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你讲的是老社会学,我讲的却是新社会学”。

——李达

1、被誉为“中国人自己写的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新社会学大纲》是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达早期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是一部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全书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说理透彻、行文流畅,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是中国革命人民全面地、科学地、系统地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志。

《新社会学大纲》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作了完整的论述,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问题,也给予了深刻而正确的阐明。

,本书把马克思主义哲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论述,强调了它的完整性;第二,本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理论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来论述,强调了它的科学性;第三,本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行动科学来考察,强调它的实践性。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3、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大有书局出版,“大有文库”丛书之一。

本书初是作者在北平法商学院任教时的讲义,原名《社会学大纲》,刊印于1935年。后经作者修改和补充,由上海笔耕堂书店于1937年出版,至1939年即出了第四版,受到学界好评。

1947年,远在香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沈志远将本书改称《新社会学大纲》,并为本书撰写了序言。1948年2月,生活书店从笔耕堂版中选取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四篇文字,以《新社会学大纲》为名印行。本次由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大有书局出版的《新社会学大纲》以1948年2月生活书店的版本为蓝本,一并收录了中国经济学家、“人民的哲学家”沈志远的序言,以飨读者。

4、全书采用32开小开本设计,精巧轻灵,便于读者阅读、携带。


【内容简介】

《新社会学大纲》作者李达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当代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社会的经济构造、社会的政治建筑、社会的意识形态四部分内容。全书思想深刻、说理透彻、结构严谨而明晰,对当今读者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李达(1890—1966),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中国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他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著述和宣传,在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等诸多领域都有开拓性的贡献。著有《社会学大纲》《经济学大纲》《法理学大纲》《〈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等。


【目录】

篇 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

003 章 历史唯物论序说

003 节 历史唯物论的对象

003 一、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010 二、社会的基础

014 三、社会的上层建筑

020 四、社会的发展法则

026 第二节 当作历史观与方法、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看的历史唯物论

026 一、历史唯物论是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认识方法之统一

035 二、历史唯物论是社会的理论与社会的实践之统一

041 第二章 布尔乔亚社会学及历史哲学之批判

041 节 布尔乔亚社会学之批判

041 一、布尔乔亚社会学之先驱

055 二、布尔乔亚社会学及其变迁的趋势

071第二节 布尔乔亚历史哲学的批判

071 一、康德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第二篇 社会的经济构造

089 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089 节 劳动过程、 自然与社会

089 一、劳动

091 二、劳动过程的三个要素

095 三、劳动过程之社会性

099 四、社会发展法则必须在社会内部去探求

103 五、各派社会学说对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之谬论及其批判

108 第二节 生产力

108 一、当作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看的生产力

114 二、生产力的社会性

124 三、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技术与科学的作用

131 第三节 生产诸关系

131 一、生产诸关系之形成

140 二、生产诸关系的物质性与社会性

147 三、生产关系与生产方法

153 第四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153 一、生产力是生产关系运动的内容

158 二、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形式

164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构造的变革

170 第二章 经济构造之历史的形态

170 节 现代社会以前的各种社会的经济构造

170 一、先阶级社会的经济构造

183 二、奴隶制社会的经济构造

189 三、封建社会的经济构造

203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203 一、资本主义的成立及发展的过程

210 二、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倾向

218 三、帝国主义

22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

227 一、过渡期经济的特征

241 二、过渡期经济的发展

246 三、苏联经济的现阶段

第三篇 社会的政治建筑

255 章 阶级

255 节 科学的阶级观

255 一、阶级的概念

267 二、阶级的发生及其发展

273 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各阶级

273 一、现代社会的主要阶级及其历史的发展

277 二、现代社会中的过渡阶级

288 三、现代社会中的阶级颉颃

293 第二章 国家

293 节 国家的理论

293 一、科学的国家观

306 二、超越的国家观的批判

316 第二节 国家之起源及其发展

316 一、国家之起源

324 二、奴隶制社会的国家与封建国家

334 第三节 近代国家

334 一、由主义国家到近代国家的转变过程

342 二、近代国家构成的原理

349 三、近代国家机关的构造

356 四、布尔乔亚国家的法西斯化

368 第四节 过渡期的国家

368 一、过渡期国家的本质——普罗列达里亚专政

374 二、普罗列达里亚专政的任务

381 三、过渡期国家制度的特征

386 四、国家死灭的过程

第四篇 社会的意识形态

393 章 意识形态的一般概念

393 节 当作上部构造看的意识形态

393 一、意识形态的形成

397 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的存在

407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一般特性

407 一、意识形态的相对的独立性

411 二、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415 第二章 意识形态的发展

415 节 先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415 一、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

426 二、奴隶制社会的意识形态

434 三、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439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439 一、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一般特征

444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诸意识形态

45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455 一、文化革命

458 二、新文化的创造与反宗教运动


【前言】

“大有文库”出版说明

习近平同志指出,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文学家、艺术家襟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艺品的统一。

大有书局是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一家中央级出版社,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宣传出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旨;以出版高品质、高品味图书和文化产品为引领。成立伊始,我们深感自身的使命与担当,立志于记录老一辈革命家和学贯中西的名家大师的思考与探索、理想与追求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所作的努力和贡献。谨以我们赤诚景仰之心,追步先贤,以“传播新知,开启民智”为原则,现向广大读者奉上“大有文库”系列图书。

“大有文库”所选图书多为20世纪以来中国思想家、史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的经典作品,皆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产生过巨大影响,在当下仍具思想性、原创性、学术性以及珍贵史料价值且富有持久生命力的优秀作品。书中字里行间蕴含着博大情怀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名家大师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直面社会现实的智慧和勇气、纵论古今的宽广视野和饱含深情的个人情怀。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通过阅读经典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与国人的文化自觉,提升思想境界与自我修养。

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尽量尊重作品原貌,充分展现作品的原汁原味。同时,我们以初版或经著译编者审定、修订、增订过的版本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呈现给读者一套具有阅读品质与视觉品位的作品。

大有书局

2022年3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