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中国为何选择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关于中国道路的问题,本书一一解答。

  ☆ 丰富史实,回顾中国道路的探索和前进历程

  ☆ 了解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内容简介】

  《路在脚下: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么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人是怎样选择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是怎样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等问题为导向,配合丰富的史实,回答“中国道路是什么”的问题,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

  陈晋,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研究员,曾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和当代理论、等党的领袖人物研究,以及党史文献和理论电视片撰稿。著述和电视片多次获得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电视金鹰奖、电影华表奖等。

  戚义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入选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长期从事党的历史和理论、党的建设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党史研究。著有《锻造: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党的纪律建设简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简明读本》等。


【目录】

  引言 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与中国经验

  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么来的?

  什么是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结合吗

  走向世界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进入新时代的

  改革再出发

  法制新时代

  同世界交融发展

  大国新担当

  第三章 中国人是怎样选择社会主义的

  睁眼看世界

  救亡与革命

  诸路不通之变计

  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

  两个中国之命运

  第四章 中国人是怎样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

  民主协商的新政权

  人民当家作主

  走向社会主义

  艰辛曲折的探索

  第五章 中国人有着怎样独特的精神世界

  天下为公:中国人的集体意识

  生生不息:中国人的创新精神

  崇尚和合:中国人的和谐理念

  协和万邦:中国人的和平思想

  结语 条条大路通罗马


【免费在线读】

  引言

  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与中国经验

  今天,人们观察中国可以有多个视角。

  这是一个古老的中国,它有着 5000 多年的文明史。

  这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它真正起步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到现在也才有 70 多年的历史。

  201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70 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也就是短暂一瞬;但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却意味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从一个经历 100 多年战乱、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上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70 年前,中国连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70 年后,中国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多项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

  70 年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 35 岁。70 年后,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77.3 岁,比世界平均预期寿命高近 5 岁。

  70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近 14 亿人民摆脱了物质短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权利。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人们不禁思考:中国奇迹背后的密码是什么?

  事实上,自 21 世纪后,特别是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上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就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但是,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内涵、意义等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对“中国模式”是否存在,意见也并不一致。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中国国内,人们虽然也会使用“中国模式”一词,但更多的是另外一个词——“中国道路”。

  中共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还明确说过,所谓“中国模式”,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词义上说,“模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按照这个解释,“中国模式”这一概念,就是指中国的发展已经创造了一种标准范式,可以供其他国家复制推广使用。

  但是,这一解释显然带有某种歧义,而且与中国的对外政策也并不相符。中国一贯主张,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模式,每个国家由于历史、文化、国情不同,都会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可以借鉴别国的发展模式,但绝不会照搬;同样,中国也不会向别国强行输出自己的发展模式。

  相比“中国模式”而言,“中国道路”这个词更加中性客观。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逐步探索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至于如何认识这条道路?不同的人当然会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有几点可以肯定。

  ,这条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这已经为中国的发展成就所证明。

  第二,在这条道路之下的某些具体做法,或者说“中国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借鉴。比如,中国的扶贫减贫经验,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中国如何既扩大开放又保持自身独立性的经验,等等,可以为别国所借鉴学习。当然,这种借鉴必须结合本国国情,而不能照搬。

  第三,这条道路是一条开放的道路。“模式”一词,隐含某种固化的意思,而“道路”则是开放的。中国道路来源于历史,立足于现实,延展于未来。它有某种延续性和稳定性,但不是僵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当然,在讨论这些话题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考察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是怎么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