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张大可教授在上世纪执教兰州大学时的高校讲义,有很强的学术性,流畅的解读又具有普及性,即既可作高校教材,又可供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

《史记讲义》三大特点:

1.五体皆备,是《史记》全歌的一个缩影。历代以来的选本,只选《史记》纪传名著迄今独有本书选目五体皆备。

2.篇幅适中,《史记》原书一百三十篇本书选目四十二篇,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反映了《史记》内容的系统性,全面的体现司马迁的历史观。

3.微观注释与宏观讲析相结合,有很强的特代性。每篇的题、注释、歌意是微观解读,书前“本论”与每篇讲析是宏观解读全书还插有地图,这都是首创。


【内容简介】

本书《〈史记〉讲义》共选《史记》一百三十篇中的四十二篇,其中六篇为节选,占《史记》总量的四分之一强。选文五体皆备,计本纪六篇,表四篇(只选序文,表略),书四篇,世家六篇,以上共二十篇为上册;列传选文二十二篇为下册。上、下两册总计约八十万字。解读内容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每篇选文做“题解”“注释”“段意”三项,为传统的微观解读,着重在字面意义,疏解文字阻碍,以助读者欣赏原书韵味。书前“序论”与每篇“讲析”,这两项则是宏观阐释思想内涵,系“解读”作者的一家之言,助读者思维。本书初系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在兰州大学历史系开设《史记》专书课讲义,积淀数十年教学体悟,可作为高校开设《史记》专书课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张大可 1940年出生,重庆市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曾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现任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在中国历史文献学、秦汉三国史两个学术领域发表学术论文近二百篇,尤长于“三国史”与《史记》的研究,在学术界独树一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个出版《三国史研究》与《史记研究》个人论文专集的学者。2011年获中国《史记》研究会学术成就奖。出版学术论著十余种,主要有《三国史研究》《三国史》《史记研究》《司马迁评传》《史记论赞辑释》《史记文献研究》《史记精言妙语》《史记通解》《中国文献学》等。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人物评传丛书》《资治通鉴新注》等二十余种著作,其中《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文选》为高校教材。有六种学术论著获省部级优秀图书奖,《中国历史文选》2008年获*高教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201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张大可文集》十卷。


【目录】

目录

(上册)序论——司马迁和《史记》评介

十二本纪(选六篇)

五帝本纪

秦始皇本纪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吕太后本纪

孝文本纪

十表(选四篇表序)

十二诸侯年表序

六国年表序

秦楚之际月表序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八书(选四篇)

律书序(节选自《律书》)

天官书论(节选自《天官书》)

河渠书

平准书

三十世家(选六篇)

孔子世家

陈涉世家

外戚世家

萧相国世家

曹相国世家

留侯世家

(下册)七十列传(选二十二篇)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孙子吴起列传

伍子胥列传(节选)

子贡列传(节选自《仲尼弟子列传》)

商君列传

甘罗列传(节选自《樗里子甘茂列传》)

魏公子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鲁仲连邹阳列传

屈原贾生列传

荆轲列传(节选自《刺客列传》)

李斯列传

淮阴侯列传

张释之冯唐列传

魏其武安侯列传

李将军列传

匈奴列传

司马相如列传(节选)

游侠列传

货殖列传

太史公自序

附录(三篇)

附录一报任安书

附录二史圣颂

附录三司马迁年谱(附司马谈)


【前言】

前言

文史名著《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国人人的一部国学根柢书。由于《史记》部头大,内容多,初学者难以阅读全书。节选《史记》一部分独立成书,这就是《史记》选本。东汉校书郎杨终奉汉章帝之命,节选《史记》十余万字,相当于原书四分之一的篇幅,作为皇家子弟的读本,这是我们已知的早的选本。历代以来,不知有多少选本,让一代又一代人受惠。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多世纪中,前后有数十种选本流传,以王伯祥的《史记选》、郑权中的《史记选讲》为有名。王伯祥的《史记选》初版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仍在重印,流传了半个多世纪仍有生命力。由此可知,一部好的《史记》选本,造福于广大读者是多么的有意义。但以往众多的《史记》选本,都偏重于文学性强的人物传记,不能全面地反映司马迁的思想体系和《史记》的五体结构。因此本书选讲,题名“《史记》讲义”,要求吸收学术成果,编选一本全面反映司马迁思想以及体现《史记》百科全书内容风貌的新选本,做到学术性与通俗性结合,雅俗共赏,既可作为中学文史教师以及广大知识青年自修提高的读物,又可作为高校中文、历史两系的专业教学参考书。若要实现这一目标,编选者必须在选目与解读体例两个方面都要有所创新,这也是本文所要说明的亮点。下面就从“选目”与解读“体例”两个方面略作说明,是为前言。

一、选目

本书编选的宗旨和目的,就是要在文史并重的基础上,把司马迁之所以为司马迁的人格风格全貌反映出来。选目原则有四点:

1要完整地反映《史记》内容的系统性,全面体现司马迁的历史观,并突出《史记》作为通史之“通”的优点。

2要反映《史记》体大思精的特点。体大是指《史记》内容的全面性、丰富性和五体编纂形式;思精是指《史记》思想的深刻性。为此,本书选目,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皆备。本书选讲,全书八十余万字,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包括本纪、表、书、世家;下册全为列传,后附录相关内容三篇。

3《史记》以人物为中心述史,创造了传记文学的典范,是一部文学名著。因此,《史记》名篇要系统选入,而人物传记仍是重点。

4司马迁在《史记》中运用的述史的理论和方法,如述史断限、详今略古、详变略渐、互见对比、纵横比较等,均要通过选目反映出来。例如,秦始皇、李斯两篇大传入选,全面反映了秦统一王朝兴亡的历史与全过程;项羽、刘邦两篇本纪均入选,含对比见义之例;孝文帝本纪与张释之、冯唐两人合传入选,反映文景之治开明政治局面的构架。秦汉时期篇目入选比较多,以反映详今略古。又如,《史记》首卷《五帝本纪》和末卷《太史公自序》以及各年表序,贯穿了司马迁的思想脉络,包含了《史记》的述史断限理论,本书系统选入,这是一般选本所没有的。

按上述原则,本书从《史记》中共选文四十二篇,约十三万字,占《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的四分之一篇幅,计:本纪六篇,表序四篇,书四篇,世家六篇,列传二十二篇,五体皆备。 精选名篇,也是本书的主题之一。梁启超评《史记》十大名篇:《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淮阴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匈奴列传》《货殖列传》《太史公自序》,本书悉数入选。其中《匈奴列传》是民族史传。此外,《管晏列传》《屈原贾生列传》《荆轲列传》《游侠列传》亦俱为千古名篇。在所选二十二篇列传中,伍子胥、子贡、甘罗、司马相如四位,是司马迁“传奇人于千秋”的经典杰作,本书只节选其“传奇”片断,以展示人物的智慧、执着与敢闯精神。司马迁笔下人物的人格魅力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积淀为民族魂。《史记》的民族凝聚力与爱国主义思想源泉,就是这样产生的。

选目详今略古,详变略渐,展现通史特点与太史公司马迁的历史观。

选文的文本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为依据,对段落、标点重新审示,有所改动。凡通用的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一律改为标准简化字,特此说明。

选文之后三篇附录,一为《报任安书》,司马迁留下的一封极为重要的书信,班固作《汉书》收入《司马迁传》,可视为《太史公自序》的补充,是探究《史记》主题升华的重要资料;二为《史圣颂》,是2016年立于陕西韩城市司马迁文史公园广场上的碑文,代表当今学术界对司马迁全面的评价;三为《司马迁年谱》,是司马迁一生的简历,以及创作《史记》的经历。这三篇文献对读《史记》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故附录于本书。

二、体例

本书解读力求以阐明司马迁的一家之言为旨归,为此创设了相应的体例形式,包括序论、五体说明、题解、段意、注释、讲析六个部分。“序论”系统而扼要地评价司马迁和《史记》。“五体说明”对《史记》五体特点以及篇目系统做了简明的概说,写在每体选目之前。单篇解读各有“题解”“段意”“注释”“讲析”四个部分。解读要求反映新见解、新成果,行文深入浅出,形成本书独具的风格。

单篇解读四个方面的内容,说明如下。

1题解。题解内容为解题与提要相结合,包括四个基本项:(1)释题篇;(2)介绍传主;(3)提示篇旨;(4)作者意向。“题解”与“讲析”两项有联系,而非重复。“题解”着重指出司马迁的创造精神,反映《史记》编纂特色;“讲析”具体分析正文内容。

2段意。段意是对段落结构内容的概括,具有点题、剖析、归纳的作用。“太史公曰”是作者的赞论,单独作段意。

3注释。注释内容包括为难字注音,解词,串译,释人名、地名、职官、掌故等。注释要求具有通俗性,用白话注释,一般不作引证,歧说只注一说。人名注释,凡重要历史人物正史中有传者,均注出传名,供读者备查;《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只注传名,一律省略书名;见于本书者的,则注明本书所选。地名注释,凡行政地区只注治所在今天的准确方位,一律不注沿革;对于指称人名的地名如“条侯”“绛侯”“临汝侯”等中的“条”“绛”“临汝”等地名,也一律不注,但传主除外。官名注释,只简注其品位、职掌,不详注其秩禄。各篇之间的注释自成单元,重出条目不注互见,以省读者翻检之劳。重出条目行文有具体的语言环境,详略不必求同,但释义不能有抵牾。本书注文插入地图,也是一个创新。

4讲析。讲析内容紧扣正文,分析其思想内容、历史过程、艺术风格,评价其史料价值等。“讲析”力求学术性,反映新见解。“讲析”不进行争鸣讨论,而是扣紧正文做具体分析。

《史记》是一部文史兼长的名著,它应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占有、所享受的知识宝库和艺术珍品,而不能只是文人学士的案头物。因此对《史记》这部名著应当进行多层次的整理。所谓多层次的整理是指学术研究与普及相结合,编著或整理适应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的多种读本。本书是一种大型的选本,适应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所以不附译文以省篇幅。在古籍整理中如何做到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本书所采用的解读形式是一个尝试。

本书有四篇讲析是引用的成稿。其中《李斯列传》《荆轲列传》《游侠列传》三篇讲析,征得著名《史记》研究专家韩兆琦教授的同意,引自韩兆琦教授的名著《史记评议赏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五帝本纪》讲析为江南大学徐兴海教授撰写。此外,本书有若干幅地图插入注文,为友人南京三江学院许盘清先生所绘。以上借本书出版之际予以说明,并致感谢。

本书所选《史记》正文一律采用规范简体字,部分常用通假字改用正字简体字。本书引文出处采用页下注,出处皆为常用古籍,只注书名及篇名,仅供备查指引,一般不详注作者、出版社、页码,特此说明。

选编者2021年6月于北京


【免费在线读】

伯夷列传

【题解】

这是七十列传中的篇,夹叙夹议,是一篇提示义例的论传。列传借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的高风亮节为议题,纠正了关于他们饿死无怨言的说法。列传还将伯夷、叔齐与许由、务光对照,指出伯夷、叔齐是由于孔子称颂而闻名于后世的,示例七十列传中的人物也将因太史公之笔而垂名后世。司马谈临终遗言:“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创作七十列传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神圣的使命。

夫学者载籍极博①,犹考信于六艺②,《诗》《书》虽缺③,然虞、夏之文可知也④。尧将逊位⑤,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⑥,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⑦,功用既兴,然后授政⑧。示天下重器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⑩,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注释】

①载籍:书籍。②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③《诗》《书》虽缺:相传《诗》《书》是孔子删定的,《诗》三百零五篇,《书》一百篇。由于秦始皇焚书,《书》已残缺,汉代伏生所传之今文《尚书》只有二十八篇。④虞、夏之文:指《尚书》中的《尧典》《舜典》《大禹谟》等篇。⑤逊位:退位。⑥岳牧:岳:指四岳,即四方诸侯的首领。牧:指九牧,九州的行政长官。⑦典职:掌理政务。⑧授政:传让帝位。⑨重器:象征国家权力的宝物,如鼎等。⑩许由:传说的尧时隐士。尧打算把天下禅让给他,他拒不接受,逃到颍水之北、箕山之下隐居起来。有卞随、务光者:均夏桀时人,传说汤让天下于卞随、务光,卞随不受,投水而死;务光以为耻,因而逃隐。何以:拿什么,该怎样。称:赞扬。箕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南。盖:传疑副词。冢:坟墓。云:语末助词。吴太伯:周太王长子,让位于弟季历而逃至勾吴,事详《吴太伯世家》。伦:类。文辞不少概见:记载卞随、务光的文辞连少许的梗概都没有。少:少许。概:梗概。

(以上为段,对儒家典籍不载许由等人事迹提出了疑问。)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稀①。”“求仁得仁,又何怨乎②?”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③。其传曰④: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⑤。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⑥,盍往归焉⑦。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⑧,号为文王,东伐纣⑨。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⑩:“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注释】

①“孔子曰”句:引文见《论语·公冶长》第二十三章。怨是用稀:仇怨很少。稀,很薄,很少。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引文见《论语·述而》第十五章。③轶(yì)诗:指下文的《采薇歌》,因其不见于“诗三百”中,故称轶诗。④其传曰:其事迹如下。这里的“传”做事迹解,也可能是摘取的司马谈原作。当然也可以解为《韩诗外传》《吕氏春秋》等古书上的记载。⑤孤竹:传说汤所封之国,在今河北省卢龙县一带。孤竹国君姓墨胎。⑥西伯昌:周文王姬昌,当时被纣封为西方诸侯之长,故称西伯。⑦盍(hé):通“盖”,于是。⑧武王:文王的儿子姬发,西周开国之君。木主:木牌位。⑨纣:商朝的末代帝王,名帝辛,字受德,以暴虐亡国。⑩叩马而谏:在武王的行军马前,拦路扣住马缰绳进行劝谏。爰:乃,于是。兵之:用兵器击打伯夷、叔齐。太公:即姜尚,又名吕尚,字子牙,文王尊称太公望。宗周:归服周朝。首阳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市南。一说首阳即河南省偃师市西北的邙山,因日出先照而得名。薇:可生吃的野菜。西山:即首阳山。神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即炎帝,教民稼穑,故称神农氏。殂(cú):死。

(以上为第二段,叙述了伯夷、叔齐的事迹,录《采薇》之歌对孔子称述伯夷“无怨”之说提出了质疑。)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①。”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②!且七十子之徒③,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④。然回也屡空⑤,糟糠不厌⑥,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⑦,肝人之肉⑧,暴戾恣睢⑨,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⑩,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注释】

①“无亲”二句:无私,不偏爱。与:赞助。②絜:同“洁”。③七十子:孔子的高足弟子七十二人,身通六艺。《仲尼弟子列传》载七十七人,七十是举其成数。④仲尼:孔子的字。独荐颜渊: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他的弟子中谁好学,孔子独以颜渊回答,见《论语·雍也》第三章。⑤屡空:经常贫困。⑥不厌:吃不饱。⑦盗跖(zhí):相传春秋时反抗贵族的领袖,名跖,历代统治者诬为大盗,史称盗跖。不辜:无罪的人。⑧肝人之肉:挖人心肝当肉吃,见《庄子·盗跖篇》,此系寓言。⑨暴戾:残暴,凶狠。恣睢(suī):放肆行凶。⑩忌讳:避忌讳言之事,指法律禁令。择地而蹈之:看准地方才踏步走路,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径:小路。

(以上为第三段,以伯夷洁行遭困顿,盗跖恣睢寿终,联想到近世以来社会的种种不平,从而对惩恶佑善的天道提出了质疑。)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①。”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②。”“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③。”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注释】

①道不同,不相为谋:引语见《论语·卫灵公》第四十章。②富贵如可求:引语见《论语·述而》第十二章。③“岁寒”句:引语见《论语·予罕》第二十八章。凋:凋落,衰谢。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①。”贾子曰②:“贪夫殉财③,烈士殉名,夸者死权,众庶凭生④。”“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⑤。”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⑥,附骥尾而行益显⑦。岩穴之士⑧,趋舍有时若此⑨。类名堙灭而不称⑩,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注释】

①“君子”句:引语见《论语·卫灵公》第二十章。②贾子:即贾谊。以下引语见《鸟赋》。③殉:牺牲生命。④凭(pínɡ):仗恃,引申为贪求。⑤“同明相照”句:引语是从《易·乾卦》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万物睹”脱化而来。⑥笃学:深深地好学。⑦附骥尾:喻追随贤者之后。骥:千里马。⑧岩穴之士:隐士。⑨趋:进取,指成名于世。舍:弃舍,指湮没无闻。⑩堙灭:埋没。闾巷之人:普通的人。闾巷,指穷乡僻壤。砥:磨刀石,用作动词,磨炼的意思。青云之士:德高望重立言传世的人。恶:何。施:延续,留传。

(以上为第四段,引前哲圣贤砥砺道德操行以自勉;但若立名后世,必附青云之士,慨叹世情,寄寓自己述史立言责任之重。)

讲析

《伯夷列传》全文不足千字,而内容却极其丰富,论列历史人物达十余人之多。列传虽以伯夷命篇,而记载伯夷、叔齐行事的“其传曰”云云一节只有二百一十五字,四分之三是感慨议论。其实质是一篇序赞论文,故其体与十表序、类传序相同,冠于七十列传之首,用以提示义例,也就是七十列传的一篇序论。既是一篇序论,所以有多层次的义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思想内容:

(一)对天道质疑,强调重人事。本来“究天人之际”是司马迁“一家之言”的组成部分。《史记》五体,各有重心。八书重在究天人之际,七十列传重在讲人事功利。按传统的天道观念,是惩恶佑善。但现实社会却往往是好人遭殃,坏人享福,对这不公平的世道,司马迁提出了愤怒的质问。苍天佑善吗?像伯夷、叔齐那样的人,“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苍天惩恶吗?“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司马迁对苍天发出了尖锐的质问:“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这一质问,表明七十列传载述人物,重在行事,论其功利,在这里是看不到天道的影子的。又,“考信于六艺”“折中于夫子”,这本是司马迁述史的取材原则。但《伯夷列传》对经典所载,圣人之言,也提出了质疑。孔子称道伯夷、叔齐,求仁而得仁,不念旧恶,“怨是用稀”。可是伯夷、叔齐留下的《采薇》之歌,充满了怨情,那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死,到底“怨邪非邪?”这一质问表明司马迁论载人物,将冲破传统的礼义规范,以实录他们的行事,进行全面的褒贬来反映复杂的社会。以上两层义例是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的进步历史观,也是《伯夷列传》第二、第三两段所蕴含的中心内容。

(二)颂扬“奔义”“让国”,谴责“争利”“争国”。《太史公自序》云:“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作《伯夷列传》。”故陈直曰:“世家首吴太伯,列传首伯夷,推崇让德,其意至微亦至显。”(《史记新证·自序》)伯夷、叔齐,视荣华富贵如浮云,他们不惜献出生命来立名立节。这和近世以来,尤其是汉代建国以来君臣、父子、兄弟、叔侄之间的“争利”“争国”形成鲜明对照,寓意良深。

(三)说明自己为历史人物树碑立传,使之留传后世的写作目的。《伯夷列传》明写伯夷,暗衬孔子,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交叉互证,阐明义例。伯夷和孔子两人都是本传的中心人物,而伯夷却又只是用来陪衬孔子,借以抒发议论的。全传五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结构段,表达三层义理。自然段为大结构段,以“考信于六艺”起首议论,将伯夷、叔齐与许由、卞随、务光对照,提出了一个悬案,许由、务光义至高,而经传不载,其名不显,是什么原因呢?第二、第三自然段,以“孔子曰”起论至“是邪非邪”止为第二大结构段,假借伯夷抒发牢骚愤懑,对天道、对不平的社会提出了尖锐的质问,行文跌宕起伏,夹叙夹议,悲叹、感慨、质问、反诘,扑朔迷离。乍看似无中心,仔细咀嚼,文章气势连贯,议论纵横,引人驰骋古今,浮想联翩。第四、第五自然段为第三大结构段,回应篇首,得出结论,“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以此示例,七十列传也将以得太史公之笔而名垂后世。也就是说,论载各类立名立节的历史人物是史官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所以司马迁十分注意砥行立名的闾巷之人。七十列传除载述辅佐帝王的功臣将相、贤士大夫之外,还记述了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下层社会的侠客、医卜、隐士、商贾、俳优、博徒、屠夫、妇女等等,呈现出绚丽多彩的丰富内容。司马迁有感于许由、卞随、务光不遇孔子而其名不显,托以自伤其不遇明主而蒙耻,故述往事,思来者。

以上分析,可知《伯夷列传》是一篇“明述作之本旨”的史论,可以看作是与《太史公自序》前后呼应的引言,若当人物传记读,则矛盾百出,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清梁玉绳《史记志疑》考列十大矛盾,认为“史所载,俱非也”。殊不知司马迁本来就视伯夷、叔齐同许由、卞随、务光一样,其事迹都在疑似之间,只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