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获首届“王瑶学术奖”,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重点教材和“十一五”规划教材,也是多所高校的考研指定参考书。在高校的覆盖率及学界的引用率都是非常高的。发行量超130万册。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既注意吸收前人关于作家、作品和文体研究的成果,又克服了以往文学史的叙事模式与狭窄格局,拓宽了研究领域,在“文学现代化”这一命题下,形成了浓厚的独异的学术特色。

作者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都是王瑶先生的弟子,是现代文学界卓有成就的学者。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书,可与重点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或其他通行文学史教材配套使用,有助于理解现代文学史脉络和重点。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中国现代文学史分为三个十年,即1917年—1927年、1928年—1937年6月、1937年7月—1949年9月,是为本书的三编。本书通过这三个十年,展现了这一通称为“现代”段落中的“文学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对传统文学的历史性变革与改造,对外来文学资源的改造和运用,文学语言与形式方面的变革,及其在“思想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全书论述各时期文学的思潮与运动,各文体的状况及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代表了文学史研究的前沿成果。
本次是继1998年修订时隔十多年后的一次较大的修改,基本上保留了原书的体例框架,部分章节吸收了学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并适当调整了内容的写法,改正了一些字句表述和史料错漏。其中有些章节改动较多,如“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二)、“新诗”(一)(三)、“散文”(二)、“戏剧”(三)、“郭沫若”、“茅盾”、“巴金”、“沈从文”、“赵树理”,特别是“通俗文学”(一)(二)(三),有的章节几乎是重写。从整体上而言,更适合课堂教学的需要。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第三版)》依据现代文学教学大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章节结构与基本内容,分为29章。每章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学习提示与述要,2.知识点,3.思考题,4.作品与文献,5.评论节录。书后附有几所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本科生考题及硕士、博士入学考试的试题。此次据新修改后的《三十年》做了增删和修订。


【作者简介】

钱理群,1939年生于重庆,祖籍浙江杭州。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论》《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东移》《1948:天地玄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与鲁迅相遇》《鲁迅作品十五讲》《我的精神自传》《语文教育门外谈》《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合著)等。

温儒敏,1946年生,广东紫金人。现任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授予“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主要著作有《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文学史的视野》等十七种。

吴福辉,1939年生,浙江镇海县人,生于上海,长于辽宁。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曾任副馆长。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并长期担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主编等。主要著作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沙汀传》《带着枷锁的笑》《且换一种眼光》《京海晚眺》《游走双城》《深化中的变异》《多棱镜下》《春润集》等。


【目录】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第三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