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一、《艺术第一眼》甫一出版就受到业界关注,先后入选2022年“百道好书榜•艺术类”(4月)、“世纪好书”4、5月合榜。

二、《艺术第一眼》所访谈的重要艺术家之多之全,理论之丰富,思考之邃密,犹如精心构建的文化迷宫“导览图”。读罢可对各种艺术流派和学说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更深刻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内涵与神韵。

三、虽为艺术评论集,《艺术第一眼》却更似一部行云流水般的文艺随笔。不必正襟危坐,就能轻松愉悦地进入当代艺术殿堂;不必直面或怪诞或严谨的艺术家,就能体验与他们对话的畅快淋漓。

四、不同于一般艺术评论集的理论分析。《艺术第一眼》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经典访谈、往事钩沉,又有人物画像、独特“艺见”,体现了作者作为媒体人在艺术行业内全面犀利的观察眼光和扎实的艺术理论功底。

五、设计典雅,法式精装;层次繁复,版式疏朗;开本适中而大气。


【内容简介】

入选百道好书、世纪好书“双料好书”的《艺术第一眼》,为资深记者徐佳和的当代艺术评论集,却更似一部行云流水般的文艺随笔,由知名报人、文博学者郑重先生亲自作序。全书约28万字,多幅图照,图文并茂地向广大读者展现当代世界前卫的艺术风貌。分为四部分:一、他们来过。作者与亲历上海的艺术大师平等对话,在交流中碰撞出东西方艺术的精神火花;二、往事钩沉。文中所涉的艺术往事和故人,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拨开云雾,尽力还原事实的本来面貌;三、我来画像。作者以其独特的眼光,细致描绘了中国艺术家的生活原貌。他们有的是画画的作家,有的是摄影的诗人……他们不安分,不服输,有颗敏感而跃动的心;四、我有“艺见”。基于当时的艺术之怪现象,作者时时进行客观地观察与审视,所提出的“艺见”。

作为艺术、思想、现实熔铸的结晶,该书荟萃当代众多有影响的东西方艺术家、画家、摄影大师、世界知名美术馆馆长、策展人等。他们成长的国度、经历各不相同,但无不是时代敏感者、艺术传播者。他们阐述的艺术理念及独有的人格魅力,至今仍影响着中国艺术界。本书勾勒了他们的上海之行以及他们与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也勾勒了上海艺术家在异乡对于艺术的艰苦探索、对于家乡的深情回望。因作者的职业关系,许多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脉络细节在采访中渐渐梳理清晰,使我们对各种艺术流派和学说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更深刻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内涵与神韵。书中并附精美插画及配诗,平添艺术气息。

《艺术第一眼》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徐佳和,本名徐翌晟,一路学霸,直至保送入作家辈出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师长中作家、评论家群星璀璨,奈何大学里光顾着释放被压抑十几年的青春激情,并没有全然浸淫在作家的斑斓文采中。被《光荣与梦想》鼓舞,出了校门一心投入新闻事业。兜兜转转,终于在《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中安顿十余年,成为首席。现任职于《新民晚报》。

作为写作者,一路学霸的徐佳和追求以文学方式描绘当代艺术界各色人等,以小说笔法重构艺术界点滴往事。她坦言自己并非艺术专业出身,所有艺术知识积累全在日常阅读,利用多年来流连世界各大美术馆、博物馆、艺博会直面艺术珍品真迹的机会,与各路艺术专业人士的直接交流,希望开辟一条通向艺术认知的小径,与读者一道轻步踏来。


【媒体评论】

何建明(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
才气的外溢是敏感,艺术的内功是细腻,徐佳和属于这样的人。《艺术第一眼》凝集的是作者独有的特质。这本书的意义,是见证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期待下一本“第一眼”会更有分量。《艺术第一眼》从编辑设计到装帧都相当好,本身就很艺术化。

雍和(著名摄影家、上海摄影家协会主席)
佳和的摄影评论就像一把手术刀,总是能切中要害部位!

郑重(报人、文博学者)
作者力求在文章中用通俗的语言,把更深刻的哲学内涵表述出来,力避自我陶醉的梦呓之语,力避用几个世纪之前视为金科玉律的概念给当代艺术增加几道光环。

石建邦(艺术评论家)
在徐佳和摇曳生姿、斑斓多彩的文字里,海上艺术圈的万种风情,尽收眼底。

顾铮(摄影评论家)
太多的艺术现场无法亲临,我们的艺术第一眼由徐佳和代看,何其有幸!

顾村言(艺术澎湃主编)
读《艺术第一眼》,那些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同行,艺术澎湃的往事纷至沓来,让人感怀。这些文字真正见证了佳和的苏醒、蜕变与成长,以及始料未及的率性、犀利与挥洒。

有鬼君(媒体人)
徐佳和的《艺术第一眼》里,有真相、有纯真、有江湖、有烟火气,更有“艺见”。

Colin(拳击教练)
拳台上粉拳渐渐变成铁拳,文字却是从头至尾“刀光剑影”。


【目录】

《艺术第一眼》目录

5 序(郑重)

12 他们来过
14 费尔南多•博特罗:如果我的艺术谁都说好,那太无聊了
20 李禹焕:我的空白里,有声音
26 关根伸夫:用艺术的力量让行人感到幸福
34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艺术教育未必要培养一个艺术家
40 马克•吕布:记录中国,从一个世界急速奔向另一个世界
46 扬•索德克:我有一张坏蛋脸,可作品都关于爱情
52 乔—彼得•威金:拍摄残骸,模糊历史与现实、生与死
58 马克•内维尔:摄影都是谎言,我想通过说谎讲出真相
66 陈传兴:影像就像火山灰一样生长
74 奥奎•恩维佐:如果没有不同的声音,双年展将会如何?
82 长谷川佑子:人景互动是最美的公共艺术
90 马雷克•巴特里克:艺术评论,就应是批判性写作
98 贾可•雷诺阿:如果晚生50年,雷诺阿会去拍电影
106 埃里克•辛纳:若他在世会因受限制而兴奋
118 亨里克森:自拍先驱蒙克,摄影对他意味着什么?
126 郭莱德:“西方眼光”下的水墨收藏
136 罗伯特•惠特曼:FBI艺术侦探谈艺术犯罪与侦查

148 往事钩沉
150 连环画手稿原作背后的故事
154 陈逸飞辞世十周年,合作画家追忆往事
163 “假画大案”与上海画家的“美国梦”
177 张静江家的厨子如何成为20世纪海外最大的中国古董商
191 竹建筑双年展里的乡愁何时落地?
202 1993年,中国艺术家在意大利的奇遇
212 中国“达达”在哪里?

220 我来画像
222 章明:90岁女建筑师爬上脚手架,听见老建筑的“语声”
228 陈家泠:从大本营出发,永远在路上
234 宗福先:为人民写作,不会感到恐惧
240 邓明:为百位文人画像,寻找他们的真实面貌
244 金宇澄:我画的小说插图,是细节的补充
250 翟永明:画中的人物,镜头背后的诗人
256 余启平:披上人间烟火的袈裟
260 韦力:甘愿为藏书之魂踏遍天涯
266 吴梅森:他的抽象水墨需要人“聆听”
270 宋迎春:藏画,藏知音,藏故事
274 柴一茗:一个恋物癖和他的“纯真博物馆”

280 我有“艺见”
282 谈论女性艺术家,我们究竟是在谈什么?
285 如何走进上海外滩的“内心”?
290 新闻摄影可以不那么“美”吗?
295 摄影群众等于摄影市场?
299 看得懂的艺术和看不懂的文章
302 眼里的重量和心里的重量
305 为什么有的艺术展只能热一天?
308 隔江相望的鲁本斯和莫奈
313 不必把画廊逼向“江湖”
315 谁在充当朝鲜艺术的“乌里•希克”?
319 让商业的归商业,让大众的归大众
323 除了美,书店还能有什么?
326 当代艺术作品可以摸吗?
328 深入公园里的艺术中心还能做什么?
331 在美术馆里疗愈你我
334 打通艺术品消费的最后一厘米
337 原版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340 时尚消遣,何必以艺术的名义

345 后记


【前言】

《艺术第一眼》郑重序

对徐佳和,识其人,读其文,和刘旦宅有些因缘。刘子不只是画家,而且是学人,平生解老庄屈子,玄想八方,语言木讷如老僧,极具思辨的哲理,而且对文章的品评,言必中的,入木三分。某日他突然对我说:“认识徐佳和吗?文章写得好,找她来谈谈。”事情常常有因无缘。不久,旦宅兄病重,驾鹤西行。此后,我和徐佳和相识,知她供职于《东方早报》,与我为同道。

在上海乃至中国新闻史上有一张《东方早报》,被认为是新闻界江湖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因有一批像徐佳和一样的青年才俊的参与而风生水起,清新凌厉,但终因“水土不服”枯萎
了;后来变身、转型、重生,但还是“留得枯荷听雨声”,给人留下许多记忆。徐佳和在该报艺术评论上发表的文章,如今结集出版,读之有往事并无苍老之感。

《江湖》是一幅画,徐佳和看到过,感动过,而且出现在她的评论文章中,似乎有些恋恋不舍。以往人们多用“艺术的海洋”之类的语言来形容绘画。海洋浩瀚、深邃、无尽,而艺术的生发与成长却像江河湖海一样,在平静或激越中流动、交汇。绘画中的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都出现在徐佳和的笔下,但她很少用“继承”或“借鉴”的字样来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涓涓细流的小河、微波涟漪的湖面,还是惊涛骇浪的大河,她的文笔都如轻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给流动变化的绘画艺术带来新的生命,表现得那样微妙。

把蠢蠢欲动的愤怒、欣喜、念想、神伤、无奈,统统按捺住,然后狠狠地一股脑儿揿进了画里,幻化成了小和尚,眯着的眼睛里飘过风轻云淡,裹着袈裟的背影欲求而不得,徘徊又徘
徊之后眉梢的一抹红晕……这是徐佳和对一位画家的描写,很能代表中国历史新时期画家的心态。徐佳和写了不少画家,有的生活在本土;有的在国外闯荡了多年又回来;有的脱尘绝俗,为艺术而活着;有的驰骋于书画市场,和经济结起了无形的链条;有的受现代派的启发,受当代艺术的影响;有的向传统绘画中求生活……无论是哪一类画家,他们都在探索,在探索中有着向往,有着徘徊,有着选择,只是没有所谓的成功与失败,只是体现了当今的价值观。绘画不再是政治标签,正如徐佳和所说,模糊了历史与现实的分野,打消了生与死的极限。

从拍卖市场来看,不只是书画文玩,还有带着时间风尘的老茅台酒、老普洱茶、老山参、老洋房、老旗袍……这些物品流传的背后都有着收藏家的身影。特别是书画,讲究的是流传有序。这个“有序”就是收藏家的著录、题跋和印记。过去的收藏家花钱买风雅的同时又肩负着“保护文物”的庄严使命;一个时代的绘画,能够让后人当作文化珍视起来,收藏家应该是第一功臣。今天的收藏家有着怎样的一种心态呢?一位收藏家告诉徐佳和,他的收藏是“藏画、藏知音、藏故事”,此话说出了当今收藏家新的收藏境界。讨论收藏、绘画和故事永远是离不开的话题。而这位收藏家的心境向我们透露出,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的意思。

欣赏、评论、与画家的交流和对画家的理解,统一在徐佳和的文章中。《呐喊》《星空》以及《向日葵》,对她有着直觉上的震撼;而进入中国水墨则更多的是品味和琢磨。在这样的过程
中,她有着看得懂的艺术和看不懂的文章的困惑。她认为文字理应成为沟通观者和艺术家之间的桥梁,注意,这是桥梁,而非故意设置的另一重解释的障碍,也不应该是策展人、批评家对理论和方法论的霸占。观画如读诗,各随所得。诚如泥淄皆水,唯舌能辨其味,艺术欣赏,因以知味为先,从直觉到琢磨,这是艺术欣赏的磨练过程。而艺术家的用心,和观赏者、批评者未必相同。这就需要批评者去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是什么,艺术作品的价值是什么,艺术家的初创心境是什么。关于这些,她都力求在文章中用通俗的语言,把更深刻的哲学内涵表述出来,力避自我陶醉的梦呓之语,力避用几个世纪之前视为金科玉律的概念给当代艺术增加几道光环。她有着自己的见解,但又不把话说绝说死,从而给人留下更广阔的思索空间。

一潭清水,纯可见底,而又有着混沌般的不可捉摸,读其文,观其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真是文如其人啊。一个敏感、多思、机智的精灵在尘世间飘来飘去,却又去尘绝俗,诚实可信。她游走于东方和西方的艺术天地,提出了艺术家要真诚,不能给观赏者以欺骗的警诫。纯真博物馆主的恋书、恋碟、恋植物、恋石头、恋种子,恋一切可恋之物,她又觉得自己身在其中,倾情于笔端。精于装饰,又不追求华丽,只像小盆景那样精致。追求自我,不管别人说东道西,作文与做人都应有这样的风格。

当今,做人难,作文更难。徐佳和何尝不是生活在这两难之中呢!

郑重 2021 年6 月


【书摘与插画】

马克•吕布:
记录中国,从一个世界急速奔向另一个世界

1957年1月1日,纪实摄影大师马克•吕布得到了中国的签证,他一天都不愿意耽搁,就在当天从香港地区进入了内地,香港这边的警察不愿意开车送他过去,冷冷地说:“要去,你自己走过去。”马克•吕布回首望了一眼永远比内地旗杆矮一截的香港地区的英国国旗,大步跨过了边界。1957年,风云变幻。而1957年的第一组中国报道,也是奠定他殿堂级大师地位的一次东方之行,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二次为期5个月的长途旅行。从那时起他先后多次访问中国,观察和记录了在中国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他和这个国家的不解之缘就此开启。他拍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

2010年,为了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的《直觉的瞬息——马克•吕布回顾展》到沪的马克•吕布已经88岁,在从机场进入上海市区的车上,他迟缓却清晰地回忆起50多年前第一次进入中国的那个场景:“从广州到北京,坐火车要2至3天。南京长江大桥还没有建起,火车到了江边,我们还要坐船渡江。在重庆,第一次坐上了中国的飞机。”

2010年,《直觉的瞬息——马克•吕布回顾展》,展出了马克•吕布的近120件摄影作品,多为黑白照片,穿插少量近期创作的彩色作品,还有数张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珍贵作品。他因此而来到上海。

2010年,马克•吕布真的有些老了,法语与英语的边界从他的脑海到唇边的反应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让老人看起来疲惫不堪,却对窗外的上海的景致兴致盎然。多年前的回忆时不时地跳出来镶嵌到当下与本人的谈话中:“我发现我爱上了这个地方,虽然不会说中文,而且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外国人是不允许和中国人随便说话的,但是我非常喜欢以那种方式和角度观察这里。”作为玛格南图片社(MagnumPhoto)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他拍摄过周恩来、毛泽东,参加过法国抵抗运动,拍摄过1968年巴黎的“5月风暴”,成为越战中唯一获得准许进入越南拍摄的摄影师。1990年之后几乎年年访问中国,老人也见证了中国社会从一个世界急速奔向另一个世界的过程。对于早年的“左派”经历,马克•吕布并不以为然:“我现在是一个坚定的独立派。”


. 摄影是记录 .
不同于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马克•吕布用直觉摄影,见证了越战的残酷、中国特殊年代文化的倒退。在马克•吕布的镜头下,观者所能感受到的不是世界的平静。马克•吕布的黑白影像里,尽管呈现了很多人性与世界丑恶的一面,但这位大师拍摄这些作品的意图不带有任何偏见,用他的话来说:“只喜欢拍摄很细节的东西,因为上帝是存在于细节中的。”

此次展出的照片中,有他偷拍的一张毛泽东鼓掌的照片,从技术上而言,光线、构图都不能称为完美,甚至是一幅很糟糕的摄影作品,然而这是他唯一留存下来的毛主席会见波兰总理时的图片记录。还有他1957年拍下了在中央美术学院里面被写生的裸体女模特,1966年最后的裸体写生课。那时的中国,面对相机镜头,还充满了警觉、戒备与神秘。

与马克•吕布同时代的摄影大师之作品,以黑白照片居多,一方面因为当时摄影胶片的成像技术仅限于此;另一方面,当大多数人习惯把世界以黑或者白来区分的时候,在这些大师的影像里,还能看到介于黑白之间的灰。

马克•吕布作品的背后,是漫长的旅途——印度、伊朗、越南,以及对全人类的同情心。他最著名的照片之一是《埃菲尔铁塔的油漆匠》,拍摄于1953年的巴黎。这张照片描绘了一个正在粉刷建筑物的工人,他的造型就像是栖息于塔间的舞者。马克•吕布的照片中常出现单一的人物。在安卡拉,中心的人物剪影映衬着工业背景;在法国,一个男子躺在地上。垂直的构图强调了风景、树、天空、水,还有风吹拂过的草丛,所有这一切,都围绕着人物而展开。

还有一张摄于1967年华盛顿的照片,当时,美国侵越战争越打越难缠。美国气急败坏,决定与南越军队联合向柬埔寨进攻。面色阴沉的总统尼克松在电视上说:“我们将不允许敌人躲在有利的庇护所里把上千个美国人杀掉。”这种战争叫嚣在美国大学校园里的反应是意料之中的,学生掀起了空前的抗议示威浪潮。十万多名学生直捣华盛顿,把白宫变成了一个武装兵营。面对荷枪实弹的武装士兵,学生毫不畏惧,他们手捧鲜花,祈求和平,有的学生还采来一束束鲜花,插进士兵的枪口。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家们为了自己及其集团的利益,屡屡惹是生非,使得世界战乱不断,不得安宁。血气方刚的学生,有知识,有见解,有骨气,有热情,在各个国家都是保卫和平的中坚力量。


. 摄影是光 .
马克•吕布1923年出生于法国里昂,14岁就从父亲那里得到一部简单的柯达相机。在他8岁的时候就拍摄了生平的第一张照片。当时他正在玩耍,一对夫妇站定在他的面前并请他拍一张照。这个羞涩的小男孩犹豫地举起相机,颤抖着按下快门。他感到自己做了违禁的事。即使现在,作为知名摄影师的马克•吕布,依然有一点儿这样的感觉。莱卡相机M6型,35毫米镜头,以轻柔顺滑的快门拍下他的敏锐捕捉,莱卡的快门是轻柔而谦卑的,像马克•吕布的心。几十年的拍摄生涯,他坚持只使用现场光,让他的镜头保持着视觉的温柔。步履不复稳健的老人,轻声说:“我不是一个政治人物,我面对那么多人时不会说话。”“摄影”在他的眼里,就是光,而他喜欢云、雾、阴影,即使没有阳光也还能够适应,家乡里昂的阳光在他的记忆中依然是最美丽的阳光。

卡帕(Capa)在玛格南图片社为他接风时,发现他很害羞,就对他说:“到伦敦去,在那里可以找女人,学英语。”马克•吕布于1954年抵达英国城市利兹,但是,他既没有找到女人,也没有学会英语。这座灰色的工业城市笼罩在哀愁的气氛中,似乎仍旧停留在19世纪,这使他想起了自己的出生地里昂。于是他回到了伦敦,将胶卷交给一位摄影编辑。然而,那位仁兄二话没说,就先说了下面这句话:“卡帕过世了。”大惊失色之下,马克•吕布又返回了巴黎。然后,他把所有的事情忘得干干净净:利兹、胶卷,以及那里的梦中情人。

1943年至1945年期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名工程师,马克•吕布参加了法国的抵抗运动。在工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决定当个业余摄影师。1951年他遇到布列松,布列松非常欣赏他,但是却不希望他离开工作的工厂。1953年,他加入了布列松等人创办的玛格南图片社,两年后成为正式成员。1956年他访问中国5个月,1957年和1965年又两次访华。当越南战争爆发后,他进入越南,从越南和美国两个方向记录战争的残酷。这段时间他在亚、非、东欧的许多国家旅行摄影。1979年退出玛格南图片社。20世纪90年代以后几乎年年访问中国。

马克•吕布拍摄照片时不喜欢跟其他记者去抢最好的位置和角度,遇到暴力、血腥、折磨人的场面,他宁可闭上眼睛、盖上相机的镜头……政治记者式的摄影,其实并不适合马克•吕布的真性情。马克•吕布的足迹遍布全世界,他将镜头对准了日常生活,注视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将多年拍摄上海的照片做成了一个小型影像作品,其中的马克•吕布常常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偷偷拍下身前的一组被拍者和拍摄者。那些站在“美好景象”布景前的纪念照,间接地透露出当时世俗的理想和审美趣味,也间接地告诉人们那个时代象征“美好”的事物究竟是什么。以纪实摄影闻名的马克•吕布再三申明他反对“纪实”,“一张照片,并不比任何一个人在公共汽车里随便说的一句话更重要”。

马克•吕布(Marc Riboud)
摄影师。1923年6月24日生于法国里昂。1952年加入著名的玛格南图片社。其成名作是摄于1953年的《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匠》。1957年起多次访问中国,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观察和记录了在中国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留下很多经典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