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1. 爱眼护眼要从小抓起,保护好孩子的“远视储备”
  2. 增加户外运动,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3. 同样要重视其他眼科疾病的防治
  4. 有效防控,用眼健康,孩子才会拥有好视力

【内容简介】

近些年,儿童青少年过早地接触电子产品、课业繁重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导致近视率不断攀升,本书根据孩子的眼睛生长发育特征、近视原因、近视遇到的常见问题,给出保护视力的解决方案,让家长了解可防可控,不可逆,尤其是防大于控,从而有意识地帮助孩子保护好眼睛。


【作者简介】

鲁智莉,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眼科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专委会屈光与白内障学组委员。曾先后与美国BascomPalmer眼科研究所、加州SouthBay视光所研修。擅长青少年近视个性化矫治及综合防控、疑难验光配镜、近视屈光矫正手术、双眼视功能异常及视疲劳的视觉训练等。


【目录】

第1章

眼睛里的大学问

眼睛的结构 / 002

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 / 005

眼睛是如何生长发育的 / 007

孩子的视力一直在发育变化 / 010

眼部健康要从出生抓起 / 012

近视是眼病吗 / 013

教你认识轻度、中度、高度近视 / 015

近视产生的原因 / 017

近视对孩子健康的危害 / 019

被隐藏的视觉问题 / 021

第2章

宝宝近视了

如何尽早发现孩子近视了 / 024

如何判断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 026

散瞳对孩子的身体有危害吗 / 028

“快散”与“慢散”有什么区别 / 030

孩子确诊近视后,视力还能恢复吗 / 032

真性近视后,怎样控制近视发展速度 / 034

教你看懂验光单 / 036

近视了必须戴眼镜吗 / 040

孩子单眼视力不好是怎么回事 / 041

孩子单眼视力不好要戴眼镜吗 / 042

早戴眼镜会不会让近视度数越变越大 / 043

如何为孩子选配眼镜 / 044

OK镜可以治疗近视吗 / 046

近视手术能治愈近视吗?孩子多大可以手术 / 047

警惕病理性近视 / 049

近视常用检查 / 050

第3章

保护好孩子的视力

不要忽视学龄前的视力防护 / 052

及早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 / 054

增加户外运动 / 056

膳食均衡,睡眠充足 / 058

“20-20-20”护眼法则与“三个一” / 060

用眼注意事项 / 062

多久为孩子复查一次视力 / 064

眼保健操对预防近视有作用吗 / 067

如何缓解视疲劳 / 069

第4章

常见近视防控问题解答

“护眼灯”真的可以护眼吗 / 072

桌面台灯使用小建议 / 074

孩子成年后近视度数就不会再增长了吗 / 077

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形吗 / 078

戴眼镜会越戴近视度数越大吗 / 079

绿色植物可以缓解视疲劳吗 / 080

孩子单眼视力不好会造成斜视吗 / 082

药物可治愈近视是真的吗 / 083

防蓝光产品靠谱吗 / 084

第5章

儿童其他常见眼病

斜视 / 088

斜视的治疗 / 090

弱视 / 091

孩子被诊断为弱视,家长需要做什么 / 093

新生儿泪囊炎 / 094

先天性上睑下垂 / 096

不可忽视的儿童“白瞳症” / 098

儿童常见眼外伤 / 103


【前言】

序言

四年前,我参加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工作,走进学校、幼儿园,当检查结果显示,天真活泼的小朋友视力低于正常时,心里不免有些遗憾,又有些担忧,他们的爸爸妈妈会按照反馈意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眼睛吗?爸爸妈妈爱孩子是无疑的,但他们对近视的认识和重视,是与时俱进还是停留在他们小时候的认知水平?

回想二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亲历了近视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的变化。出门诊的时候,遇到一些孩子,虽然年龄很小,初诊就是中度近视,甚至高度近视,家长惊讶又后悔,我心里觉得很惋惜。另外有一些孩子,虽然爸爸妈妈都近视,但很关注孩子的视力问题,及时带孩子检查,定期复查,尽量多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养成用眼好习惯,近视得到良好控制。我为他们感到高兴,希望每一个孩子、每一双眼睛都能得到这样的呵护!在各种各样有关近视的问题背后,有些爸爸妈妈对于近视仅知道要戴眼镜,而有些爸爸妈妈能讲远视储备、眼轴、角膜塑形镜……想得到“1 1=2”的近视防控答案。面对不同的家长,我都会耐心地解答:让“没顾上管”的家长们重视起来,担负起“保护孩子视力”的重任;帮寻求办法的家长们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对过于焦虑的家长,安慰劝导,与他们一起,并肩努力防控近视。

尽管在视光学门诊,患者的平均就诊时间比普通眼科门诊时间长,但是仍然解答不了每位家长的问题。所以我很想通过这本书的编写,简单又系统地介绍近视及相关防控知识,告诉更多的爸爸妈妈,你们的认识、你们的行动,是对孩子好的关爱!

近视可防可控,不可逆,而且防大于控。对孩子的爱心,以及医者的仁心,让我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爸爸妈妈和孩子,在全社会呵护孩子眼睛的行动中,贡献一份光和热,让孩子的未来更光明!

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朋友、老师的帮助,在这里表示深深的感谢!由于学识和写作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前辈和同行们,以及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在此也表示衷心感谢!

鲁智莉

2022年4月


【免费在线读】

眼睛里的大学问

眼睛的结构

眼球近似球体,由外面的眼球壁和里面的眼内容物构成,构造复杂、精密。眼球壁由角膜、葡萄膜、视网膜等构成。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下面就为大家进行简单介绍。

眼球壁和眼内容物

眼睛的侧面观和正面观

为什么我们有“黑眼睛”?

所谓“黑眼睛”“蓝眼睛”,其实是由虹膜色素多少决定的。虹膜是葡萄膜的前部,就是构成瞳孔的那一圈结构。东方人的虹膜色素多,为深棕色,所以呈现出“黑眼睛”,而西方人虹膜色素少,所以呈现出“蓝眼睛”。

角膜

位于眼球前端的是透明的角膜,它上面布满了神经,非常敏感,有异物入眼或者角膜发炎时,我们就会睁不开眼、不停流泪、眼睛疼痛。平时我们看到的“白眼球”,是瓷白色的巩膜,它致密、有韧性,和角膜共同构成眼球外层的“保护墙”,保护眼内组织。

葡萄膜

眼球壁的中间层富含色素和血管,当解剖眼球的这部分时,它看起来像紫色的葡萄皮,因此有了这个很形象的名字——葡萄膜。葡萄膜也叫色素膜、血管膜,共分为三部分,前面为虹膜,中间部分为睫状体,后部为脉络膜。

①虹膜

葡萄膜的前面部分是虹膜。虹膜负责调节瞳孔的大小,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光线强时,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光线暗时,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线。

②睫状体

虹膜后面是睫状体。我们既能看清远方,又能看清近处,源动力就是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

③脉络膜

葡萄膜的后部分叫脉络膜,它给眼睛提供很多营养,又和虹膜、睫状体共同组成眼球的“暗房”,协助成像。

视网膜

眼球壁的内层是“大名鼎鼎”的视网膜。它有很多神经细胞,负责接收视觉信息,经过信号转换,再把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

眼内容物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它们都是透明的。

流动的房水填充眼前部,它参与眼前部的新陈代谢,并决定眼内压的高低。

玻璃体呈无色、透明胶样,填充眼球后部,起支撑作用。

晶状体呈双凸圆盘结构,由睫状体控制参与眼的调节功能。看远处时,晶状体呈扁平状;看近处时,晶状体变凸。老年人晶状体变凸的能力下降,表现为老花眼。透明的晶状体变混浊,称为白内障。

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

我们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眼球从前面到后面仅有2.4厘米,为何能将广阔世界里的景色尽收眼底呢?

从光学角度看,眼球相当于一部照相机。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眼内,依次穿过透明的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所含的上百万个神经细胞轴突汇聚成视神经,负责将“像”的信息沿着视路传入大脑视觉中枢,使人“看见”物体。

眼睛就像照相机

我们看到熟悉的人,就会联想起他的名字、故事;看到文字,就会懂得其内容和含义……这些都是大脑与视觉配合工作的结果。大脑有很多与视觉相关的结构和功能,例如,视觉信息存储、提取、整合,眼和手、身体协调配合。从这个意义上讲,视觉功能就像一台电脑。

眼睛是如何生长发育的

人出生时视力就是1.0吗?并非如此。刚出生的婴儿身长平均50厘米,眼球也远小于成人。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眼球会逐渐增长,眼的屈光状态也逐渐从出生时的“远视”趋向“正视”,这是“正视化”的过程。孩子的眼睛在这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会有一些生理性远视,也就是“远视储备”。

新生儿眼轴 成人眼轴

那么,什么是“远视储备”呢?

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长度没有达到成人水平,此时新生儿的双眼处于远视状态,属于生理性远视,我们称之为“远视储备”。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眼睛的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并趋于正视。但现在的儿童近距离用眼时间明显提前,眼睛负荷重,导致孩子的“远视储备”被过早消耗,并形成近视。

眼球主要屈光成分变化

新生儿眼球前后径为16毫米~17毫米,角膜和晶状体的屈光力较成人大;在出生后的前3年,眼球生长速度很快,前后长度增加约5毫米,角膜和晶状体的屈光力逐渐变小;3岁后角膜曲率变化较小,前房加深、晶状体变扁平,部分补偿眼轴加长带来的屈光变化;到15岁时,眼球前后长度约23毫米,与成人的眼球前后径24毫米相接近。

如何保护孩子的“远视储备”

保护孩子的“远视储备”,可有效预防孩子近视,家长应该有从学龄前就形成保护孩子视力的意识。那如何保护孩子的“远视储备”呢?

  1. 学龄前的孩子每天要保证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2. 学龄前孩子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应离开座位远眺或闭眼休息。
  3. 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用眼习惯及坐姿,做到“三个一”,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部离桌缘一个拳头、握笔写字时手指离笔尖一寸。
  4. 减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一般建议3岁以下的孩子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6岁以下的孩子每次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累计每天不超过1小时。

孩子的视力一直在发育变化

判断孩子视力是否正常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因素。

孩子的视力是从出生时只有光感,逐渐发育到1.0的。有时候幼儿园或学校体检会提示孩子视力低于1.0,有的家长就担心孩子是不是近视了。其实,根据孩子的视力发育规律,刚出生1个月的婴儿视力只有光感; 1周岁时,视力可以达到0.2左右;3周岁时,可以达到0.4~0.6。为便于记忆,教大家一个方法,就是用年龄乘以0.2。到6周岁的时候,大部分孩子的视力可以发育到1.0左右,也有少部分孩子要到8岁时,视力才达到1.0。如果经检查没有影响视力发育的因素,家长则不要焦虑。

家长可以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大致判断孩子是否出现视力下降。切记,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因素。正常情况下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儿童各年龄段视力范围

年龄

视力

2~3岁

视力可达0.4

3~4岁

视力可达0.5~0.7

4~5岁

视力可达0.8~1.0

6岁以上

视力可达1.0

视力属于心理物理学检查。8岁之前,大脑认知能力未发育完全,小朋友视力检查常常受外界各种因素影响,专业的检查评估更可靠,因此应定期带孩子进行专科检查。

眼部健康要从出生抓起

孩子的眼部健康要从出生抓起,尤其是早产儿,父母更应注意孩子的视力健康。

早产儿视网膜尚未发育完善,出生后如遇高氧环境,有可能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引起视网膜脱离,终导致失明。因此,早产儿父母要及时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进行相应处理并做好随访。根据2013年我国出台的《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要求,出生体重低于2000克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应当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由眼科医师进行首次眼底病变筛查。

正常出生的宝宝,爸爸妈妈要观察孩子上眼睑是否遮挡“黑眼睛”,孩子提眉、抬下颌代偿;“黑眼睛”中央是否发白;出生后眼睛是否流泪、流脓;6个月后双眼是否协调运动,有没有“斜眼”、头颈歪斜。如果爸爸妈妈观察到有以上情况,带孩子到眼科做检查。相关内容详见第5章。

近视是眼病吗

眼睛结构的任何一部分出现异常,都会出现相应的眼病。但即便眼睛结构正常,眼睛也可能有眼病,例如近视。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近视。在眼睛处于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近视。通俗地讲,近视是眼睛屈光成像方面的异常,是眼睛放松时,远处物体经过眼睛这部“照相机”成的像在“底片”(视网膜)的前面,“底片”上的像不清晰(常说的看远处不清),而近处某距离的物体在“底片”上成像清晰(常说的看近处清晰)。

近视分为两类:类,眼睛屈光系统的屈光力高于正常,这是临床上常说的曲率性近视,也叫屈光性近视,多是由角膜的曲率过高或晶状体的屈光力高造成;第二类,眼轴前后径过长,临床上称为轴性近视,很多家长都听说过控制眼轴增长来防控近视发展,通常指的就是轴性近视。无论是由于何种原因,当近视的孩子看远处物体时,其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所以才会出现看远处模糊。

教你认识轻度、中度、高度近视

轻度、中度、高度近视是近视的另一种分类方法。按近视度数划分,低于300度的是轻度近视,300度~600度是中度近视,而高于600度的就是高度近视了。

散光是什么?

临床上常有家长追问孩子眼睛到底有没有散光。这种视散光如大敌的态度,估计是因为很多人把“散光眼”和“青光眼”混淆了!散光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而青光眼是一种致盲性眼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

打个比方,散光是眼的屈光力不像圆球那么完美,在不同的方向屈光力完全一样,而是像橄榄球,在不同方向的屈光力是不一样的。散光在临床上常见,规则的散光多可以用眼镜片矫正。但需要注意的是,较严重的散光要尽早矫正,以防影响孩子视力发育,快速加重的散光要排除角膜等结构疾病。

近视产生的原因

近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迄今为止,近视的病因还不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近视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密切。

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近视的发生、发展有遗传性,尤其高度近视遗传的可能性更高。父母双方高度近视,孩子高度近视的可能性会高于父母有一方高度近视的孩子;父母均无近视,孩子受遗传的影响可能性小。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以及繁重的课业压力,导致儿童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再加上不良的看书与写字姿势,使得儿童近视发生、发展逐年加重。有研究表明,近距离用眼较多的人群的近视率显著高于近距离用眼少的人群。

此外,当儿童户外运动减少时,近视患病率会增加。户外活动时的自然光线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能控制眼轴的增长,进而控制近视的发展。目前的研究证明,户外活动对近视的发生可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不良写字姿势是产生近视的原因之一

还有学者认为,饮食、睡眠与近视发展相关。目前,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已是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的一项重要措施。关于饮食与眼轴增长、近视进展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近视对孩子健康的危害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居世界。根据2020年统计数据,我国近视人数已经超过6亿人,儿童青少年平均近视率超过50%。近视除了带来视远不清,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

在日常生活中,近视后戴框架眼镜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影响,比如,影响美观,运动时不方便,冬季和夏季进出室内镜片起雾,不能报考某些专业,等等。

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近视也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孩子如果是中低度近视,需要及时发现和矫正。若得不到合理矫正,孩子会出现视物模糊、疲劳、眼睛干涩、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眼轴的增长还可能导致眼球突出。高度近视常会表现出暗视力差、飞蚊症、有闪光感等症状,还常由于眼轴延长,眼球后极部扩张,形成后巩膜葡萄肿。眼部组织还会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如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等。与正常人相比,病理性近视患者在年龄较轻时就可能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玻璃体后脱离,发生视网膜脱离、裂孔、黄斑出血的风险也大大升高。

高度近视如果出现病理性改变,可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甚至失明,这是目前我国成人第二大致盲原因。与治疗相比,更应重视高度近视的预防,家长应让孩子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具体的防治方法在后面的章节会详细介绍。

黄斑出血         视网膜脱离

被隐藏的视觉问题

我们常把眼睛比作照相机,这只是从屈光成像的方面讲,实际上完美的视觉功能远比光学成像复杂得多。每只眼睛作为一部“照相机”注视目标,接收到目标的视觉信息。我们的两只眼睛同时注视目标,各自接收的信息略有差别,分别传到大脑视觉中枢后,会整合成一个立体的像。

即便视力是1.0,也可能存在视觉功能的问题。我们利用视力表检测视力,只是检测了高对比度下视网膜黄斑中心区的静态分辨能力,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眼睛在环境背景下大多发挥着动态的应用。这些动态的应用很多,例如:眼睛聚焦远、近不同距离的目标,需要由调节功能保障(就像照相机的变焦镜头)在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像;双眼保持同时注视一个目标,需要双眼眼外肌协调运动(比如斜视,就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眼的调节性集合/调节比值、注视、追随和扫视功能会影响阅读舒适度、阅读效率;视觉信息的识别、存储、提取等需要大脑处理视觉信息的相关部分功能正常。上述问题很多家长不太了解,也很容易忽视,却是孩子常见的视力疲劳、阅读困难的原因之一。如果发现孩子存在上述问题,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眼视光学门诊进行检查,必要时应进行视觉训练。

第2章

宝宝近视了

如何尽早发现孩子近视了

近视的发病近年呈现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低龄化。发病年龄越低,发展速度越快,发展成高度近视的概率越大,以后出现并发症甚至终致盲的概率也越大。近视引起的视物模糊多是缓慢的过程,不像突发视力下降容易被觉察到,很多孩子在学校看不清黑板才会明确提出,所以有些孩子首次发现近视时就已经有二三百度。如何尽早发现孩子近视并及时干预,是家长们需要了解、重视的问题,也是举全社会之力,关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环节。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是尽早发现孩子近视的重要途径。通过查看档案可以及时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并进一步检查是否由近视引起,可以在近视前进行预测,提示是否需要早干预。近视尤其高度近视的家长更要重视孩子屈光档案的建立。目前学校会定期检查孩子的视力,注意检查要按标准要求,力求准确,对早发现、早干预孩子近视能起到重要作用。

学龄前儿童近视大多需要通过医学检查才能发现。当孩子出现视物眯眼、歪头,频繁眨眼、揉眼,看电视向电视靠近等情况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另外,家长也可以在平时有意识地评估一下孩子的视力,如分别盖住孩子的一只眼睛,观察孩子是否拒绝遮住某只眼睛,如果孩子拒绝,提示孩子两眼的视力差距显著。家长还可拿孩子的视力与自己的视力(如果近视,为戴眼镜的矫正视力)相比较,看孩子双眼看清远物的能力是否与自己基本相同,或使用家用视力表为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家长通过上述方法对孩子的视力进行初步评估后,如果发现存在视力问题,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

老师在发现孩子听课时眯眼、揉眼、抄写板书内容要看同桌笔记、借用其他同学眼镜等时,要提醒家长带孩子检查视力。学生每年在校进行视力检查时,老师应提醒孩子认真检查。家长要看结果和反馈信息,按检查结果及时到专业机构复检。

孩子经常揉眼可能是近视了

如何判断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眼睛的屈光系统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而且是个“变焦镜头”,即眼睛具备调节功能。孩子年龄小,“变焦”能力大,而且眼睛调节功能不稳定。有部分孩子屈光状态为轻度远视或正视,当他们近距离用眼过度时,睫状肌(负责调节晶状体的肌肉)持续收缩,发生了痉挛,此时看远处时会表现出视远模糊等近视的表现,称为假性近视。

真性近视、假性近视的区别可以通过下页图来帮助大家理解。真性近视的儿童在看远处时,远处的平行光线的焦点并不是落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前;而假性近视主要原因为睫状肌紧张,呈现出一种近视状态。

家长如何初步判断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呢?如果孩子表现出视力时好时坏,尤其是过度近距离用眼后,远视力下降,而户外活动多时,远视力好转,则要考虑是不是出现了假性近视,建议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区别

为了准确判断屈光状态,临床上医生常会应用睫状肌麻痹验光,即常说的“散瞳验光”,来消除调节功能对屈光度数的影响,明确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散瞳后再次检查屈光度,假性近视的近视度数会消失,呈现正视或者远视。有时近视发生发展的初期阶段,散瞳后可恢复正常屈光状态。但若散瞳后,近视的屈光度未降低,或降低的度数小于0.50D(50度),仍为近视状态,我们称之为真性近视。医生或视光师会结合真性近视的度数、裸眼视力、双眼视功能等情况决定配镜矫正及点眼药、视觉训练等进行综合治疗。

散瞳对孩子的身体有危害吗

常说的散瞳验光,是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如1%阿托品眼用凝胶等)让睫状肌处于放松的状态下进行验光,是实现儿童精确验光的主要方法。《中国儿童睫状肌麻痹验光及安全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建议,所有儿童初次验光均应在睫状肌麻痹下进行。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散瞳验光,对于儿童近视的检查和治疗,是必要的而且是安全有效的。

但需要指出,各种睫状肌麻痹剂有其适用范围、用药禁忌和注意事项,家长在使用时请务必遵医嘱。如果孩子有以下病史,如儿童心脏病、颅脑外伤、痉挛性麻痹、唐氏综合征、癫痫、对药物成分过敏等,需要明确告知医生。

散瞳后,由于睫状肌被麻痹,可致视近模糊;由于瞳孔散大,可致畏光;使用阿托品后,孩子可能出现皮肤潮红、口干、发热,个别孩子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甚至更严重的全身症状。

孩子散瞳后,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 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滴眼后,按压泪囊区2~3分钟有助于减轻全身反应。

2.用药后孩子会出现视近物不清及户外畏光现象,活动时应注意看护,户外活动时可戴帽子或墨镜。

3.药物应妥善保管,远离儿童。

4.儿童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体征,应立即停药,及时就诊。

散瞳验光点药后,按压泪囊区

“快散”与“慢散”有什么区别

睫状肌麻痹剂(常说的散瞳药)有多种,它们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睫状肌麻痹强度不同,且均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儿童初次验光应在睫状肌麻痹下进行,临床上会根据年龄(体重)、屈光不正类型及是否合并斜视、器质性因素等选择相应的药物及浓度,尤其婴幼儿要遵医嘱。

我们通常把用1%阿托品滴眼进行散瞳验光的方式称为“慢散”,把用复方托吡卡胺滴液滴眼进行散瞳验光的方式称为“快散”。

下面具体为大家介绍常见睫状肌麻痹剂的使用方法。

1%阿托品的睫状肌麻痹作用强,药效作用时间也长,可达3周。1%阿托品眼膏或眼用凝胶的使用方法为:每天2次,连续使用5天;或者每天3次,连续使用3天;年幼儿童可每晚睡前使用1次,连续使用7天。用药后要进行验光检查,药物作用消除后进行复光。其禁忌证主要有:不足3个月的婴儿,唐氏综合征、癫痫、痉挛性麻痹、颅脑外伤、闭角型青光眼、低色素者以及对药物成分过敏者慎用。

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具有和阿托品相近的睫状肌麻痹作用,作用时间6~24小时,比阿托品短,滴药后起效时间30~60分钟。使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1次,5~10分钟后可再使用1次,在滴眼后压迫泪囊2~3分钟。使用1~3天后瞳孔及睫状肌调节功能恢复正常。

0.5%的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的睫状肌麻痹作用弱,5~6小时就能恢复正常。其常用方法为:每5~10分钟使用1次,共使用3次,后1次点眼30分钟后进行验光。

内斜视儿童青少年和6岁以下儿童初次验光宜使用1%阿托品眼膏或眼用凝胶。在针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儿童戴远视足矫眼镜(按睫状肌麻痹验光的全部远视屈光度数配镜)后眼位控制仍不稳定时,可以多次使用1%阿托品眼膏或眼用凝胶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

6岁以上不伴有内斜视的儿童,初次验光可使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对个别儿童使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验光发现远视屈光度数不稳定(有残余性调节)或短期内视力下降需要排除调节痉挛的患者,使用1%阿托品眼膏或眼用凝胶充分进行睫状肌麻痹后进行验光。

0.5%的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可用于12岁以上儿童青少年的快速散瞳验光。

孩子确诊近视后,视力还能恢复吗

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只能通过科学矫正、改善用眼习惯等一些验证过的方法来控制近视发展。如果孩子确诊为真性近视,只能通过配戴眼镜或实施手术等来矫正视力。

视力是一种主观指标,除了近视度数,调节功能、大脑模糊阈值等也会影响视力检查结果。也就是基于此,经常会有一些商家用“提高视力”“治愈近视”等噱头来吸引家长购买产品或服务,但其一般只检查视力,不检查近视度数。视力反映的是黑白高对比情况下、中心区域、静态的形觉功能,视觉还包括色觉、运动、深度等信息。在这里提醒家长们,千万不要相信能治愈近视的宣传,应科学防控近视。当孩子出现功能性视力下降、视疲劳、视物双影等情况,应带孩子到正规医疗单位,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我在临床上遇到一些孩子,视力出现模糊就被家长带到非医疗机构参加“治疗”,主要目的就是不希望孩子戴眼镜。当一年后来医院检查时孩子已经有二三百度的近视,近视不但没治好,还出现度数大幅增长的情况,家长后悔不已。

不可相信“近视可治愈”的虚假宣传

真性近视后,怎样控制近视发展速度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用眼负荷多,确诊近视后近视度数会有发展,年龄越小,发展速度越快。有些家长很担忧,孩子这么小就近视,那以后会不会变成高度近视,如何控制近视的发展速度呢?

控制近视,要保持好的用眼习惯(详见第3章),尽量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增加户外活动,注意均衡营养和保证睡眠。对于每年近视增长0.75D(75度)的进展性近视,建议进行积极干预。近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目前控制近视常用、有效的方法有角膜塑形术、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点眼、功能性框架眼镜等。

角膜塑形术是通过夜间配戴角膜塑形镜,使角膜中央变平,达到暂时降低近视度数的目的。实践证明,配戴角膜塑形镜有一定防止眼轴增长、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其机制是通过减少视网膜周边远视离焦而起到控制作用。角膜塑形镜是一种反几何设计的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属于类医疗器械,直接配戴在角膜上,存在感染的风险,有严格的适应证和验配流程,配戴期间需要定期复诊,有可能引起不可逆的并发症,因此应到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科学严谨的验配。

目前,国内外研究都证实阿托品对控制近视发展有一定的效果。临床上控制近视使用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多是0.01%的,由于它需要长期使用,所以好有医生指导,并定期复诊观察。

控制近视发展的功能性框架眼镜指依据离焦理论设计的框架眼镜产品,常见的有新乐学、成长乐、星趣控等品牌,较传统的框架眼镜也可以起到一定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另外,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的研发已取得一些成果,会在临床使用。

的研究显示,脉络膜供血减少与巩膜变薄、眼轴增长、近视发展有关,这一新成果会带来药物等一系列近视防控新方法的研发。

控制近视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不同的孩子,应根据具体情况,听从医生建议,采用个性化的治疗及防控方法。

教你看懂验光单

查视力和验光是屈光检查中必做、常做的项目,有很多家长搞不清楚两者是检查什么的。

视力检查是辨识视力表上大小不同的视标,结果可用1分(常说的0.1,0.2,……,1.0及以上)和5分(常说的4.1,4.2,……,5.0及以上)两种记录方法。

验光检查是为了明确屈光状态是近视还是远视,有没有散光,分别是多少度。常见的验光检查方法是电脑验光,医院、眼镜店等都可进行,简单快速。电脑验光仪检查结果如下图。

电脑验光仪检查结果

电脑验光检查迅速,但受调节功能影响大,有些儿童的检查结果不稳定、数值差异大,更偏向近视。视光师或眼科医生会结合检影验光进行判断,尤其不能配合电脑验光和主观验光时,检影验光的结果会更客观。但检影验光法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高,需要由经验丰富的视光师或医生来完成检查。检影验光如下页图所示。   

检影镜 检影验光

有了电脑验光和/或检影验光,视光师或医生接下来会给要配镜的人做插片验光,就是戴上试镜架,通过更换镜片让患者达到矫正视力。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实质包含许多视光专业知识点,测试环节多,质量差距也非常大。验光过程中的测试环节包含雾视、正镜矫正视力、散光表法或JCC法进行度数及散光的确定、红绿平衡、双眼平衡、主导眼等。上述过程在综合验光仪上完成非常方便,还能进行调节功能和双眼视功能的检查。

综合验光仪验光盘

验光结果和配镜处方是有区别的。验光检查的结果需结合戴镜者眼位、用眼习惯、原眼镜处方等加以调整,经戴镜者试戴后确定,才会给出配镜处方单,如下图。

配镜处方单

配镜处方上除了验配的眼镜度数(R为右眼,L为左眼)、球镜、柱镜及轴向均与验光单解读一致,还有很多其他信息,如瞳距(PD)、是否有棱镜、矫正视力、眼镜用途(远用、近用或多用)等,有的还需要瞳高(PH)、近附加(ADD)等参数,并附有眼镜架、镜片和个人信息。

近视了必须戴眼镜吗

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近视度数小,而且日常生活也没受什么影响,所以没必要戴眼镜。那孩子近视了是否必须戴眼镜呢?孩子近视后应该科学合理地矫正,例如,配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包括软性的和硬性的RGP和角膜塑形镜)或者成年后进行近视矫正手术。如果孩子近视后不戴眼镜,会出现远视力下降,看黑板模糊,而且影响调节功能与集合功能联动关系,容易引起视疲劳,甚至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模糊刺激也会使近视度数增长,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及身心健康。

如果近视在100度以内,裸眼视力好,可以暂时不戴眼镜,否则确诊近视后,应规范配镜矫正,并定期复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