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1.讨好型人格自救指南:一本可以让你在充满评价的时代中学会更良性地接纳和取悦自己的书;
★ 2.英国亚马逊心理自助类畅销榜单作品;
★ 3.作者拥有12年心理治疗从业经验和超过10000小时的咨询经验;
★ 4.丰富案例可帮你更好地认识“讨好型人格”,更全面地理解自己,以及更精准地处理人际关系。


【内容简介】

我们都知道,渴望获得别人的喜爱、认可和接纳是什么感受。这种感受是我们身为人的一部分。想要支持他人、帮助他人满足需求,这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在此过程中,放弃了自己的需求。这让他们苦恼不已。
他们,就是讨好型人格者。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艾玛几乎每天都与讨好型人格者打交道,她深知这群人的焦虑与压力——无法讨好所有人,同时又无法允许自己取悦自己。
本书中,艾玛基于十几年来的临床经验为我们讲述了什么是“讨好型人格”,总结出了四种类型的讨好者:典型讨好者、影子式讨好者、安抚式讨好者、阻断式讨好者。对孩子、父母、朋友、恋人、职场等讨好行为“多发区”“多发人群”,结合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人物心理、讨好行为的根源,并以一种类似于做心理治疗一样的私密对话的方式提供建议,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自己,更真实、更快乐地生活。


【作者简介】

艾玛·里德·特里尔(Emma Reed Turrell)
剑桥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曾在宝洁公司市场部工作。2003年,因为一场车祸,艾玛接触到心理咨询并产生了浓厚兴趣,转而投身心理学领域研究,随后获得了沟通分析专业英国等级学位,成为英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协会成员。目前她已是一位从业12年的心理治疗师与临床医生,拥有超过1万小时的治疗经验,在威彻斯特经营一家私人诊所,同时为公益和商业组织提供个人或团体咨询服务。以上这些经历都是她分析讨好型行为与讨好型人格的资料库。


【媒体评论】

作为一个正在恢复中的讨好型人格者,我经常重新落入其诱人的陷阱,我很喜欢这本书。信息量大,可读性强,能给人以力量。
——艾玛·加侬,《橄榄》的作者

一本有益又让人愉悦的书,它将使你深入了解到你的“不”甚至比你的“是”更有价值。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更喜欢自己,别人也会喜欢你......
——朱莉娅·塞缪尔,《生活即变化》的作者


【目录】

引言 我们为何会讨好他人
章 四种讨好型人格者的心理侧写
第二章 讨好型小孩
第三章 讨好型朋友
第四章 讨好型伴侣
第五章 讨好型员工
第六章 讨好型父母
第七章 特殊的讨好场合
第八章 线上讨好
第九章 女性讨好者
第十章 讨好他人与男子气概
第十一章 被人讨好
结语 学会悦己
致谢


【前言】

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不乏讨好型人格者。他们可能很难说出自己的需求,不愿惹别人不高兴。即使没有做错什么也会道歉,即使是因现实原因而被迫改变计划也会感到内疚。他们很难向人解释为什么不行,对他们来说,一口答应要更简单一些。也许所有这些情形他们都曾遇到过。也许这个人就是你。
我以前也很爱讨好别人。我在预产期当天早上降生,生来就很守时,是个善于讨人欢心的孩子。圣诞节时,我很乐意招待那些前来参加我父母举办的派对的客人,也很乐意前往老人院给那里的老人唱颂歌。我就像条变色龙,能适应任何社交场合,用我讨好他人的能力去满足周围人的需求。成年后,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交友中依然如此,把别人的快乐放在首位,似乎无法开口说“不”。我尽量避免被人讨厌(其实我是在避免被自己讨厌),但讨好他人让我无法真实地活着,有时甚至害我生病。现在我很少那样做了,也因此感觉好多了。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在复杂的生活困境中进退维谷,既讨好不了所有人,又无法取悦自己。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共同努力,将他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帮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有些人是无法被讨好的,所以摆脱困境的方法就是别再白费功夫。
一些日渐康复的讨好型人格者回顾往事时会说:“真希望我当时就知道这个道理。”取悦自己并不是在说“以我为先”,而只是在说“我们都一样”。
本书就是为了帮你尽早知道那些你早晚有一天会知道的事。
所以,我想和你谈谈讨好他人的问题……要是你方便的话。
我们为何会讨好他人?
你可能以为讨好他人就是表现得体贴、周到和友好。但实际上你讨好他人是因为你渴望控制他人的反应,并避免他人对你的厌恶给你带来的不适。讨好是种策略,旨在披着善良或圆滑的外衣,让自己得以安全地掌控局面。
讨好型人格者无法忍受让人失望,被人讨厌会让他们大受打击。我们都害怕被人评头论足,被人发现自己的缺陷。而被人需要的感觉很像是被爱的感觉。讨好他人是因为我们害怕失去他们,但我们却在徒劳地讨人欢心的过程中失去了自我。
讨好行为的起源不难理解。遭同类讨厌对于我们这种群居动物来说很是危险,我们要依靠族群获得火种、食物和庇护。恐惧、内疚和羞耻是一些很原始的感觉,它们存在的理由很大一方面是为了敦促我们安全地待在群体中。别做那些不该做的事,别做那些可能会导致你被剥夺烤火的资格,被放逐荒野,终死于曝晒或命丧饥饿的野兽爪下的事。如果事情的惩罚可能致死的话,那么就好别做任何不被接受的事。然而,这些感受并未随着现代生活一起进化。时至今日,我在咨询室里仍会碰到一些犯下“滔天大罪”的人,他们或是忘记了别人的生日,或是打电话向领导请了病假,或是取消了和朋友约好的晚餐。只要是做了会给他人造成影响或让他人不快的事,都会让他们感到“罪孽深重”。我认识一位讨好型人格者,有一周她来咨询时迟到了,这让她显得比平时更为慌乱。其实,她之所以迟到,是因为她先是被一个咄咄逼人的募捐者拦了下来,接着又被迫聆听了一段基督复临的宣教,后还注册订阅了一个语言学校的在线课程,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她离开停车场的路上,只因她无法拒绝。“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我朝他们走过去!(所以,我没好意思拒绝。)”她哀号道。这些原始的内疚感和羞耻感带来的痛苦根深蒂固,让人不惜一切代价想要避免,但现在这些感觉看来不过是行为的附属品,人们再也不需要这些感觉的鞭笞了。如不改变我们对这些原始感觉的理解,我们就会继续避免一切不快,哪怕错不在己。
讨好不是一种人格怪癖,它是后天教化的产物。我们将在书中探究讨好型人格者的成长经历,从出生到童年再到青春期,直至成年后——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正是他们做出的选择在不断强化着他们早年形成的信念。
讨好他人的阴暗面
过去,人们常常认为讨好他人是专属于女性的苦恼。的确,在我们的文化定式A中,女孩从小被教育要文静,要把他人放在位。但时至今日讨好他人已不分性别、年龄、身份,成了人人都有的问题。长久以来,这个问题都被若无其事地归因为“太随和”“太善良”,说得轻描淡写,甚而还有些戏谑。对待这个问题的方式也相当敷衍轻率——“别管别人怎么想就好了”。不然就是劝我们拿起漠不关心的思想武器,鼓励我们无视那些讨厌的人,“让那些麻烦事见鬼去吧”。而事实上我们应该做的正是要好好关注那些麻烦事,坚定地应对。若真的只是不要在意那么简单,我们早就那么做了。
讨好并没那么简单。讨好他人是种牺牲自我的强迫性行为,对讨好型人格者与被讨好者均有害无利。讨好他人不是个可以学着适应的无害习惯,也不是个满怀善意的小缺点。讨好他人是焦虑的表现。它是人们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的恐惧,具体说来就是对无法控制别人的情绪的恐惧。讨好型人格者会竭尽全力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免给他人造成影响或引发不快。如不加以控制,这种讨好或避免得罪他人的冲动,终可能导致焦虑、抑郁、身体健康下滑、自我价值感低下和危险的自暴自弃。
你可能觉得自己并不是讨好型人格者。我的许多来访者一开始也都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自己完全不受他人意见的影响,准备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那些一个劲儿地想让周围人过得轻松舒适的人或许是显而易见的讨好型人格者,但他们只是冰山一角,讨好他人的形式有很多,伪装也有很多。各种不同关系中的讨好压力会引发一系列不同的反应,包括为了争取自主而故意不去讨好,但所有这些反应都同样是对低自我价值感、缺乏力量和害怕遭到排斥的防御。下一章,我将介绍四种不同类型的讨好型人格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认为自己本来的样子不够好。
实际上,应对害怕、焦虑还有另一条路。这条路并不自私,反而可以让我们自由回应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如果想要被人喜欢或被人需要就一定得牺牲自己的话,那么被喜欢、被需要也不是什么好事,有时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是讨好他人,还是活得真实。
你的同理心是份难得的礼物。讨好他人,就是在将自己的关心胡乱丢给那些不会或不懂珍惜它的人。而取悦自己,则是在给予他人同样的许可。本书将教你从自己开始,如何把你的关心留给值得关心的人。


【免费在线读】

我们都主演着自己的人生电影,这部电影遵循我们熟悉的剧本,终呈现给我们一直期待的结局。朋友会在我们的电影中客串一阵子,我们也会客串他们的电影。有时,这种客串能治愈人心。我们会遇到一些人,他们会给我们一些我们所需要的东西,然后我们会带着这些礼物继续走下去,而这些人可能会成为我们的毕生至交或者仅仅只是我们人生的过客。
而那些对于自身行为模式缺乏认识的讨好型人格者,他们会始终为他们想要讨好的人留有一个演出名额。被讨好的对象也随时准备接受邀请,而且双方都会在不知不觉间沿用过去的相处模式。这种情况下的人际互动不仅没有治愈性,还有危害——它强化了一种我们熟悉的不健康模式,反映出了我们期望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期望他人如何与我们相处。
也许你有一个总来找你的朋友,在一段时期内得到对方的关注可能让你受宠若惊,你的成长经历中也许缺乏这样的关注。又或者,也许你难以自拔地想要满足朋友苛刻的需求,希望能获得他的感激。这就是重复的情节开始的地方,我们无意识地重现了小时候习惯的互动模式,总是隐隐希望这一次的结局会有所不同。友谊双方都出于各自的缘由,在对方身上寻求对自己有意义的认可,解决未被满足的童年需求。但由于我们是无意识地融入到这些友谊中的,所以更可能重复以前熟悉的消极互动模式,而不会去创造我们所希望的治愈人心的体验。在重复无意识的行为模式时,我们的做法与过去一模一样,也只能得到与过去一模一样的结果。
作为讨好型人格者,我们很有可能与非常需要情感保障或关注的人做朋友,这些人终的反击会令我们非常痛苦。这种痛苦不仅源于当下,更根植于我们以前经历过的类似的痛苦。但凡要加入一个群体,无论是一段友谊、运动俱乐部还是工作团队,我们首先会重建早的集体形象——我们的原生家庭。这种做法虽是无意识的,但我们会借此来决定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以及与其互动的方式。这是人类进化出的一个非常聪明的工具,可以预测对方是敌是友,并相应地调整自己。弄清对方对我们来说是何种身份后,比如有人让我们想起姐姐或父亲,我们就可能抱有一种无意识的希望,希望对方能当个好姐姐、好父亲,弥补我们原生关系中的空缺,修复初的错误。
你可能见识过别人的人生电影,也可能一无所知。不管怎样,重要的是要记住,在不正常的友谊中,你扮演的根本不是真正的你。你被赋予的是别人想让你演的角色——一个前去拯救他们的英雄或是一个过去的混蛋。你无法对别人重复的情节负责,但当你意识到你在这段情节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时,你完全可以改变你的演出方式。

一个人初吸引你的地方,往往也是终让你破灭的地方。
对方身上有你所没有的东西,一开始会将你吸引过去。可能是他们的自由率性,也可能是他们的自信安稳。
讨好型人格者通常缺失取悦自己的能力,所以他们会受那些看似很会悦己的人的吸引。如果你小时候家教很严,你可能会受不拘小节的人的吸引。如果从来没人教过你边界的重要性,你可能会受坚持自己目标的人的吸引。如果你自幼只会照顾他人,你可能会受懂得照顾自己的人的吸引。
当被成吨的生活渣滓压得喘不过气时,我们往往会倾向于回归以前的行为方式。而一旦你再度奉行早期的准则,对方所象征的、你所缺失的那部分便开始像是一种对你生活的讨人厌的侵扰。自信看着像自负,率性看着像担不起责任。他们不再随和,他们只是懒散。他们不再有趣好笑,他们只是粗俗不堪。对方悦己的能力威胁到了你小时候被立下的规则,即便你心中有个地方渴望改进,但自幼的教化更胜一筹。讨好者或许会被懂得悦己的人吸引,但他们很难长久地摆脱自己的讨好模式,允许自己像对方那样取悦自己。
如果你能仔细了解这些差异,你就能设法填补童年留下的空白,学习新的策略改进你讨好或者不得罪人的模式。你可以培养出更好地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并能用新的方式来满足伴侣的需求。由此你们双方都能更好地取悦自己,建立起亲密、协同、包容的伴侣关系,达成双赢。
若不寻求双赢,我们便可能在毫无意义的意气之争中两败俱伤。任何一场心理拔河,化解的步都是松开绳子。这适用于任何固执己见、观点僵化的冲突,无论是与他人的冲突还是我们内在的冲突。我们需要时刻留意正在发生的事,了解情况并跳脱出来,灵活地寻找是否还有别的选择。
作为讨好型人格者,一段感情开始时你可能尽力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努力讨好对方,但这终注定要失败。为了讨好(或不得罪)伴侣,你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你装成对方可能喜欢的样子或自己理想的样子,维系着你们的感情,直到终有一日再也装不下去。要么对方看到你的真面目决定分开,要么你看到自己的真面目决定分开,因为你没能成为自己设想的那种人。你决心下次再努力些或者放宽一点要求,你又给自己设定了新的伪装,永远去成为你应该成为的那种人而非成为你自己,如此循环往复。
要取悦自己,感受就是我们好的礼物。它让我们随时都能知道自己的需求,以及如何获得想要的东西或自我满足。
如不能及时触及自己的感受并允许自己依据感受采取行动,我们可能发展成典型讨好者,终受制于不可能实现的完美;或是发展成影子式讨好者,牺牲自己的可能性去讨好心中的权威;我们还可能学会用安抚式讨好模式避免惹人生气,弃自身完整性于不顾,只求相安无事;也可能身陷一味回避的阻断式讨好模式,浪费精力躲避讨好的压力。
要取悦自己,就必须学会辨识自己的感受,理解它们发出的信号,这样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获得满足,不必再依靠讨好这一扭曲的媒介。
我必须告诉你真相,你太重要了,我不得不说。
真相就是讨好没有赢家,只要你继续这么干,就是在制造问题。
真相就是你已经足够好了。
事实上,你原本就很好。
学会悦己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