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二战对决:德国步兵VS美国步兵》

二战对决
用烈焰与硝烟书写的胜败之道

英国鱼鹰社重磅新品
全方位剖析德美两国陆军步兵编制情况与作战实力
全景还原蒙特布尔、沙恩霍斯特防线、克林凯尔特森林战斗过程

收藏级精致装帧
进口铜版纸全彩印刷
甄选百幅珍贵历史照片
原创手绘图完美还原战斗场面

《二战对决:猎杀大和级战列舰》

二战对决
用烈焰与硝烟书写的胜败之道

英国鱼鹰社重磅新品
全景还原猎杀大和级战列舰系列行动
全方位剖析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日本帝国海军战列舰作战实力

收藏级精致装帧
进口铜版纸全彩印刷
甄选百幅珍贵历史照片
原创手绘图完美还原战争场面

“大和”号战列舰与姊妹舰“武藏”号建成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海军设计它们的初衷是在太平洋战场上与美国海军争夺制海权。然而,这两艘超级战列舰都没能获得直面美军战列舰的机会,且相继命丧美军航母舰载机之手。到1944年,美军已经利用坚固耐用的“复仇者”舰载鱼雷轰炸机和改进型Mk 13航空鱼雷开发出成熟的反舰战术。与此同时,“地狱潜行者”舰载俯冲轰炸机也凭借可观的载弹量在战场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44年10月的莱特湾海战中,“武藏”号在美军舰载机群的围猎下沉没,仅6个月后,美军舰载机群的又一次围猎让“大和”号葬身中国东海。


【内容简介】

《二战对决:德国步兵VS美国步兵》

本书选取了1944年6—12月间,发生在欧洲战场上的三场小规模战役,对参加战斗的美国陆军部队和德国陆军部队分别进行了深入剖析。本书首先介绍了战役背景及参战部队的组建和编制情况,然后简要解读了美德两国陆军步兵的作战定位、征兵与训练体系、战斗意志培养与后勤供应体系、领导和通信体系,以及武器装备和战术指挥体系,接着聚焦于发生在蒙特布尔、沙恩霍斯特防线和克林凯尔特森林的战斗,详尽叙述了战事进程和双方步兵的对战情况,*后对战役结果和双方步兵的战斗力对比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

本书凭借客观的史料、缜密犀利的评论以及精美绝伦的原创彩绘插画,展现出极佳的可读性、观赏性和资料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经典军事科普读物。

《二战对决:猎杀“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从攻击者的实力、防御者的实力、作战目标和作战过程等维度,全景剖析了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和皇家海军航空兵针对德国海军“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开展的一系列空袭行动。
本书由英国战史专家安格斯·科斯塔姆撰写,作者立足保存至今的战时资料,力求以严谨、专业、客观的视角,还原空袭“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系列行动的真实情况。此外,作者还精选了近百幅珍贵历史照片以及多幅彩绘场景图和示意图,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本书是广大军事爱好者、历史爱好者和模型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经典军事科普读物。

《二战对决:猎杀大和级战列舰》

本书在详细介绍以SB2C“地狱潜行者”俯冲轰炸机和TBF“复仇
者”鱼雷轰炸机为代表的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以及日本帝国海军大和级战列舰的研发背景和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1944—1945年的太平洋战场形势,梳理了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部队的编制、训练及战术,全景剖析了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部队针对日本帝国海军“武藏”号和“大和”号战列舰开展的空袭行动。

《二战对决:猎杀大和级战列舰》由英国权威战史专家马克·斯蒂尔撰写,作者立足保存至今的战时资料,力求以严谨、专业、客观的视角,还原空袭“武藏”号和“大和”号战列舰行动的真实情况。此外,作者还精选了近百幅珍贵历史照片以及多幅彩绘场景图和示意图,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二战对决:德国步兵VS美国步兵》

史蒂文•扎洛加(Steven J. Zaloga),历史学家,国防顾问,模型师。他在联合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扎洛加出版有数十部著作,题材涉及军事史、军事技术和武器建模,他目前在Teal集团担任高级分析师。

《二战对决:猎杀“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安格斯•科斯塔姆(Angus Konstam),退役海军军官,出版有100余部图书,累计销量达数十万册,以军事历史题材见长。他退役后成为水下考古学家,并曾担任博物馆馆长。作为军事历史专家,他经常以特邀嘉宾身份参加相关电视节目和访谈活动。


【目录】

《二战对决:德国步兵VS美国步兵》

出版者的话
出版者提示
引言 1
参战双方 5
背景与作战定位 • 征兵与训练 • 战斗意志与后勤供应 •
领导阶层与通信能力 • 武器装备与战术指挥
蒙特布尔的战斗 32
1944 年 6 月 7—10 日
沙恩霍斯特防线的战斗 41
1944 年 10 月 2—3 日
克林凯尔特森林的战斗 57
1944 年 12 月 16 日
分析 71
德军的经验教训 • 美军的经验教训
尾声 75
双方作战序列 78
参考文献 81

《二战对决:猎杀“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引言 6
大事年表 8
攻击者的实力 10
目标:击沉一艘战列舰
防御者的实力 19
峡湾中的堡垒
作战目标 27
保卫北极航线
作战过程 32
目标:“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尾声与分析 90
扩展阅读书目 96
关于本书所涉计时系统的说明 97

《二战对决:猎杀大和级战列舰》

翻译说明

引言

大事年表

设计与演变

性能特点

1944 年下半年的太平洋战场形势

编制、训练及战术

莱特湾海战和冲绳特攻

重要战役统计与分析

尾声

扩展阅读书目


【前言】

《二战对决:德国步兵VS美国步兵》

1945年11月20日,乔治·S.巴顿中将(George S.Patton)与40位高级指挥官一同开会讨论了美军步兵师在欧洲战场(European Theater of Operation,ETO)上的表现,他特别强调:占全师兵力65.9%的步兵使用轻武器、迫击炮和手榴弹攻击敌人,给敌人造成了37%的伤亡率。而为了这37%的伤亡率,美军步兵付出了全师伤亡人数92%的惨重代价。炮兵虽仅占美军步兵师总员额的15%,却以2%的伤亡率给敌人造成了42%的伤亡率。

巴顿将军的评价说明,在现代战争中,随着交战双方火力水平的提高,步兵所面临的挑战必将愈发严峻。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仍未消散,在机械化时代,武器技术的进步宣告了传统战术的衰落,机枪和速射野战火炮将暴露在旷野中的军队一扫而光,依靠马匹机动的骑兵再也不能在战场上承担机动作战任务。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步兵所面临的伤亡风险其实并不亚于次世界大战。在可怕的消耗战中,作为地面作战力量主要组成部分的普通步兵就像被屠杀一样,损失空前惨烈。肇始于1917—1918年间的技术和战术创新,又似乎预示着所谓的堑壕战时代只会是昙花一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装甲师取代了骑兵部队,成为军事行动中的突击力量,这再一次改变了战争形态。此时的步兵师正通过采用新编制、制定新战术,以及换装新装备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战争模式。集群冲锋的时代已经终结,步兵需要分散开来,隐蔽行动,以小股部队进行渗透作战。表面上看,战场上似乎空空如也,没有一兵一卒。

1944年的欧洲战场上,步兵战斗的惨烈程度鲜有人关注。近乎无谓屠杀式的堑壕战,已经成为大众记忆中次世界大战步兵战斗的缩影。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步兵战斗的惨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前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作战方式变化的影响,单次战斗不再会导致如堑壕战般的庞大步兵伤亡数量,这里的所谓“巨大伤亡”往往是在持续数天甚至数周的连续作战中产生的。在1944年夏天的法国战场上,美军的步兵团平均每过3个月伤亡率就会达到100%。当然,德军的伤亡率通常也会居高不下。在这场战争中,对指挥官而言,维持部队的士气和作战人力,的确是一项艰难的挑战。

学术界一直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认为在1944—1945年的欧洲战场上,大多数战斗中的美军步兵部队都缺乏作战经验,而他们的对手德军步兵部队则通常久经战火考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944年,德军部署在法国的步兵师主要都是一些没有参加过战斗的新编成部队,这些部队中可能有少量具备实战经验的军官和士兵,他们都是部队的骨干力量。但在1944年西线战役爆发前,这些有经验的官兵都未曾并肩作战过。美军部署在法国北部的部队和德军相比也是半斤八两,那些在北非、西西里和意大利锤炼过的部队此时正集结在法国南部,参加规模的“龙骑兵”行动。

在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方的步兵力量时,非常有必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同时考量。就微观而言,二战各国步兵班一级基层部队的编成方式大同小异,武器装备上也只有些不大明显的区别。然而,就宏观层面而言,例如师一级这样的大规模作战单位,各方的差异却要明显得多。本书的内容就是通过微观和宏观层面的研究,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1944年欧洲战场上的德、美两军普通步兵之间的差异。

《二战对决:猎杀“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1941年5月,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Bismarck)身上,她在大西洋上的巡航之旅历时虽短,但对盟军形成了巨大威胁。“俾斯麦”号是当时现代化的战舰之一,纳粹宣传机构宣称她“永不沉没”。不过那只是战争狂人们的一厢情愿,她终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围猎中葬身海底。当然,英国人也为这场胜利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胡德”号(Hood)战列巡洋舰被击沉,全舰只有 3人生还。更令英国海军部苦恼的是,“俾斯麦”号还有一艘姊妹舰——“提尔皮茨”号( Tirpitz),(“俾斯麦”号战沉时)她正在波罗的海(Baltic)进行海试。“提尔皮茨”号同样拥有击沉英国本土舰队任何一艘主力舰的强大战斗力,她一旦与其他德国主力舰组成舰队,就可能改变海上战争的局势。
“提尔皮茨”号在建造阶段就遭到了有针对性的空袭,但那些行动多半只是草草了事,并没有什么成效。对同盟国而言,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后,
“提尔皮茨”号就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威胁了。两个月后,批北极护航船队驶入阿尔汉格尔斯克港(Archangelsk),商船满载着来自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的武器与补给物资,给苏联带去了战胜德国的希望和“火种”。这条海上生命线是世界外交和军事史上的一大壮举。 1942年1月,“提尔皮茨”号部署到挪威海域,对北极航线构成了严重威胁,丘吉尔(Churchill)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击沉她。然而,皇家海军舰艇只能在“提尔皮茨”号出海时才有机会放手一搏,因此更现实的选择是空袭。于是,英国人将目标锁定在挪威峡湾( Norwegian fjord)尽头的海港,那里是“提尔皮茨”号的巢穴。
为保障北极航线上的商船免遭“提尔皮茨”号袭扰,英国本土舰队不惜派出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参与护航。由于谨慎的德国人极少让“提尔皮茨”号出海,英国人要想发动行之有效的空袭,就必须对作战机型和弹药做出周密规划,同时对飞行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战术训练。
围绕“提尔皮茨”号的空袭行动间续开展了两年半之久,来自英国皇家空军和海军的数百架轰炸机、舰载机挂载着各类弹药参与其中。由于“提尔皮茨”号辗转于挪威海域的多个港口,空袭行动可谓举步维艰。行动策划者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目标距离、锚泊地周边的防御体系和地形地貌,还有挪威多变的气候,以及不同季节昼夜更迭时间的巨大差异。就算上述问题都能圆满解决,他们终还要直面强大的“提尔皮茨”号,她是当时世界上综合防御能力强的战舰之一,舰体密布高射炮位。棘手的问题是目标距离:“提尔皮茨”号通常驻泊在特隆赫姆( Trondheim)附近的法滕峡湾( Faettenfjord),这里处于苏格兰东北部空军基地的英军重型轰炸机作战范围内,但当她转移到卡亚峡湾(Kaafjord)时,就超出了英军重型轰炸机的作战范围,行动策划者必须为此随时调整空袭方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围绕“提尔皮茨”号开展的一系列空袭行动持续时间之久,可谓无出其右,因为这艘德国战列舰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顽强生命力。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提尔皮茨”号作为德国“存在舰队”(Fleet in Being)的一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她迫使盟军投入大批原本能在其他战场发挥更大作用的战舰遂行防御任务。 1944年11月,“提尔皮茨”号迎来“末日审判”,来自英国皇家空军第617中队(绰号 Dambusters,水坝破坏者)的轰炸机投下的巨型炸弹,使她彻底倾覆。“提尔皮茨”号的服役生涯或许不像姊妹舰“俾斯麦”号那般风光,但她的寿命更持久,对战争进程的影响也大得多。

《二战对决:猎杀大和级战列舰》

战列舰在19世纪末投入战场后,很快成为衡量各国海军实力的重要砝码。诞生在20世纪初的“无畏”号战列舰(HMS Dreadnought)采用了划时代的设计,以至于此后问世的战列舰都被冠以“无畏舰”之名。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畏舰堪称强大的战争机器,它在火力、防护性、航速与航程上取得了近乎完美的平衡,在全球性威慑和打击任务中游刃有余。

随后,一股无畏舰的建造风潮席卷全球,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疯狂的军备竞赛,这正是次世界大战的诱因之一。同时,无畏舰也见证了一向以海上强国自居的英国与后起之秀德国,在北海爆发的一系列战事。战争爆发前,绝大多数海军将领和观察家们都预测无畏舰将在北海海权争夺战中扮演关键角色。但实际情况是,在英国皇家海军与德国海军的冲突中,只发生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无畏舰对战(还有一次战斗发生在无畏舰的“表亲”战列巡洋舰之间)。这显然难以为无畏舰正名。背后的原因也许很简单,纵使无畏舰坚不可摧,也没有哪个国家敢冒险将这种昂贵的战争机器随意地置于变幻莫测的战争旋涡中。

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战列舰一直扮演着海洋霸主的角色。当然,相关技术的发展步伐也从未停滞。设计师们统筹考虑了来自鱼雷和水雷的水下威胁,以及其他水面舰艇的威胁,使新一代战列舰的综合防护性有了长足进步。

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海上军备竞赛的局势,战前是英德双方角力,战后则演变为美、日、英三方角力。三大军事强国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吨位更大、战斗力更强的新型战列舰的设计建造工作。其中,美国的在研和开工量可谓一家独大,不仅令日本帝国海军黯然失色,甚至超越了昔日霸主英国皇家海军。在群雄逐鹿的背景下,沉重的财政赤字压力使列强们不得不开始商讨削减海军武备,由此催生了1922年正式生效的《华盛顿海军条约》(Washington Naval Treaty),对五个缔约国(英、美、日、法、意)的战舰吨位做出了严格限制。

日本人不得不接受一个沮丧的事实,他们的战舰总吨位只能是美国或英国战舰总吨位的五分之三。直到1937年条约时代结束,他们才有机会奋起直追。为尽快弥补规模上的不足,日本人选择另辟蹊径,建造一级“超级战列舰”,以期从单位战斗力上压倒所有海军列强的现役战舰。这就是大和级战列舰的研发初衷。

战列舰显然是海军列强互相角力的主要筹码。与此同时,航空母舰,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战舰,也悄然走上历史舞台。初出茅庐的航母并不引人瞩目,它们要么只能搭载水上飞机,要么就只有供小型舰载机起飞的狭窄甲板。那些孱弱的早期舰载机难堪大任,无法对战列舰形成有效威胁。不过,美、英、日等海军强国并没有因此放弃航母的研发工作。事实上,他们都在利用因《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而遭废弃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舰体来改造航母。这一阶段的航母已经能搭载规模可观的舰载机,成为不容忽视的海上作战平台。而舰载机也在不断发展,航程增长的同时,携载武器的重量也有了显著提升。到20世纪30年代,航母已经展现出将战列舰赶下神坛的潜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航母的主导地位愈发显著。英军航母在地中海战区发挥了关键作用,协助其他战舰成功消灭了德军的“俾斯麦”号战列舰(KMS Bismarck)。1941年12月,日本帝国海军航母编队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基地珍珠港发起空袭,更使航母的威力展露无遗。这次空袭中,日军舰载机取得了击沉5艘、击伤3艘战列舰的傲人战绩。尽管那些惨遭涂炭的战列舰大多停泊在港湾里,但无可辩驳的是,它们在高强度的空袭中几无还手之力。

美国海军从珍珠港事件中吸取了教训。自太平洋战争开始,航母成为他们的主要打击力量。战前的美军航母部队规模并不大,只有7艘舰队航母(其中仅有6艘适合在太平洋战区作战)。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初一年半里,美军航母抵挡住了日军的进攻狂潮,尽管自身也损失惨重,但瓜达卡纳尔岛(位于所罗门群岛南部的一个岛屿)战役的胜利,为他们开启了直捣东京的征途。美军在1942年损失了4艘航母,仅仅一年后,批埃塞克斯级航母(Essex Class)便补充入列。与此同时,新型舰载战斗机、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也陆续取代了战前机型。那些埃塞克斯级航母无疑是靠工业潜力赢得战争的例证。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推进,日军航母部队开始急剧萎缩。但他们尽力保住了战列舰,特别是两艘大和级战列舰,以备与美国海军决一死战。1944年年中,美军航母编队在马里亚纳海战中剿灭了日军航母编队。下半年,当美国海军向日本本土步步逼近时,日本帝国海军被迫摆出了决死阵容——以两艘大和级战列舰为首的水面舰艇编队。强大的航母编队将与强大的战列舰编队殊死一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