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将传主放在了那个“哲学的狂野年代”的背景之中,在叙述叔本华平淡而不平凡的一生的同时,也将其哲学与其他的前辈或同时代哲学家——如康德、费希特、谢林、浪漫派哲学家、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的思想放在一起考量。叔本华作为历史理性的怀疑者、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与乐观向上、高歌猛进的“狂野年代”格格不入,因而注定了默默无闻、知音难觅。

书中既有生动的叙述、饶有情趣的逸事穿插,又有纵横捭阖的哲学比较、严谨的思辨。因此,这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记述生平的传记,而且还是一部思想的传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哲学史著作。正是由于这部传记,作者一举成名,也正因作者的生花妙笔,叔本华再一次赢得了读者的关注。


【作者简介】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Rüdiger Safranski),德国知名学者、文化大家,1945年生于巴登-符腾堡州罗特维尔市,曾在法兰克福与柏林学习哲学、文学、历史与艺术史,获博士学位,后成为自由作家,为德意志思想群星立传。曾获多项文学殊荣,入选德意志语言与文学科学院并荣膺德国一等十字勋章,现任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

译者简介

钦文,任教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文化学者,研究方向为德国近代文学、中外交流史、出版与阅读文化史。兼为译事,代表译作为《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拉贝日记》(合译)。


【媒体评论】

一本无可挑剔的、不偏不倚的传记,记录了这位才华横溢但脾气暴躁的哲学家的生平……萨弗兰斯基的书令人愉悦……它涵盖了但泽、汉堡、魏玛、德累斯顿和法兰克福的生动的社会历史,并带领读者总览了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和浪漫主义等流派的哲学思想。

——戴安娜·韦伯(Diane Weber),《华盛顿时报》(Washington Times

萨弗兰斯基的这部睿智、丰富、全面的传记是对叔本华痛苦和矛盾生活的完整、详细的描述。这是一项细腻、敏锐和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对人类的存在感兴趣,对这个有悖于他所向往的东方宁静而过着一种充满激情和矛盾的生活的人感兴趣,那么我们要向你极力推荐德国传记大师的这部精湛的作品。

——《选择》(Choice


【目录】

前 言 / 001

章 / 003

但泽——阿图尔出生前的故事——得不到疼爱的孩子——对哲学的首次核心体验——仓库岛:黑暗的心脏

第二章 / 020

汉堡 —— 人生的本读物:勒阿弗尔 —— 与安蒂姆的友谊——阿图尔的学商之途

第三章 / 047

艰难的选择:走向世界还是进入书本?——漫长的欧洲之旅是与魔鬼的契约:再次阅读生活之书以及随之而来的诅咒——山上的经历与跌入账房——谁能登临而一语不发?

第四章 / 076

父亲的权威挥之不去,超越生死——抑郁的阿图尔找寻没有父亲的彼岸——青春期的神正之辨难题——通过马蒂亚斯·克劳狄乌斯投向浪漫派——个哲学场景:浪漫派的夜幕升天之旅——阿图尔对坠落的恐惧:“哦,情欲;哦,地狱。”

第五章 / 101

魏玛——政治上的灾难和母亲在社交上的成功——处于困境之中的歌

第六章 / 126

告别汉堡和安蒂姆——对友谊的剖析——哥达,再一次坐在课堂上——招人讨厌的阿图尔——母子之间的口角——阿图尔在魏玛:一个不速之客——母亲之道——无法回避的歌德——阿图尔的恋爱——假面舞会

第七章 / 154

哥廷根 —— 钻研自然科学 —— 父亲的阴影:对坚实感的爱好——徘徊在柏拉图和康德、渴望迷醉和怀疑之间——第二个哲学场景:从笛卡儿到康德,从神性的理性到神圣的理性,从形而上学到德性——“自在之物”的平步青云——地狱譬喻中的阿图尔

第八章 / 185

柏林的生活——学术暴动——施莱尔马赫与费希特之争——第三个哲学场景:费希特,革命浪漫派以及成为自我的乐趣:“在人类那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能的”——发现内心之中

的荒野——阿图尔期待着费希特的“电击”

第九章 / 205

阿图尔手稿本中的秘密哲学:“优良意识”——圣灵降临——没有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加入的心醉神迷状态

第十章 / 218

阿图尔听费希特讲课——解放战争中的柏林——政治的无上权威——武器中的哲学——阿图尔的逃亡

第二部

第十一章 / 235

没有舞台施展才华的思想家——阿图尔在鲁道尔施塔特——个哲学避难所——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论理由本身和诸多具体的理由——理性的界限——阿图尔有意遮掩

第十二章 / 253

回到魏玛——与母亲反目成仇——夹缝之中的阿黛拉——阿黛拉隐秘的浪漫插曲

第十三章 / 275

非凡聚首:歌德与叔本华——两位与黑暗的强势进行斗争的色彩学家——一段棘手关系的来龙去脉——歌德:“终不免分道扬镳”

第十四章 / 297

德累斯顿 —— 阿图尔不与同行交往 —— “ 非凡构思”的时代——女管家:“您真是芬芳吐艳,博士先生”——稿本中的哲学独语——阿图尔为“优良意识”找到一种语言——发现了作为“自在之物”的意识

第十五章 / 324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阿图尔的没有天国的形而上学 —— 认识论批判的弯路 之必要性 —— 不是对世界的解释,而是对世界的理解 —— 对存有的阐 释 —— 接近真 理 —— 万物归——敌对的统一体——出路——艺术——以静观沉思的生活对抗劳作有为的世界精神

第十六章 / 345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身体的哲学:愉悦在此止步 —— 自我实现与自我消解 —— 利己主义的力量 —— 国家与法 —— 财产 —— 同情之神奇统一 —— 大大的 “不” —— 音乐——否定的旁观者视角——次后和后

第十七章 / 368

与布罗克豪斯的激烈争执——首次意大利之行——艳遇——格雷科咖啡馆内的争吵:“让我们把这家伙扔出去!”——返回德国——财务危机,家庭内的争吵——阿图尔和阿黛拉

第十八章 / 387

在柏林当讲师——“复仇者”,没有人愿意听他的——第四个哲学场景:黑格尔的一系列胜利和毕德迈耶尔精神——阿图尔为何没有成功

第十九章 / 410

对抗失望的哲学策略 —— 对手稿本的修订 —— 情人卡罗琳娜·梅冬——玛尔奎事件——再度游历意大利——患病——迷途——返回柏林——闹剧收场

第二十章 / 434

从柏林出逃——叔本华敲打家具——法兰克福——对抗恐惧的仪式——生活方式与语言风格——母亲之死和阿黛拉的悲剧命运

第二十一章 / 452

《论自然中的意志》——确认存在和忘却存在——第五个哲学场景:实践哲学——创造的哲学和现实的现实性哲学——三月革命前的时代精神: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竞相揭露

第二十二章 / 474

第六个哲学场景:自由之神秘及这一神秘的由来——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个体化之痛苦和罪责——四八年革命期间的叔本华:食利者的命运

第二十三章 / 504

大山向先知走来 —— 门徒、传播福音者 、 广大的听众 —— 叔本华“献给世界的哲学”: 《人生智慧箴言》 —— 唯实论的精神——“似乎”——为“不彻底”唱赞歌——第七个哲学场景:叔本华及其后果

第二十四章 / 533

“人类从我这里学到了一些他们将永世不忘的东西”——风烛残年——成名之喜剧——死亡:尼罗河流到了开罗

作品版本、参考文献、缩略语凡例 / 540

注 释 / 550

年 表 / 564

索 引 / 56


【前言】

本书是对哲学表达爱意的告白。曾经有过的是:满怀热情地思考着上帝和这个世界。大吃一惊的是:总有某物存在着,虚无是不存在的。本书要回首的就是那样一个逝去了的世界,在那里哲学再一次,或许是后一次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这是一个“哲学的狂野年代”:康德、费希特、谢林、浪漫派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青年马克思,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曾经如此激情洋溢地进行着思考。究其原因就在于“自我”的发现,自我在精神、道德、自然、身体、无产阶级等诸多领域的充分展示足以使人兴奋不已,足以催生诸多离奇夸张的希望。人们就此又重新取回那些“被贱卖到天上去的宝藏”,结果发现,这些竟都是自家的创造。无论去多么遥远的地方,人可以自己做主了。这着实让人兴奋了一阵子,可随后而来的却是失望。人们在形而上学的旧宝藏里发现了自家创造的东西,于是它们所具有的魔法也就随之消失殆尽,随之丧失的还有它们所孕育的希望,因而它们变得那么缺乏说服力和平庸无奇。

再也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存在”,虽然随处都在说着“存在决定意识”这样的话。怎么办?如果是一个创造者,那他就必须尽量多地创造。人们在疲于奔命的不断积累之中找寻着未来。认识所带来的幸福感正在消失,剩下的只是纯粹的功用。

真理仅仅只是为了“实现”而存在的,这种观念催生了一种关于进步和增长的世俗化宗教。于是这样一个时代到来了:人们感觉到,这些创造出来的东西正在包围着他们,于是开始怀念自然形成的东西。在这个时代里,获得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成了问题,在自己创造出的世界里出现了异化现象,创造者们无法左右自己所创造的东西。于是想象力发现了一个新的乌托邦:这些创造出来的东西可以被控制。当这一乌托邦也失去其效力的时候,一种新的恐惧开始蔓延开来,即人们对自己创造的历史产生了恐惧。于是我们进入了当代。对当下的局面,“哲学的狂野年代”并非毫无过失。因此,虽然这篇爱的宣言发表在多年之后,但在表达爱意的同时也必定对它的过错耿耿于怀。大大有助于检讨这个时代的恰恰是本书的另一个主题:叔本华。

他属于这个“哲学的狂野年代”,然而他恰恰以一种激烈顽固的方式与之为敌。他对世俗化的理性宗教颇不以为然,对于他这个曾经学过做生意的人来说,理性就像是店铺里的毛头小伙计,它在“意志”这个掌柜的差遣下东奔西跑。

“意志”既 不 是 精 神, 也 不 是 道 德, 同 样 不 是 什 么 历 史 理 性。“ 意 志 ”是一种充满活力,同时又孕育着灾难的东西,与之俱来的是死亡、不幸和无尽的仇视。在那个时代里,叔本华特立独行,他心中充满的并非创造的乐趣,而是消减的艺术。

叔本华是“非理性哲学家中理性的一个”(托马斯·曼语),他开创了一个阻滞行动的哲学,这种哲学深深地触动着人们的灵魂深处。他的梦想是这样一个世界,在这里,世界又回归到了音乐的“毫无利益纠缠”的游戏之中。这是某种对和解的梦想,只是它被众多棘手的问题所掩盖,而也正是和解这一主题使后来者阿多诺和维特根斯坦为之魂牵梦萦。

当叔本华做梦的时候,他就要自我保护使自己免受现实的袭扰,现实对于他而言已经成为噩梦。他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把这个噩梦纳入其哲学的心灵深处。在他的生命临近终结的时候,他曾在一次谈话中对人说:“在某种哲学中,如果你听不到哭泣、号叫、咬牙切齿以及对立的双方之间在相互残杀时发出的可怕的撕心裂肺的呼吼,那么这样的哲学就根本不是什么哲学。”

关于法国大革命,康德,这位“哲学狂野年代”的助产师曾经写道:“如此的现象在人类的历史上是不会被遗忘的,因为它揭示了人的向善的本性中的一种禀赋和能力,而古往今来没有哪一个政治家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

而在我们这个年代,不会被遗忘的事件发生在奥斯威辛、古拉格群岛、广岛。那么从这些事件当中显现出了些什么呢?当今的哲学应该表现出自己能够应对这样的问题。要了解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恐怕还是要追溯到叔本华。不仅仅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还有他那具有强烈停顿和拒绝倾向的哲学推动着思想的发展。

叔本华是一位 19 世纪早期的哲学家,人们往往很容易忘记这一点,因为他的思想直到很晚才产生了影响。他 1788 年生于但泽,童年在汉堡度过。在跟随父母的长途旅行之中,叔本华认识了欧洲。作为富商的父亲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一名商人,而叔本华日后成为哲学家还得益于父亲的早逝,当然也亏得日后反目成仇的母亲的帮助。叔本华对哲学的激情来源于他对世界的惊奇,而众所周知的是,这种惊奇正是哲学初的冲动。由于继承了不薄的遗产,叔本华可以为哲学而生,而不必靠哲学谋生。在专业的哲学圈子里,他得不到机会,终他也放弃了去找寻这种机会的努力。对于他而言,这倒是件好事情。是生存的痛苦促使他进行哲学思考,可越是思考,这种痛苦越是挥之不去。于是他洞察秋毫,看见在德国教席上端坐的国王们竟然是那般赤裸,透过他们精心编织的系统之网,显现出来的是他们的勃勃野心、标新立异和占有欲。

他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 1814~1818年间产生。当他生命中的这一阶段告一段落之时,他意识到平生真正的任务就此完成了。随即他来到观众面前,却不得不震惊地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来聆听。他还没有正式上场,就已经隐退了,作为哲学家,他连在舞台上施展才华的机会都没有得到。然而他并没有混淆真理与光彩照人的自我表演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他那里,哲学的假面表演是不存在的。对于他来说,有这样一个假面就够了:不请自到的哲学看客,并以此身份光临有时候近乎残酷的生命狂欢节。虽然他自己不肯轻易承认,然而他确实在等待着回应。他过于自尊,不会为自己寻找甚至去赢得观众,而在心底他却抱有一线希望:观众能够去找寻他。他想要体现的是一种寻求摆脱的真理。

在他生命终结之际,人们真的找到了他,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他将自己长久以来默默无闻的生命旅程解释为通向真理的漫长之路。只是叔本华必须有耐心,一生的耐心。而此时外界的历史进程正在加速,在 1848 年革命期间,“哲学的狂野年代”到达了。

“哲学的狂野年代”忽略了这位“号叫着并咬牙切齿”的哲学家,他崇尚遥远年代的沉思冥想、归于宁静的生活艺术。这个年代忽略了一位走在时代之前的哲学家,他对人类的狂妄自大进行了全盘、彻底的挖苦,涉及三个方面。宇宙空间方面:我们的世界只是无尽空间中不计其数的星球中的一个,在这个星球上“生长着一层霉菌,它造就了一群生活着的、认识着的生命”;生物学方面:人只是动物中的一种,他缺乏本能,自身存在缺陷,很难适应生存环境,因此人类的智力只不过是对这种缺陷的补偿而已;心理学方面:控制着我们自身的并不是那个有意识的自我。

在此我斗胆对哲学进行思考,我所尝试的方式是讲述它,正如我讲述叔本华的一生以及他所处的文化历史氛围一样。所有的问题古人在当时都已经思考过了,虽然他们人已经死了,但他们的思想还活着。这本身已经构成了足够的理由,让这些超越了它们主人生命的思想粉墨登场。

注:本文选自《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中文版前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