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好成绩的根本,小学阶段学习习惯越早养成,孩子的成绩越优秀。

2.当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父母再也不用为孩子的成绩犯愁。

3.提前预习、专注听讲、及时复习、高效作业、乐于探索、科学记忆,自主阅读。7个自驱型学习的好习惯分享,轻松解决孩子学不进,学不好的学习难题。

4.改变不良习惯,建立科学学习方法,让孩子由被动变主动,发现学习的乐趣,提升学习成绩。


【内容简介】

好的成绩离不开孩子的努力,还与孩子的学习习惯息息相关。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更能自主的进行学习。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内容包括从课前做预习、课上专注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到高效完成作业等,还列举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记忆方法,以及科学学习语文、数学、英语以及高质量阅读的方法,希望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简介】

成雅梅,山东省优秀教师。从教26年,在山东省各类赛课比赛中硕果累累。教学经验丰富,教育理念先进,善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枯燥的知识讲活、讲透,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让学生理解深刻,灵活运用;尤其擅长观察和研究孩子的行为习惯,认为“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老师不仅要做学生们的老师,更要做学生们的朋友”,因此,她的班级师生关系融洽,学风浓厚,他也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


【目录】

Part 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迈向学霸之路

第1节 制订学习计划 // 002

第2节 做好时间管理 // 008

第3节 学习要劳逸结合 // 011

第4节 沉着应对考试 // 014

第5节 总结学习经验 // 018

Part 2  课前做好预习,课堂学习才能更加高效

第1节 课前做好预习很重要 // 022

第2节 预习的基本方法 // 025

第3节 适度预习,利用好期待效应 // 028

第4节 如何预习语文、数学、英语 // 031

第5节 巧做预习笔记 // 036

第6节 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做预习 // 040

Part 3  专心听课,专注是课堂学习效率的保障

第1节 课前要做哪些准备 // 044

第2节 用“五到”听课法集中注意力 // 047

第3节 紧跟讲课进度,根据老师的特点听课 // 050

第4节 做好课堂笔记 // 053

第5节 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 057

第6节 抓住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时间段 // 060

Part 4  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孩子的课堂知识

第1节 遗忘有规律,复习要及时 // 064

第2节 做好课后次复习 // 067

第3节 优秀生常用的复习技巧 // 070

第4节 复习时要解决未掌握的知识 // 073

第5节 不同的科目用不同的复习方法 // 075

第6节 复习要讲究周期性 // 078

Part 5  高效完成作业,让孩子的学习生活超轻松

第1节 改变孩子完成任务的心态 // 082

第2节 做作业前的准备 // 085

第3节 不陪读,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 087

第4节 写作业的四个步骤 // 090

第5节 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 // 093

第6节 用简便法快速检查作业 // 096

Part 6  了不起的记忆习惯,孩子学得快,记得牢

第1节 先理解再记忆 // 100

第2节 怎么快速记住知识点 // 104

第3节 分段重复背诵课文 // 107

第4节 巧妙运用多种记忆法 // 109

第5节 制作帮助记忆的小卡片、小纸条 // 112

Part 7  自主学习习惯,让孩子全面学好语数英

第1节 怎样把语文学好学优 // 116

第2节 写作文的技巧 // 120

第3节 怎样做数学题 // 125

第4节 如何提高计算能力 // 130

第5节 如何培养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 134

第6节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 // 137

Part 8  高品质阅读习惯,拓展孩子的课外知识

第1节 给孩子选合适的书 // 142

第2节 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 144

第3节 如何深入阅读一本书 // 146

第4节 做读书笔记,累积知识量 // 149


【前言】

孩子进入小学后,家长要重视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发现,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成绩很好,到了中学依然优秀,接着顺利考上高中,然后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成绩或许不错,可到了中学成绩开始不稳定,甚至下滑。由此可见,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首先,家长要做好榜样。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好的老师,家长在平时生活中的学习习惯会直接影响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家长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首先要做到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被打扰,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时就容易分心,从而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再次,不给孩子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机会,比如,做作业拖拖拉拉、当天的作业第二天做等。家长若发现孩子有不良的学习习惯要及时纠正。后,家长要引导孩子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养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的习惯。

基于此,我们对一些学习成绩稳定的孩子进行调查,发现他们有共同的学习习惯:课前做预习、课上专注听讲、课后及时复习、高效做作业、做好时间管理、提前做学习规划、自主学习、拥有科学的记忆方法、注意学习上的劳逸结合、高品质阅读、能科学应对考试等。这些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的学习变得轻松,所以取得好成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希望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家长也要根据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比如,孩子很少做预习,就慢慢培养孩子提前一天预习课本的习惯;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弱,就着重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孩子缺乏好的记忆方法,就教给孩子科学的记忆方法;等等。这样,孩子才能有效、主动、快乐地学习。另外,家长的鼓励对孩子非常重要,家长具体、正面的鼓励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孩子有动力将好的学习习惯保持下去。

好的学习习惯会陪伴孩子一生,会让孩子的学习之路更顺畅。后,祝愿孩子学习顺利,取得理想的成绩!


【免费在线读】

第1节制订学习计划

很多家长不太注重培养孩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其实让孩子学会给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很重要。有研究发现,智力相同的两个孩子,有学习计划的孩子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时更专注,没有学习计划的孩子在学习时则相对松垮。

制订学习计划要遵循孩子的意愿

制订学习计划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投入学习,不是为了监督孩子。所以,家长一定要和孩子沟通好,让孩子自觉自愿地为自己制订学习计划。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位妈妈是如何引导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又是怎样和孩子沟通的。

制订学习计划前

妈妈:“宝贝,今天有家庭作业吗?”

孩子:“背古诗,做题……”

妈妈:“那不如我们制订一个计划吧!”

孩子:“写作业已经很辛苦了。为什么还要制订计划?”

妈妈:“先制订计划再落实好每一项,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作业哦!”

孩子:“真的吗?”

妈妈:“我们试试看!”

制订学习计划后

孩子:“自从制订了学习计划,做作业的速度都变快了。”

妈妈:“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在计划表上打‘√’的感觉可真棒。”

妈妈:“给你点赞!”

从以上的对话可知,孩子听进去了妈妈的建议,也愿意尝试。当孩子真正体会到了制订学习计划的好处,自然愿意在以后的学习中保持这个习惯。而且,孩子自从制订了学习计划,学习的积极性变得更高了。

如何制订学习计划

1.根据学校的课程制订

学校会根据课程要求制定适合学生学习进度的课程表,家长可以在学校制定的课程表的基础上,让孩子自己制订学习计划。下面是某学校的课程表:

课程表

午别 节次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早上 早读 语自 数自 语自 英自 数自

上午 1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数学

2 数学 语文 数学 语文 语文

3 英语 语文 数学 语文 语文

4 品德 英语 音乐 数学 英语

中午 午休

下午 1 班会 写字 英语 作文 数学

2 少先队

活动 英语 美术 作文 体育

3 体育 体育 数学 英语 安全

孩子可以根据这个课程表制订当天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比如,星期一有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课程,且每一科都有少量的家庭作业,那么孩子可以根据作业情况安排做作业的顺序、时长,包括具体的作业内容等,如下表所示:

我的一周学习计划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备注

作业1 朗读课文(10分钟)

作业2 做数学题(30分钟)

作业3 背英语单词(15分钟)

其他 为少先队活动做准备(20分钟)

我的

周总结

孩子制作计划表时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属于自己的标志符号,让计划表看起来充满生趣,这样实施起来也会感到轻松、有趣。

2.根据孩子的学习基础制订

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不同,课后学习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制订计划表时,要根据孩子的学习基础和当天授课的实际情况,列出具体的作业内容、要求、达成情况并做好备注。比如,孩子的数学基础薄弱,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当天数学一项的练习;孩子的英语基础薄弱,可以增加几分钟英语学习时间;等等。

坚持执行学习计划

孩子养成一个习惯,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简单来说就是从被动、主动到自动,从心理层面上分析需要经过接受、认同、内化的过程。

阶段:建立“需要养成好习惯”的认识。

第二阶段:确定好习惯的内容,商量具体怎么实施。

第三阶段:落实行动,形成习惯。

那么,如何确保孩子在制订好学习计划后能执行并坚持呢?

(1)计划一旦制订,就要遵守。学习计划表要放在醒目的位置,以便于记录和调整。每一项学习内容从计划到实践再到达成目标,这个过程使孩子不仅能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还能收获完成目标的成就感,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循环模式。

(2)计划实施一个周期后,可以让孩子做个小总结,看看这段时间掌握了哪些知识,又做了哪些拓展,以及还有哪些遗漏的学习内容、没有掌握的学习内容,及时进行补救学习,避免耽误学习进度。

(3)计划不是制订了就不能改变的,在执行学习计划时若遇到阻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养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让学习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让孩子快快乐乐地学习。

第2节做好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在孩子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我们发现,有的孩子能够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管理得井井有条,有的孩子则相对散漫。为了不让孩子荒废时间,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培养孩子科学管理时间的好习惯。

1.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意识

聪明的家长会早早地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让孩子知道时光一去不复返,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孩子到了学龄期,家长要尝试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自己管理学习和安排生活的能力。

2.制订一天的时间计划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位妈妈是怎么和孩子安排一天的时间规划的。

妈妈:“宝贝,你知道一天有多少个小时吗?”

孩子不假思索:“我知道,是24个小时。”

妈妈:“回答正确!那你知道这24个小时要怎么用吗?”

孩子思考了一下:“睡觉用掉8小时,去学校上课大概用掉8小时,还剩下8小时……”

妈妈:“我们怎么把剩下的8小时充分地利用起来呢?”

孩子:“要先写作业,再去玩儿,还可以看书,帮妈妈做家务。”

妈妈:“这样安排很合理,那你能坚持做好吗?”

孩子:“当然可以。”

和孩子做好约定,一段时间后,家长会发现,不用督促,孩子也能够自觉主动地要求自己按照计划进行。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和孩子建立约定之初,不要约定过多的内容或为孩子制订细密的时间规划,只要简单完成一项或两项即可,循序渐进地培养。在此基础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让孩子制订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计划。

3.做长期和短期计划

(1)设立一个长期目标。比如,孩子想当老师,可以让孩子把这个理想设为自己的长期目标,现在通过好好学习基础知识、不断拓展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和修养,为实现这个理想奠定基础。

(2)短期目标要明确。短期目标可以是半年的、一个月的、一周的,设定短期目标一定要明确具体可行的任务、进度,以及要达到怎样的效果。

4.巧用零碎时间

所谓零碎时间,是指不连续的时间或某一件事情与另一件事情衔接的空余时间。零碎时间可能是5分钟,也可能是10分钟、20分钟;根据情况的不同,可能是可预测的,也可能是不可预测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利用这些零碎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避免零碎时间被浪费。

孩子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做以下事情:

(1)默背诗词、单词、公式。可以把刚学的古诗、英语单词或数学公式抄在小纸条上,或制成小卡片,以便能随时翻看,加强记忆。

(2)做计划整理。可以回顾一下近的学习情况,想一想哪些科目有待加强,及时做计划内容和时间上的调整。

(3)收集想法。可以把灵光一现的想法记录下来,也可以为新阅读的书籍写几句读后感。

第3节学习要劳逸结合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孩子一直学习,就会像橡皮筋一样处于紧绷状态,其实这样学习效果并不好。我们发现大多数成绩优秀的孩子都不会一直不停地学,而是懂得在该学习的时间学习,在该休息的时间休息,劳逸结合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休息好,才能学得好

(1)课间休息时间。下课后的10分钟或20分钟是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这段时间要结束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下节课做好准备。可以利用1~2分钟的时间整理上节课的书和笔记本,再将下节课要用到的书本准备好;可以到教室外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让大脑得到短暂的休息;也可以到操场上活动一下四肢,做广播体操;或者和同学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调节一下心情。好在上课前2分钟返回教室,坐在座位上平复一下心情,做好上课的准备。

(2)放学时间。放学回到家后要先做作业,按照学习计划完成作业后开启自主时间,可以玩一些益智游戏,适当地看看电视、书,做做手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让放学后的时光自在轻松。

(3)周末时光。周末是孩子的快乐时光,但仍然要先完成周末作业,完成作业后可以根据计划进行课外学习,也可以开展平时想做的活动、体验想玩的游戏,还可以去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等,丰富见识。

(4)假期。随着假期的来临,孩子会度过一段较长的自主学习的假期生活。对此,要提前制订好假期计划,按时按量完成每天要做的假期作业,其余的学习时间可以用来简单了解新学期的学习内容。假期也是孩子弥补弱势科目的好时间,孩子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弱势科目进行补救学习。学习以外的休闲时间,允许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或做有意义的事。孩子在开学前一周,家长要提醒孩子收收心,为新学期的到来做好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