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一名小县城的历史教师,在而立之年扔掉铁饭碗,拖家带口北上求学,改学法律。

毕业后去北京闯荡,后又转战上海,从一名普通律师成为知名律师。

有勇气作出选择,再坚持走过沉寂,也许生命还有另一种可能。


【内容简介】

一个农民的儿子,在大学期间选择了历史这一冷门专业,毕业后成了老师,八年后考取法律硕士,拖家带口去读书。没有任何资源和人脉的他,35岁开始转行做律师。从山东到沈阳,从北京到上海,摸着石头过河,历经曲折和坎坷,靠着毅力和勤奋,在律师圈里闯出一条路。

他业务精湛,成绩斐然,但很少加班,把时间都用来读书;他空闲时间不多,但喜欢写作,笔耕不辍,至今已完成两本专著,发表文章多篇,如今已成为一名专业律师;他为人低调,平和稳重,爱工作,更爱生活,力争把生活过得有情趣。

这就是他的道路,一条平凡之路。


【作者简介】

张刚,山东泰安人,上海知名律师,业务领域侧重:建设工程、房地产等合同纠纷,上海市律师协会评定认证的“建筑房地产专业律师”。现任上海市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基础设施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律师协会对外宣传与联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律师协会实习律师面试考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咨询专家。

张刚业余笔耕不辍,为多家法律媒体特邀作者,出版著作《平凡之路》《律师之道》,在青年律师中反响较好。

张文骁,1999年3月出生,现就读于美国瑞林艺术学院大学四年级,插画设计专业。本书插画系其大学期间所作。与作者系父子关系。

作者微信号:zgmpm57


【目录】

部分 抉择:从教师到律师

002 / 我来自农村

004 / 两次踏进鬼门关

010 / 执子之手

015 / 外出打工的日子

019 / 重拾法律梦

023 / 三十二岁出关求学

026 / 一个老师两个学生

030 / 司法考试

033 / 苦乐年华

041 / 遇到一群好同学

044 / 地下室的北漂时光

第二部分 入门:从律师助理到专业律师

050 / 实习期的坚持

058 / 初执业那几年

062 / 成名之作:我为毕业生打官司(一)

067 / 成名之作:我为毕业生打官司(二)

072 / 北京的客户成了姐

082 / 第三次举家搬迁:从北京到上海

086 / 一家三口,四海为家

094 / 艰难的专业化道路

098 / 凯旋城里起纷争 百折千回得凯旋

第三部分 律途心语:律师的专业与职业

108 / 考察律师助理的三个维度

112 / 优秀律师应该具备的三种素质

115 / 靠谱的律师是什么样子的?

118 / 如何提高办事效率?

120 / 完善自我,改变生活

125 / 做律师没有成就感,你还坚持吗?

131 / 并非天生的演讲家才能做好律师

137 / 法律人的优雅,是掷地有声的

142 / 律师,应该有点贵族精神

147 / 青年律师如何建立良好的人脉?

153 / 律师的战斗力都是被逼的

159 / 律师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强大

166 / 做一个真正的律师还是真实的自己

173 / 作为律师,我相信因果报应

179 / 写作爱好与法律业务相得益彰

第四部分 职业人生:一路风雨一路歌

188 / 律师这么拼命,究竟是为什么?

195 /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202 / 乡愁和恩情相伴,照亮律师的平凡之路

208 / 律师与汇款单

213 / 父母眼里的律师世界

218 / 疫情期间我去新疆库尔勒开庭(一)

224 / 疫情期间我去新疆库尔勒开庭(二)

230 / 成都,成都——我是怎么把法官逗乐的

234 / 舌尖上的律师

239 / 开庭和爬山,我们都是认真的

244 / 致儿子的信:我带你去开庭就是为了让你看看什么是正义

250 / 律师问道昆仑山

259 / 后 记


【前言】

我本平凡

自 2017 年《平凡之路》出版以来,我结交了大量的读者,收获了珍贵的友谊。身为律师,写了一本反映律师故事的书籍,这几年带给我两个“没有想到”:一是,没有想到读者群如此广泛,不仅限于法律人,各行各业都有。至今加我微信和我交流过的读者中,小的是一个十岁的五年级小学生,的是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律师,当然排除我八十多岁的老父亲,他已经看了N 遍,封皮都磨损得看不见作者。二是,没有想到这本书成了很多年轻法律人的精神寄托。许多读者当然是法律人,尤其是法科生和徘徊在律师边缘的年轻人,还有青年律师,也有准备转行做律师的中青年。有的读者告诉我,他在备考法考的过程中,把这本书放在眼前,精神稍有困顿,就拿起来看看;有的读者告诉我,他在找工作,想要放弃时,翻翻我的书,继续坚持下去;有的读者告诉我,他遇到挫折时,比如没有案子,比如投标失败等,就会想起我,于是打起精神来。

我自己在寻思: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总结几点,不知道对不对。

,我从农村走出来,贫苦家庭出身,纯属草根一族,是普普通通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书中记述了我的求索之路,在寻寻觅觅、迷迷茫茫中,做了律师。

第二,我天资愚钝,并不聪明,只是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具有代表性。如果是名人或者成功人士的自传,读者看了总感觉离自己太远,毕竟我们没有与众不同的天赋和资源,在起点上和他们没有可比性,而我们普通人的经历就比较接地气。书中可以看到我的做人之道和职业感悟,没有大道理,却是实实在在的肺腑之言。

第三,我有幸通过自己的奋斗,在大都市立足,事业做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自我感觉良好。如果我混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只能表明我在诉苦和挣扎,没有成功和喜悦可以分享,就没有激励的榜样作用。书中分享了我的收获和喜悦,苦乐年华。

如同电影《阿甘正传》,我们看到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后能够成功成才,

很多观众的感受或许和我的读者的感受一样,那就是:“你行,我也行!”“你都能行,我更能行!”

时间过去五年,其间经历了很多事,认识了很多人,办理了很多案件,发生了很多故事。于是我盘算着,可不可以再版我的《平凡之路》?如果可以,我将删掉后半部分内容,重新来写,使律师故事更加丰富,更加生动。

不料这天,出版社赵宏编辑联系我,说她们想出版一系列丛书,反映法律人的真实状况,首先想到我的《平凡之路》,作为律师的代表性书籍推出,于是我们一拍即合。

我本平凡,这是事实。所以,版的封面写道:“平凡律师的奋斗故事,法治建设中的职业标本”,道出了本书的价值。

我出身平凡,一直走在平凡的路上,如今依然平凡。

小时候我当过孩子王,领着顽皮孩子和邻村的孩子打群架,互扔石头,结果打坏了一个人的头,吓得躲了好几天,不敢回家。我一个人走夜路去邻村看电影,结果发现被骗了,回来时在黑夜里吓得大声唱歌,被村里的狗追得屁滚尿流。小学时在记录本上写过仇人的黑名单,决定长大后报仇雪恨,结果见了面,忘得烟消云散,还和对方成了朋友。高中前,没有出过远门,高考时才进了县城,如今做了律师,说走就走,走遍全国大江南北,五湖四海,

万水千山。虽然身强力壮,但是只能“君子动口不动手”,哪怕遇到“恶人”,

也不能打架,这是律师的职业操守。

为了一个字的转变,从教师到律师,背后是一段充满曲折和戏剧性的人生,从山东到辽宁,从沈阳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有迷茫,有失落,有坚持,有收获。

律师执业之初,为了生存,我什么案子都做过,终走上专业化道路,是偶然,也是必然。选择的平凡之路,并非都是顺理成章,求索的律师之道,并非都是高光时刻。面对当事人的质疑,挣扎在斗争的漩涡,我只能用胜诉判决书来反击。参选的失败,竞标的落选,我也难过好多天,常以“胜败乃兵家常事”自我安慰,继续屡败屡战。

得意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失意时,“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些都是普通人的感受,都是平常人的感悟。

但有一点,不要以为我是一个工作狂,工作之余我喜欢寻找生活乐趣。

一个人一心一意扑到事业上,有所成就,回到家里就当大爷,让太太父母伺候着,我认为不算本事。一个人为了工作,废寝忘食,满脑子想着赚钱,没有任何业余爱好,全无情趣可言,我认为工作狂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有人看了我的书,说我很会生活,我觉得是一种极高的评价。

工作再忙,我也要找时间走路,完成一天一万步的任务。当然不是每一天都有时间,走路时可以想很多,轻松地解决很多问题,包括思考代理词和文章构思。

工作再累,我也要在周末去菜市场,观察熙熙攘攘的人群,体会那些大姐大妈的热情,买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工作再晚,下班后尽量自己做饭做菜,这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健康的习惯。

我很少参加应酬,尤其不爱接受客户的请吃,哪怕山珍海味,不如自己回家炒个鸡蛋,饭后可以泡一壶茶,看书,写作,自得其乐。

负责建设工程的律师,往往出差很多,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并不寂寞,因为我有书籍相伴,开庭之余,还可以看看当地的美景,品尝当地的美食。

我是一个工作很认真、生活很随和的人。泉州有一个作家在她的视频号里讲:生活中,你会遇到一种人,他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非常谦恭热情,随和友善,如果你认为自己了不起或者他们不过如此,你就错了,这是一种素质和修养,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然后她告诉我,她讲这段话的时候个想到我,我非常惊愕,我说前面的描述适合我,但是结论不适合,我不是高手,我是一个平凡的人。

不信?你听我说。作为老律师,我现在开庭前依然焦虑,唯恐对手来个突然袭击,拿出撒手锏,给我一个措手不及。接受中部战区讲课邀请的那几天,我常常失眠,唯恐讲不好,贻笑大方,被人家军人干部耻笑我徒有虚名。在上海市律师协会次主持会议时,我战战兢兢,手心冒汗;招待讲课嘉宾吃饭时,我茶饭不思,食之无味,有嘉宾关切地问:“张律师怎么不吃呢?”她说她看过我的文章《律师的优雅是掷地有声的》,她以为我在卖弄优雅。其实不是,我那是紧张。

有人说过,人到中年,人生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这句话正适合我,总感觉自己还没长大,总感觉自己还很幼稚,总感觉还有很多路要走,那条路,依然是平凡之路。

夜深人静的时候细细琢磨,仿佛顿悟一般:这个世界,轰轰烈烈只是昙花一现,功名利禄都是浮云,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真实的生活,以平常心过好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才是人生的真谛。


【书摘与插画】

轮辩论是关于合同价的问题。

我认为涉案合同是固定总价合同,现在机场已经投入使用,就应该视为竣工验收,就应该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支付工程款。

对方女律师认为,这个合同不是固定总价合同,而是固定单价合同,不能按照合同支付工程款。

我认为,无论固定总价,还是固定单价,对方需要举证证明我们哪些地方没有施工,可以扣除相应的工程款,不能举证就要承担不利后果。

主裁说:申请人说的有道理!被申请人承担举证责任。

这一轮是法律专业知识的交锋,不仅需要精准吃透合同的要点,还需要精确使用举证规则。我认为我们胜出。

第二轮是关于“背靠背”的条款问题。

女律师认为合同有“背靠背”的约定,发包方没有支付工程款,作为总包方的他们有权利不支付分包方即申请人的工程款。

主裁问被申请人:“哪些条款可以证明你的观点?”

女律师指出一条,我回应说这是工程量确认的“背靠背”,不是工程款支付的“背靠背”;女律师又指出一条,我回应说这是过程结算的“背靠背”,不是总结算的“背靠背”,也不是支付工程款的“背靠背”。她有点急,低头仔细寻找了一番后,突然自信满满地说:“请看合同第 10.4.6 款,明确约定在发包方向总包方支付工程款后十日内,总包方根据分包方的申请支付相应比例的进度款,在发包方支付工程款之前,分包方无权主张工程款。”

这下傻眼了吧!这就是支付价款的“背靠背”啊!我一时语塞,庭审前我确实没有仔细阅读每一个条款,本来是我的助理准备的这个案子,结果她临时有事来不了,我才临危受命的。

主裁问:“申请人怎么解释?”主裁在催我。

我需要在五秒钟内看完这一段话,大概一百多个字,吃透其中的内涵,并找出有利的反驳事由。空气似乎凝固了,大家都在等待我的回答和解释。在激烈的庭审中,你的应答不能超过五秒钟,五秒钟的静音仿佛过去一个世纪,这就是相对论在法庭上的例证,意味着你要认输。

我稍稍停顿了一下说:“这是进度款的‘背靠背’,不是结算款的‘背靠背’,我们现在要的是结算款。”工程款的支付有很多方式,有预付款,有进度款,有结算款等,这里的条款显然是指进度款,我们现在主张的是结算款,此工程款非彼工程款。

主裁忍不住脱口而出:“申请人反应太快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