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历史制度主义理论视野下从政治体系内部的政治制度体系中的主导性制度或制度体系的运作出发,来考察这种主导性的制度或制度体系对于政治体系的存续与运作的重要作用。为了形象的表达出这种制度的作用,本书创造了轴心制度的概念。通过假定轴心制度是一个政治体系维系与运作的必要条件,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用构建一套轴心制度的方法来提高政治体系存续的稳定性,进而推动政治体系的发展。笔者选取了传统中国帝国时代的官僚制度与帝国的政治体系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传统官僚制度对帝国的政治体系的支撑作用,提炼出轴心制度的概念,并运用这种思路去解决与思考其他政治体系的维系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分析了中国古代社会官僚制度的成长与演变过程,通过研究传统官僚制度对古代中国的政治体系的支撑作用,提炼出轴心制度的概念,并运用这种思路去解决与思考其他政治体系的维系问题。本书不但展现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本身的来龙去脉,而且通过对官僚制度的研究,揭示轴心制度的存在,并在理论上阐明轴心制度对中国古代国家以及国家制度体系成长的价值与意义,动态地展现了官僚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体系的持续不断的支撑作用与影响。


【作者简介】

谷宇,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2008年复旦大学博士毕业。主要从事党建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先后获2009年教学优秀奖、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国梦优秀宣讲员。


【目录】

序言一  林尚立 / 001

序言二  高奇琦 / 001

导论 历史制度主义理论视野下的政治体系存续与运作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以及本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003

二、相关研究文献的检视及综述 / 007

三、本书的研究视角与主要方法 / 013

四、本书的基本概念、理论假设、主要内容以及结构安排 / 016

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

节  政治体系及其存续条件 / 023

第二节  历史制度主义理论视野中政治制度的作用与轴心制度概念 / 029

第三节  轴心制度与政治体系的关系研究 / 036

本章小结 / 042

第二章 传统官僚制度与帝国政治体系的关系的历史逻辑分析

节  封建政治制度体系的衰落与解体 / 045

第二节  专制王权的建立与科层制官僚制度体系的形成 / 062

第三节  传统官僚制度的转型与帝国政治体系的巩固 / 084

本章小结 / 113

第三章 传统官僚制度与帝国政治权力统一框架的形成及帝国的政治整合

节  传统官僚制度与帝国政治权力统一框架的形成 / 118

第二节  传统官僚制度与帝国政治权力的配置与运作 / 140

第三节  传统官僚制度与帝国的政治整合 / 163

本章小结 / 172

第四章 传统官僚制度与帝国的意识形态整合

节  帝国政治权力的信仰结构 / 176

第二节  传统官僚制度与帝国意识形态及其内部的斗争与融合 / 191

第三节  传统官僚制度与帝国意识形态整合的实践及

其结果——帝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推行与官僚制度的内化 / 225

本章小结 / 244

第五章 传统官僚制度与帝国社会政治生活秩序的维系

节  传统官僚制度与帝国政治生活的统治和治理及其对帝国主要社会关系的调整 / 247

第二节  传统官僚制度下帝国官僚的活动——帝国的统治与治理及帝国社会生活秩序的维系 / 262

第三节  传统官僚制度与帝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 调整 / 287

本章小结 / 296

第六章 传统官僚制度与帝国政治体系的变迁

节  传统官僚制度的功能变迁与帝国政治体系的调适性变迁、边缘性变迁 / 299

第二节  传统官僚制度的断裂与帝国政治体系的整体性变迁 / 312

本章小结 / 324

本书结论 / 325

参考文献 / 330

后记:知恩报恩,方得始终 / 340


【前言】

序言一

人的现实生活处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离不开社会,也离不开国家,既受制于社会,也受制于国家。社会因人的生产和生活而起,国家因社会发展而起。人首先组成社会,为了组织起来的社会能够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人们才建构国家。国家在社会基础上形成。社会创造国家的目的,是要借助国家的力量来维持自身的秩序与安全,因而,社会既需要国家这个外在的力量存在,同时也需要控制这个外在的力量,以免社会被国家这个外在力量全部吞食,为此,社会设立制度以约束国家。国家产生的使命是治理社会,为此,国家也需要从创造秩序、治理与安全出发,建构用于规范人与社会的制度。从社会出发用于控制国家的制度与从国家出发用于治理社会的制度的有机组合,就构成一个国家的国家制度。显然,这种有机组合所形成的国家制度不是从两种取向出发形成的制度的叠加,而是国家与社会两大力量、两大意志交互作用的产物,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是国家与社会协调与契约的结果。马克思说:“国家制度只不过是政治国家与非政治国家之间的协调,所以,它本身必然是两种本质上各不相同的势力之间的一种契约。因而,法律不能决定两种势力中的哪一种,即国家制度的哪一个部分有权改变国家制度本身,有权改变整体。”

既然如此,那么现实存在的任何国家制度,都不是制度部件的叠加与组合,相反都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的各项制度部件的功能和意义,并不取决于部件本身,而是取决于整个国家制度的内在使命和政治逻辑。正如所有的树木都有枝桠和树叶,而所有的枝桠和树叶的形态与功能,不取决于枝桠和树叶本身,而是取决于树木本身。国家制度是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和协调中成长起来的,犹如一棵树木,其内在的使命和逻辑通过其制度的整体来体现,其中既勾联起国家与社会,又同时支撑着国家与社会的制度,构成国家制度体系中的轴心制度,它犹如树之主干,支撑着整个国家的“制度之树”,在抓住社会的同时,也撑起国家。由此可见,轴心制度的强弱、存废,不仅关系一个国家制度体系的健全程度与运行成效,而且关系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以及一个民族的兴衰与存亡。

显然,这种轴心制度,不是一时建构形成的,而是在国家与社会长期互动中锤炼出来的。例如,中国古代帝国体系中的官僚制度;现代西方民主中的议会制度,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运动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必须指出的是,在制度建构中,我们固然可以确立某项制度为轴心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项制度就能在实践中成为轴心制度。因为,任何一项制度之所以成为轴心制度,并不因为它被置于国家制度体系的中心,而是因为它使国家制度中的各项制度都直接或间接地以它为中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因此使自身成为国家制度的逻辑起点和根本支撑点。任何制度要达到如此境界,都必须经历长时期的建设和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这种制度既要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参与,从而成为聚合社会的制度力量;也要获得至高的权力与权威,从而成为聚合国家的制度力量。这意味着轴心制度的成长,不仅是全面渗透社会,扎根社会的过程;而且也是嵌入国家,重铸国家的过程。因而,轴心制度的成熟,是一个社会与国家成熟的基本标志;换言之,一个社会与国家只有在不断健全轴心制度,并使其日臻完善的努力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与成熟。

纵观天下古今,在人类创造的政治文明中,能够称得上轴心制度的不多。现代西方民主制中的议会制是其中之一,中国千年帝国体系中形成的官僚制度也是其中之一。就西方民主的成长以及现代国家建设的逻辑来看,没有现代的议会制度,也就不可能孕育和发展现代西方民主。正是议会制度的成熟,使现代西方民主得以巩固和完善。从西方民主的政治逻辑来看,议会制度并不仅仅是议会体制本身,它实际上代表着一种制度体系和政治文化体系。就其所代表的制度体系而言,它至少包括现代选举制度、预算制度、政党制度、制衡制度、协商制度等。就其所代表的政治文化而言,议会制度蕴含并体现着人民主权、社会契约、权利平等、法治政治、公共服务等核心价值。可见,议会制度的成熟,所带动的不是议会制度本身的成熟,而是整个国家政治体系和政治生活的成熟。这正是轴心制度所具有的功能与能量。

不仅现代西方民主的成长与国家建设是如此,中国古代帝国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如此。就中国帝国体系形成的政治逻辑来看,首先形成的是中央集权体制和皇权制度。中国的历史表明,使得中央集权的帝国体系和皇权统治得以巩固的,则是官僚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当官僚制度通过科举制而走向全面成熟的时候,中国的帝国体系和皇权统治也就走向全面的成熟。因为,通过这样的官僚制度,社会获得了上升的空间,使强大帝国政权控制下的社会成为开放的,有机会的社会;通过这样的官僚制度,社会中的每个人所共同拥有“修齐治平”的人生实践获得了制度化的实现途径;通过这样的官僚制度,帝国就能够将其核心价值有效地分配到社会的每个成员,从而为帝国体系的巩固创造基本的合法性基础;通过这样的官僚制度,帝国就能够从科举考试的优异者之中源源不断地获得优秀的治国人才,从而保障了大国治理所需要的人力、人才和智慧资源。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帝国体系中,官僚制度当仁不让地扮演了轴心支柱的作用。历史表明,中华帝国体系既因官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而得以巩固和发展;同样,也终因官僚制度的解体而终走向崩解。进入二十世纪,随着科举制在 1905年的废止,中华帝国体系也就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后在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中彻底崩解。谷宇的专著全面分析了中国古典社会官僚制度的成长与演变过程,其的贡献不

在于展现了中国古典官僚制度本身的来龙去脉,而在于通过对官僚制度的研究,揭示轴心制度的存在,并在理论上阐明轴心制度对国家以及国家制度体系成长的价值与意义。研究是具体的,而揭示出的政治逻辑却具有理论价值和普遍意义。

揭示轴心制度的存在,不仅对于考察和分析历史上的国家和国家制度有意义,而且对于思考现实中的国家建设和发展也具有深刻的价值和意义。就中国的政治发展和国家建设来说,基于轴心制度的原理,人们很容易形成这样明确的政治共识:人民民主所形成的国家制度是以党的领导制度为根本领导制度的;作为中国国家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轴心制度,党的领导制度的建设和成长,不仅包括党的领导制度本身,而且包括围绕党的领导制度所形成的制度体系和政治价值体系;只有党的领导制度真正成为中国国家和国家制度的轴心制度,在凝聚社会的同时,整合国家,中国才能真正从大国变为强国,才能真正完成国家建设,成为成熟的现代国家。这是本书留给我们的的理论想象空间。这也是本书的现实价值所在。

林尚立

2021 年 12 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