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很多人会把自我等同于自私,甚至把自我视为洪水猛兽,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痛苦,根源都在于自我尚未形成。而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帮你建立强大且真实的自我。

在这本书中,武志红老师会带你:

……

世界上只有一个你,而你的自我终将诞生!


【作者简介】

武志红


【目录】

前言 “我”,是一切的根源

序章 自我的意义:开启属于你的英雄之旅

01 你为什么需要有“自我”

02 你要经历哪些阶段才能形成自我

章 摆脱人与人缠绕的混沌共生状态

引论 混沌共生源自共生心理

01 家庭关系中的浆糊逻辑

02 社会关系中的糊涂哲学

03 让你与人粘连在一起的黏稠思维

第二章 让心灵自然而然地成长

引论 从自闭之壳到母爱怀抱

01 孵化破壳Ⅰ,心灵成长必须从内向外展开

02 孵化破壳Ⅱ,心灵成长从外向内展开的后果

03 自我保护,在妈妈充当的保护壳下成长

04 层级脑补,没人充当保护壳时的模拟满足

05 动力诞生,学会直接表达自己的生命诉求

第三章 依赖妈妈,也要反抗妈妈

引论 当温暖的母爱怀抱变成禁锢你的母亲包围圈

01 反抗妈妈,突破母亲包围圈

02 逃离共生,避免与妈妈共生的状态

03 走向自主,在关系中与妈妈争夺控制权

04 心理弑母,完成心理上与妈妈的分离

05 自我洞察,看清潜意识中对妈妈的态度

06 意志诞生,发展出适应外部世界的能力

第四章 打造你的边界

引论 所有关系中都有边界问题

01 建立地理边界,你的地盘你做主

02 建立身体边界,学会干脆利落地说“不”

03 建立心理边界,不再总想去改变别人

04 建立财产边界,构筑保护心理的一道防线

05 当他人侵犯你的边界时,该如何防御

06 当你的边界被打破时,该如何反击

第五章 完成心灵的分化

引论 分化,让你的世界变得复杂而又清晰

01 你我的分化,让你可以与他人沟通

02 关系的分化,让你懂得把握分寸

03 肮脏与干净的分化,让你学会掌控情绪

04 想象、行为与后果的分化,让你能够宽容他人

05 力量与情感的分化,让你的心胸变得更宽广

第六章 建立完整的自我

引论 心中住下一个爱的人,完成个体化

01 自我确认,不再过度渴望外界回应

02 基本满足,伸展你的动力和意志

03 自我诞生,必须学会尊重自己的感觉

04 自我实现,发挥个体化自我的功能

第七章 初步试炼你的能力

引论 家庭是社会关系的原型

01 关系,父亲是外部世界的象征

02 竞争,父亲是所有敌人的原型

03 规则,关系中要有“神圣第三方”

04 分离,家庭是你进入社会前的演练场

第八章 充分展开你的自我

引论 进入社会熔炉和无限世界

01 拓宽时空,离开父母给予的港湾

02 走向社会化,向着超级个体化的目标前进

03 成为超级个体,要认清深度关系的重要性

04 构建深度关系,关键是真实地活着

05 进入无限世界,活出真实的自己

后记 世界上只有一个你


【前言】

“我”,是一切的根源

“我”,是一切的根源

你以为你是门上的锁,

你却是打开门的钥匙。

糟糕的是你想成为别人,

你看不到自己的脸,自己的美容,

但没有别人的容颜比你更美丽。

——鲁米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已经 14 年了,为很多人提供过心理咨询服务,其中很多来访者和我保持着长程的咨询关系。

随着临床心理咨询经验的不断积累,自然而然地,我对各种心理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也不断加深。初,我更关注的是家庭养育,“原生家庭”这个词在中国被广为人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的推动。到现在,“原生家庭”这几个字似乎已经成了我的一个标签。

事实上,虽然是从家庭养育出发,但我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一直在探索前行。逐渐地,我聚焦在了“自我”这个概念上,并形成了一个深刻的感知:大多数人的痛苦,根源都在于自我尚未形成。

那么,到底什么是自我?或者反过来问,什么是没有自我?

一位来访者的故事,推动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她是一位女士,四十来岁时开始找我做心理咨询。她未婚,没孩子,一个人租住在一间小小的单身公寓里。可是,她并不是没有经济实力。她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公司盈利情况不错,她一点儿也不差钱。

那她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呢?因为她是我们通常认识中的那种“大好人”。她不怎么给自己花钱,但愿意给父母和家人花钱,而且是花很多很多钱,比如给父母买大房子。除了家人,她在谈恋爱时也花了不少钱。即便对方人品不怎么样,甚至算是渣男,她也愿意花钱。

她之所以来找我做咨询,是因为她发现自己心中怨气太重了,特别是对渣男恨得不得了。

在心理咨询进行了没多久后,她对我说出了一件让她感到非常恐惧的事情。她说,她知道自己所谓的当“好人”是一种病,但她一直以“好人”自居,甚至为此感到骄傲。可是在有一次过生日时,发现自己出了大问题。

当时,她收到了很多礼物,这让她很感动。可仔细一想,她发现自己已经两三年没有给别人送过生日礼物了。这个发现让她非常惊讶。当她观察自己的内心时,惊讶升级成了害怕。她发现,她似乎失去了对别人的关心,失去了自己温暖的一面,甚至觉得自己在失去基本的人性,心在变得冷漠。

这位来访者的故事对我有重大的意义。这个故事的关键点,细想起来是有些恐怖的——一个好人,逐渐丧失了对所有人的关心。

就是从这时开始,我形成了对“好人”的初步思考。现在回头看,我可以非常简单地概括说:这种所谓的“好人”状态,破坏了自己的生活,破坏了自我,终,这种破坏也转向了他人。

做一个所谓的“好人”似乎是一种常见的追求,但这种“好”很容易变成对自己人生和心灵的破坏,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没有形成的现象。

与“好人”正好相反,另一种没有形成自我的典型现象是极度在乎自己,我称之为高自恋者。人都是自恋的,而高自恋者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自己欲望的在乎程度不同。高自恋者极度在乎自己的欲望,可能会不顾一切地去追逐欲望,甚至为此利用、剥削别人也理直气壮、心安理得。

不只是对欲望,高自恋者对自己在每一件事上产生的每一份动力、每一个念头都非常在乎,并且苛求周围人完美地配合自己,希望自己在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上都占上风,都要赢。为了赢,他们可以不惜代价。

这本书会用更准确的语言告诉你,“好人”和高自恋者都没有形成抽象意义上的自我。所以,他们将在每一个细节上发出的动力和意志都当作“我”,将每一个细节上的具体意义上的“我”的死亡,都等同于“我”本身的死亡。死亡这件事太可怕了,于是他们自然就执着地想要赢。

你发现了吗?“好人”和高自恋者正好是相反的两个方向。“好人”一辈子都在灭欲望,灭隐私,灭自我,想以此换取在别人眼里的好形象。高自恋者则对欲求非常执着,想得到别人的配合。你看,因为“我”没有形成,所以他们总是去关注“你”,想从“你”那里获得存在感。

当然,“好人”和高自恋者只是两种典型表现,自我没有形成还有形形色色的表现方式。

*

搞清楚了什么是没有形成自我,那自我究竟又是指什么呢?这涉及一个概念——存在感。

“存在感”是一个抽象的哲学词汇,用我的话来翻译,就是“‘我’可以存活的感觉”。如果这种感觉基本形成了,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自我形成了。而这本书,讲的就是自我形成的过程。

这样去理解存在感后,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理解很多事情,例如焦虑。焦虑无处不在,关于焦虑的理论研究也很多,我自己的理解是,焦虑或许都是死亡焦虑,它的对立面就是存在感。如果一个人总是处在焦虑中,那可能意味着他的自我尚未形成。如果自我形成了,这份弥散性的焦虑就会变成自在感。所谓自在,也很简单,把它拆开来看就能明白,也就是“和自己在一起”,或者说“自己在”。

有不少人把自我等同于自私,甚至还有人把自我视为洪水猛兽。但我要告诉你,自我形成后,一个人会变得非常不同。

自我没有形成的人总在关注“你”,要么渴望从别人那里获得好评,要么苛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行事。由于活在“我”随时会死去的焦虑中,他们变得很敏感,好像每时每刻每一种关系中都藏着“生死之战”——到底是外界的“你”胜利,还是内在的“我”活下来。而这一切,都会给关系——包括人际关系,也包括与事物乃至世界的关系——带来压力、剥削和破坏。

比如,有的人在和别人沟通时,只想着倾吐,拒绝聆听。这就是因为倾吐意味着你配合我,聆听则意味着我配合你。如果配合这个动作中有支配与服从的意味,甚至还有生与死的含义,那他们自然会渴望倾吐,抗拒聆听。

我认为,一切美好的事情都来自深度关系。而一个人之所以难以建立深度关系,就是因为存在这种难以言说的死亡焦虑。

当自我诞生后,一个人不仅会获得存在感和自在感,还会摆脱对别人的过度关注。这时,还会发生一件深刻的事情:当“我”的存在得以确立之后,也就意味着“我”可以存活了,我也就可以看见真实的“你”了。

自我的诞生,也意味着一个人终于能真正看见别人了。这时,“我”和“你”就可以放心地建立深度关系,然后在深度关系中创造各种美好的事物了。

人是万物的尺度。一个人的心灵,就是他丈量世界的尺度。当“我”在黑暗之中,世界也必在黑暗之中。当“我”被照亮,世界也必会变得光明。照亮你的自我,就是有着如此伟大的意义。


【书摘与插画】

有撒谎癖且容易紧张的女孩

这个个案的主人公是我的一位来访者,她是个女孩,这里称她为M。她来找我咨询时是 25 岁,当时我发现她有两个非常特别的地方,一个是有撒谎癖,一个是很容易紧张。

撒谎癖就是当别人问她关于她的信息时,她永远不会在时间说实话。例如,假设她月收入是 12000 元,如果有人问,她绝不会时间如实相告,哪怕是好的朋友也不会。她要么说多一点儿,要么说少一点儿,就算跟真实收入只差一点点,她也不会说实话。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收入属于个人隐私,想保密是可以理解的,但她在很多其他事情上也这样。例如,吃了一顿饭后,别人问她花了多少钱,她也极少说实话。

这种撒谎癖不是道德问题,因为她不是为了骗取好处,更无意伤害他人。我认为,她这么做只是为了把自己的真我隐藏起来,不让人看到。

对我,她一开始也有类似的表现。例如,关于姓名和家境,她都有所隐瞒,但之后又如实告诉了我。后来据她自己说,相对于其他人,她在面对我时已经尽可能地坦诚了。

再说说她的第二个特征——容易紧张。

我给她做一次心理咨询的时间大概是 50 分钟。在这个过程中,她会一直坐得很端正,而且每时每刻都非常紧张地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如果我略有懈怠,如感到疲惫、犯困、皱眉或者低头等,她就会紧张地问:“武老师,我让你觉得累了吗?我刚才的表达不好吗?我是不是说得太乱了?”

通常面对这样的现象时,我倾向于将其理解为来访者对咨询师生气了,但他们表达指责时有困难,于是把这份指责转向了自己,所以才会问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M 说,她真的从来没有因为我的懈怠而生气,她是觉得自己说话确实很啰唆,没重点。

不过,对于她每时每刻都在紧张地盯着我这一点,她是没有自知力的。对她而言,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她不管在哪儿都这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就可以用在这儿。

“镜映”与“无条件积极关注”

经过分析,我认为 M 的撒谎癖和容易紧张的问题,都可以归因到一点上,那就是她在寻找“镜映”。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指给出正向回应。

从生理学的意义上说,我们对自我身体的认知早是从镜子里得来的,我们会有一个被外部照到,然后才知道我是谁的过程。同样,心理学意义上自我的确认,也需要一面镜子,需要另一个人作为镜子去确认我们、看到我们。其中,常见的就是婴儿需要将妈妈等主要养育者作为镜子,从中得到自己身份的确认。

回到 M 的案例。说她在寻找镜映,就是说她希望自己发出的每一份动力,都能从我这面镜子里得到积极回应,这会带给她一种“她完全是好的”的感觉。所以说,她每时每刻的紧张和对我一举一动的关注,就是希望我能给她这种回应。当我有所懈怠时,她之所以不生气,反而指责自己,是因为她把我当成了理想化的权威。权威这面镜子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也是因为受到了她的影响。

从职业的角度来看,我的确需要给她镜映,或者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她无条件积极关注。“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提出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讲,这基本就等同于无条件的爱,我对你好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所以,我对M的心理咨询,初就是以支持和肯定为主,后来才逐渐开始对她进行分析。

M 的撒谎癖可以这样理解:她非常渴望得到外界的回应,尤其是希望从别人的镜子里看到自己是好的;如果得不到这种回应,她就会觉得自己的真我是坏的。此前,她在成长过程中严重匮乏镜映,这导致她认定自己的真我是坏透了的。所以,但凡涉及她自己的信息,她就会习惯性撒谎,制造一团迷雾,好让别人看不到她的真我。

这也会导致其他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她几乎没有朋友,和父母的关系也相当差。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就不会想着改变父母了,因为他们终会感到绝望且疲惫不堪,于是只好转身离去,去构建自己的生活。M 读过不少心理学方面的书,知道这一点,但她本能上特别想改变妈妈,特别想和妈妈亲近,于是做了很多努力。

一开始,她受到了一些挫败,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后,突然有一天,她和妈妈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听完她的讲述,我深切地感知到这是一种质变。不过同时我也有些担心,因为这是她费了很大劲儿才换来的,而妈妈也很不自然,我不知道这种变化能不能持久。后来,她和妈妈的关系果然又出现了很多次危机,有时危机能持续半年。不过,每次危机终都被化解了。前两年,多数时候是她主动向妈妈示好,后来基本都变成了妈妈先向她示好。

在和妈妈的关系有了质的改善后,她遇到了一个蛮合适的男孩,开始了真正的恋爱。在这个过程中,做心理咨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心理咨询,她可能分分钟就会选择分手。想分手的原因都一样,就是当男孩有所懈怠后,她立即就会觉得对方不喜欢自己了。

心理咨询中我的懈怠,以及恋爱中男孩的懈怠,有时是真的,但更多时候是她的误解。作为一个追求镜映的人,只要没得到积极回应,她就会感知成负面回应。可实际上,除了别人偶尔会给她负面回应,很多时候别人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产生的一些懈怠也并不是针对她的。

这个道理,她其实也懂,只是体验上做不到,只要对方不给积极回应,她就会紧张。我认为,她在六个月前的共生需求没得到基本满足。于是,虽然她有成年人的头脑,但她的心灵还非常渴求与一个人共生。

再后来,她结婚了。可是,这段婚姻并不像是两个成年人的婚姻,更像是丈夫这位“妈妈”在哄着她这个“宝宝”。

孤独与回应

M 和妈妈的关系愈发亲密起来,她们会有各种约会,会一起看电影,一起听课,一起吃饭。有一段时间,只要一空下来,她就会不安,特别想给妈妈打电话,可有时电话接通了,她又不知道要说什么。

一孤独就不安,必须找人陪伴,可以理解为孤独的时候,由于没有镜子给自己积极回应,她就会觉得自己的动力与意志都是坏的。这太可怕了,所以她必须找一个人来作为一面镜子,告诉自己“你是好的”。

妈妈越来越懂女儿的这种感觉,所以,妈妈会对她进行各种夸奖、肯定,以及表达喜欢,常对她说的一句话是:“你可爱,做什么都对。”并且,妈妈虽然也有时候觉得这是在忍耐和配合,但她由衷地愿意这么做。

我的理解是,妈妈之所以没有在女儿幼小时满足她的共生需求,是因为这位妈妈小时候也没有从自己的妈妈那里获得满足。所以,随着和女儿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两个人都有了共生感,妈妈的共生需求也被满足了。

后来,M 在和丈夫以及和妈妈的这两对关系中,甚至会越来越放肆,而丈夫和妈妈也都能接纳。有时候他们可能会受不了,跟 M 的关系会暂时崩掉,但他们都会主动过来和她修复关系。能有两个人宠自己,M 深深地感到自己太幸福了。

这种状态持续了大约三年后,一些改变悄然发生了。有一次,有人问 M 她的新工作怎么样。她自然而然地跟对方讲了一些情况,包括她的收入等,然后她意识到自己竟然没有撒谎。在和我的咨询中,她也逐渐放松一些了。有一天,我突然感觉到,我们关系中一直以来的那种紧张消失了,我也忽然明白她变了,她放松了下来,也不再每分每秒都关注我的一举一动了。

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改变。她说,她觉得整个生命,乃至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有一句话从心中涌出——“反正有大把美好时光可以浪费。”

M 能从极度紧张发展到基本放松,这是一个巨大的成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