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包括蔡义江、胡文彬、吕启祥、张锦池、周汝昌、刘梦溪等学者研究《红楼梦》的历程,展现出红学研究的演变与传承。作者采用“学案体”方式论述,文稿的形式较为活泼,兼具了学术性与可读性。作者撰述本书稿的初心在于讲好每一位“名家”与《红楼梦》,尤其是与《红楼梦》研究的故事,从不同侧面“昭传”所述“名家”的精神格调和为学旨趣。


【作者简介】

高淮生,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红学史新范式即“红学学案”的建构者,人文社科诸学科学术史新范式即“现代学案”的倡导者,《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学案”栏目主持人。 出版学术著作: 1.《红楼梦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独著); 2.《红学学案》(新华出版社2013年,独著); 3.《红楼梦丛论新稿》(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独著); 4.《红学丛稿新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独著); 5.《周汝昌红学论稿》(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独著); 6.《红学学案启思录》(朝夕出版社2019年,独著); 7.《港台及海外红学学案》(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年,独著); 8.《现代学案选粹》(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9年,主编); 9.《名家与红楼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年,独著)。 主持学术课题:“港台及海外红学学案”获得201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立项。


【目录】

上 编
蔡义江:“追踪石头”答客问
胡文彬:“红边看客”的《红楼梦》情缘
李希凡:“学派”的坚守者
吕启祥:“敬畏经典”才能“投下自己精神气质的面影”
张锦池:“红楼梦考论”是恩师吴组缃教授的期望
郭豫适:现代红学史著述“人”
周汝昌:独树一帜的“周氏红学”
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年中国》是“儿童团”时期的营生
梅节:“布衣红学家”的“海角红楼”
王蒙:“活说”《红楼梦》的“启示”
崔溶澈:“红学传海东”的“摆渡者”
下 编
一、港台及海外红学学人题咏
二、“港台及海外红学学案”后期资助项目课题论证/
三、“2017韩国红楼梦国际学术大会:中韩红学家对话”综述
四、陶渊明与《红楼梦》简说
五、一朝入梦,终生难醒———高淮生教授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讲演录
附 录
后 记


【前言】

《名家与红楼梦研究》上编曾以“名家与红学系列”为总题陆续发布于南京大学文学院苗怀明教授创办的“古代小说”微信公众号,竟赢得如此评价:此可谓论学之别体!这一评价令笔者欣慰,“别体”之说无疑道出了其中确有的旨趣。
其实,笔者撰述“名家与红学系列”的初心在于讲好每一位“名家”与《红楼梦》尤其《红楼梦》研究的故事,目的是从不同的侧面“昭传”所述“名家”的精神格调和为学旨趣,进而充实笔者所撰述的红学史新著即《现代红学学案》的内涵,姑可称之为“学案外编”。
由以上所述可见,《名家与红楼梦研究》这部小书的旨趣可用以下两句话概述:论学之“别体”,昭传之《世说》。这不过是笔者撰著这部小书的心愿,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名家与红楼梦研究》下编五章可以看作上编的补笔,亦有可观之处,故此编入这部小书。
这部小书叙述诸多人与事之细节,并不取意气用事之态度,亦不取道听途说街谈巷议之“小说”;大抵追踪蹑迹、细细考较而已,不敢稍加穿凿,反失其世情人心之真迹本旨。敬请读者明鉴!
笔者近来阅读李光模著《从清华园到史语所———李济治学生涯琐记》一书,其中谈“史学家应追求的四个境界”一文道:“李济由此把问题更推向前一步:假古董虽然为害甚烈,但有了细心的人就可以剔除,史学家的难题却在于如何处理真材料。真的史料是无情的,它可以为时代风尚加注,可能把个人的思想纳入一定轨道,可以讽刺当代迷信,可能不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如何安排真材料实在需要职业上的胆量。因此,史学家的第三个境界应该是:‘宁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不为吾心之所不安。’原始资料遇到这种有勇气的人,庶几可以相得相辅。”笔者撰著这部小书过程中试图“细心”地处理“真材料”,的确不敢懈怠。至于“职业上的胆量”或“勇气”方面则庶几近之,虽不能至则心向往之而已。
《名家与红楼梦研究》这部小书所述之人与事大抵兼顾以下三个原则:(1)若与笔者并无直接或间接之学术交集者不取;(2)若对《现代红学学案》写作并无显而易见之借鉴者不取;(3)若对读者并无精神激励或思想启迪者不取。有此“三不取”以立此存照,读者应能体谅笔者撰著这部小书之用心,而不至于求全责备了吧!
当然,这部小书所述之人与事远不能与笔者撰述“红学学案”过程中所经历之人与事匹配,其间,尚有可“昭传”之学人虽历历在目而未能一一编述。假以时日,笔者将陆续“补编”以弥补此阙如之遗憾,读者诸君其谅之!
诗云:
旧茶漫品校拙文,暗叹前年用力勤。
别体论学新耳目,余心有寄自欣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