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是认知。要想突破自我、改变命运,就一定要从认知觉醒开始。

学会与压力共舞的心法,帮助你从认知觉醒到能力破圈。

通过获取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你会更有勇气接受挑战,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提高生存能力。

百万粉丝公众号“李小木的小江湖”创立者李小木公众号爆文精选。

文字细腻中充满铿锵、犀利中充满理性、精炼中充满智慧,每一个字都带着温度和力量。

人气作家李思圆、谢可慧、晏凌羊等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有了一定的成就后,我们往往会满足于安稳、轻松的“舒适圈”,进入“温水煮青蛙”的状态,认知和行为越来越固化,无力感越来越强,能力一点点被消磨,慢慢落后于他人和时代。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是认知。如果想突破自我、改变命运,就一定要从认知觉醒开始。经过深刻的认知觉醒,增强自己的自控力、专注力、行动力和学习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层面,我们就会比别人更早成为时代红利的获得者。

本书作者曾经历过失业、创业失败,后来通过拓展写作能力,成功实现人生逆袭。作者通过细腻中充满铿锵、犀利中充满理性、精炼中充满智慧的文字告诉我们,如何清醒地认知自我,睿智地明确成长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能力。相信读完本书后,你会更有勇气接受挑战,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提高生存能力。


【作者简介】

李小木

女,原名李俊婷,电影编剧,山西省作协会员。原创微信公众号“李小木的小江湖”创立者,公众号全网粉丝逾百万。文章多次被国内多家官方媒体转载,代表作品《亲爱的,我要和别人结婚了》在互联网上达到上亿次阅读量,改编的同名电影于2018年在全国院线上映。


【目录】

Chapter1 在“认知圈”内觉醒

实力不允许时,选择向内探索

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只能永远将就

深陷低谷,认真思考再行动

披着星光赶路,才有翻身的资本

你越强大,世界对你就越温柔

Chapter2 保持自我成长的动力

自律,其实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能力

意识到需要努力时,就赶紧努力

即使“能力有限”,也要全力以赴

保持一份盎然向上的力量

努力的意义,是为了获得相对公平

身后那排沉默的脚印,能印证走过的一切

Chapter3 在“舒适圈”外拓展自身能力

要有敢于打破壁垒的勇气和能力

提升自身价值,什么时候都不晚

改变不了命运,就改变自己

发现“软肋”,找寻自己的优势

真正让你有底气对抗生活打压的,是你赚钱的能力

认清形势,走适合自己的路

管好“嘴”,沉默是金

Chapter4 把“舒适区”变成“学习区”

抱怨环境,不如提升自己

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持续学习 , 并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掌控情绪,提高抗压能力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Chapter 5 静下心来等一朵花开

在外人看来的幸运和机会,都是一个人努力锻炼出

来的做事能力

做一个有底线的老实人

“冷板凳”总有坐热的时候

静下心来等一朵花开

越是至暗时刻,越要硬着头皮前行

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激发潜力的时候

Chapter 6 尊重一直在突破的自己

给残酷的生活增添一点温度

保持善良的底线,但不能软弱

搞清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

尊重别人,也是律己

尊重付出过努力的自己

一个人悄悄崩溃,再悄悄与自己和解

接纳:给予自己空间和自由


【前言】

向内探索,实现能力突围

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越是无能为力时越要静下 心来学习。比如,读书或学习一项技能,这样既能转移各种 不好的情绪,也是解决困难的方法。

外部环境是复杂的,更是难以改变的。当我们无力应对外部环境时,就要改变自己,通过学习,挖掘出自己的优势,提升自己的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019 年,我筹备了自己的线上读书会,承诺在一年时间内通过音频给读者朋友们拆解 100 本精品好书。会员们表示读书不但会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还会使自己看待事物的眼光和格局发生变化。

一位女性朋友,有段时间正好失业加离婚,心情抑郁得很。我推荐她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和历史书,书中蕴涵着太多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因为,假如把时间放在一个宏观的范围内去丈量,万事万物只不过是沧海一瞬。

“能力圈内行动,舒适圈外学习。”我把这句话发给她,脑海中的种种往事纷纷显现。

一个人,若没有亲自体会过对自己能力的拷问,如何在生活中如鱼得水?因为所有的舒适,不是面对生活坐享其成,而是处理问题游刃有余。

几年前,我遭遇过人生低谷:事业不顺,经济窘迫,人脉凋零……总之陷入了困境。为了尽快改善当下的局面,我和先生开了一家烧烤店,轰轰烈烈地干了两个月,赔了;又跟着哥哥到公园摆地摊,每天风吹日晒,也没赚到钱,尝尽了生活的酸涩与苦楚。

在一个人的深夜,我开始哭,为什么别人都那么幸运呢?为什么生活要这么对待我?我难道还不够惨,不够努力吗?

本就被失眠困扰的我,常常辗转反侧到天亮。那时的我,完全看不到未来的方向,整天在自我怀疑中打转,甚至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一种错误。

大学宿舍的密友来找我,看到我郁郁寡欢的模样,心疼地说:“你怎么变成了这样?脸上满是愁云惨雾。”

“我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做不了……”我继续待在自己划定的牢笼中,感觉外界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如今回想起来,特别有感触。现在,别人眼里的我,怡然自得、顺心如意。他们不知道,以前的我,有多么卑微、怯懦、糟糕、不堪和落魄。

“你要做自己擅长的事啊!不要辜负了你的写作能力。”好友一句话点醒了我。

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只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能力圈,做的都是一些无谓的努力。向外探索世界,向内探索自我,努力发现和挖掘自身的优势,可以成就独一无二的自己。接下来的时间,我开始广泛阅读书籍,练笔写字,研究大师们的写作方法,百转千回下终于赢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机。

绝处逢生,柳暗花明,是对努力者好的奖赏。

如果你也有过相同的困惑,不妨问问自己:在哪些事情上,你可以比别人做得又快又好?你可以赢得别人的赞许和积极关注?

那个失业加离婚的朋友,困惑的原因正是失去了自我。身为一个全职家庭主妇,她习惯围着锅边灶台,打理一家人的吃喝拉撒,这份工作本来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在不懂珍惜的家人看来,无法量化,也就无法产生身份认同,更无法给予理解和包容。

离婚后,她带着三岁的儿子回到娘家,开始自己的谋生之旅。她应聘过文员,当过柜姐,做过销售,因为要照顾孩子,每一份工作都做不到两个月,日子过得糊里糊涂,如陷沼泽。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直播平台上展露自己秘制的私房菜,引来众多网友围观,短时间内竟聚集了不少粉丝。她乐在其中,每天不停地学习和研究新菜品,终于挖掘出了自己潜在的能力。

“看来我还不算太差。”她把自己打扮得精致美好,拥抱生活拥抱爱。

世界是美好的,浪费人生大好的时光,就是浪费生命。只有硬着头皮走过那一段泥泞,破除心中的壁垒,打开自己世界的大门,才会发现险峰后的无限风光。

仔细想想,谁没有经历过暗淡无光的日子?谁没有熬过崩溃痛哭的深夜?谁的人生总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努力奔跑,追求内心的喜悦和平静。

我几年前重拾写作,除了每天上班的八个小时,业余时间都在台灯下书写一段段喜怒哀乐的故事,为此我推掉了几乎所有的社交,一个字一个字地和文字“死磕”。什么时候能有个结果?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通过笔下流淌的清河,将我的梦想涤荡得愈发纯粹。

接到出书邀约之后,我的眼泪涌了出来。上一次是在电影发布会结束后,我一个人躲在卫生间偷偷抹眼泪。是激动、是兴奋、是苦尽甘来、是梦想实现?不,是我终于看清了我自己。

米兰·昆德拉说:“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与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我深以为然。人生如画,每个人皆是自己的执笔者。谨以此书献给每一个暂时处在迷茫阶段的朋友,愿你向内探索,多学习,实现能力突围。无论何时面对生活的挑战,都能踏马而去,乘胜归来!

李小木

写于 2021 年春日午后


【免费在线读】

实力不允许时,选择向内探索

毛竹是一种生长速度很慢的植物,四年只能长到 3 厘米,但四年之后,它几乎每天都能长 30 厘米。在夜深人静的夜晚,人们甚至能听到它们拔节生长的声音,再用 6 周时间,它们就可以长到 15 米。

毛竹初期生长缓慢,那为什么四年后就能快速生长呢?其实,毛竹不是生长缓慢,只是在初期的时候,选择了向内探索,向下生长,它用四年的时间壮大自己的根系,它的根须在土壤里盘根错节,可以延伸数百米。正是这数百米的庞大根系,才能让毛竹在四年后的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繁茂的竹子。相反,如果毛竹熬不过去前四年那段艰难的时光,便永远见不得天日。

我们人也是一样,从出生到上学,再到走向社会,任何阶段,要想让自己强大,都要首先提升适应能力,认准一个目标,扎实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雨,让自己茁壮成长。

我老家的一个男孩,考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浙江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男孩喜极而泣,养他长大的爷爷奶奶更是泪流满面。因为这一路走来,男孩真是太不容易了。

男孩的父亲是个残疾人,有重度耳疾,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母亲生下他不久,便借口外出打工,从此一去不回。他八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只留下他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由于生活条件差,又没人给他“撑腰”,在学校时他没少受欺负。回到家,他曾哭着对爷爷奶奶说不想上学,这日子过得太苦了。爷爷对他说:“孩子,你必须要吃得了别人吃不了的苦,才能享得了别人享不到的福。我们起点比别人低,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机会。熬吧,熬过一天是一天。熬过去,你就成功了。”

男孩望着满脸皱纹的爷爷,默默地点了点头。为了不被别人看低,不再重复父亲悲苦的一生,尽早报答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从小学到高中,他每天都咬着牙努力学习。

从初中开始,男孩每天只睡五个小时。晚上学到十二点,早上五点准时起床。即使是在等公交车,也要背两个英语单词。初中毕业时,他的学习成绩已经是年级。

上了高中,他更是一分一秒都不敢松懈。为了节省时间, 他给自己规定吃饭只能用 5 分钟,从宿舍到教室常常一路小跑。晚上熄了灯,他就去楼道借光。尤其是高考前的冲刺阶段,他给爷爷奶奶打了一通电话之后,就把自己封闭在了学校。3 个月过去后,身体本就单薄的他瘦了整整 12 斤!

“你是不是有病啊?怎么这么瘦?”有的同学问他。

他不说话,只是笑笑。好男儿胸中有丘壑,腹中有乾坤。终于,他向别人证明了:一个残疾人的儿子,一个缺乏父母关爱和引领的小小少年,一个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的学生,熬过了深重的苦难时期,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刻。

“我的梦想是学有所成,将来让爷爷奶奶享清福,改变我们这个家族‘世袭制’的贫穷命运。为此,我已经做好了继续接受生活煎熬的准备!”他在采访中如是说,人们对他赞不绝口。

适应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面对充满变数的人生,如果我们总是对新的环境不适应,就会消极对待生活,从而影响自己的生存能力,这个时候,要想让生活变好,的办法就是要不断地调整自己、改变自己。正如鲍勃·康克林所说:“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对环境做出的反应。”

人生在世,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欲望,但欲望也有积极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是实现自我的动力。

我的同事晨歌,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轻易放弃了本应属于自己的成功。她毕业于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研究生学历。毕业分配到我们单位的时候,办公室的人都很看好她,因为她的学历、形象、谈吐,是几位与她一起入职的年轻人中出色的。如果她能多付出一点,成功必定会青睐她。

但是晨歌却不这么想,她觉得工作太苦。既不想加班,也不想承担责任,每当领导想交给她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时,她总会找理由推辞,甚至直接说“我不会”。

另一位同事兰兰,和晨歌同时入职。兰兰毕业于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二本院校,基础比较差,专业也不太对口,但她内心深处有一个在别人看来纯属白日梦的梦想,她希望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进入公司的管理层,拿几十万的年薪,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个在旁人看来可笑的梦想,兰兰没有向任何人说过,平日里,没有任何逆袭资格的她,一心一意地扑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锻炼,从不推诿或逃避责任。工作之余,她“恶补”专业知识,甚至省吃俭用,考取了精算师证书。

面对兰兰工作上的拼命,晨歌不屑,说:“兰兰,你真是个傻姑娘,表现有什么用,论资排辈得慢慢熬,反正迟早会成为主管的。”兰兰听后,不置可否。

四年后,一直埋头踏踏实实工作的兰兰,凭借笨鸟先飞的精神,渐渐地在单位中有了起色。此时,赶上单位大调整。公司宣布,将提拔一批人做中层主管,同时,也会调岗或劝退一些人。

晨歌觉得自己有学历有实力,信心十足,对提干也胜券在握,而兰兰却不被人看好。晨歌觉得兰兰虽然平时工作加班加点,但学历低,又不聪明,能不被劝退就万幸了。然而,没想到的是,在轮的能力测试中,晨歌惨遭淘汰。不起眼的兰兰则凭借着平时的知识积累、业务熟练程度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众多竞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部门主管,走上了更广阔的职业舞台。

如今的晨歌,与兰兰的差距越来越大,她悔不当初。既然有当主管的梦想,为什么不肯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呢?这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凡事都要靠自己去争取啊。同样是“熬”,一个是熬时间,一个是熬自己,“熬”出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面对差异,晨歌还想不明白,她以为自己永远是那只金凤凰,她认为兰兰过不了多久,就会因为不能胜任工作而被降级。

但事实上,兰兰在新的岗位上如鱼得水,甚至在年底还因业绩突出评为“优秀主管”。不久,公司破例提拔她为分部的经理。

经得起狂风骤雨的种子,才能终长成参天大树。那些只想舒舒服服躺在温室里的花朵,就别怪花期太短、留不住芳华。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要想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就得拥有毛竹一样的精神:

(1)无论顺境逆境,都要像毛竹那样自强不息地成长。不管在什么环境,面对什么人,都不作媚世之态,而是选择独立顽强,强大自己。

(2)当实力不允许时,要像毛竹那样,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要保留一身翠绿,不畏暴雪的席卷,保持挺立的身姿,培养自己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3)要凭能力立于世。为人处世应拥有谦谦有礼的姿态与清雅淡泊的精神。我们周围那些很厉害的人,他们的成长就像毛竹一样,在艰难之时默默努力,不求结果。一旦熬过那 3 厘米的扎根期,就能迅速成长。所以,我们那些在看不见的地方所经受的煎熬,都会成为以后成功路上的助翼。正如有些人说的:低级的欲望通过放纵就可获得,高级的欲望通过自律方可获得,而的欲望则通过煎熬才可获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