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 高等院校影视相关专业参考书
* 视听环节全面覆盖
* 理论诠释深入细致
* 案例分析鞭辟入里
* 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内容简介】

“视听语言”是传媒、影视院校的专业必修课。在整体社会处于“视频化生存”的当下,新文科建设中强调学科间交叉融合的背景下,“视听语言”更是成为哲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学科学生的课程。本书从视听语言发展史入手,对视觉语言、听觉语言进行深入剖析,对蒙太奇、长镜头、悬念设置等重要视听知识进行专题性讲解,对电影的灵魂——叙事进行有理论、有深度的阐释。本书每章设置了相关思考题,并提供了拉片训练案例,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学习与创作。


【作者简介】

司若,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1年获得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称号。主持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
专著有《影视工业化体系研究》、《影视蓝皮书——中国影视产业发展报告》、 China Livestreaming E-Commerce Industry Insights 等,合著有《短视频产业研究》《中国影视法律实务与商务宝典》《网络视听蓝皮书——中国互联网视听行业发展报告》等。
黄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Springer Nature图书审稿人 ,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主要参与人之一,《文旅蓝皮书: 中国文旅产业发展报告(2019)》主编之一。


【目录】

第一章  电影的诞生与视听语言的发展
第一节 电影的诞生
第二节 一战后到二战前电影发展简史
第三节 二战到数字时代的视听语言
第四节 中国视听发展简史
第二章  视觉语言
第一节 摄影
第二节 剪辑
第三节 特效
第三章  听觉语言
第一节 电影和电影音乐
第二节 电影音乐发展简史
第三节 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主要作用
第四节 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的关系
第五节 当代国内外著名电影音乐家介绍
第六节 音效
第四章  重要视听知识专题
第一节 蒙太奇
第二节 长镜头
第三节 悬念设置
第四节 推动叙事的视听细节元素
第五章  叙事与理论
第一节 故事
第二节 剧本
第三节 代表性电影理论
第六章  拉片训练
第一节 《霸王别姬》拉片
第二节 《这个杀手不太冷》拉片
参考文献


【书摘与插画】

三、电影作者论
(一)电影作者论起源与基本概念
戴锦华在《电影批评》一书中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电影作者论’,是具有鲜明的法国色彩的电影实践与批评理论……‘电影作者论’更为直接地联系着法国/欧洲艺术电影的传统与创作实践,而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背景与理论化的批评实践的联系相对较少。” 作者论将导演当作电影的原创者,英国杂志《放映机》(Bioscope)在20世纪初将某些导演评价为“特别的导演”,认为他们是电影的“单一控制人”。但这一观点受到许多质疑,例如电影编剧们就发起过运动,主张编剧应被视为原创者。亚历山大•阿斯楚克(Alexandre Astruc)发明了术语“摄影机钢笔论”(Caméra stylo),即以“摄影机为笔”,他认为摄影机的使用应该与作家用笔书写一样。 他号召电影制作人跨越电影的制度化模式,以实现更多的个人叙事风格。
1951年,《电影手册》杂志创办,以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的美学思想起主导作用。1955年,以安德烈•巴赞为首的《电影手册》杂志编辑部等一帮人,从影评工作逐渐过渡到拍摄影片,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主力。他们以《电影手册》为理论阵地,运用“作者论”的方法树立起他们批评的新标准,后被称为“电影手册”派。主要人物有克劳德•夏布洛尔(Claude Chabrol,新浪潮导演及作家)、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新浪潮导演、作家及理论家)、亨利•朗格卢瓦(Henri Langlois,法国电影资料馆创始人)、阿伦•雷乃(Alain Resnais,新浪潮导演)、雅克•里维特(Jacques Rivette, 新 浪 潮 导 演 及 作 家 )、 弗 朗 索 瓦•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新浪潮导演、作家及理论家)以及罗杰•瓦迪姆(Roger Vadim,新浪潮导演及作家)。
关于电影作者论的特点,巴赞在《关于作者论》一文中将其概括为:“个人的一个元素作为相关的尺度,然后将其持续永恒地贯彻到一个又一个的作品中。” 电影作者论反对电影的商业化倾向,崇尚艺术性与个人色彩。
(二)案例分析
1.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四百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
《四百击》是一部生活流电影,没有完整的故事框架,只是以主人公下一步要做什么为线索来调动观众的兴趣。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少年安坦•丹奴(Antoine Doinel)在学校、家庭、流浪以及监狱中的生存状态,用不同时期的状态表现安坦的反抗心理。《四百击》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长镜头的运用。影片开始时,镜头对巴黎的街道进行扫拍,作者用这样的镜头来说明主人公流浪的地点环境。影片结束时,安坦趁着在教导所户外踢球的时机,从铁丝网底下的破洞逃出了教导所,然后是一个长达一分多钟的奔跑长镜头。这个镜头表达了安坦奔向自由的狂喜。下一个镜头中,揭晓了安坦奔跑的目的地——海边。镜头再次用扫拍的方式对海边的环境进行了全面的交代,然后镜头再次摇回安坦身上,并不断将镜头靠近安坦,从远景到中景再到近景最后到特写镜头,电影在安坦脸部的特写镜头中结束了全片。这部电影是典型的作者电影,是对特吕弗个人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的诠释。影片有意识地淡化故事情节与戏剧冲突,强调自然简单的风格与纪实性的特点,对导演的生活经历与思想情感进行可视化体现。
2.“非典型”的作者导演韦斯•安德森
韦斯•安德森的电影非常具有辨识度,《纽约客》的电影评论家理查德•布罗迪(Richard Brody)曾经评价道:“安德森所创造的电影画面具有极强的辨识性,他是那种名字可以变成一个形容词的导演。”对韦斯•安德森电影的类型、美学和文化符号性进行近距离审视会发现,他最显著的特点是电影中异想天开的想象力,面无表情式的幽默方式(deapan humor),极为刻意的摄影构图技巧,与文学、电影的广泛互文性,这些特点让安德森成为一名极具个人风格的作者导演,以及美国电影文化和当代文化中极具影响力的一位导演。
安德森的《青春年少》(Rushmore,1998)中,演员的大特写镜头、对称的构图方式、极具克制的人物情感、场景和道具的生动怀旧感等共同创造出一种安德森式的电影情绪,这些特点在后来的《水中生活》(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2004)、《月升王国》(Moonrise Kingdom,2012)中都有明显的体现。他会为自己片中那些虚构的组织机构创造细致入微的元素,将其与具有深刻意义的历史时刻混合在一起,这种标志性的电影叙事技术与上述安德森式的电影情绪,都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得到了完整体现,创造出一种如梦似真的怀旧感觉。
韦斯•安德森虽然是个作者性很强的导演,但他的电影作品在商业范畴内依旧非常受欢迎,他的电影属于艺术电影范畴,但基本都由大制片厂投资拍摄。究其原因,除了与他电影中丰富的色彩、近乎强迫症的构图方式以及电影故事的强叙事性(相较于其他作者电影而言)有关之外,也与他不走商业寻常路的制片思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改编自儿童作家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Fantastic Mr. Fox,2009)便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这部电影是安德森第一部动画长片,他没有使用已经获得多次票房肯定的3D和CGI技术,而是使用了定格动画技术。比起高清摄影技术,安德森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电影技术。在这部电影中安德森借鉴了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及其他亚文化和小众电影中的元素,例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警察类型电视中的元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