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推荐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教学需要紧跟行业技术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业界主流厂商的技术与设备,不断引入新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的配套教材,本书立足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以真实的应用场景为基础,以企业中的网络工程项目为载体,采用“项目驱动”“层次化”“模块化”的思路对内容进行精心组织和编排,以求更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书按照化繁为简、化整为零、有机整合的教学思路,把一个复杂的企业网络规划、设计与构建分解为一系列知识、技能相对独立的简单模块,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独立完成复杂的综合性网络的规划、设计、配置和调试能力。
【作者】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教学需要紧跟行业技术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业界主流厂商的技术与设备,不断引入新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的配套教材,本书立足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以真实的应用场景为基础,以企业中的网络工程项目为载体,采用“项目驱动”“层次化”“模块化”的思路对内容进行精心组织和编排,以求更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书按照化繁为简、化整为零、有机整合的教学思路,把一个复杂的企业网络规划、设计与构建分解为一系列知识、技能相对独立的简单模块,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独立完成复杂的综合性网络的规划、设计、配置和调试能力。
【内容】
《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和交付,着重阐述了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一般方法和技术内容。
《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共12章,包括网络系统规划设计总览、网络物理拓扑总体设计、局域网规划设计、广域网规划设计、数据中心网络规划设计、无线局域网规划设计、网络出口规划设计、网络IP地址与路由规划设计、网络可靠性规划设计、网络安全规划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实施与项目交付。
《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可以为网络系统集成行业从业者提供系统的、清晰的、可操作的方法指导,也可以作为高职及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
【目录】
第 1章 网络系统规划设计总览1
1.1 网络规划1
1.1.1 网络规划概述2
1.1.2 确定项目背景3
1.1.3 明确项目需求和预算5
1.1.4 选择技术方向7
1.1.5 网络规划总结8
1.2 网络设计9
1.2.1 网络拓扑设计11
1.2.2 物理网络设计14
1.2.3 逻辑网络设计16
1.3 总结20
1.4 习题21
第 2章 网络物理拓扑总体设计22
2.1 物理拓扑概念22
2.1.1 星型网络拓扑23
2.1.2 总线型网络拓扑23
2.1.3 环型网络拓扑24
2.1.4 树型网络拓扑24
2.1.5 互连网络拓扑25
2.1.6 双星型网络拓扑26
2.1.7 组合型网络拓扑26
2.2 典型网络拓扑结构应用场景26
2.2.1 小型网络26
2.2.2 中型网络27
2.2.3 大型网络28
2.3 物理设备选型28
2.3.1 交换机29
2.3.2 路由器30
2.4 互连介质选型31
2.4.1 双绞线31
2.4.2 光纤33
2.4.3 电话线33
2.4.4 同轴电缆34
2.4.5 无线34
2.4.6 介质选型35
2.5 物理网络可靠性设计36
2.5.1 拓扑可靠性36
2.5.2 网络设备可靠性37
2.5.3 互连介质可靠性39
2.5.4 机房可靠性39
2.6 网络组网设计39
2.6.1 模块化组网40
2.6.2 层次化组网—三层结构41
2.6.3 层次化组网—二层结构42
2.7 常见组网设计应用场景43
2.7.1 二层结构—数据中心网络44
2.7.2 二层结构—企业城域网45
2.7.3 三层结构—企业园区网45
2.7.4 三层结构—教育行业46
2.7.5 三层结构—金融行业46
2.7.6 三层结构—铁路行业47
2.7.7 三层结构—电力行业47
2.8 总结48
2.9 习题48
第3章 局域网规划设计49
3.1 局域网物理架构设计49
3.1.1 有线局域网中的常见设备与设备选型50
3.1.2 有线局域网中的介质类型52
3.1.3 总结53
3.2 VLAN设计54
3.2.1 VLAN规划原则54
3.2.2 VLAN的划分方式55
3.2.3 VLAN编号的分配57
3.3 GVRP设计58
3.3.1 GARP与GVRP概述58
3.3.2 GVRP的设计重点58
3.4 VLAN间路由的设计59
3.4.1 使用物理接口的VLAN间路由设计方案60
3.4.2 使用物理子接口的VLAN间路由设计方案61
3.4.3 使用三层交换机的VLAN间路由设计方案62
3.5 STP的设计63
3.5.1 STP的IEEE版本63
3.5.2 STP的设计原则64
3.6 DHCP的设计65
3.6.1 小型局域网的DHCP设计方案65
3.6.2 中型局域网的DHCP设计方案66
3.6.3 大型局域网的DHCP设计方案66
3.7 ACL的设计68
3.8 总结69
3.9 习题70
第4章 广域网规划设计71
4.1 广域网概念介绍71
4.1.1 广域网互连方式—运营商专线72
4.1.2 广域网互连方式—VPN73
4.1.3 专线还是VPN74
4.1.4 广域网接口类型75
4.1.5 广域网接口常用技术77
4.2 专线技术及其应用场景79
4.2.1 裸纤专线79
4.2.2 SDH/MSTP/WDM传输专线80
4.2.3 MPLS VPN专线81
4.3 VPN技术及其应用场景82
4.3.1 Access VPN的应用83
4.3.2 Intranet VPN的应用84
4.3.3 Extranet VPN的应用86
4.4 总结88
4.5 习题88
第5章 数据中心网络规划设计89
5.1 数据中心主要技术概述89
5.1.1 链路聚合与M-LAG90
5.1.2 堆叠技术91
5.1.3 VxLAN与EVPN92
5.2 数据中心网络物理架构设计94
5.2.1 数据中心网络的拓扑设计95
5.2.2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常见设备与设备选型96
5.2.3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介质类型100
5.3 数据中心逻辑设计100
5.3.1 IP地址的规划设计101
5.3.2 VNI的规划设计101
5.3.3 数据中心的逻辑分区设计102
5.3.4 底层(Underlay)网络设计103
5.3.5 覆盖层(Overlay)网络设计104
5.3.6 数据中心的高可靠性设计106
5.4 总结107
5.5 习题108
第6章 无线局域网规划设计109
6.1 无线局域网架构设计109
6.1.1 二层组网与三层组网110
6.1.2 直连组网与旁挂组网111
6.1.3 直接转发与隧道转发112
6.1.4 华为Wi-Fi 6产品113
6.1.5 华为AC6800V无线接入控制器116
6.1.6 华为AC6805无线接入控制器117
6.1.7 华为AirEngine 9700-M无线接入控制器118
6.1.8 华为AC6508无线接入控制器119
6.1.9 华为AirEngine 8760-X1-PRO室内AP120
6.1.10 华为AirEngine 6760-X1室内AP120
6.1.11 华为AirEngine 5760-51室内AP121
6.1.12 华为AirEngine 5760-22W面板AP122
6.1.13 华为AirEngine 9700D-M敏捷分布式AP123
6.1.14 华为AirEngine 8760R-X1E室外AP124
6.2 无线局域网的IP地址和VLAN规划125
6.2.1 管理VLAN与业务VLAN125
6.2.2 VLAN与SSID的几种映射方式126
6.2.3 IP地址分配128
6.3 无线局域网漫游概述128
6.3.1 AC内漫游与AC间漫游128
6.3.2 二层漫游和三层漫游129
6.4 无线局域网的可靠性设计131
6.4.1 VRRP双机热备132
6.4.2 双链路热备133
6.4.3 N+1备份133
6.5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准入设计134
6.5.1 802.1x认证135
6.5.2 MAC认证136
6.5.3 门户认证136
6.6 总结137
6.7 习题137
第7章 网络出口规划设计138
7.1 网络出口物理拓扑结构设计138
7.1.1 单一出口网络结构139
7.1.2 同运营商多出口网络结构140
7.1.3 多运营商多出口网络结构141
7.1.4 出口连接物理拓扑网络结构142
7.2 网络出口流量规划设计143
7.2.1 单一出口143
7.2.2 同运营商多出口143
7.2.3 多运营商多出口146
7.3 网络出口技术设计149
7.3.1 静态路由150
7.3.2 缺省路由151
7.3.3 PPPoE151
7.3.4 NAT152
7.3.5 NAT Server153
7.3.6 BFD154
7.3.7 PBR155
7.4 总结156
7.5 习题156
第8章 网络IP地址与路由规划设计157
8.1 IP地址的规划与设计157
8.2 IP路由的规划与设计159
8.2.1 路由来源的比较159
8.2.2 路由域的设计161
8.3 OSPF协议的设计原则163
8.3.1 虚链路163
8.3.2 路由汇总设计164
8.3.3 末节区域设计164
8.3.4 快速收敛机制与OSPF网络可靠性设计166
8.3.5 OSPF认证168
8.4 总结169
8.5 习题169
第9章 网络可靠性规划设计170
9.1 网络可靠性的定义和体现170
9.1.1 设备单板可靠性171
9.1.2 设备整体可靠性172
9.1.3 链路可靠性173
9.1.4 逻辑架构可靠性174
9.2 物理层架构可靠性设计174
9.2.1 堆叠和集群技术的应用176
9.2.2 堆叠和集群技术的优势177
9.2.3 以太网链路聚合技术178
9.3 二层网络架构可靠性设计180
9.3.1 MSTP180
9.3.2 快速收敛机制181
9.3.3 BPDU保护182
9.3.4 根保护182
9.3.5 环路保护183
9.3.6 TC保护184
9.4 三层网络架构可靠性设计185
9.4.1 路由协议高可靠性设计185
9.4.2 网关高可靠性设计191
9.5 总结192
9.6 习题192
第 10章 网络安全规划设计193
10.1 二层网络安全性设计193
10.1.1 端口隔离技术194
10.1.2 MAC地址表安全194
10.1.3 端口安全技术196
10.1.4 DHCP Snooping196
10.1.5 动态ARP检测197
10.1.6 IP源防护198
10.1.7 风暴控制与流量抑制199
10.2 三层网络安全性设计200
10.2.1 基础设施资源的安全性设计200
10.2.2 路由协议的安全性设计200
10.2.3 基础设施管理平面的安全性设计202
10.3 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设计203
10.3.1 边界防御安全203
10.3.2 WLAN环境中的身份认证203
10.3.3 业务数据的安全性防护204
10.4 园区网出口安全性设计204
10.4.1 Web安全205
10.4.2 出口防火墙反病毒设计206
10.4.3 入侵检测系统与入侵防御系统206
10.5 园区网中的数据安全性设计207
10.5.1 IPSec207
10.5.2 MACsec208
10.6 总结209
10.7 习题209
第 11章 网络管理与维护210
11.1 网络管理与维护概述210
11.2 网络管理工具211
11.2.1 CLI211
11.2.2 SNMP213
11.2.3 NETCONF215
11.2.4 NetStream217
11.2.5 sFlow219
11.2.6 Telemetry220
11.2.7 Syslog223
11.2.8 LLDP224
11.2.9 镜像225
11.3 总结227
11.4 习题227
第 12章 网络实施与项目交付228
12.1 项目交付流程228
12.1.1 项目启动会与细化实施方案229
12.1.2 开箱验货与DOA流程230
12.1.3 设备安装231
12.1.4 硬件质量自检233
12.1.5 软件调测234
12.1.6 项目初验、试运行、培训、终验与交付235
12.2 高危操作流程235
12.3 总结236
12.4 习题23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