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亲笔作序推荐。

2.“发展负碳企业, 打造零碳工厂,追求低碳生活”。看环保行业领先的光大环境如何在践行国家双碳目标的同时,实现市场化企业效率提升,为环保行业和企业界提供可参考借鉴的环保行动案例。

3.响应国家号召,顺应自然发展,在全人类共同开展的环保背景下,光大环境完善生态文明的理念并描绘实现生态文明的路线图,低碳能源、绿色环保,从固废处置、水污染治理、海洋污染治理和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阐述了减污降碳机理协同治理路径,展现了大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光大环境以身作则,通过本书毫无私藏地为人们呈现了企业的减污降碳优秀实例,不但展现了企业的先进理念和业务特色,还为我国的环保行业积累了经验和成熟案例,带动我国的环保事业快速向前推进。


【内容简介】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除非未来几十年内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否则限制升温在接近1.5℃或甚至2℃的目标将无法实现。对此,我们需要从多个领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共同促进实现碳中和。本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阐述了其与碳中和的协同关系。根据光大环境对固废处置、水污染治理、海洋污染治理和气候治理等业务领域的理解和实践,本书阐述了减污降碳机理和协同治理路径,介绍了促进碳中和的绿色金融措施,还分享了光大环境多年来的Z佳ESG实践以及在信息披露方面的经验。本书内容全面丰富,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大众可读性,可参考性强,可供从事环境保护、气候治理、绿色投融资等领域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的同仁参考。


【作者简介】

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光大环境”)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骨干企业,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公司(257.HK)。自2003年转型环境领域以来,光大环境已逐步成长为中国Z大环境企业、中国Z大“负碳”环保企业、全球Z大垃圾发电投资运营商和世界知名环境集团。2021年,光大环境累计处理生活垃圾超过4345万吨,并抵消了二氧化氮当量排放超2000万吨。同期处理污水及渗滤液分别为170亿立方米及964万立方米,合计减少74万吨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在《2021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蓝皮书》中,光大环境以146.22亿元的品牌价值高居榜首,是榜单中品牌价值过百亿的环保上市企业,超过第2到第5名品牌价值总和。


【目录】

章全球生态环境
节 全球生态环境发展与演变
一、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与环境
二、农业革命时期的人类与环境
三、工业革命时期的人类与环境

第二节 全球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
一、全球变暖
二、臭氧层破坏
三、酸雨和空气污染
四、土壤破坏与荒漠化
五、海洋污染和过度开发
六、生物多样性锐减
七、森林面积减少
八、有害废物越境转移
九、淡水受到威胁

第三节 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一、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演进
二、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第四节 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趋势
一、协同治理
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第二章全球气候变化
节 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一、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三、全球海平面上升
四、降水量特征改变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
一、影响人类健康
二、引发气候灾害
三、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四、生物多样性锐减
五、农作物产量减少

第三节 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一、全球气候治理相关公约与协议
二、中国气候治理成效

第四节 全球气候治理趋势
一、碳中和共识
二、碳中和目标与企业行动

第三章 减污降碳协同
节 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
一、生态环境治理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效应
二、环境治理与碳中和
三、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第二节 中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行动
一、协同治理政策法规
二、协同治理市场手段

第三节 企业减污降碳实践
一、美国废物管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WM)
二、威立雅环境集团(Veolia)
三、苹果公司(Apple)
四、特斯拉(Tesla)

第四章 固废处置与降碳协同
节 垃圾处理历史演进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垃圾问题
二、垃圾的产生和处理
三、垃圾处理方式

第二节 垃圾焚烧发电
一、垃圾焚烧机理
二、垃圾焚烧发电技术
三、垃圾焚烧发电与碳减排
四、固废处置碳排放监测
五、企业实践——光大环境

第三节 垃圾焚烧发电减排路径及技术
一、源头碳减排
二、过程控制减排
三、末端治理减排
四、其他减排路径与技术

第四节 其他固废处置与碳减排
一、农林生物质综合利用
二、一般工业固废处置
三、危险废弃物处置

第五节 固废管理之未来——无废城市
一、无废城市
二、中国无废城市推进路线

第五章 水污染治理与降碳协同
节 污水处理过程及原理
一、污水处理现状
二、污水处理实质

第二节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
一、水污染治理中的碳足迹
二、水污染治理中的碳排放

第三节 水污染治理中的碳减排路径
一、直接降碳路径
二、间接降碳路径

第四节 水污染治理协同降碳
一、替代能源使用与碳减排
二、磷回收与环境保护
三、中水利用与减排收益
四、热能利用与环境保护

第五节 水污染治理之未来——概念污水处理厂
一、概念污水处理厂
二、中国“零碳”污水处理发展路线

第六章 海洋污染治理与降碳协同
节 海洋污染概况
一、主要污染物
二、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节 海洋污染治理——以微塑料为例
一、海洋微塑料来源及分布
二、微塑料与海洋碳汇

第三节 海洋污染治理协同降碳
一、海洋污染治理特点
二、降碳协同效应
三、蓝色碳汇与碳中和

第四节 海洋污染治理之未来——“美丽海湾”
一、“美丽海湾”
二、中国海洋污染防治路线

第七章 大气污染治理与降碳协同
节 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一、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二、大气污染危害范围

第二节 中国大气污染治理
一、中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二、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政策
三、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成效

第三节 大气污染治理与降碳协同
一、大气污染治理协同效应
二、大气污染治理降碳协同路径

第四节 废弃物处置行业大气污染治理与降碳协同
一、废弃物处置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征
二、废弃物处置行业碳排放现状
三、废弃物处置碳排放减排措施
四、废弃物处置行业大气污染治理与降碳协同路径

第五节 大气污染治理之未来——降碳
一、降碳与协同治理
二、协同降碳增效推进路线

第八章 绿色金融与碳中和
节 气候变化与金融风险
一、“绿天鹅”事件对金融体系的冲击
二、气候变化可能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二节 绿色金融与碳中和
一、绿色金融概念
二、绿色金融发展
三、绿色金融重要国际平台
四、绿色金融助力碳中和

第三节 绿色金融手段
一、控制型绿色金融手段
二、绿色融资手段
三、碳排放权交易

第四节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实践
一、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演进
二、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第五节 绿色金融与绿色PPP
一、绿色PPP
二、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第九章 ESG投资与企业绿色发展
节 ESG理念与碳中和目标
一、ESG投资理念
二、ESG投资与企业绿色发展
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与ESG

第二节 碳核算体系与标准
一、碳核算定义
二、碳核算体系与标准

第三节 碳核查与碳披露
一、碳核查(MRV)
二、碳披露
三、企业实践——光大环境

第四节 企业绿色发展方向
一、加强碳资产管理
二、建立绿色责任账户
三、践行企业绿色责任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