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在作者笔下,内蒙古草原丘壑、海子、草甸、鲜花,蓝天、白云、奔马、羊群,构成一幅壮美丰腴的草原盛景;而故乡的许多人物:祖母、母亲、姑姑、祖父、李四汉婆姨、刘二汉婆姨亦有味道,有温度……


【内容简介】

《阳光拂过草原》是一部散文集。作者是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在她笔下,内蒙古草原丘壑、海子、草甸、鲜花,蓝天、白云、奔马、羊群,构成了一幅壮美丰腴的草原盛景;而故乡的许多人物:祖母、母亲、姑姑、祖父、李四汉婆姨、刘二汉婆姨……亦有味道,有温度,有地气。作家写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逝去乡村的乡愁。描摹的画面或雄浑、冷峻、辽远,或开阔、和谐、恬淡,却都承载着高昂的生命,无不牵动人心。该书稿有美景、美食,有亲情、爱情、友情,还透露着回不去的乡愁。


【作者简介】

高彩梅,笔名梅女、梅朵朵,1973年出生在陕西省神木市,内蒙古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内蒙古日报》《草原》《文学自由谈》《散文百家》《文艺报》《朔方》《中外文摘》等报刊。 曾获得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奖”、首届“散文世界杯”全国散文大赛奖等多个国内文学奖项。所著《中国西部散文60年》被誉为2010 年中国散文界五大事件之一,并因此获第五届 “冰心散文奖”理论奖。散文《蓝幽幽的马兰 花》荣获2015年中国散文创作奖。2015年出版散文集《客居在城市的玉米》。


【目录】

辑 一个人的牡丹园


一个人的牡丹园002
一棵榆钱树006
普洱茶之恋009
锦绣高都013
醉美香山015
松茸情017
许淇先生记021
生命中的贵人027


第二辑 阳光拂过草原
阳光拂过草原030
莲一样的女子033
茉莉花一样的女子037
一枚别致的叶子041
绿海上飘荡着优美的旋律044
顾儿臭臭047
跌落在岁月深处的时光049
刘成章其人其文051


第三辑 斑斓的印痕
清明时节寄哀思056
感怀生命的岁月062
秋虫鸣唱里的东胜065
参观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068
一株瓜秧070


第四辑 漾动的乡愁
故乡的四合院
激起我沉睡的乡愁
红碱淖
祖父
父亲
母亲
姑姑
恩师杨和平先生


第五辑 时光里的吟唱
年味
骆驼美酒溢神州
青海茶卡天空壹号的诱惑
我的文学梦
两只小仓鼠
生日偶感
那片燃烧的太阳海


第六辑 今夜星光灿烂
你是我心中的一首歌128
今夜星光灿烂135
寒露濯秋菊142
北海三章147
业绩,镂刻在拼搏的里程碑上151


第七辑 阅读的快乐
《诗度华年》的温度与韵致浮沉岁月的印迹
——读郭文涟散文集
《伊犁往事》高原青枫万里青
——读王万里诗集《高原青枫》有感
水乡的吟者
读韩树俊散文集《一条河的思念》为诗意人生而沉醉
读刘建光诗集《小诗度日》有感乡村的守望与行吟读《曹文清散文特辑》有感
母爱的光辉
读张瑜的诗集《月光来时》有感放歌边塞的赤子深情
读王子云诗集《弱水天涯》有感
阳光拂过草原跋


【前言】

序一

  苦难酿成的人性美——谈谈高彩梅的散文

  刘成章

高彩梅是出身于陕北的女性散文家。但是在这里,这样的表述太笼统了,很难把人引向她的作品特质。所以我要说得稍微具体一些:高彩梅出生在一个偏远的乡村,村子叫作吧吓采当。这名字充满了异域情调,因为它处于陕蒙交界处,村名是蒙语。村西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间或长着些沙柳;村东是一望无际的草滩。彩梅的家乡,老黄风频频横扫,土地十分贫瘠,孩子一出生就面对着艰辛和苦难;然而民风淳朴,人情味浓烈,闪烁着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融的特异光彩。由于幼时的生活境遇和经历,高彩梅用笔道出的苦难,真切、到位。假如换另一个作者,即使他挖空心思也无法写出。但是,彩梅不是仅仅写出苦难,而是写出了苦难中蕴含的欢乐和诗意,以及苦难所磨砺出的异乎寻常的醇美人性,以及绝唱一般的不朽亲情。

先看看她写出的苦难吧。在我们华夏这至为边远的一隅,千百年来,只要有苦难,妇女首当其冲。苦难是一口黑咕隆咚的古井,妇女在下层,受的苦难为深重。彩梅的姑姑,可谓漂亮手巧,能做一手好茶饭、能剪一手好窗花,却嫁给一个好吃懒做的丈夫,全家的生活重担,几乎都落到她一个人身上。她每年要喂好几头猪、上百只羊,一双操劳不息的手,早已变成了铁耙,伸不直了,连筷子都握不住;双腿巨疼,睡觉也无法把腿伸直,每年都在病痛的折磨中度日。彩梅兄弟姐妹四人,家里沿袭着重男轻女的古旧习俗,母亲只给大弟吃奶糕、穿袜子,没有她们的份。母亲怕她们偷吃,把奶糕挂上房梁,彩梅和妹妹多么想吃,却怎么也够不着。一次,弟弟喝的牛奶不慎泼到地上,母亲才把它揽起过滤了一下,给这对小姐妹喝。即使这样,这对小姐妹也高兴坏了。彩梅笔下写得很从容,字里行间却浸透悲凄。彩梅为减轻家庭负担,与邻居女孩相约放羊,准备当个小牧羊女,为抗拒母亲把书包撕破了,母亲又急又气,含泪把她扔进洋芋窖。后来,母亲只得卖了她的大辫子,才给彩梅买了书包和新衣。但在处于苦难中的彩梅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简直像伊甸园一样。“南北走向有上千户人家,绿树下红瓦蓝墙。傍晚,鸡鸣狗叫羊年,一片祥和暮景。早晨,太阳一树高,鸟叫,羊群出圈,有吆喝牛马的声音,家家户户炊烟升起。”“我时常牵着牛赶着羊,在村子东边绿茵茵的草地放牧,感到天那么蓝,草地那么辽远。”

彩梅笔下的外祖父和祖父,在苦难中煎熬了一生,也没向苦难求饶,苦难反而铸就了他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当彩梅的母亲怀上小妹妹时,出于无奈,就把彩梅寄养到外祖父家。那时外祖母早已去世,外祖父便独自承担了抚养彩梅的责任。这个总是穿着大裆裤、腰间束根羊毛带的陕北老人,年轻时是个优秀的猎人,现在老了,却怀有一腔柔情。每天晚上,当彩梅哭叫着要妈妈时,他便把他的一个老男人的奶头,塞到彩梅的嘴里,让彩梅吸吮。天长日久,外祖父的奶头,居然被咂大了,如妇女的一样。而实际上,彩梅也真被喂饱了,因为外祖父总是把南瓜小米粥喂给她吃。待彩梅长大一些,为了改善彩梅的伙食,外祖父不顾年老眼花,又重操年轻时使用过的猎枪,为彩梅打下麻雀,又燃起柴火烤熟,让她吃得满嘴流油、喜笑颜开。

彩梅的祖父,是彩梅笔下的一个光彩夺目的伟大人物。在华夏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曾经传颂过多少感人的故事,却没有任何一个与此相同或近似。彩梅将此熔铸为文,无疑是对文学的独特贡献。比起外祖父,祖父的生平更令人心酸,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他七岁便给地主放牛羊,长大后也没过过多少好日子。他中年丧妻。于是他的四个孩子,和两个年幼的弟弟,都要他一个人养活和照管。作为一个常年在地里耕耘的男人,他的手上还常年戴着顶针,给儿女们和弟弟们缝缝补补。

有一件感人的事情。祖父的四弟结婚时,好歹也应该给新娘子缝上一身新衣,然而家里穷得叮当响,无钱买布,全家人一筹莫展,唉声叹气。这时祖父不想让四弟心上流血。于是,他背了一斗小米,风餐露宿,跋涉了九天九夜,赶到佳县白云山兑成钱,买回了布料。然而,他的脚上磨出了血泡,好多天连路都走不了。祖父这种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比得上母子之情,也比得上夫妻之情,光照寰宇。彩梅笔下的这种传统美德,很值得大力提倡。由此可以看出彩梅的这一批散文的价值所在。

除此之外,彩梅还写了一些别的题材的散文,有的也写得相当精彩,比如《一个人的牡丹园》《红碱淖》等。彩梅还承担着繁重的散文编辑工作,写了大量的评论文字。我以为,仅仅彩梅笔下写出的那些苦难,那些诗意,那些像启明星一样照亮人心的古风古意,人类至情,旷世美德,就足以使她稳稳地立在散文界了。

作者简介:刘成章,当代著名散文家,国家一级作家。曾任陕西宿出版总社副社长。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免费在线读】

一个人的牡丹园

一个人的牡丹园

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园!微风撩拂着我的长发,不知名的小鸟在 婉转歌唱,偶尔有布谷鸣叫几声,我置身于锦团簇拥、香云缭绕的牡丹 园和大自然美妙的音乐之中,我从这朵雍容华贵的粉牡丹,扑向那朵亮 丽富有的黄牡丹、花瓣呈紫色的紫牡丹、花型宽厚的白牡丹,然后再扑 向被称为百花之王的红牡丹……

这是初夏的早晨,我从钢筋水泥丛林中溜出来,驱车来到了鄂尔多 斯植物园里的牡丹园。我看着那些深红色的红牡丹,深紫色的黑牡丹, 高洁、端庄秀雅、仪态万千、国色天香的白牡丹,心就沉在了牡丹园 里……与牡丹相约,地老天荒。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 出京城,贬去洛阳的,不料洛阳的水土适合牡丹的生长。而今,有谁 会想到在贫瘠多风的鄂尔多斯高原上能安静地长出成片的牡丹,竟然繁 衍出个塞上“洛阳牡丹城"?牡丹,国色天香,一直被国人视为富贵、吉 祥、幸福、繁荣的象征。从唐代起,牡丹就被推崇为“国色天香”。唐代 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 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脍炙人口的诗句流传至今。天啊!可爱的 蝴蝶绕着娇艳的牡丹来回飞舞。我从这朵拍照到那朵,瞧! 一只贪吃 的小蜜蜂,醉在花香里,忘了人的窥视,我反复拍照,也无法惊醒它。 累了,我伸起腰,举目四望,只有我一个人,哇!我也醉倒在牡丹花 丛中……

牡丹总能激起我无穷无尽的遐想。记得去年夏初的一个夜晚,半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