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茅奖得主梁晓声作品。梁晓声是中国当代文学代表作家,创作出版了大量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笔力深厚,广受读者欢迎,其中《父亲》等多部作品获全国短篇小说奖。
2. 展现了人世间淳朴隽永的善意温暖。故事的主人公们对内严于律己,对外热情真诚,放下心中不甘与怨念,成为一个坦荡无私而伟大的人,在艰苦岁月中燃烧自己,带给他人亲情、友情上的思考与感动。
3. 不同的母亲形象,一样的慈母情深!细腻温暖的文字和真实生动的情节让读者感受到平淡中萌发的的真情,回味无穷,触动人心。
4. 人民日报,北大、人大教授一致好评——“礼赞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文学与真善美结合,青年一代的精神丰碑!
5. 感恩之礼,多场景适用!主题丰富,涵盖同学情、亲情和爱情等,内容朴实感人,适合母亲节、父亲节、毕业季等时期感恩相赠。


【内容简介】

《长相忆》以两家人的生活交汇为切入点,讲述了两个母亲在生活的jue境中互相扶持的故事;一边是被烟囱压塌的草房子,一边是一贫如洗的寡母之家,母亲无奈带着我们兄妹几个住进了盛情相邀的陈大娘家,从此陈大娘为了生计做过翻砂工、办过加工厂,也用粮票教育“我”做人要诚实,用一辈子的经历让“我”希望自身和后代能保留她身上具有的精神品质。故事塑造了一个善良、无私、坚韧的穷苦女性形象,表达了无限的敬意和哀思。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祖籍山东荣成,1949年生于哈尔滨,当代知名作家、学者。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至今创作了包括散文、小说、杂论、纪实文学等在内的作品逾千万字。代表作有《雪城》《返城年代》《年轮》《知青》。凭借作品《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媒体评论】

梁晓声是知青文学D一人,也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核心作家之一。
——孟繁华(文学评论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让人们改变得很多,但梁晓声式的慷慨陈词依然有自己的力量在。人们仍然可以从梁晓声这里得到一种真正的满足,梁晓声仍然能够给他的读者想要的东西。
——张颐武(文学评论家)
作家分两类:一类服务于社会,一类服务于心灵。用心灵发展出的智识,又反哺于社会,或从社会发展出的智识,透浸于心灵。梁晓声有他那一代作家的显著特点,既勤奋又悲悯,在社会与心灵的总作用下替我们发声,这尤要致以敬谢。我为其常识与智识所感动。
——胡赳赳(《新周刊》主笔)


【目录】

同学
勇气
椅垫
飞罗旋
中转站
春风吹又生
长相忆
姑娘,谢谢你
穿警服的姑娘
杨树的眼睛
记忆中的梆声
逐鹿
卖“花”老人
不速之客


【免费在线读】

直至通知书下来那一天,他才知道将去上大学的不是我而是他。
他当然很想对我解释,可我根本不听他解释。他把通知书撕了,指导员替他粘好,还盖上了连队的章,证明不是故意撕毁的……几天后,连里派三名男女知青,半陪半押解地,用马车把他送走了。男女知青们聚集在两幢宿舍外,都默默地望着坐在马车上的他,没有一个人上前和他握一下手,或道一句惜别的话。说那种情形是送行,就算是送行,其实每个人内心里,酸溜溜的成分,远比惜别的成分多得多。人真是古怪的东西,推荐时,写选票时,仿佛那仅是一次对自已公正不公正的考验,都愿意自己证明自己是公正的,可一旦眼见经自己推荐和选举的人一步跨向好运气,又嫉妒得没法形容。
分明地,他从大家那种默默相望的目光中,感受到了咄咄逼人的嫉妒。他显得那么无奈,那么惶惑,那么不知所措,仿佛他偷了每个人的东西似的。他也默默地迷惘地望着大家,不知该作怎样主动的表示,笼罩满脸的只是一种悱然的内疚。他的目光反复寻找,我明白他在寻找我。我根本就没出宿舍,我躲在窗后,隐蔽地窥视他,心中只有嫉妒,比别人强烈十倍的嫉妒……
马车一动,几名女知青哇地大哭,引得几名男知青也跟着哭。
还是没有人上前跟他握一下手,还是没有人上前跟他说一句惜别的话。如果坐在马车上的是我,那一片哭声准会使我怒火万丈,不知他当时作何想法。在那一片哭声的追随之下,马车离开了连队。
只有一个男知青喊了一嗓子:“杨文林,你小子当心别半路翻车栽到山沟里啊!”
不久我收到了他从学院寄来的一封信。好像我们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会使我记恨的事,也没有什么误解需要向我澄清似的。对于动员别人推荐我的事,他只字未提。他向我描述学院生活的种种见闻。他这个人憨性天成,绝不会想到这又将造成我对他多么大的嫉妒。
于今我仍记得相当清楚,信中还有这么一段:
我yong远忘不了你把上大学的机会让给了我,我一定加倍努力地学习。我向你发誓,我要成为中国的第二个李四光!
这段话令我恼火透了。我想,你成了李四光的时候,我可能仍在这儿修理地球呐!成为李四光的机会也曾经向我招过手哇……
我把他的信在宿舍里当众大声读了一遍,点燃了一种普遍的嫉妒情绪。众人在嫉妒的促使之下,纷纷用刻薄的话骂他。仿佛推荐和选举他去上大学之后,才认清他是个坏蛋。并且都那么后悔造成一次机会成全了他。
听着那些骂他的话,我的心理才平衡了些。我当众把他的信撕了,投进炉子里……
那一个晚上大家因为他的信而普遍失眠,争先恐后地揭露他是一个坏蛋的“行径”。又是揭露,又是灵魂分析,又是道德批判。总之,我们在一个晚上将他的人品判了十二次死刑。大家心照不宣竭尽全力地歪曲一个事实。那个事实便是——作为我们的一个排长,他对我们每一个人,曾那么关心,那么维护,那么真诚,那么可亲可爱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