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无论是情窦初开的男女少年、试涉爱河的青年男女,还是曾经沧海的中年人甚至夕阳无限好的老年人,如能捧读古代那些优美的诗章包括悦读其中的爱情诗,领略我们前人的感情之真、心地之善与人性之美,品味并共情于他们的欢乐、苦痛与哀愁,憧憬未来,珍惜当下,回首年华,当会如同赴一场美好的约会或品一席精神的盛宴吧!。


【内容简介】

从《诗经》《楚辞》发轫,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80多位恋人、情人、诗人高歌低咏,吟诵唱和,共同谱就这一永恒的多声部的爱情大合唱。

艾青、臧克家、郭小川、余光中、洛夫、流沙河、黄维樑等人赞誉的“诗美学”名家李元洛,70余年沉潜古典诗词,耄耋之年回首青春,精选精注、精译精赏绝美爱情诗词100首;90后超人气插画师呼葱觅蒜精绘古风封面插画。


【作者简介】

李元洛: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散文家、教授、研究员。湖南长沙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学、师专教师近20年,后任湖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湘潭大学与西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中华诗词研究会顾问、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在海峡两岸出版有《诗美学》《诗国神游——古典诗词现代读本》等诗学著作十余种,《唐诗之旅》《宋词之旅》《元曲之旅》等诗文化散文著作十余种。

享有盛名。多部作品获得过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及、省级奖。


【目录】

目录:

前言

恋情篇·琵琶弦上说相思

5 关雎 / 诗经 周南

8 木瓜 / 诗经 卫风

11 采葛 / 诗经 王风

14 蒹葭 / 诗经 秦风

18 月出 / 诗经 陈风

21 越人歌 / 楚辞

24 琴歌 /〔汉〕司马相如

28 上邪 /〔汉〕乐府

31 子夜四时歌(春歌之三) /〔南朝〕乐府

34 读曲歌 /〔南朝〕乐府

37 长干曲 /〔唐〕崔颢

40 相思 /〔唐〕王维

44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47 竹枝词(选一) /〔唐〕刘禹锡

50 采莲曲 /〔唐〕白居易

53 答张生 /〔唐〕崔莺莺

56 莺莺诗 /〔唐〕元稹

60 离思 /〔唐〕元稹

63 无题二首(之一) /〔唐〕李商隐

67 情 /〔唐〕吴融

70 思帝乡 /〔五代〕韦庄

73 菩萨蛮 /〔五代〕李煜

77 蝶恋花 /〔宋〕柳永

80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83 卜算子 /〔宋〕李之仪

86 临江仙 /〔宋〕晏幾道

90 鹊桥仙 /〔宋〕秦观

93 青玉案 /〔宋〕贺铸

96 【双调】折桂令 梦中作 /〔元〕郑光祖

99 妒花 /〔明〕唐寅

103 柳絮词 /〔明〕钱谦益

106 长相思 采花 /〔清〕丁澎

109 高高山上一树槐 /〔清〕民歌

112 壮族山歌 /〔清〕民歌

欢情篇·但愿君心似我心

119 桃夭 / 诗经 周南

122 古绝句 /〔汉〕乐府

125 桃叶歌(选二) /〔东晋〕王献之

129 答王团扇歌(选二) /〔东晋〕桃叶

133 闺意 /〔唐〕朱庆餘

136 浣溪沙(选一) /〔五代〕张泌

139 南歌子 /〔宋〕欧阳修

142 鹧鸪天 /〔宋〕晏幾道

145 少年游 /〔宋〕周邦彦

148 减字木兰花 /〔宋〕李清照

151 水调歌头 贺人新娶,集曲名 /〔宋〕哀长吉

154 【中吕】红绣鞋 /〔元〕贯云石

157 赋得对镜赠汪琨随新婚 /〔清〕吴嘉纪

160 赠外 /〔清〕林佩环

163 新婚词(选二) /〔清〕完颜守典

离情篇·此情可待成追忆

171 垓下歌 /〔秦〕项羽

176 和《垓下歌》 /〔秦〕虞姬

180 饮马长城窟行 /〔汉〕乐府

184 迢迢牵牛星 /〔汉〕古诗

187 李夫人歌 /〔汉〕刘彻

191 定情联句 /〔三国〕贾充 李婉

195 赋得自君之出矣 /〔唐〕张九龄

198 菩萨蛮 /〔唐〕李白

201 月夜 /〔唐〕杜甫

204 春梦 /〔唐〕岑参

207 写情 /〔唐〕李益

210 柳枝词 /〔唐〕刘禹锡

213 赠别 /〔唐〕杜牧

216 春怨 /〔唐〕金昌绪

219 望江南 /〔唐〕温庭筠

222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225 无题 /〔唐〕李商隐

229 晚秋 /〔唐〕敦煌唐诗

232 生查子 /〔五代〕牛希济

235 摸鱼儿 /〔金〕元好问

241 长相思 /〔宋〕林逋

244 一丛花令 /〔宋〕张先

247 蝶恋花 /〔宋〕晏殊

250 寄贺方回 /〔宋〕贺铸姬

253 一剪梅 /〔宋〕李清照

256 醉花阴 /〔宋〕李清照

259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 /〔元〕王实甫

262 临江仙 戍云南江陵别内 /〔明〕杨慎

265 寄外 /〔明〕黄峨

269 广州竹枝曲 /〔清〕彭孙?

272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275 感旧(之二) /〔清〕黄景仁

怨情篇·无情不似多情苦

283 白头吟 /〔汉〕卓文君

286 四愁诗(选二) /〔汉〕张衡

289 上山采蘼芜 /〔汉〕古诗

292 青青河畔草 /〔汉〕古诗

295 江南曲 /〔南朝 梁〕柳恽

298 谢赐珍珠 /〔唐〕江采蘋

301 相思怨 /〔唐〕李冶

304 长相思 /〔唐〕白居易

307 题玉泉溪 /〔唐〕湘驿女子

310 君生我未生 /〔唐〕无名氏

314 偶题 /〔唐〕罗隐

318 菩萨蛮 回文,夏闺怨 /〔宋〕苏轼

322 钗头凤 /〔宋〕陆游

326 钗头凤 /〔宋〕唐琬

329 鹧鸪天 元夕有所梦 /〔宋〕姜夔

332 琴河感旧 /〔清〕吴伟业

336 马嵬 /〔清〕袁枚

339 林黛玉题帕诗 /〔清〕曹雪芹

342 本事诗 /〔清〕苏曼殊

347 名家美评


【书摘与插画】

关雎

诗经 周南

关关雎鸠①,在河②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③。

参差荇菜④,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⑤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⑥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 释】

① 关关:雌雄二鸟相对而鸣之声。雎(jū)鸠:雌雄有固定配偶的水鸟。

② 河:黄河。上古时“河”系黄河之专有名词,“江”则专指长江。

③ 好逑(qiú):“好”为男女相悦,“逑”为配偶。

④ 参差(cēn cī):长短不齐。荇(xìng)菜:可食用之水草。

⑤ 寤寐:“寤”为醒,“寐”为睡,意为醒时梦里。

⑥ 芼(mào):择取。与“流”“采”分章换韵,意义相近。

【诵 译】

雌雄水鸟和鸣唱,在那河心沙洲上。美丽善良好姑娘,我想和她配成双。短短长长水荇菜,左边采来右边采。美丽善良好姑娘,日思夜想梦中来。白日思求求不得,夜晚相思到梦乡。长夜漫漫难成眠,翻来覆去到天亮。长长短短水荇菜,左边采来右边采。美丽善良好姑娘,弹琴鼓瑟迎她来。荇菜短短又长长,左采右采已满筐。美丽善良好姑娘,钟鼓迎娶乐时光。

【心 赏】

《诗经》是中国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文学长河与楚辞并列的早的源头,而本来诞生于黄河之边的《关雎》,则是源头的初的波浪。此诗从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描绘和歌咏了一对青年男女的恋情,比兴巧妙而自然,情节单纯而曲折,心理刻画鲜明而细致,是表现爱情这一文学母题原始的千古绝唱。时至今日,我们只要翻开《诗经》,就会看到波光照眼,还会听到那喜庆的钟鼓之声从两千年前隐隐传来。

在这首中国古的情诗中,青年主人公感情热烈率真而又彬彬有礼,如醉如痴而又清醒乐观,颇具今日所说的绅士风度与理想主义精神,可谓好事多磨而终于如愿以偿。全诗的主调真如孔子所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远胜今日某些小说中不堪入目的情色描写和新诗中所谓“下半身写作”,何况它还留下了诸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等成语,那美丽汉语的原始股兼绩优股的语言资源,是我们今天将本生利、享用不尽的财富。

越人歌

楚辞

今夕何夕兮,搴①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②好兮,不訾诟耻③。

心几④烦而不绝兮,得知⑤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⑥君兮君不知!

【注 释】

① 搴(qiān):本意为拔起、揭起,此处为荡、划、驾之意。

② 被:同“披”,披露,展示。

③ 不訾(zǐ):不计较。诟(gòu)耻:耻辱,羞辱。

④ 几:多也。

⑤ 知:知友、知己,此处为爱恋之意。

⑥ 说(yuè):通“悦”,喜爱。

【诵 译】

今夜是什么难得的良夜啊,能够放舟河的中流?今日是什么难逢的好日啊,能够有缘与王子同乘轻舟?蒙受耻笑我也要显示自己美好的容貌,不计较别人的讥嘲羞辱。我的心中有许多忧烦而绵绵不绝啊,希望成为王子的知心朋友。山上有树木啊树木生长枝丫,我喜爱你啊你怎么视若无睹!

【心 赏】

西汉的刘向是皇族也是学者兼文学家,他编纂的《说苑》记录了很多先秦至汉代的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其中就记载了《越人歌》及其来龙去脉。楚康王之弟鄂君子晳乘舟出游,操舟的越地女子以越地方言唱此情歌致意,大约他是她心中的白马王子吧,但楚越虽为邻国,鄂君子晳却因语言不通而不知所云,于是请人翻译为楚言楚语,便是流传至今的这首《越人歌》。可能是美女当前,加之当时的风气还相当原始与开放,于是王子大喜,即以楚人的礼节示爱,“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完成了这一“跨国”也“跨阶级”之恋。

此诗前几句全用赋体,即现代文学术语中的“白描”。后两句是由彼及此的比喻,以加强抒情的形象性和激动性。“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一语源自《诗经• 陈风• 绸缪》,至今仍多为爱情描写的用语。有古典诗词素养的读者,若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今夕何夕”“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等美语嘉言,也会常到心上与口头。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汉乐府《杂歌谣辞》中的《敕勒歌》原为敕勒族人斛律金所唱,南北朝时由鲜卑语译为汉语。与此相似,《越人歌》是中国文学早的“翻译”作品,从吴越方言译为楚语楚声。跨国之恋的对象鄂君子晳听不懂,曾言:“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从《越人歌》中的“兮”字,从类似《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的句式,均可见楚歌的蛛丝马迹,流风余韵。

桃叶①歌(选二)

〔东晋〕王献之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②。

但③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

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④。

【作者简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东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官中书令,世称“王大令”,系“书圣”王羲之第七子,善行草隶,有“小圣”之名,父子被世人并称“二王”。

【注 释】

① 桃叶:王献之爱妾之名。

② 楫(jí):划船的短桨,如中流击楫,亦指划船。

③ 但:只。

④ 殷勤:情意恳切深厚。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

【诵 译】

桃叶啊心爱的桃叶,你渡江来不用担心船桨。只管渡江莫怕浪高风急,派人接你我也等候江旁。桃叶啊亲爱的桃叶,青青桃叶啊连接着桃根,相亲相爱本来互为乐事,你独特别使我情爱殷深。

【心 赏】

中唐诗人刘禹锡《金陵五题》中之《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读者所熟知的。诗中所云之“王谢”,就是指东晋与六朝的王、谢两大高门士族,而王羲之与王献之,就是王氏这一大族的人中龙凤。

王献之以书法传名后世,其《桃叶歌》三首,大致就是今日可见的其诗的“全集”。他出身名门望族,又仕途通达,居庙堂之高,但写出的确是这种有真性情而具民歌风的情诗,所咏的对象又是处江湖之远的地位低微的妾侍,这应归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上是他继承了当年以“坦腹东床”“东床快婿”闻名的其父的遗传基因,颇具艺术家的气质与才情。客观上呢,魏晋时代儒家礼教因道家老庄思想盛行而被削弱,文人的思想比较崇尚自由和解放,加以抒写人间情爱的乐府民歌开始流行,王献之当也耳濡目染,于是我们今天就有幸读到了他的清新而真挚的《桃叶歌》。

《桃叶歌》的抒情是真挚的。首纯用白描,没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没有名家豪族的做派,而是细心入微、呵护备至,是热恋中的年轻情人的迎亲之歌。第二首则诉之比喻,《诗经》早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比喻名句了,此诗则以“桃叶”比对方,也巧寓情人之名,以“桃根”而自喻,表现双方的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也寄寓自己情之所钟的心志。至于“桃叶复桃叶”的反之复之的复沓句式,“桃叶连桃根”的富于生活气息的比喻,那更是乐府吴声歌曲的流风所及了。

因王献之与桃叶的故事而流传至今的“桃叶渡”,在今江苏南京市城西南建康路东首古青溪入秦淮河处。从六朝到明清,不论是“金陵十八景”或“四十八景”,它都列名其中,今日更是旅游的热门景点,也是文艺青年和恋人津津乐道的名胜。不知建于何时的古老巨石牌坊,“桃叶古渡”四字赫然镌刻其上,而两侧的对联“楫摇秦代”与“枝带晋时”,更是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悠然回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