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小山词》

宋词之美,就像在庭院里,看花落去,看燕归来,
安静地和岁月对话。

·蒋勋珍爱的宋词读本:翻阅《小山词》,读到“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两句,即使大暑燠热也还是惬意开心起来。
·宋词: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晏几道毕生之作,用一支笔,道尽人生悲欢离合,感受宋词之美。
·珍贵插图:选用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藏,日本“**艺术家”柴田是真的植物图。他笔下精美雅致的工笔植物手绘,被后世传为珍宝。
·名家作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亲笔题序。
·古风装帧:四色全彩,圆形画幅构图,充满干净、唯美的中式古典美感;随行小开本,便于携带。
精美译文:为每首词配一段优美含蓄的现代文解读,形式独特,耳目一新。


《少游词》

宋词是微云遮路,是斜阳半山,是夜堂深处逢,是流水各西东。
宋词是在得失相伴的人生里,好好珍惜自己。
1、一代词宗、婉约派代表人物秦观毕生词集,至美古风全彩装帧。
2、《中国诗词大会》御用词人,多次入选语文课本,初高中生必背古诗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原作。
3、北大诗词评论家、古典文化学者陈可抒全新精华式评注,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千古伤心人”。
4、内文配图选用日本“**艺术家”今尾景年的绝版手绘花鸟图,古典竖式排版,小开本随行阅读。
5、王国维、蒋勋、叶嘉莹、康震等名家极度珍爱的宋词作品。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片玉词》

1.《片玉词》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词集大成者周邦彦的毕生之作。
2.周邦彦具有继苏轼后“千古词坛领袖”的词史地位,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
3.王国维、蒋勋、叶嘉莹、康震等名家推崇词人。
4.诗词评论家、北大青年作家陈可抒全新精华式评注,还原一个“多情江南倦客”。
5.配图选用日本著名画家、教育家幸野梅岭的传世彩色木版画,画风精致写意。
6.开创国风视觉书系:至美古风全彩装帧,满版烫金工艺,古典竖式排版,小开本便携随行阅读。
7.《片玉词》精雅醇厚,展示出浑化渊妙的境界,是诗词史上当之无愧的一座高峰。


【内容简介】

《小山词》


《小山词》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宋词作品,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评价为“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实罕其匹”。
《小山词》里的作品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伤情深沉真挚,“能动摇人心”。《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通过生动感人的画面,抒写离别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时的喜悦,可谓情真意切,九曲回肠。其中新辞丽句,深为论者所叹赏,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复堂词话》赞它是“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苕溪渔隐丛话》评它为“词情婉丽”。


《少游词》


秦观的《少游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内容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后世流传甚广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即出自秦观之手。
在本书中,诗词评论家、北大青年作家、古典文化学者陈可抒对秦观的词作进行了全新精华式评注,将其哀婉感伤的艺术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千古伤心人”。
别人写词,是“词才”,秦观写词,是“词心”。

《片玉词》

周邦彦的《片玉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内容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伤情深沉真挚。其中诸多名篇通过精妙入微的景物叙写,抒发离别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之喜,可谓情真意切,历来为人传诵。

在本书中,诗词评论家、北大青年作家、古典文化学者陈可抒对周邦彦词作结合文化背景做以新解,主题归为爱情、梦想、人生等,将其浪漫主义艺术风格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评注,议古论今,给读者一种深入了解宋词的全新方式。


【作者简介】

晏几道
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婉约派代表人物。其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主题多与离别相思有关,语言清丽、感情深挚。晏几道的小令词在宋初发展到一个高峰,揉合了晏殊词的典雅富贵与柳永词的旖旎流俗,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其作品得以发扬,并传承至今。


秦观
字少游,北宋著名词人、文学家,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师从苏轼,列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一生创作无数,包括诗、词、文赋、书法等,其中在婉约感伤词作的艺术表现方面,展示出独特的审美境界。作为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秦观一生仕途坎坷,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

周邦彦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著名词人、文学家,婉约派的集大成者。他精通音律,以不羁之才,寄情于词,下字用韵皆有法度,词作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严谨,语言曲丽精雅,浑厚雅正,缠绵蕴丽,采苏、秦之长,开姜、史之始,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陈可抒
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典文化学者、诗词评论家、青年畅销书作家,对古典文化尤其是诗词有很深的造诣以及独到的见解,常年经营公益组织“可抒诗歌训练营”。著有《人生无意读庄子》《海子抒情诗全集(评注典藏版)》等。


【媒体评论】

翻阅《小山词》,读到“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两句,即使大暑燠热也还是惬意开心起来。
——蒋勋

中国诗词是汉语美好的精粹,隐藏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传承传统文化好的方式之一。 ——董卿

我们一直是一个感性而诗意的民族。我们从诗词中寻找美,从诗词中体味善。
——蒙曼


秦观只是在寻找生命的定位时有一种彷徨和徘徊,这种彷徨也使得他常常产生一种无奈。
——蒋勋
在北宋词人中,秦观是以独具善感之“词心”著称的作者。
——叶嘉莹
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
——王国维《人间词话》
(秦观)把人的心思,男女的情感都琢磨透了。
——康震


1.周邦彦是个结北开南的人物,他是集结了北宋的大成,而开拓了南宋先声的人物。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2.顾曲周郎赋笔新,惯于勾勒见清真。 不矜感发矜思力,结北开南是此人。
——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

3.读先生之词,于文字之外,须更味其音律。今其声虽亡,读其词者,犹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宣,清浊抑扬,辘轳交往,两宋之间,一人而已。
——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

4.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后无来者,凡两宋之千门万户,清真一集,几擅其全,世间早有定论矣。
——陈匪石《宋词举》


【目录】

小山词
少游词
片玉词


【前言】

序言/陈可抒

周邦彦,字美成,晚号清真居士,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邦彦文章极好,年轻时即以一篇七千余字的《汴都赋》献给宋神宗,观者无不惊异,从而名噪一时。《汴都赋》是一篇模仿《两都赋》《二京赋》的大赋,其中有很多古文奇字,据说宋神宗命群臣当堂朗诵,宰相因惧怕其中难字而将赋文向下传,直至尚书右丞李清臣实在推脱不过,只好迎难而上,遇到不认识的字便读其偏旁,方才含混过关。邦彦学问之深可见一斑。不仅文章黼黻,邦彦也很精通音律,曾被宋徽宗任命为大晟乐府提举,专门负责乐府之事。当然,博学多能的周邦彦还是以作词的成就为世人所称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他为“词家之冠”,王国维先生更是将他誉为“词中老杜”。
周邦彦的词学成就有多高呢?清代著名词家周济编选《宋四家词选》,推出周邦彦、辛弃疾、王沂孙、吴文英为宋词的四位领军人物,这其中,他赞扬辛弃疾的沉着痛快、王沂孙的工雅切理、吴文英的奇思壮采,唯有周邦彦是万象皆美的集大成者。诚然,周济奉行的是常州词派的理论体系,故此一般读者所熟知的苏轼、秦观、陆游等宋词大家都屈居于周辛王吴四家之下,这似乎与许多读者心中的认知不太相符。然而,周济是在综合考量了各位词家的全部作品,一并较量其情志寄托、技法风格、社会意义、旨趣气象等多个方面才得到的这个结果。换言之,周济所看重的并不是仅仅几篇名作的艺术成就,而是考察词人的综合能力,对其词学做出整体性考量。从这个角度来讲,随着词学的不断发展,有了前人的种种经验总结,后来者便更容易融会贯通,使技艺更加臻于完满,从而居前人之上。朱彝尊就敏锐地提出:“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这是很有见地的看法。故此,清代词家大多更注重南宋词,认为它们比北宋词发展得更加完备、成熟。在这样的认识下,我们看到,周济所推崇的四大家之中,辛王吴三家都是南宋词人,唯有周邦彦是北宋词人,这是难能可贵的;词界也往往以周邦彦与南宋诸家并举,并认为他有“结北开南”之功。这其实是在说,周邦彦是早一位将词学推至浑厚醇雅的新境界的宋词大家。

历代专业的词家对周邦彦都极其偏爱,那么,在实际的传播中情况又是如何呢?当代王兆鹏先生曾对宋代词人进行了细致的定量分析,通过对存词名次、版本名次、品评名次、研究名次、历代词选入选名次等多方面数据的综合考量,确定出辛弃疾、苏轼、周邦彦、姜夔为前四名。这是一份很有说服力的榜单,它是专业读者与一般读者审美喜好的综合体现。确实,抛开那些布局谋篇、神采气韵等专业分析不谈,周邦彦的名句也早已深入人心。比如“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体贴入微,春风得意,写出情人欢会之妙;“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黏缠不已,难舍难离,写出情丝难断之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心性天然,灵动偶发,写出景致清赏之雅;“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有情有义,独立潇洒,写出心境盎然之韵……早在南宋时,诗人陈郁便感慨道:“周邦彦字美成,自号清真,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儇、妓女皆知美成词为可爱。”足见周邦彦词作的受众之广。

周邦彦是如此重要的一位词家,研究者也不在少数,然而,在他身上却仍有许多未解之谜。譬如说,他究竟是哪里人?他年轻时的行踪如何?为什么游历如此之丰富?他何时成婚?为何有如此多伤情离别?他的叔叔周邠与苏轼交情极深,一度同在钱塘,时有唱和,苏轼又素来喜欢提拔后进,却为何与周邦彦毫无交集?……确实,我们喜欢周邦彦的词作,并不必一定要去了解他的生平,然而,一位诗人独特的经历必然会深深地影响他的作品,更何况从词作中寻找蛛丝马迹,进而渐渐地完善诗人的历程,本来也是阅读诗词的乐趣之一。有关周邦彦的史料并不是很多,且其中鱼龙混杂,真伪纠缠,他的词作就成了切真的手资料。关于周邦彦的生平,薛瑞生有《周邦彦别传》,考据详,王国维有《清真先生遗事》,陈思有《清真居士年谱》,罗忼烈有《周邦彦清真集笺》,他人亦有研究文章若干,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相关史料的挖掘已经近乎完备了。然而,若是以他的词作入手,这其中仍然大有可以探讨的空间,比如《秋蕊香》——

乳鸭池塘水暖,风紧柳花迎面。
午妆粉指印窗眼,曲里长眉翠浅。
问知社日停针线,探新燕。
宝钗落枕梦春远,帘影参差满院。

罗忼烈先生认为“曲里”指妓女聚集之地,若是如此解读,那么这是一首描写妓女生活的作品,立意不高,有寻艳猎奇之嫌,这便又成了周邦彦放浪疏隽的一个旁证。然而,妓女是不需要做女红的,更不必因为“社日停针线”而一起放假,所以这首词所描写的分明是社会底层的针线女工的集体生活。在此处,诗人所用的完全是日常生活的视角,那么,这便不可能是邦彦成年以后的作品,只可能是他少年时与这些女工一起生活,才有了这样自然而纯真的记录。周邦彦出身贵门,却为何会有如此底层的生活经历呢?相关于此,薛瑞生先生另有一个考证:邦彦并非嫡出,而是妾生之子!那么,再结合这首词以及其他种种,我们便可以继续进行一个大胆的推测:邦彦幼年时并未住在钱塘周家,而是随母亲住在曲巷之中。关于这个结论还有许多旁证,比如邦彦的另一首名作《苏幕遮》——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众所周知,周家世居钱塘,邦彦也向来以“钱塘周邦彦”自称,却为何此作中又称自己“家住吴门”呢?为了合情,历代学者只好将此处的吴门强解为钱塘,说钱塘亦属三吴之地,亦可称为吴门云云。然而,吴门专指今日之苏州,这是早已约定俗成的固定称谓,遍查典籍,未曾有一人以吴门称呼钱塘,故此,这个解法实在牵强无据。其实,种种迹象显示,邦彦幼年时并未入钱塘周家,而是随母亲住在吴门,生计并不充裕,年纪轻轻便开始四处奔走,“久作长安旅”便是其中一事。另外,邦彦在旅途中结识秋娘、萧娘等女子,情深意笃,私成金屋却不敢禀告家中老母,便多有长吁短叹,深恨连环难解之情。邦彦少年漂泊,计有十年之久,方才娶妻成家,始得安定,有《玉楼春》——

玉奁收起新妆了,鬓畔斜枝红袅袅。
浅颦轻笑百般宜,试著春衫犹更好。
裁金簇翠天机巧,不称野人簪破帽。
满头聊插片时狂,顿减十年尘土貌。

此作前人多解为歌席赋赠之事,若是如此,女子新妆浅笑尚可理解,诗人却又何必“裁金簇翠天机巧,不称野人簪破帽”地隆重打扮一番呢?其实,词中所写正是邦彦结束漂泊生活而定居成家之事,此事另有“十载却归来……今宵幸有、人似月婵娟”等句为证。而邦彦成家之事应在钱塘,此时他已经正式被周家接纳,便离开吴门到钱塘定居,并留下了“凄凉怀故国,朝钟暮鼓,十载红尘。但梦魂迢递,长到吴门”的词句。邦彦定居钱塘的时间大约在熙宁八年(1075年)前后,当时,他的叔叔周邠刚刚卸下钱塘县令之任而远赴乐清,其座中好友苏轼也于熙宁七年(1074年)离开钱塘,故此,阴差阳错的,邦彦便错过了与苏轼结识的机会。

成家之后不久,邦彦远赴京师,为太学生,元丰七年(1084年),向神宗献上《汴都赋》,从而升为试太学正,由此开始了官宦生涯,之后历任庐州教授、溧水县令、国子主簿、秘书省正字、校书郎、隆德知府、真定知府等职,后病逝于移知处州途中,获赠正三品宣奉大夫。总的来说,他的后半生较为平稳,而这也使他的词风有了较大的改变,有“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的悠然,有“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的从容,有“酒酽未须令客醉,路长终是少人扶”的豁达,有“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的潇洒。

总之,周邦彦是一位很值得品味、研究的词坛大家,他的作品精雅醇厚,展示出浑化渊妙的境界,是诗词史上当之无愧的一座高峰。他的身世亦有许多耐人探寻之处,邦彦词作中线索不少,若能将之逐一编年,实在是一件很值得且必要的事情。在诸位前贤的研究基础之上,我试着尽量将这些词作按年序进行了大致的排列,不过,尚未完全合榫,亦未敢匆匆系年,只是试图呈现出一些顺序感与秩序感,使每篇词作与其人生阶段暗暗呼应,便成此书。《片玉词》篇篇皆美,若是再加上词家这些草蛇灰线的心路历程,相信更有蜜里调油般的另一重乐趣。


【免费在线读】

摘自——《少游词》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评点】
1.七夕之作甚多,李义山有“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杜樊川有“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秦少游别出心裁,反其道而化用,“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夺目如流星闪耀,果敢如飞蛾扑火,概非尘俗之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复又有此一问,理直气壮,毫无迟疑,更显其潇洒不羁。只此四句单独成篇,亦是绝妙好诗。
2.伤情容易,不伤情难。亦以七夕为巧,亦以别离为恨,亦知银汉迢迢,亦知归路难顾,若能有朝朝暮暮之厮守,谁愿选金风玉露之相逢?只是在此一刻,便知两情笃定,无人可移;心有此情,便胜所有,这才是此情之美。
3.“柔情似水”,在今日已为成语,其实非少游不能作得。高手落笔,不着痕迹。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注】
《高斋诗话》: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坡,东坡曰:“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柳永)作词。”少游曰:“某虽无学,亦不如是。”东坡曰:“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
【评点】
1.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放怀处亦有缱绻,空灵中生出情致,“抹”“粘”二字如此用法为少游首创,神来之笔。前人诗句,如皮日休“似将翠黛色,抹破太湖秋”,韩翃“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秋”等,终是逊了一筹。
2.“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化自隋炀帝“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用于此处甚合。
3.“销魂”一句,东坡评为柳永语。“香囊”“罗带”格局不大,用语亦俗,确如其言。
4.“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化自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用于此处稍嫌不谐。
5.“流水绕孤村”是旅途中之寂寞离思,“灯火已黄昏”是回忆中之孤单伤情,一画外人,一画中人,各有味道。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评点】
1.意绪清淡,微有闲愁,本作笔触微妙,疏而不断,为清愁之。
2.先叙轻寒、小楼,再叙画屏,再叙窗外,再叙窗帘,景致繁多,无一处停留,却又无一处中意,闲愁莫过于此。
3.少游惯以秋意写春寒,如“晓阴无赖似穷秋”“恻恻轻寒如秋”。
4.轻无过于梦,轻而难摘,细无过于愁,细而难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似乎可知,似乎不可知,灵动而有余味,至微至妙,神来之笔,可遇而不可求。
5.“宝帘闲挂小银钩。”帘挂银钩,则诸般风景可见,偏偏此时内外都是春愁,挂亦可,不挂亦可,故曰“闲挂”。帘是宝帘,钩是银钩,人却是闲人,写尽百无聊赖之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