳师武广 ……………………………………………… 065

九、西山以西 ……………………………………………… 075

十、上学之路 ……………………………………………… 082

十一、石头的记忆 ………………………………………… 088

十二、城东记之董震表叔 ………………………………… 095

十三、两个半木匠 ………………………………………… 104

十四、大柏庄纪事 ………………………………………… 113

十五、活埋的人 …………………………………………… 121 ??

十六、南方有青山 ………………………………………… 129

十七、大雪漫故地 ………………………………………… 141

十八、孤零零的房子 ……………………………………… 150

十九、细犬男子 …………………………………………… 158

二十、两年三寻僧不遇 …………………………………… 164

二十一、我是一个异乡人 ………………………………… 171

二十二、渊子是条河 ……………………………………… 180

二十三、秋日乡界漫行 …………………………………… 189

二十四、卅年夜雨风吹灯 ………………………………… 197

二十五、三地的樱花 ……………………………………… 204

二十六、祖坟 ……………………………………………… 214

二十七、老家的院子 ……………………………………… 226

二十八、逃跑者 …………………………………………… 235

二十九、旧历的新年 ……………………………………… 245

三十、回归寂静的山地 …………………………………… 254

三十一、堂姑 ……………………………………………… 263

三十二、孤独的牧羊人 …………………………………… 272

三十三、山地里的稻草人 ………………………………… 282

三十四、清明 ……………………………………………… 290

三十五、淹没在荒芜中的自行车 ………………………… 295

三十六、父与子 …………………………………………… 3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