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秘境回声》一书,是一部从保护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为小切口介入,呈现我国生态文明理念发展大主题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该书以两个男孩守护雨林、监测刚成年离群的海南长臂猿“刚子”为主线,以他们身边的人、遇到的事徐徐展开,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融入探险、科普等相关内容,同时配以优美的手绘插图,带领读者走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深处,领略生物多样性的多重魅力,认识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感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内容简介】

海南长臂猿是全世界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也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旗舰物种,是反映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标志。该书以批国家公园之一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创作背景,以两个男孩守护雨林、监测刚成年离群的长臂猿“刚子”为主线,用充满童心和想象力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
十三岁的男孩阿钛在护林员父亲受伤后,代父亲进入大山里监测长臂猿。他一路追寻长臂猿的踪迹进入雨林深处,却误伤了前来雨林抓壁虎给奶奶治病的“盗猎者”——十岁的男孩阿清,但两人却因此成为了好朋友,并一起保护长臂猿。与此同时,阿钛发现爷爷曾是伐木工人,参与采伐自然林木,导致长臂猿牺息地遭到破坏,而南春的爷爷也曾经猎过猿……这让他很难过,但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守护雨林、保护长臂猿的决心。他渐渐明白,从伐木到护林,从猎猿到护猿,这种变化是社会文明的重建,是生态秩序的重建。他决心长大后当一名动物学家,一直守护他喜欢的长臂猿,守护他热爱的家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作者简介】

邓西,原名邓玉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四十届中青年作家班学员,海南省文学院首届签约项目作家,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


2013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十月少年文学》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等。其作品曾获第十二届《儿童文学》擂台赛银奖,第二届“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银奖,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七个一”长篇小说一等奖,第四届海南省南海文艺奖等奖项第。已出版短篇小说集《昙花的秘密》,长篇小说《路过一棵开花的树》《鲸歌岛的夏天》等。


【媒体评论】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海飞:《秘境回声》以美丽而又神秘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背景,写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保护的新成果。这是一本主题鲜明和充满想象力的图书,作者用儿童的视角和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作为本国家公园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秘境回声》的出版,为当代儿童文学的创作锦上添花。
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秘境回声》这本书,用文学之笔讲好了热带雨林和长臂猿保护的生动故事,将自然教育融入到文学作品里,为青少年种下了生态文明的种子,搭建了通向美丽中国的桥梁。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黄金城:《秘境回声》一书通过孩子的视角,观察生活、讲述故事,反映的是美丽中国、和谐家园的大主题,反映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也彰显了国家公园成立的重大意义。
海南省作协主席梅国云:《秘境回生》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神秘而富饶的雨林世界。独特的地域文化,童话般的雨林知识是这部书的另一特色,小说富有诗意的描写和人类对破坏大自然的反思也是这部书的重要亮点。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鲁:《秘境回声》既是一部儿童文学故事书,也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小百科,作者将自然常识、动植物知识星星一样散布书中。同时书中内容反映出了新时代国家的变化,中华民族的奋斗之力,新时代的奋斗之果。


【目录】

章 去山里
第二章 幽谷猿啼
第三章 濒危的
第四章 老伐木工
第五章 遇见“盗猎者”
第六章 我们的大自然家园
第七章 飞鼠、绞杀和爬树
第八章 猎人、捕蛇者传
第九章 发现了刚子
第十章 去清朗村
第十一章 老荔枝木猪槽
第十二章 遇见割野蜂蜜的人
第十三章 鸡屎藤粑仔
第十四章 刚子找到老婆了
第十五章 树洞里有故事
第十六章 中元节之夜
第十七章 考察组来了
第十八章 人类的祖先去哪儿了
第十九章 林窗与鲸落
第二十章 台风过后
第二十一章 攀树师
第二十二章 即将消失的清朗村
第二十三章 阿清奶奶和阿欢奶奶
第二十四章 阿清爸爸回来了
第二十五章 就在远方当中
第二十六章 秘境回声


【前言】

描绘山河之美 抒写家国之爱

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画山绣水,气象万千。江山如此多娇,是一代代作家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和抒写不尽的题材宝库。打开“我的国家公园丛书”的五部长篇儿童小说,辽阔的大地诗意、浓郁的大自然气息,伴着山谷丛林的鹿鸣、猿啼、虎啸和群鸟的欢唱扑面而来,使人顿时有置身在光影斑驳、溪声盈耳、生命飞跃的山野和雨林深处之感。

这套原创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故事分别取材于我国正式设立的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批国家公园;唐明、曾维惠、魏晓曦、邓西、潘云贵这五位作者不仅是当下儿童文学界实力派青年作家,而且他们的家乡,他们出生、成长或工作的地方,也分别在这五个国家公园所在的区域。所以,他们在小说创作中都充分调动且融入了各自的童年记忆、生活积累与真切的体验。与其说,他们是在创作一部国家公园题材的小说,不如说,他们是在为新时代里各自的乡土家园书写“志”与“传”,是在抒写自己家乡的山河之美和时代之变。

中国国家公园,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宝贵的自然遗产、地理财富和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的标志,也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之一。每一座广袤的国家公园里,无山不美,无水不秀。植物的葱茏与繁盛,动物的友善与灵性,乡民和孩子们对自然的敬畏、爱护与发现,还有在“天人合一”般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土壤里生长与沿袭下来的淳朴的传统风习、独特的人文风情……伴随着这些小说故事的展开,都一一得到了生动而细腻的呈现。作家们的创作风格各具丰姿,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的文字皆如青草绿树一样,在“国家公园”的沃土上自然生长出来,散发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也带着密林深处、万物有灵的神秘味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套小说呈现的是美丽中国、和谐家园和当下时代之变中的新故事与大主题,可以让少年读者在领略中华历史和地理之美、山河之美、生态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与生态发展之果。而设立国家公园的价值与意义,尤其是对未来的中国和世界将会产生的影响,在每一本小说里也不难感知。作家们把对此类问题的思考也巧妙地融入了小说之中,相信也会具有润物无声的力量。毫无疑问,以国家公园为背景的儿童小说,中心的“主角”是大自然。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和一种宽广的“大地伦理”,书写人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抒发对生命和对自然的认识、敬畏与热爱,这是这套小说共同的追求。因为每一方能当得起“国家公园”的山水,毫无疑问也足以成为大自然文学诞生的深厚土壤。然而,国家公园不仅仅是一座自然公园,也不应被视为一个单纯的地理意义上的区域,而是应该放到一个更为辽阔的,交织着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民族融合等多种元素的大视野中去看待。

所以,我们也看到,在这五本小说里,除了大自然的山河之美,还有无处不在的历史之美、文化之美,还有对当下中国各族人民的奋斗之志与创造之力的表现。比如在《河源清澈》里,美丽的乡愁,与小男孩一家如影随形,曾经世代居住在这里的牧民,成为守护国家公园的中坚力量;在《我的大熊猫邻居》里,无论是描写自然景观,发现珍稀动植物,还是体验风土人情,聆听神奇传说,都带着温情;在《东北虎豹守护人》里,小兴安岭林区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生活日常,被作者融入在各种细节描写之中,丰盈而生动;在《秘境回声》里,两个男孩一起保护雨林、守护海南长臂猿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独特的雨林环境下,人与动物相互依存、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一幕幕;在《云边的歌》里,与武夷山区的泉流、竹涛、鸟鸣一样具有治愈力的,还有那悠悠不断的农家茶谣和武夷风习。由此也可见,在作者们的心中和笔下,国家公园既是自然的山水,也是人文的厚土。历史和人文,同样是国家公园里气韵生动和饱满的“气场”。

世界著名鸟类专家、自然文学作家约翰·巴勒斯,是一位以毕生精力去发现和描述大自然的作家,他在晚年这样感叹说:“一只被打死并被做成标本的鸟,已经不再是一只鸟了。”因此,他劝告孩子们,不要去博物馆里寻找自然,而应该让父母带着孩子去山野、公园或海滩,看看麻雀在头顶上飞旋,听听海鸥的叫声,甚至跟着松鼠到它那老橡树的小巢中去看个究竟。

是的,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包括那些无言的和无助的、甚至濒临绝迹的动物与植物,都拥有自己不可抹煞的生命的尊严、履历与故事。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小就慢慢懂得,并且开始学会以大自然为家,与鸟兽为邻,和昆虫作伴,并且用自己的爱心,编织成守护大自然的芳草苗圃和美丽花园的栅栏,甚至用自己的文字,向更多的人发出请求关爱与救助的呼唤。那么,亲爱的少年读者,期待有一天,你会带上“我的国家公园丛书”,去漫游我们美丽而辽阔的国家公园,置身在大自然的山谷丛林中,尽情地听那鹿鸣、猿啼、虎啸和群鸟的欢唱,现场感受林涛回响、山溪奔腾、苍鹰翱翔……那万物有灵且美的景象。

徐鲁

2022 年 3 月 20 日,农历春分


【免费在线读】

去山里

爸爸跟着阿钛走到了门口,他拄着拐棍,蜷着那条受伤的左腿,一瘸一拐的走路姿势让人误以为他是天生的残疾。

他当然不是。两个月前,他在山里监测一只长臂猿时不小心踏空,摔了一跤,左小腿骨折了。

“ 别 往 野 草 深 的 地 方 和 蕨 草 丛 里 走, 走 路 时 小 心点……”走到了院子里,他仍然跟着阿钛。老狗芒果默不作声地走过来,也跟在阿钛身后。

“爸,我知道了,我又不是次去山里。”阿钛晃了晃手电筒,往院子墙角的荔枝树梢上来回扫荡。明黄色的光在枝头跳动,像长臂猿纵身一跃,消失在茂密的树林里时留下一道黄色的光。

“以前没这么早过,你又是一个人。”爸爸抬头看天空,东边一抹珍珠白一般的夜幕正在朝四周一点点洇散,仿佛水面上一层一层荡开的波浪。“要不,再等等,等太阳出来。”“不等我走到山上,太阳就出来了。”阿钛说,“爸,放心吧,上山的路我已经很熟悉了。”

他知道太阳出来的规律,爸爸也知道,爸爸只是担心他,毕竟以前他是跟着爸爸一起去山里的。爸爸受伤后,阿钛放学回来会替他去山上监测长臂猿,周末也是在大白天上山,他还从未在太阳没出来之前进过山。现在是暑假,他决定不等天亮就出发,因为长臂猿会在清晨太阳刚刚出来时发出声啼鸣,只有根据那空灵而清亮的啼鸣声,才能寻觅到它们的踪影,并监测记录到它们的动态。

进了那么多次山,阿钛也只见到过长臂猿两三次,而且都是远远地看着,没有近距离观察过它们。他很不甘心。再说,爸爸答应他,只要他这个暑假监测观察到那只单身公猿的情况,开学前就会给他买一部新手机。他现在带着爸爸淘汰下来的旧手机,除了打电话和玩一些对他来说太过简单的游戏,别的都玩不了。

爸爸见到长臂猿的次数倒是不少,他次见到它们的时候,还不知道它们叫什么。那时候他才上小学四年级,

跟着他的伐木工父亲,也就是阿钛的爷爷去山里玩。两人正深一脚浅一脚地 着野草和枯叶往前走,突然,前面一百米开外的地方,树叶一阵“簌簌”作响,好像有什么人正在摇晃树枝。

他从一棵野荔枝树上,看见一个金黄色的影子一掠而过,接着,一个黑色的影子紧追其后。两道影子纵身一跃,落到了另外一棵黄桐树上,没过一会儿就消失在树林深处。他惊奇地问父亲那是什么东西,父亲说是山猿。

那是他次知道村庄前面的那座大山上有金黄色和黑色的山猿。从那以后,他每天早上都会格外注意从山里传来的“山猿”的叫声。只要一听到那悠长而嘹亮的啼鸣声,他就会一骨碌爬起来,冲到院子门口,远远眺望连绵起伏的苍翠群山,希望能看见点什么。

而他那做伐木工的父亲这时也起了床,母亲在做早饭。吃完早饭,他去上学,父亲就会扛着油锯走进大山深处,开始他一天的伐木工作。

阿钛走到村口那棵老酸豆树下,回头望了一眼,爸爸还拄着拐棍,以金鸡独立的姿势站在晨光熹微的雾气里。

阿钛用左手托了托背上的背包,那里面放着他进山所需的所有东西,也是爸爸平时工作时随身携带的:望远镜、相机、绳子、弹弓、笔记本、圆珠笔、水壶、妈妈做的椰子糕,还有风油精、驱蚊水和一小瓶酒精等用品。弹弓是他自己做的,酒精则是他用来对付蚂蟥的,蚂蟥爬上裤脚,只要用酒精一喷,它们就掉下去了。

他把镰刀拿在手上,旧手机放在牛仔裤口袋里,然后大踏步地朝山里走去。

老狗芒果把他送到山脚下就转身回去了。爸爸从来不让芒果进山,怕它吓到山里的小动物,更何况芒果已经很老了,除了在院子里睡大觉,偶尔去村子里转转,哪儿也不愿意去。

上山的路是被爸爸和他的护林员同事踩出的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非常不好行走,脚下不是厚厚的枯枝落叶,散发出来潮湿、腐朽的枯木味道,就是凹凸不平的石头,上面长着湿滑的青苔或隆出地面的树根。阿钛凭着白天的记忆,小心翼翼地走着,等太阳出来他不但可以加快速度往山上走,甚至还可以跑起来。

他故意前后大幅度地晃动手电筒,把白亮亮的光拉得 又长又远。他想象自己不是在朝大山里探进,而是在一束 聚光灯下走向舞台,脚下踩的也不是枯黄的落叶,而是软 绵绵的地毯。这样想着,他的脚步变得轻快起来。

整座雨林还在沉睡,黎明前的雨林是寂静的,只有阿 钛的双脚踩在枯叶上的细微窸窣声。突然,咔嚓一声,一 根枯枝断落的声音击破了被雾气包裹的寂静。阿钛条件反 射似的立住脚,用手电筒往声音传来的地方照了照,那段 枯枝像一条枯皮蛇似的,弹跳了两下就不动了。

那声“咔嚓”仿佛是雨林启动的开关,阿钛感觉树 林里的雾气抽丝似的一点点消散,路两边的草丛里开始 有昆虫爬过草尖零碎而细微的声音。如果雨林是一个巨 大的机械怪物的话,那咔嚓声则是怪物脚下链条的齿轮 互相咬合发出的声音,它八百斤重的双脚把大地踩得苏 醒了过来。

但显然不是,在阿钛看来,只有阳光打着旋儿,仿佛 一道道金光透过叶片的缝隙射进来,长臂猿站在高高的大 果榕树上,发出声宛若长浪似的啼鸣声时,雨林才会 醒过来,万物才会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