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儿童哲学研究者、北大哲学博士后王歌,专业又温柔地解释孩子眼中的世界!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结合儿童哲学研究及国内外生活经验,给孩子通俗地讲哲学。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王歌还在书中亲授与孩子对话交谈的方法,让父母与孩子一起追问、讨论,轻松进入哲学世界。

2.从日常问题出发,用孩子也能懂的语言,引导追问,直击哲学经典!
从日常绘本故事入手,直击经典哲学问题。全书没有难懂的术语,一步步引导孩子看到问题背后的问题,打开哲学思维的大门。

3.独特的互动问答,让亲子共读更有趣,带来高质量亲子相处时光。
书中从问题出发,通过不断提问、追问,引导孩子多维度思考。即便是《狼来了》《皇帝的新装》等耳熟能详的故事,也能延伸至大哲学家康德关于谎言的哲学讨论,是很好的亲子共读读物,带来高质量的亲子互动时光。

4.随书附赠超值音频导读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郁喆隽倾情作序,诚意推荐!

5.美学教育团队LensforKids精心打造,原创全彩插图!
由毕业于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的插画师罗曦冉,针对每个问题一一绘制,色彩活泼又充满想象力,培育孩子对美的直觉和创造力。


【内容简介】

人为什么要做梦?
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
怎样才能算是好朋友?
为什么星星不会掉下来?
我为什么会害怕?
花儿也会疼吗?
美的东西为什么美?
……

孩子是天生的提问高手。提问是他们对万物纯粹的好奇心,是他们探索和理解世界的方式。那些看似简单幼稚的提问,有的直击生命本质,有的甚至是哲学家们终其一生都在思考的人生命题。获得怎样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本书中,作者用孩子也能读懂的语言,回答孩子关于自我、社会、万物的26个哲学之问。从“我是谁”这样的自我之惑,到“什么是好朋友”的社会之问,再到“过去的时间都去哪了”这样的飘渺概念……那些没大没小的“为什么”,作者和孩子一起追问、探讨、对话,做一点哲学练习,开始一点怀疑的精神,引导孩子独立且开放地思考世界。


【作者简介】

王歌: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领域涉及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2009-202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2020年后旅居德国。


【媒体评论】

对普通人而言,哲学的动力恰恰是一个质朴的质疑,一次好奇的发问。有些问题或许像种子一样石沉大海,落入沙漠荒原,但总有一些问题落在了沃土中,有朝一日它们终会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在此意义上,我愿意相信这本书就是一颗天使播下的种子。——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郁喆隽


【目录】

推荐序 | 会提问的孩子就是哲学家
作者序 | 孩子为什么要学点哲学?

章 我是谁
我是谁?
我可以说谎吗?
为什么我会忘记?
为什么我会害怕?
为什么偏偏是我?

第二章 奇怪的人类
人为什么会做梦?梦有什么用呢?
妈妈,你死后,我怎么找到你?
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
人为什么会发脾气?
人为什么会生病?

第三章 条条框框的社会
怎样才算是好朋友?
我可以不听话吗?
我为什么必须上学?
规则是从哪儿来的?
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去工作?

第四章 地球中的问号
鱼的灵魂会上天堂吗?
垃圾都去哪里了?
花儿也会疼吗?
的东西是什么?小的东西是什么?
如果吃一小勺黑洞会怎样?

第五章 摸不到的概念
美的东西为什么美?
什么是公平?
过去的时间都去哪里了?
什么是“什么都没有”?
世界上有鬼吗?
吃了一口的苹果还是苹果吗?


【前言】

孩子为什么要学点哲学?
作者/王歌

孩子为什么要学点哲学?
因为哲学可以培育独立思想。

哲学能让孩子练习独立思想吗?在这样一个信息唾手可得又鱼龙混杂的时代,真正实现独立思考谈何容易。就连专业搞哲学的人,对精神独立不弃不离的有几人?这个社会充斥了太多速成、速朽观念,人人都想立竿见影取得成效,而想真正领略个中幽微、精妙,不论在什么领域,都需要日积月累的琢磨和钻研。

思想并不容易,独立思想则更加难得。因为我们常常很难觉察到自己的思维惯性与惰性,更多时候,我们甚至害怕独立思考带来的不安。做一点哲学的练习,更像是开始一点怀疑的精神:既是针对外在,也是反观自我的。学习对世界好奇,毫无恐惧地发问,同时也考察自己的盲点。

现在教育制度下的孩子,不会提问题,不敢提问题。提问题时,脑子里也预设了正确答案,或者期待别人的现成答案。意识到这种压抑,作为家长或老师就会知道,与孩子展开自由的谈话多么珍贵。很多时候,孩子的回应会异想天开,甚至不着边际,但这是谈话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

哲学很难直接培养什么能力,有时却能让你停下某个积习,使人讶异、发问。也许在学会常识之前,先是强词夺理。但是它会把思想慢慢琢磨出光泽,使孩子成为孩子,使你成为你。我希望,通过与孩子们展开哲学对话,我们能成为一个有意思的自己,敢想、敢生活的自己。

问题从哪儿来

孩子们每天都在提五花八门的问题,很多问题与哲学关系不大。这本小书中的问题参考了哲学绘本和当代哲学界持续探讨的经典哲学问题,但绝大多数都来自孩子们的直接提问:有的来自我和一对双胞胎儿子小泽和小远的日常对话,有的来自在小朋友们那里进行的征询搜集。

大家不必因为这些经典的“大问题”而有“掌握答案”的负担,在日常对话中,别怕孩子的问题太无聊或太高深。高明的提问,多不是现成的视角、概念和问题。大人与孩子可以对每一个问题给出不同角度的回答,甚至可以是匪夷所思的回应,但至少保持开放。

我们还要郑重其事地面对孩子的“为什么”。思维的表达依附于语言,不能因为孩子还没有掌握套路,就不以为然,置之不理。像理解诗一样,试图去理解孩子的语言;像尊重艺术一样,尊重孩子的每一个重复。厌倦重复本身,就相当乏味且不敏感。

我期望本书能够成为一个引子,先是有点“脚本”丰富对话。好是鼓励孩子在生活中直接发问,如果在家庭或课堂能形成一种哲学探讨的习惯,会生发出很多惊喜。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们会教会我们很多东西。


没有终答案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好多貌似是提问,但又不是真问题的问题。学校课本中的提问,更多是自问自答。久而久之,我们往往就形成了一种理解:问题和答案是现成的,答案也大都准确而固定。

等孩子们进入高年级,或者日后进入比较前沿的领域,他们会发现,没有现成的问题,问题是要自己找的。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不仅艰难,也基本设定了结果的路径。此外,答案也不那么容易获得,通常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些阶段性的答案,甚至有时候,我们做了长时间的工作,也只是排除了一些猜想,或发现问错了问题。

没有我们通常期待的“终答案”,可能会让人觉得怅然若失,甚至完全不适应。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鼓励孩子们提问,提真正的问题,和孩子们一起提问。不管问题看似多么简单,多么大而无当,多么无聊无用,十个问题中总会有两三个特别闪光。如果刚开始没被认真对待每个问题,可能日后也没有办法以提问的方式,将对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保持下去。

举一个小例子,一个孩子问:“为什么有风?”严格意义上,这也不是个哲学问题。或许常规的方式就是给出一个关于气候的解释,用所谓自然科学的内容来回答。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以哲学的态度反思这个问题:“风”作为一个词语是怎么出现的?如何有了风的意义?除了自然科学角度,解释“风”还有神话的视角、宗教的视角,甚至文学的视角,这样,一个问题就有了多种面向。

哲学是没大没小的

哲学不承认现成的权威,它希望给出理由,把事情讨论清楚。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说服的过程,论理的过程。本书的论理,我并没有因为是回答孩子的提问而太打折扣,不同于成年人的地方可能只有两处:一是引用了一些绘本故事,再就是少用一些术语。除此之外,我尽量用孩子能懂的话来表达。

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理解不了。我个人觉得,“不懂”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即便是专门做研究的人,大家一起讨论某个文本,依然有很多不解之处。或是当时觉得懂了,但多年之后,通过同行的研究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

我想说的是,“不理解”是人文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认知的动力。我比较质疑培训快餐式的学习方式,学习更多的是沉浸,润物细无声。

对于依然难懂的概念,可以给孩子们丰富一点的“被动词汇”,他可能头一两次听到时,不求甚解,但是慢慢积累,孩子们可以在上下文中丰盈自己的理解力。也有研究证明,孩子要是在一个语汇比较复杂和丰富的环境中成长,有助于培养未来的人文素养和阅读写作。

怎样使用这本小书

好一周有一个时间段固定下来,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也可以找一些涉及类似问题的绘本,把讨论的亮点记下来,使这本书真正成为自己的思考作品。

做“儿童哲学启蒙课”的初衷之一是鼓励家长和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形成讨论的习惯。这种讨论可以在各种场合进行:比如家长带孩子到户外活动,看完了电影,听完了音乐,读完了绘本,有了共同的经验,然后来探讨。或许可以翻到相关的问题,看看是否有了不同想法。

和孩子讨论时,可以尝试的几种小方法:

1. 过去是怎样
比如讨论“为什么有惩罚?”可以通过北京菜市口、欧洲断头台的历史去理解,过去是通过公共空间的施暴来产生威慑。到了当代,法律抛弃了酷刑,刑罚远离了大众视野,重要的不是“惩罚罪犯”,而是让公众知道罪犯已经受到了惩罚的事实。没有过去,我们就无法理解现在。

2. 原因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对事物的运动给出了“四种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比如我们考察一个东西为什么运动,可以讨论它是什么材料做的?它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属于这一类?它的动力或后面的推动者是什么?它的目的/目标指向哪里?刨根问底,究其来处。不断追问
它是怎么形成的,有时会把我们引向意料之外的新问题、新想法。

3. 词如何达意
没有学外语,语言仿佛是透明的。学了外语,会对母语有新的领悟。有时可以找找一个字或者词的来源,追溯到繁体字,甚至甲骨文。要么在中文和外文之间相互翻译一下,比如英文的“is”,可以是“有什么”,也可以是“是什么”。再比如,有时同时有几个词指同一个东西——有的
名字消失了,有的名字还在用。而如何用,其实透露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方式。举个例子:我们早晨看到的亮的星星叫启明星,或者晨星;黄昏时看到的亮的星星叫长庚星,或者暮星。而这两颗星其实指的是同一颗星——金星。所以,这几个词指的真的是一个东西吗?

4. 另外的可能性
一次我和孩子们一起读绘本《森林里的小房子》,故事中一头好心的小鹿在小房子中容纳了躲避猎人的小兔子和狐狸,后来也帮助了饿坏了的猎人,后大家放下猎杀本能,和平相处,皆大欢喜。但故事的讲述并未就此结束,我们一起设想了这个故事的残酷版。正因为有了残酷的可能,小鹿化解干戈的力量才令人动容,森林里的小房子才仿佛超越尘世的爱之家园。

5. 怀疑开始的地方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总结了四条科学的方法:
◎不接受不确定的东西,别人说“对”远远不够,还要自己证明证实才行。
◎把每一个看上去很难的问题分为小部分,一点点、一步步地解决。
◎按照顺序排列问题,从简单到复杂。
◎把一切可能的情况尽可能完全列举出来。

如果简单表示这四条,步怀疑是归零;第二步化解成小单位1;第三步由简到繁,就是多或N+1;第四步完整性就是全或A(All)。这样看来,笛卡尔的方法论就带有了逻辑上的美感。笛卡尔科学方法的后几步是技术性的,而步不轻信、不盲从,要求“亲证”却是需要勇气和意志的。

希望我们都能和孩子们一起,给这种勇气和意志创造可能性。


【书摘与插画】

大家一定听过“狼来了”的故事:放羊的小孩一连撒了两次谎,明明没有狼,却喊“狼来了”, 大家好心来相助,却受了戏弄。后,小孩真的遇到了狼,不管他怎样呼救,都没有人来救他了。

没有人觉得撒谎是件好事,我们都会天然地喜爱真诚的人,不喜欢说假话的人,哪怕假话听上去甜甜的。可是也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境。比如:为了不让别人伤心,我可以说谎吗? 吹牛皮、夸海口,算说谎吗?别人问我知不知道,我不吭声,算是说谎吗?

人在什么情境下会说谎

“狼来了”的故事里,那个放羊的孩子的确太顽皮了。可是,他为什么要撒谎?这个谎言从一开始对他就毫无好处,戏弄好心人有什么好笑的?

我们在责备他之前,是否可以转念想想,会不会是因他一个人放羊太闷,希望得到大人的陪伴和关切?大人为什么要讲这样的故事,是告诫我们说谎会有怎样的代价吗?

◆华盛顿砍树
还有另外一个历史故事,主人公是美国任总统华盛顿,小时候曾在院子里砍倒了一棵樱桃树,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棵树有多珍贵。他的爸爸发现了,问是谁干的,华盛顿如实说了。爸爸没有惩罚他,爸爸觉得人的诚实需要保护和鼓励。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华盛顿的爸爸,在这种情况下会怎样反应呢?你能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吗?

◆说谎有很多目的
《木偶奇遇记》里,匹诺曹一说谎鼻子就会变长。科学家还通过研究证明,爱撒谎会让人变得面目丑陋。但即便如此,现实中,人们总是不时撒着小谎,有很多情况促使人们这样做:
1. 为了不伤人面子。
2. 为了维护自己所爱的人和事。
3. 为了保护隐私。
4. 出于害羞。
5. 为了逃避惩罚。
6.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好、更强大。
7. 出于物质利益。
8. 出于好玩或有趣。

※ 思考与讨论※
你有没有因为上面某种情况撒过谎呢? 你认为在这些情况下说谎可以接受吗?

说谎还是诚实, 有时候是个问题

无论是“狼来了”的故事还是“华盛顿砍树”的故事,都是在教育我们要成为诚实的人。因为说谎本身是一种信息不对称,是不公平的。但有时候,诚实会让情况有些尴尬, 甚至带来不好的后果。一旦讨论起一些两难的情况,就有点哲学的意味了。

◆生活情境:朋友送了一件你不喜欢的礼物
好朋友送给你一件生日礼物——一架遥控飞机模型,可是你的家人刚好买了类似的东西。朋友问你是否喜欢,你会告诉他,他买了你不再需要的东西吗?还是撒一个“善意的谎言”,说很喜欢这个礼物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应该说谎,以及说谎是否有错,人们就有了意见分歧。有一种方法是:衡量说谎和真话,哪个好处大。

说“喜欢礼物”会增加好处:比如朋友会很开心,觉得买了一件可心的礼物。毕竟礼物不仅是个物件,还有礼俗和心意在其中。而如果直言自己“不喜欢这件礼物”,会让朋友感到窘迫。毕竟礼物已经拿到了,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事实,所以没有必要让朋友觉得买了一件不合适的礼物。

一般来说,说谎能给说谎者带来好处,而损害被骗的人。而在上面这种被称作“善意的谎言”中,说谎者的动机首先不是给自己带来好处,而是为对方带来益处。但是,再细想一下,说谎能给对方带来真正的益处吗? 设想你是物的人,不真实的喜悦会令你开心吗?或者如果你知道了真相,会体恤朋友的善意谎言,还是会产生不信任呢?

☆☆☆
说谎需要有个好记性,谎言常常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让事情变得越来越麻烦。

※ 思考与讨论※
你可以设想上述情况中“善意谎言”和“实话实说”的不同利弊吗?

◆情境:朋友被追杀而藏身你家
有一位叫康德的哲学家说,任何时候都不要说谎,善意的谎言也不可以。他甚至举了一个的例子:如果你的一个朋友被追杀, 藏在你家中,而有人来到你家门口,问你的朋友藏身何处,你是否要说谎?注意这个人不是警察,而是一个动了杀念的人。

一般的理解大约都会是,我要保护朋友不受伤害,绝不说出他的下落。可是康德却说, 即便在这种状况下,哪怕出于对他人的爱, 也不可以说谎。

在人能否撒谎的问题上,康德没有从事情的后果来考虑,比如别人是否愉快,是否遭受损失。康德认为,没有条件可讲,就是一句话,别撒谎。

☆☆☆
大家都说实话,是省时省力的。诚实的效率。

※ 思考与讨论※
康德的做法是否太不近人情了呢?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如何做?

◆社会情境:当周围人都在说谎
有一则和说谎有关的童话,讲述的是集体的谎言,那就是《皇帝的新装》。

皇帝被两个谎称是裁缝的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不称职和愚蠢的人看不见的——其实根本不存在的新衣,周围人从大臣到百姓都撒谎,夸赞衣服如何美妙,直到有一个天真的孩子大声叫道:“他什么都没穿!”所有的百姓才这样说起来。童话并没有在这里结束。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必须演下去”,这是谎言带来的悲剧,也是一场令人耻笑的闹剧。

如果这个说真话的孩子被斥为疯子、骗子, 被抓了起来,怎么办?如果大家都说谎,惩罚说真话的人,怎么办?若是周围环境逼迫,说实话的成本大,我们可以因为恐惧而说谎吗?

☆☆☆
每个谎言后面都有恐惧——不敢直面真相的恐惧。

※ 思考与讨论※
我们若是因为好处,期望鼓励,或者出于惧怕惩罚而说真话,那还是诚实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