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真正的陪伴》之后,还需要《养育的觉醒》

一部孩子成长全流程指南

8年前,《真正的陪伴》曾影响无数父母的教育理念。8年后,作者张贵勇再推新作,深刻反省教养过程中的得与失。真诚实用,对每位为教育而焦虑的父母深具启发。

左手理论,右手实践

“别人家的爸爸”是这样练成的

《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知名阅读推广人、亲子作家等众多称谓是作者教育理论积累的见证,两个男孩爸爸的身份让作者的理论有了用武之地。教育理念与真实教养经验的结合,为父母提供科学可靠的育儿指导。

三大成长关键期,父母千万要做对!

幼年期、童年期、青春期,三大成长关键,孩子的需要求各不相同。父母既不拔苗助长,也不能刻舟求剑。提供孩子成长所需的支持,父母到底应该怎样做?作者用亲身经验回答了这些问题。

教育理念得到业界广泛认可

大咖联合鼎力推荐

一直以来,张贵勇老师的作品得到孙云晓、窦桂梅、袁晓峰、李一慢等业内专家学者认可。本书得到林文宝、朱永新、包晓光、刘云杉等专家学者联袂推荐。

值得收藏的独家陪伴阅读书单,

上百本经典好书推荐

作者既是知名阅读推广人,也是陪伴孩子阅读的践行者。无论为家长们选择教养书籍,还是根据年龄为孩子们挑书,作者都有丰富的经验。在本书中作者整理了详实的书单,每本都是他亲自读过或在孩子身上验证过的好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一位父亲陪伴儿子成长的记录。

作者张贵勇是一位优秀的记者、阅读推广人,更是一个非常细心的爸爸。在本书中,他根据孩子的成长历程——幼年期、童年期、青春期,选取了当下极易引发父母焦虑的重要问题,讲述了自己的养育经历、思考和自我成长。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在与儿子的相处中被迫转身、躬身反省,思考一个孩子内心缘何发生变化,为什么与以往截然不同,又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他重新思考为人父母的意义,慢慢找到做父亲的门道,感悟到家庭教育的真谛。他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接受与儿子全新的相处方式,并帮助儿子在青春期健康成长。

作者希望帮助更多父母及早做好准备,迎接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期;重要的是,从育儿的焦虑中走出来,对何为成长、何为家庭教育、何为父子或母女一场,有更全面的体认、更深刻的觉知。


【作者简介】

张贵勇

记者,作家,博士,专栏作者,阅读推广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聘讲师、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评选专家。现任职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曾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出版专著《我就想陪你慢慢长大》《给孩子的童年书》《真正的陪伴》《学生眼中的好教育》《读书成就名师》等。


【媒体评论】

在现代化社会里,凡事力求标准化与一致性,思维以工具理性为主;其现象犹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使人无所适从。其实,我们知道万事万物的关键是“变动”,且是在不断演化中,是以没有任何事物是永恒不变的。而我们身处这种变动的张力中,令人难以承受,如何在动态对立中找到平衡,或许《养育的觉醒》可以给我们想要的讯息。本书是作者养育自己孩子的历程与省思,归结其重点即是:以身作则和了解孩子。作者心存善念,认为这本书是“写给处于教育迷茫中的父母”。只有反求诸己,一起成长,方能不虚此生,愿天下父母、师长共勉之。

——林文宝 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荣誉教授

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生命是一段旅程,和孩子携手共赴这场美好的相约。父母一旦觉醒,养育就会成为享受;心态一旦改变,孩子就会成为天使。希望有更多的父母像作者一样,在养育的过程中觉醒,与孩子一起成长。

——朱永新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养育的觉醒》从日常生活和自身体验出发,深刻阐明了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父母如何做好教育引导;从父与子之间微妙、有趣、难忘的故事着手,点点滴滴,笑中有泪,细细品觉,引人共鸣,不仅让我们明白亲子关系的培养之道,而且让我们看到养育观念觉醒所带来的父亲与孩子的生命蜕变。

——包晓光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不是一本育儿成功学宝典,而是一本记录一个普通男孩的成长、一位既寻常又善思的父亲的观察与体悟之书。在教育焦虑颇为流行的当下,父亲的温情陪伴、淡定宽厚、明白通晓、以身示范,将孩子心灵引向更高的精神世界,也将孩子的生命引入家族血脉传承、既宏阔又切实的社会继替责任之中。

——刘云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自序 让我们彼此珍视

章 父母的旅程

父爱的四张面孔 3

当孩子没有成长为我们期待的样子 12

亲子关系有多重要 19

父母育儿分工的讲究 25

父母的心态对孩子的影响比你想象的要大 30

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我们如何做父母 36

让孩子做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做 40

教育孩子,能以不变应万变吗 43

第二章 幼年期的陪伴

和孩子一起“不正经” 51

上好幼年期的德育课 55

有必要让孩子上高端学习班吗 61

在乡下的生活,是孩子教育的一块宝藏 66

怎样用好童书这一教育资源 70

如何为孩子把好阅读关 74

什么样的“育儿账单”才算好看 77

让假期发挥“间隔年”的作用 81

为什么要引导孩子接纳自我 85

我们给孩子的爱是真正的爱吗 89

第三章 童年期的奠基

重新认识“儿童”的内涵 101

童年之于人生有着怎样的意义 105

男孩的情绪管理难题 111

怎样教孩子尊重异性 116

孩子爱打小报告怎么办 120

做孩子心目中的大英雄 124

如何让孩子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128

传统节日里有丰富的教育资源 133

再苦再难,也要在孩子面前安如磐石 138

第四章 青春期的渡口

了解亚文化,陪孩子走过青春期 145

关注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而不仅仅是成绩 156

提高自主学习力是件正经事 160

放手,是为了孩子更好远行 167

真正的教育,在于勇于承认失败 171

当亲子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 176

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184

好的亲子关系,从夫妻恩爱开始 190


【前言】

关于张贵勇老师为何写了《养育的觉醒》这本书,他在自序中做了一番深情的“表白”。

让我们彼此珍视

生命是有时节的,不同年龄的孩子,差别特别大。

陪伴哲哲这些年,我深切感受到一个孩子的长大:学前六年,他单纯有趣,叽叽喳喳,爱和我说这说那;小学六年,他爱读书、爱运动、爱交朋友,没有各种培训班,我俩一起拓展生活的边界;上了中学后,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爱好,与我交流虽不像儿时那样多,却也其乐融融。

我眼看着哲哲不断长高,逐渐有自己的想法;我见证了一个孩子从无知到有知、从活泼转向稳重、从依恋走向独立;我体会到我俩从亲密无间到保持一定距离,由父子渐渐向朋友悄然转变。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是成长、拔节、羽翼渐丰,乃至涅槃重生;对我来说有点失落,是被迫接受,可谓五味杂陈。

的确,育儿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如同夫妻一样,爱着爱着就有了矛盾,过着过着可能就不欢而散。在哲哲上初中之后,我俩和一些父子、母女一样,一度从亲密无间滑向心有芥蒂,期间也大吵大闹过,爆发过激烈的冲突,就差拳脚相加,离家出走了。那时我愤怒于他的不思进取,无奈于他不听我的“良言”,伤心于他的我行我素,教育上的挫败感越来越强烈,我多次产生撒手不管的冲动,还用加班来发泄焦虑的情绪。

在与哲哲时而激烈的对抗中,我躬身反省,思考一个孩子为何变得这般陌生,与以往截然不同,以后他又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我重新思考为人父母的意义,去寻找做父亲的门道。在与哲哲妈长谈、阅读相关书籍、听取朋友的建议之后,我慢慢从那种对峙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我转而秉持少说多做、少批评多关心、少评价多支持的原则,给予他无声的信任,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接受哲哲当下的状态,接纳他的价值观、生活习惯以及与我相处的方式。他尽管依然像以前一样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但精神状态明显和以前不一样,眼里少了怨怼多了明亮、少了无聊多了兴奋、少了自卑多了自信,并通过画画来打发时间、调整情绪,各方面都变得好了起来。

而后,哲哲顺利上了高中,我给他足够的空间,和他聊他喜欢的动漫,我俩又言归于好了。哲哲已能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娱乐,有了远大目标,准备迎接下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坦率地说,看着他越来越好的学业成绩、越来越从容的生活状态,我有种喜极而泣的冲动。

育儿就是这样,酸甜苦辣兼有,成就感、挫败感、无奈感不时涌出,有痛有悲也有喜。我将育人过程中的得意之处与失落时刻写出来,跟大家分享,是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及早做好物质上和心理上的准备,主动转身,未雨绸缪。主要的是,从育儿的焦虑中走出来,对何为成长、何为家庭教育、何为父子或母女一场,有更全面的体认、更深刻的觉知。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快乐健康长大,但不少家庭的教育重心放在学业成绩上,过于重视成绩、以考学作为成功标准,不了解孩子精神世界,这些都是违背教育的根本的。只有当孩子把“成为为梦想而努力、享受人生过程的幸福者”的目标始终放在心里,走出自己的人生时,家庭教育才有望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支持者,激发孩子热爱生活的力量。

我珍视与哲哲的这份父子之缘,怀着巨大诚意接受他的赞美和批评,接纳他这个不够完美却很有特点的人。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孩子,更没有完美的父母,有的只是彼此珍惜、共同努力、一起成长。如果说生命是一段旅程,那么我们和孩子携手共赴这场约会,认真走好以后的路程,才不负光阴,不负彼此,不虚此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