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2020年《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年度图书之一

美国出版商协会散文文学奖决赛入围作品

2021年度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创意通识畅销书Top 3

我们的种种焦虑来自许多急切的需求,并流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在这背后是一种令人担忧的模糊的教育概念。

四百年前的莎士比亚,以及同时代的众多思想家,提出了足以改变世界的洞见,直到今日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他们如何创作出那些复杂深刻的作品?什么样的教育塑造了他们非凡的头脑?他们的创作源泉从何而来?

莎士比亚的思维习惯会像一面镜子,帮助我们——学生、家长和教师——看清当下的教育信条,摆脱无谓的教育焦虑,做更有智慧的学习者和教育者,学会如何更有创造力地思考、更轻松愉快地学习。

阅读本书:


【内容简介】

本书审辩式地思考现代教育的目的与过程,通过回顾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思想家的学习经验,广泛地讨论了教育宗旨、思维训练、注意力培养、练习、约束、积累等教养问题,令人信服地说明了现代教育技术和评价方式的局限性,并为读者提供了以培养思想者为目的、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方法。

作者纽斯托克是研究莎士比亚和西方中世纪文学的专家,对莎士比亚、蒙田、伏尔泰、马丁·路德·金等思想家的名言警句信手拈来,他结合自身作为大学教授和学生家长的亲身经历,为人文主义教育方式做出了强有力的辩护。全书共分十四章,令人联想起中古英语的十四行诗体裁,这正好与本书题材相互映照,可谓匠心独运。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斯科特•纽斯托克(Scott Newstok),美国罗德学院英语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德学院皮尔斯-莎士比亚基金会主席。他是莎士比亚戏剧研究专家,出版过4部莎士比亚研究专著。

译者简介:

张素雪,剑桥大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古英语及中古法语传奇,中世纪、十六及十七世纪英语诗歌。


【媒体评论】

专家推荐:

“《像莎士比亚一样思考》对莎士比亚的形成性教育和他的艺术做出了独特的分析,对于寻求挣脱目前偏向量化的、基于测试的教学策略的教育者,和渴望磨练自己技艺的创作者,都很实用。这也是一本见解深刻的手册,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提高思考能力,从而想得更深、想得更好。”

——梅丽莎·约翰逊(Melissa Johnson),《师范学院学报》(Teachers College Record

“读一本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和教育的书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这本书满怀敬重地描述了史实,而且引起我们思考它们对于当下生活的作用,……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建议任何关心教学的人反复阅读。”

——肖恩·凯伦(Sean Keilen),《英国文艺复兴研究杂志》(Cahiers Élisabéthains: A Journal of English Renaissance Studies

“纽斯托克令人信服地主张回到被证明非常有效的一些十六世纪的教学方法上来。”

——保罗·马尔登(Paul Muldoon),《泰晤士报文学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一本令人愉快的书……聪明、敏锐、可读、有用。”

——马修·斯图尔特(Matthew Stewart),《大学文人》(University Bookman


【目录】

往昔可作序

一、思考

二、目的

三、手艺

四、合宜

五、场所

六、专注

七、技术

八、模仿

九、练习

十、谈话

十一、储备

十二、约束

十三、制造

十四、自由

书架上的亲人们

感谢又感谢

译后记


【前言】

往昔可作序

在这本书中短短的——有意言简意赅的——十四个章节里,我探究的是决定思维的各个方面,以及如何提升思考的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和一个学生家长,现代人关于思考的想法已经令我无比沮丧。虽然我是因为沮丧才开始写这本书的,但我也相信莎士比亚的思维习惯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看清当下的教育信条。

如今的时代充斥着对教育的焦虑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谁应该受教育?它应当发生在何时何地?如何测评它的效果?教育能让人找到工作吗?以及,又贵又费时间的教育到底值得吗?

我们的种种焦虑来自许多急切的需求,并流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在这背后是一种令人担忧的模糊的教育概念。

我坚信教育的本质是教人思考,而不是使人学会一套特定技能的培训。

教育不是简单的数据积累。机器能比人记住更多的数据,同时犯更少的错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教育的价值……不是识记事实(facts),而是教会头脑思考那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教育也绝不仅仅是套用公式。机器可以高速完成的复杂运算远非人脑所能及。(尼尔斯·波尔[Niels Bohr]:“不,不,……你根本没有在思考;你只是在跟着逻辑走。”)

思考,这难以捕捉又至关重要的人类活动,不同于上述任何行为。若说人类有哪项“应用程序”是至关重要的,则非思考莫属。反观此题,人类若不能培养思考的能力,就难免走向灭亡。面对着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移民问题,伺机而生的集权主义,以及幽幽逼近的人工智能,一个亟需广泛播撒思考种子的荒凉世界已经暴露无遗。

谁能比威廉·莎士比亚更好地示范一个全副武装的头脑呢?我们几乎能够看见……他完成思考的全过程。这就是《像莎士比亚一样思考》的目标。它不仅包含了对思考的探索,也重现了思考本身,因为妙处尽在过程中。

由于哺育了莎翁之头脑的教育建立在与我们的教育相矛盾的一些假设之上,本书包含对这些假设的探讨。

诚然,搭建通往十六世纪的桥梁来医治今日教育的弊端,这似乎有南辕北辙之嫌。要是本书的读者每日清晨六点时就得端坐在书桌前,想必诸君也得像蜗牛一般缓缓地向学校挪着不情愿的步子。那么你们当中又有几位希望因为迟到而挨打呢?怎么——一个也没有吗?好吧,那练习翻译拉丁语如何呢?……连着做十二个小时怎么样?……那每周做六天呢?……而且没有暑假?所以怪不得“学校终于结束的时候你们匆匆赶回[各自的]家”。这样的教育不仅讨厌、残忍,而且是漫长的。嘲笑它的,其中就有莎士比亚本人!无论是怒气冲冲的霍罗芬斯(the huffing Holofernes)、啰啰嗦嗦的杰拉尔德(the garrulous Gerald),还是校长休·伊万斯(Hugh Evans)(他那重复说“威廉……威廉”[William… William]的老腔是《春天不是读书天》中本·斯坦[Ben Stein]的“布勒……布勒”[Bueller… Bueller]的前身),莎剧中的老师都是专断迂腐之人,脑子里塞满了书本中读来的理论。连普罗士丕罗(Prospero,《暴风雨》中的主角)也悔恨自己因过于沉溺于人文艺术(the liberal arts)而忽略了世俗功用。

若是你想设计出与当下主流的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效性、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为主力(STEM-driven)的学校更不同的教育系统,就得绞尽脑汁。更何况,十六世纪的教育将女性、穷人,以及文化少数群体排除在外,这有悖于我们的共识:“真理必是普世而皆准的。”“我们不需要只取悦一部分人的艺术,或是只为一部分人服务的教育,或是只属于一部分人的自由。”

有必要澄清的是,我并不提倡重新实行体罚制度,或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或是将任何人排除在外的学校教育。“思考的能力是所有人共同的财富。”

然而,只有心胸狭隘者才会称莎士比亚的教导不过是一种压迫而弃之不用。那些同样被这种教育体系培育出的思考者后来提出了足以改变世界的洞见,建立了各种知识形式——不错,包括科学方法本身——这些直到今日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这种看似刻板的教程却启发了自由的思考。况且,现代人受制于各种自造之偶像:“我们的教育体系在本该因势利导之处刻板严厉,而在本应严肃规范之处却松松垮垮,马马虎虎。”

像莎士比亚那样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许多使人疑惑的——说白了,根本就是“错误的”——教育二元对立论。如今,我们的教育方法仿佛建立于以下似是而非的假设之上:工作与游戏互不相容;摹仿阻碍创造性;传统扼杀自主性;限制影响了创新;纪律与自由背道而驰;往昔及外国的经验,与当代和本国的经验泾渭分明。

莎士比亚的时代以暴露这些被广传的悖论为乐:游戏来自工作,创造出自摹仿,自主源于传统,创新始于限制,自由生于纪律。我认同这样一种反对派的观点:想要成为政治的进步者,则必须先成为教育的保守者。保存时间流传给我们的种子,使当下更为丰富——可以称之为传承式教育:

如人所言,故土之中,

年复一年,新谷发生,

此言不虚,旧书之中,

新知无数,学以致用。

以下十四章考量莎翁世界(和作品)里的一些教训,对应现代的相似理念,提出后续阅读的建议。在此仅提炼出这一类思考的原材料,就好像一本随性的烹饪菜谱。

正因“教育始于对文字的探究”,为了讨论这一 富于内涵的人类探索活动,在考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时停驻,思考某个关键词的语义历史,才有可能弥补现今语汇贫瘠的缺陷。引用一位十七世纪教育家发人深省的话来说,有了更加生动而丰富的词汇,我们就能搭建更好的教育平台。这个平台不仅售卖各色物品,也应能提升我们:“我在此处建造平台,而后栖居台上,而后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整本书就像是“用无数零零碎碎的思考和观察拼接而成的长卷”,或是用发人深省的一些段落组合而成的选摘文集。预先提醒诸位:就像诗人荷马常说的,引言来得“如想法一般迅速”。要像莎士比亚那样思考,就得带着他人的收获去思考。因而我常常借用别人的话。而且我恨不得这不拘一格的和声能使“别人因我而聪明”。

这本书中尽是老话重提。不过,“凡是值得思考的都是早已经被思考过的”,这话不假;“我们还得从头再想一回”,这话也不假。不仅是思考——还要对着我们的时代重申:“我们已经堕落到如此地步,以至于首要任务就是重申那显而易见的事。”

有些想法在不同章节中反复被论述,因为我相信“思想并不向着一个方向前行;不同时期的想法像织壁毯一样交织成画”。若是过于直截了当,就对不起“我们那位脑袋里装着大千世界的莎翁”了。

至于为什么不多不少恰有十四章呢?用李尔王的话说:“因为没有第十五个了。”(幕第五场第31 行)换句话说,作者就是这么决定的!

不过,既然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对数字阐释有特别的热爱,咱们不妨看看有哪些与这个数相关的巧合(详见第四章,“合宜”)。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十四行诗(sonnet)恰有十四行诗句(详见第十二章,“约束”),学前训练(Progymnasmata)共有十四个阶段(详见第九章,“练习”),而美国宪法中公民权的定义可以在第十四修正案(The Fourteenth Amendment)中找到(详见第十四章,“自由”)。

当年,一个十四岁左右的学生(详见章,“思考”)刚刚抄写完范文(第八章,“模仿”),准备离开文法学校(第五章,“场所”)去建造他自己的知识仓库(第十一章,“储备”)。这也是一个人成为学徒(第三章,“手艺”)或是开始工作(第十三章,“制造”)的年纪。对女子而言,这个年纪标志着长大成人(第二章,“目的”),我们也记得朱丽叶“而今犹未度尽十四年寒来暑往”,或是配力克尔斯十四年后才与他的女儿玛琳娜重逢(第十章,“谈话”)。

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第七章,“技术”)发明了一种叫做“十四巧板”的玩具,玩的人可以把十四块碎片拼出“无穷的变化”,同时可以训练记忆力(第六章,“专注”)。很多宗教传统都认为十四这个数字很重要:耆那教徒相信灵修有十四层级;天主教徒认为耶稣走向十字架的路上有十四个重要事件;犹太人的逾越节宴席共包含十四个仪式。

关于“十四”还有个耸人听闻的故事,传说埃及的奥西里斯神被他的同胞兄弟杀死并分尸成十四块,丢弃在许多地方。约翰·弥尔顿把这则屠夫神话改写成寓言故事,来比喻重建思想的烦琐过程:

“自那时以来,真理的朋友们满怀忧惧地寻找他的下落,就像奥西里斯的妻子四处搜寻她丈夫那散落四处的肢体,一块一块地收集,直到全部找回才肯罢休。”

弥尔顿不得不承认:“我们还没有找到全部……而且永远不能。”

所以我们更需要多多探究“如何思考”这个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