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 本书的亮点是:1.内容实用,特别适合普通百姓阅读使用。2.每个节气都配有诗词,并配有菜谱和穴位彩图以及精细讲解,图文并茂,提高阅读者的理解了,以便读者学习和使用。
● 本书彩色印刷,内容价值和写作水平都上乘,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


【内容简介】

本书约20万字(含图40幅),本书主要内容按节气分为24个部分,每一部分均以诗加相应的图开篇。
随着大众对中医传统文化的不断接受与理解,对儿童的养生保健意识也随之加强,顺时养生越来越受到儿童父母的重视,但切实有效地指导儿童顺时养生的科普类书籍却较少面世。本书不仅继承24节气顺时养生的理念,更结合现代社会状况做了改进。综合了儿童在24节气中身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结合经络/腧穴养生、中草药养生、饮食起居等养生要素,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且极具可操作性。


【作者简介】

主创团队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专家、教授,主编之一姜永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主任,德国汉堡大学UKE儿童医院访问学者。从事儿科临床医教研工作24年,是徐氏儿科流派第五代传承人。


【目录】

季 春
立春 生发宜长高 / 005
雨水 春捂与补钙 / 015
惊蛰 养阳护肝 / 020
春分 睡眠与喂养 / 028
清明 谨防传染病 / 034
谷雨 祛风防敏 / 040
第二季 夏
立夏 苦夏养心 / 055
小满 防虫叮咬 / 060
芒种 温养阳气 / 064
夏至 冬病夏治 / 072
小暑 防暑消暑 / 079
大暑 防中暑 / 086
第三季 秋
立秋 养肺润燥 / 095
处暑 防秋燥,解秋乏 / 102
白露 润肤祛燥 / 110
秋分 秋凉防泻 / 116
寒露 润肠防秘 / 124
霜降 培土生金 / 129
第四季 冬
立冬 冬病冬治 / 139
小雪 冬令进补 / 143
大雪 防流感 / 148
冬至 温脾肾,缩小便 / 152
小寒 防寒保暖 / 156
大寒 温中散寒 / 161


【前言】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临床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021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发挥中医药优势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其中谈到“治未病”是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提倡“预防为先”,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养生为一体,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让中医药全程参与到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之中,在健康中国主战场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落实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的建设目标与要求,进一步完善本市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平台,创新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提升中医治未病服务能级,培养治未病应用型服务人才,实现中医治未病服务健康持续发展,在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治未病”发展研究中心的指导下,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跨界协同育人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的架构下,组织召集校本部及附属医院的专家团队与学生骨干,编写了治未病工程系列丛书,体现了学科育人的特色,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中医治未病青年生力军。
首批付梓的三本图书分别是《二十四节气养生》《灸法养生指南》《儿童四时节令保健》,围绕二十四节气的节令特点,综合了中医经络腧穴养生、灸法养生、功法养生、饮食起居等养生要素,学理清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简便易学,既适合医务人员、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开展科普宣传,又便于爱好中医养生的读者开展自我保健,有机融合了“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使“上工治未病”的中医智慧理念在维护人类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


【免费在线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