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现在人们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心理学相关知识的普及以及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干预都是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的。

本书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心理学落地实践,家是爱开始的地方,家长是孩子任老师。以前我们都是“家长有病,孩子吃药”,本书却帮助读者找到了“让家长吃药”的好方法!作者通过“家有爸道总裁”“慈母的陷阱,虎妈的教鞭”“种瓜想得豆,种豆想得瓜”等生动有趣的的描述,找到“问题孩子”产生的根源,提倡对孩子因材施教、因人施爱。

《让爱回家》这本书可以说是现代父母的上岗培训手册,对父母、心理学工作者都有非常高的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如何构建良好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家庭教育读本。作者针对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痛点,结合自己近40年的心理咨询实战经验,强调了爱的构建和传承,揭示了家庭矛盾、亲子代沟背后的原因,通过夫妻关系对家庭的影响,养育男孩、女孩的不同及单亲家庭如何养育孩子等话题展开论述,颠覆了孩子有问题就只治疗孩子的传统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将改变父母作为改善亲子关系的要略。本书作者曾帮助千万个家庭改善了亲子关系,阅读本书更是有利于提升个人生命品质和家庭幸福感。


【作者简介】

《了凡四训·译解》《棋与道》作者,中和人生、新异心理的品牌创始人。从事心理咨询与研究34年,擅长处理各种心理危机与情绪,运用易经应用心理学技术、潜意识情景对话技术、家庭能量分析技术,帮助上万家庭改善家庭关系,提高孩子身心健康。

社会职务及荣誉如下: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专家

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心理咨询专家

世界易经高峰论坛名誉主席

世界著名易学专家家庭与亲子关系康复疗愈专家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易经应用心理学》主讲导师

广东社会学学会潜能开发研究专业委员会研究员

荣获2020“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活动“先进个人”


【目录】

讲 掌控命运之匙

思想决定一家之兴衰

心念的力量,难以置信

人设:谁编写了你的“底层代码”

第二讲 你的家,快乐吗

家庭正负能量的体现

家是应该用心去经营的地方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第三讲 可改写的家族基因

情绪如何在家庭中传递

代代相传的不只是血脉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背后的秘密

第四讲 “坏孩子”与“乖孩子”

生命状态的强与弱

坏孩子或成“千里马”

乖孩子也许“出门难”

第五讲 亲情的断裂

父母不亲身养育孩子的后果

收养孩子:无法打破的隔阂

留守儿童:久别重逢带不亲

第六讲 家有“爸道总裁”

父亲压制指责造成孩子的问题

爸爸的道理总是在制裁我

大树底下长不出另一棵大树

第七讲  慈母的陷阱,虎妈的教鞭

母系强势管控孩子造成的问题

母爱如春雨润物,溺爱如大雨倾盆

为什么婆媳关系是千古难题

第八讲 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被毁掉的

毁娃五部曲

孩子有多动症怎么办

精神病,神经病

第九讲 优生优育,别忽略心理层面

孕育生命的秘密

胎儿能感受到父母的情绪吗

自闭症、女汉子是怎么来的

第十讲 你认识你的孩子吗

重新认识生命之性格习惯的真相

地球上有哪十种人

为什么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第十一讲 万般未必皆下品,不是惟有读书高

认识孩子学习状态的真相

如何坦然应对成绩的跌宕起伏

后进生真的没有出路吗

第十二讲 种瓜想得豆,种豆想得瓜

为什么父母知道却做不到

教育也讲究“强扭的瓜不会甜”

“儿孙自有儿孙福”,关键点在下一句

第十三讲 现在的男孩怎么了

教男孩的五个“硬道理”

被扭曲的雄风

为什么要带领孩子挑战规则

第十四讲 现在的女孩怎么了

教女孩的五个“硬道理”

做好两件事,杜绝性侵犯

女儿早恋怎么办

第十五讲 为什么我们会“相爱相杀”

夫妻和,家道成

“小三”居然就在家里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第十六讲 父母有病,孩子吃药

孩子生病是在呼唤父母的爱

病在孩子身,源在父母心

熊孩子老爱“作死”怎么办

第十七讲 爱的“残疾人”

单亲家庭如何养育孩子

单亲孩子的撕裂之痛

原生家庭是孩子生命的动力源泉

第十八讲 心的方向,决定爱的力量

获得关注是生命的需要

爱要怎么说出口

为什么他(她)对你的爱无动于衷

终章 让爱回家,家和万事兴


【免费在线读】

讲 掌控命运之匙

思想决定一家之兴衰

前面已经讲到思想是一种能量,人活在一念之中。这是我们通常看不到的,如果人能看到自己活在一念之中,被一念所影响,能真正把背后一切因素看清楚,人就解脱了。

这个念头的“念”字是怎么写的呢?“今”和“心”连在一起,也就是你在当下的心态、心境和思想念头。

念头发生变化,就相当于轨道发生变化。铁路有轨道,可以变轨,轨道一变化,火车走的方向就发生变化。所以有个词叫做“转念”,念头一转,整个人生路径都会发生变化。念头能影响我们,是因为我们承接了各种不好的思想念头,不好的思想、情绪,心会纠结,会受到影响。心一受到影响,又会带来整个身体的变化。

例如一个人总觉得自己很苦,活得很难受、很委屈,没有被人尊重,没有得到别人的爱。这是一种感受,一种生活中的体会,但这是不是个念头呢?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确实是个念头。抗压能力弱,总觉得世界对我们不公平,或者面对一些因素时,感到恐惧、担心和害怕。其实这一切表现出来的状况都是我们的念头在起作用。如果看明白了,就能变通,就能发生变化。所以思想是一个念头,念头可以改变,关键是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变。

我们经常讲“一念创造了你的世界”,创造了什么世界呢?商人求财,想要做生意,是不是都是他的心念?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是不是也要有心念呢?我们在上节课里,一开始讲的就是立志。无论做什么都要立志,做生意要立志,赚钱也要立志。立志就是,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事?要展现什么样的人生状态?你的心念是不是代表你未来世界所呈现的状态?你说你要赚钱,那赚钱后要干什么?假如你不知道,那就是花天酒地。为什么?因为你的心念力量很弱,只有单一的功能和目的,后面要展现的心念状态,就体现不出来。

《大学》里讲:“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1] 赚钱后怎么用?是用于自己还是用于别人?财富是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还是回馈社会?这些你有没有想清楚过。

所以,我们看到,今天的很多超级富豪们都不执着于钱,自己其实可以生活得很奢靡,但是他们更多的是把钱用于回馈社会。这就是人家为什么生意越做越好而我们生意却做得很小,就是因为我们的思想还是停留在赚钱的角度上,而不是在创造财富。

一个人内心丰满、充满爱,他会不会自然地把爱布施出去?同样地,财富也一样。当你内心是丰满的,你也自然会布施出去。所以说人活在自己的一念里,一念决定了你的行为。

讲理论容易明白,但它在现实中是怎么体现的?你的思想是怎么影响到自己的家庭,影响到自己的?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对自己的起心动念和情绪的状态是缺乏觉知的,我们对情绪造成的影响也知之甚少,但其实你内在的观念、思想和情绪,与你为人处世的状态和身体健康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我们在负能量当中低迷地过了一整天,一回到家,你就会觉得很累、很辛苦、很疲劳,这时你就只有休息、清空自己,才能得到修复。

如果我们一天都是在正能量里面,激情高涨,整个人的状态很好,忙完一天下来也是很精神的。如果夫妻说话也是这样,那是不是也会变得很好?夫妻之间如果说话都是“喜欢”“谢谢”,非常平和,是不是整个家庭就在一个正面循环里?如果我们总是讨厌、埋怨、指责一个人,自己和别人的身心是不是都会受到影响?

大家也都知道,现在孩子接触的动画片和游戏等的审查都非常严格,常规的影视作品的审查也都是很严格的。因为孩子们缺乏辨别和抵御的能力,在看到这些影像时,他们会吸收其中的负能量,有的孩子就会萎靡不振、胆小怕黑,甚至是自我封闭,这都是因为被负能量控制了!好与不好的语言和情绪,孩子都能够快速吸收并产生反应。那么我们就要好好去回想一下,在家庭里面,平时是怎么跟孩子说话的?夫妻之间又是怎么说话的?

当我们与家人之间相互赞美、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时候,你看这个家是不是非常的和谐、快乐?相互之间如果打骂、指责,连话都没得说,那家庭也就面临着解体的险境。

想想我们的父母有没有关心过孩子?有没有真正去了解、关心、理解孩子?夫妻之间说话的状态是什么样子?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东西都代表我们的交往模式、身心状态。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话,很可能表现的都是些大问题,但是自己不觉得,也没有看到,结果对亲朋好友、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我们还不知道。

思想引起的问题太多太多,也就是说,我们的问题都与微观中的思想和心念有关系,只有在微观的状态里去寻找了解,我们才会知道,才会明白问题形成的根源。

“新异心理”用高端心理学方法,也就是“潜意识情景对话”技术,深入到潜意识里,去处理各种情绪,如焦虑、紧张、恐惧、害怕等,结果我们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受到了父母思想心念的影响。今天我们的心理学前沿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很轻松地把每个人带入潜意识里。带入潜意识不一定要催眠,可以在很清醒的状态下很自然地进入潜意识,有时来访者甚至都不知道已经进入了自己的潜意识。

进入潜意识,可以很清楚地探测到大脑“内存”里搜不到的记忆。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把你重新带入小时候,让你重新经历你成长的过程。你就会看到在你小时候,爸爸妈妈的思想状态、情绪对你的影响,特别是他们的思想造成你今天相应的状态。终你会发现,你今天的痛苦,可能都与这个有关系。

所以,父母的思想心念就是在编写人的人生状态的底层代码。

“新异心理”解决了很多自闭症孩子的问题,有一些医院诊断孩子患有自闭症,但讲不清楚问题形成的原因,而我们则把问题形成的原因找到,这样解决问题就会比较快。

普通心理学可能觉得这个问题没办法处理,但是我们用“家庭正负能量理论”,用“潜意识情景对话”技术,就能很快地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我们不能从思想、内心状态去解读这一切,那么想要把自闭症了解清楚,恐怕就很难。

再举个例子:有一位孕妇,三十多岁怀了孩子,有一天早晨突然跟我打电话说出现先兆性流产,问怎么办。夫妻俩打了辆出租车,一边去医院一边给我打电话。我说:“你现在出现先兆流产,那你昨天晚上干啥去了啊?”

她说:“我们昨天晚上一起出去看了一个恐怖片。”也许有人会说,看个恐怖片有什么关系?看恐怖片会不会影响孕妇的身心状态?孕妇会不会因为看恐怖片而非常紧张、恐惧?

“看完恐怖片回来后呢?”

“回来后我们还吵了一架。”

这是不是又继续引发思想念头的变化,导致情绪爆发?肯定是这位母亲看恐怖片,心里不舒服,回来不高兴,也感受到胎儿在肚子里的变化,在里面紧张,于是开始后悔跟丈夫去看恐怖片,就吵起来了。然后第二天就出现了先兆性流产。

大家平时都十分注意孕妇的营养,身体的调理,行立坐卧的姿势,等等,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情志的重要性?他们看恐怖片然后吵架,过后就是妻子情绪的剧烈波动和紧张,导致了先兆性流产。

我们常常会忽略我们的身体因情绪和思想而产生的变化,因为我们在情绪产生的那个当下只会沉浸在情绪里。其实很简单,每个人都感受过悲伤之际流下泪水;开怀大笑到肚子疼、胃疼;当我们感到恐惧,我们会毛骨悚然;当我们愤怒的时候,我们的血压在飙升。其实这些表象的背后都是我们的五脏六腑在配合我们的情绪和思想相应地作出表达。

所以,很多人在孩子出现问题之后,总是一心想着补救孩子。但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在孩子身上,孩子的状态只是一个“果”的呈现,根源还是在父母的身心状态里,是在怀孩子过程中、夫妻交往的大环境和夫妻的心理状态里。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讲清楚,那我们想要真正地了解生命,康复孩子,是不太可能的。

相反,当我们清楚地描述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去认识父母生育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与思想状态时,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就很快找到了,孩子状态的改变也就能够很快地体现出来。

这里讲我们的整个身心状态、思想,包括举的例子,就是告诉大家,思想心念非常重要,不仅直接影响我们自己,也会传递到孩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在潜意识里写下了这个密码,将来要修改它难度极大,因为你连认识到其形成的原因都不知道,怎么修改?

今天“新异心理”的心理学实战技术,特别是心理学前沿实战应用技术已经非常先进、有效。但是面对这类问题时,康复难度仍然很大,花的时间、功夫、精力也是巨大的。技术再先进,依然需要父母的全力配合才有可能改变孩子的状态,父母不成长、不改变、不配合,一切都是空谈。

小结

正所谓意识具有反作用,思想是一种能量,人活在一念之中。这是我们通常看不到的,如果人能认识到自己活在一念之中,被一念所影响,能真正把背后一切因素看清楚,人就解脱了。念头发生变化,意识的反作用改变,结果相应就更容易发生改变。

让爱回家的作业

静心思考后,以喜悦的心情写下孩子的十个优点,并当面赞美孩子。当然我们也可以扩展一下,把丈夫、妻子的十个优点写出来,当面赞美;也可以把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十个优点写出来,当面赞美。

优秀妈妈作业选登

听了李新异老师的课,我的总结如下。

孩子的十个优点:

1.观察、感知能力强,可以很快观察到事物和人的变化特点。在参加观鸟活动的时候,常常比老师发现得还要快。

2.与人为善,和周围的邻居、同学相处得很和睦。到一个新的环境,很快能融入其中。

3.动手能力强,折纸、拼图等,一看即会,拼得非常快。

4.运动能力强,跑步、跳绳、羽毛球都比较擅长,这学期在校运会上参加跑步比赛,为班级争得荣誉。

5.守时,上学期间很重视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

6.对大自然有好奇心。喜爱观察动植物,环境保护意识强,并向周围同学普及相关知识。

7.音乐素养好,从小跟着父母听古典音乐,并学习弹古琴。音乐鉴赏力较好。

8.思维灵活,有创意、会玩,善于调动家庭气氛。有时候家庭有些沉闷时,就想办法让家里氛围轻松一些。

9.尊敬长辈,对爷爷奶奶很有礼貌,每次参加家庭聚会时都很配合,与亲戚相处也很有礼貌。

10.心胸开阔、不记仇,有时候和父母生气,很快就重新和他们交流,不放在心里。

老公的十个优点:

1.正直、善良,对比自己弱小的人有同情心和爱心,与人为善。在外面见到小动物,也会自然流露爱心。

2.注重仪表,挺拔、伟岸,昂首挺胸,形象、气质好。

3.追求卓越,学习上、生活上对自己的要求都比较高,有自发学习的动力。

4.喜爱艺术,弹吉他、古琴,不怕吃苦,天天训练,在艺术上不断攀登高峰。

5.文笔好,写的文章有思想、有见地、有自己的特色,得到很多人的赞誉。

6.爱家、爱孩子,为了家庭幸福,放弃了一些自己个人的事情,专心陪伴家人、孩子。

7.自律、严谨,对自己要求高,比如练琴坚持每天都不停止,练字也是有机会就练习,日积月累,效果就得以显现。

8.孝敬父母,常常去探望父母,和他们聊天,帮他们做一些生活中的事情,也和他们交流思想上的问题。

9.和哥哥、姐姐都相处融洽,家族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和帮助,逢年过节都聚会、沟通。

10.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我学习一些新的理论,他也愿意和我交流,了解我学的东西,对我的学习很支持。

第二讲 你的家,快乐吗

家庭正负能量的体现

我们的思想念头是一种能量,如果把从思想到行为的过程比作一棵树,那么思想性格就是根部,往上走的枝干部分就是情绪,再往上的语言和行为及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叶子和果实,问题的显现也就在这里。

家庭正能量所体现的状态,首先就是和谐、理解、包容,包括父母的豁达、仁义、互助、相爱。

一个家庭首先是围绕父母构建的,爷爷奶奶是家庭正能量的主体。如果爷爷奶奶很和气,待人接物很包容,同时胸怀豁达,非常仁义,这就能传递好家风。相应地,子女也乐意生活在其周围,子女的同学朋友也都愿意到这个家里来做客。为什么?因为这个家里呈现出一种“和”的状态,对人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希望感受这个家的良好家风。

爷爷奶奶传递正面能量时,我们的儿女在成长过程中也会传承、体现和表现出这些正能量。为什么?孟子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因为他们在构建家风时把这些正面能量存到了孩子的身心里,就像往银行账户里存钱一样。热情开朗、乐善好施、替他人着想、吃苦耐劳、乐观的心态、快乐幽默都是正能量。相应地,我们的孩子也会自然地体现出热情开朗、积极向上的状态,愿意跟朋友交往,融入社会,不去纠结。所以在一个家庭里面,形成正能量循环,构建好优良家风之后,儿女的成长必然也受到正面的良好的影响。

教育不是说教,教育首先是言传身教,正负能量都会带给儿女,使其代代相传。正能量的代代相传,首先体现在父母之间的恩爱豁达。

我们单位有一位老师,她和她的父母及兄弟姐妹,整个大家庭表现出来的就是非常相亲相爱与和睦,为什么?因为父母做得很好,特别是母亲做得非常好。母亲在任何时候都能以父亲的出发点为出发点,做好所有人的支撑,相夫教子,包括家庭的事务,都处理得很好。特别是对于丈夫的尊重,不仅用语言尊重,而且以行为做出榜样,所以家里循环的就是爱、理解及快乐。

我的父母结婚至今已七十年了,他们非常恩爱。我父亲已经96岁了,每天黏着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仍然会跟我的父亲撒娇。我们兄弟姐妹一回到家,自然会围绕着父母,一起开心快乐。我们自己也懂得怎样去构建一个快乐的家庭,这就是父母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怎样做到这些呢?其中一点就是改变我们的身心状态,去看别人的优点。

大家千万注意,看别人的优点,是因为你有欣赏别人优点的眼光和胸怀。自然,你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就会完全不同,散发出来的东西也是不同的。自然,你所看到的都是别人的好,别人的善良,别人的优秀,别人对自己的好,别人对自己的恩情,那你自然就会谦卑、感恩、恭敬所有的生命。自然就会影响并传递给你的子孙后代。

要使我们的智慧打开,心胸打开,要让我们变得有智慧,我们必须具备一点,就是看到别人的优点,看到自己的缺点。看到自己的缺点不是自卑,而是看到并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去改变。我们看到别人的优点,同样会对照自己做得不如别人好的方面。

我以前生活在大学里,周围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我父亲面对任何一个人首先是立正站好,然后90°鞠躬说“您好”。无论对方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工人,只要他认识的都会这样去做,这就是身教的财富,自然而然就会传递到我身上。

一个人要打开智慧,要有灵性的成长,首先就要懂得看别人的优点。我们看别人的优点也能促进我们智慧的打开,改变我们的大脑思维结构,从而提升自己。

中国古人讲“行孝积德”就能改变我们的身心状态。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思想很单纯的时候,事情能够做得很坦然,内心世界充满光芒;你做得很纠结、很难受,是你的头脑很复杂造成的。所以一切好的善行,都会改变我们的内心。

《周易·系辞传》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3],也就是你把点点滴滴,每件细小的事都当成一件善事认真去做好,你收获的就会是开心快乐。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罪恶感,无论富贵与贫穷你都会安心。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你没有做亏心事,没有任何担心,你的内在自然是饱满的,状态是很好的。

如果家庭充满的是负面能量,会是什么样的体现?

首先就是焦虑。今天,许多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什么都焦虑。

焦虑什么?有没有房子,有没有钱养老,有没有保险,父母病了怎么办,孩子有没有未来,老公爱不爱自己,老婆爱不爱自己,爸妈对我好不好,兄弟姐妹对我好不好,等等,全是焦虑。

面对焦虑,接下来就会发生争吵。所以负面能量体现出来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争吵、争执,不断强调自己的观点,强调自己的观点跟对方的观点不一样,坚持自己的观点,没有包容理解。所以夫妻之间就会相互指责,然后破口大骂。

因为我们不能包容,没有承受批评的能力,我们也不知道怎样去开玩笑,所以我们以否定对方为乐。这些都是负面能量。

为什么否定对方呢?因为感觉自己也被对方否定。你否定了我,我也来否定你。时刻把自己摆在一个被动的位置,觉得自己很苦大仇深。如果你不觉得自己苦,怎么还会这样对别人呢?所以古人讲“以德报怨”,以你的德行回报别人的怨,宽恕别人。

宽恕别人的“恕”是什么?是“如”和“心”组合的,就是将心比心,如对方的心意。

一个家庭表现出否定、责备、争吵、焦虑、打压这些负能量,孩子在家里是什么感受呢?就会没有家的感受,没有温暖。夫妻在这种状态下也会觉得缺乏温暖。

所以我们要从爷爷奶奶传递给子孙后代的正负能量的状态开始反思。比如老人家年轻时物质匮乏,过的都是苦日子,到了大家都奔小康的今天,往往就没把思维转换过来。我们常讲“忆苦思甜”,很多老人家忆苦了,却没有看到甜,全是抱怨,“年轻人没吃过苦”“年轻人心理真脆弱,我当年那么大的困难都挺过来了”,如果老人家总是把过去的苦挂在嘴上,整天唠叨、抱怨,这同样也是巨大的负能量,会给子女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儿女不愿意生活在老人家身边,不愿意待在家里,家就成了一个旅馆,一个临时落脚的地方。

夫妻之间也是这样,如果一回到家就是争吵、指责、否定,“你为什么赚不了钱?”“你为什么这样?”……丈夫听到的全是指责,没有对他的理解,丈夫也就不愿意回来。

相应地,如果丈夫回来对老婆也是指责,妻子也会成为一个怨妇。在我们接触的这么多案例里,全职母亲出现这样的情况尤其多,自己在家带孩子,一个人待着无聊,没有人交流交往,没有人理解,她不成为怨妇成为什么?特别是当丈夫还不理解她,认为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你指责妻子越多,她逃不出去,所以就成了怨妇,之后回过头来就会指责你,一报还一报,然后你发现受不了,家里多了一个“魔”。后你就逃避,不愿意回这个家,或者想找另一个女人去温暖自己。

为什么?

说白一点,是因为你作为一个男性,却没有创造快乐和谐的能力,不懂欣赏别人优秀的地方,不能理解妻子对你的付出。

大家要明白“重男轻女”“大男子主义”这些传统观念对我们的不良影响,在今天,女性不需要依附男性也可以在社会上有自己独立的地位,但在家庭中依旧要做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那做丈夫的呢?你的内在能力达到了吗?你能明白内在能量对一个生命的影响吗?你有没有把自己做好?

你说在外面很忙,那确实忙,要工作要赚钱,但是你有没有把你的后方搞好?有没有想到你的家是需要你去奉献的?如果你常常缺席,家庭会幸福吗?

你想活在一个怎样的家庭环境里面?这个家是你每天回来要“充电”的地方,结果你充不上电,遇到的都是焦虑,怎么办?整个家庭就会面临巨大的负面问题。

负能量一旦在家庭里面循环,子孙后代产生的问题就会一个接一个。

当我们父母处在争吵指责时,儿女会呈现什么状态呢?因为人在这种状态下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包括紧张、恐惧。

所以你的儿女跑得远远的,不愿意回家,更不会带朋友到家里来。朋友、同学来你家跟受罪一样,谁愿意去?家里循环的都是指责、互相伤害,就感受不到温暖。

一些父母抱怨说自己很辛苦,好不容易拉扯大儿女,但是想要得到儿女的孝敬却很难。为什么?因为你的儿女都不愿意生活在你周围,因为你传递的都是负面的能量,都是唠叨、指责、谩骂,全世界都能听到你的不满。

当我们总是处于紧张、焦虑、争吵、指责,表达对立的观点时,我们的世界就会越来越小,心胸也越来越小,看不见开心的事情。而我们通过修心,提高我们的智慧,看到别人的优点,开智开慧,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全部生活在快乐中,这就是在积福报。

若你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全带在指责中,谁愿意接受?

你说你是“刀子嘴豆腐心”,但是,人的心是受不了的。其实“豆腐心”是你内心的紧张、焦虑、脆弱,以“刀子嘴”的方式来控制别人,这都是不对的。

如果我们家庭里面循环着这些负能量,那首先是儿女会复制你的状态,后面是儿女的儿女也会出现问题。

有一个案例:一个三岁的女孩胆囊堵塞要做手术。孩子的姑妈正好参加过我们“新异心理”的家庭正负能量课,然后紧急安排我远程线上给孩子父母做咨询。

通话时,孩子的父母在医院,我请父母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然后我讲,根据孩子平时内向、心理脆弱的状态来判断,导致孩子胆囊出现问题的个原因是紧张。

为什么紧张呢?那一定是父母经常相互争吵、指责,闹离婚,同时总是批评孩子,孩子才会紧张。

任何人在面对批评指责时都会紧张,不是所有人都有很强的抗压能力。有的生命是比较脆弱的,比如这个孩子,她的抗压能力就比较弱。然后我跟孩子父母讲:“你们夫妻之间争吵指责的状态,以及对孩子的粗暴状态,导致孩子身心紧张,才会导致胆囊出现问题。我们常说虎胆英雄,人没有胆气,就容易吓着,容易紧张,相应地导致身体的变化。”

孩子爸妈一听就明白了,马上说:“好,李老师,我们知道了,是我们做错了,我们夫妻之间平时就是在相互批评指责,对孩子也是批评指责。”

那怎么办?

我告诉孩子爸妈,赶快回到病床边上抱着孩子,一起向孩子道歉,跟孩子表达爱。

为什么要道歉呢?因为你说出来的语言,就是表达你的心态,孩子能听懂你的心态,你不道歉,她不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有的人不理解,说道歉有什么用,说两句话就能有用了?人是情绪动物,正因为我们不会表达,我们才不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是怎样影响别人的。当父母跟孩子道歉忏悔,孩子一般会很快原谅父母的。

他们回到病床前跟孩子道歉说:“孩子请原谅,爸妈做错了,爸妈向你道歉!爸妈是恩爱的,也是爱你的,请你不要紧张焦虑。”

我们可以跟子女对话,夫妻之间也可以这样对话。爸爸接着在病床上搂着孩子道歉,孩子睡觉的时候继续跟孩子对话:“对不起,爸爸做错了,爸爸爱你,爸妈都爱你,不应该骂你、指责你,请你原谅。”

孩子听到父母说的这些话流了很多眼泪,愿意跟父母亲近了,孩子紧张的心放松下来,不再担心焦虑了!而且能吃能睡,脸上有了笑容,脸色也红润了!

在孩子父母的精心照顾下,孩子很快就出院了。此后,身体上也几乎没再出过什么问题。

这说明什么呢?思想就是一种能量,直接影响身体,特别是对我们的孩子,孩子一旦听到和看到了父母真诚道歉的言语和行动,她的心结就打开了,她的担心焦虑也就放下了,情绪也就平和了,身体不会一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也就不容易生病了。

今天,我们“新异心理”对生命的探索和认识已经很深入,在我们的帮助下,短短的一两天时间,这个孩子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来,人的情绪会对自己的身体及他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4]。不能为了发泄而表达,而是要消除情绪的影响,还原事件发生的过程,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中华五千年文化,演绎的就是一个“和”字。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睦、平和,全部都与“和”有关。“和”是能量平衡之后我们内在所表现出来的状态。

我们看有些老年干部,他们平易近人,而不是咄咄逼人,没有锋芒,很和气,人也很开朗,为什么?就是他的人生经历带给他的。他看问题不再是从锋芒的角度,不是用锋芒去针对别人,而首先是理解别人。

一个境界高的人,他会体现什么状态呢?首先就是理解别人。

所以孔子讲“六十而耳顺”[5],所有的东西就是“哈哈哈,是是是”。你发现首先是“耳顺”是吧?如果人家说一句话你难受得要命,你就不想听,是不是?我们主要的表达都是从我们的语言出来的。所以我们的抗拒、不愿意听,都来源于我们的语言表达。“耳顺”后我们就能接受别人、接纳别人了。

什么是允许?允许,首先你得“耳顺”,“耳顺”了你的心跟着也顺了。心不顺,耳肯定不顺,你说“好好好,是是是”,结果还是老样子,你的状态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这些就是正能量和负能量对家庭、对家族产生的影响。人与人之间交往会产生很多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感觉这个人怎么说也说不通,其实很可能是有背后的因素,这些背后的因素我们会在后面的课程里系统地去讲。

小结

孟子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6],构建家风时把正能量存到孩子的身心里,就像往银行账户里存钱一样。教育首先是言传身教,正负能量都会传递给子孙后代。一个人要打开智慧,要成长,首先就要懂得看别人的优点。行善积德可以改变命运,一切好的善行,都会让我们的内心发生改变。学会宽恕别人,家人之间不要再唠叨、指责、谩骂。思想就是一种能量,可以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让爱回家的作业

写出家庭生活中正能量和负能量的体现。

优秀妈妈作业选登1

听了李新异老师的课,我总结出了家庭生活中正能量和负能量的体现。

正能量:

1.勤奋好学、努力进取、拥有医师资格证、眼科主治医师资格证、执业药师证、健康管理师证。

2.努力赚钱、勤俭持家,从一无所有,通过努力,到拥有县里一套房、市里一套房,还换了自己喜欢的小轿车。

3.讲卫生、爱干净,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4.孝敬父母,扶持弟弟,热情为亲朋好友服务。

负能量:

1.强势,力压老公和儿子,希望他们都能按照我的要求来做。

2.脾气暴躁、没耐心。

3.对儿子管控过多,只追求成绩,忽略他的健康成长。

4.经常在家抱怨生活和工作的不公。

优秀妈妈作业选登2

“家庭正负能量的体现”,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一代一代往下传。记得小时候,听姐姐说她在某位同学家,全家一起包饺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就包好了,而在我们家,就觉得包饺子这样的家务活是非常劳累、麻烦的事情,做起来非常吃力。

现在回想起来,包饺子是同样的劳动,而不同的家庭氛围给人带来的感受却不相同。虽然我没去过那位同学家,但我猜想她家一定是和谐、温暖、有爱的,在那个环境里,大家分工协作,做什么事都会觉得轻松愉快。我家里,我小时候感受比较多的是妈妈对爸爸的抱怨、对孩子的控制。现在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父母激烈争吵的画面,这些都给当时幼小的我种下紧张、害怕、胆怯的种子。

总结一下自己家庭的正能量:

一是为人诚恳、勤奋,爱人和我都比较爱学习,有点时间就愿意弹琴、读书。

二是尊重长辈,和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常电话联系,抽空也去探望。

三是有学习氛围,家里多的东西就是书。老公和我都在不断学习,老公学习音乐,我现在学习心理学,还学习声乐、朗诵。

四是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参加打麻将、赌博这些,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

家庭中的负能量:

一是焦虑,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担心孩子的前途,时不时对孩子进行说教。

二是家庭成员之间看别人的问题和指责比较多。虽然我说自己有很多问题,让老公、孩子给我提意见,但当他们真的说起来,我就习惯性地想反驳,不能虚心接受批评。这些习惯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当我们说起他的缺点时,他也是想方设法为自己辩护,不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说完。

三是家庭成员经常互相影响,当三个人之间有隔阂、不能敞开交流时,家庭氛围就会很沉闷、压抑,生活在其中,感觉很不舒服。

四是对孩子鼓励赞美少,即使有,也不是发自内心的。表扬一句,后面经常跟着更多的要求,期望他做得更好。

第三讲 可改写的家族基因

情绪如何在家庭中传递

情绪是如何在家庭中传递的?与孩子的心理有什么关系呢?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也是孩子性格的奠基人,这种家庭中的正能量和负能量的传递跟基因遗传的原理是相近的。

输送的内容包含了什么呢?包含了父母整个身心的状态,包含了父母的思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受到父母思想、情绪、语言表达和行为模式的传递。

当一个人被检测出存在着某种家族遗传性的疾病时,就会在基因表达上体现出来。我们这里所讲的正负能量的传递,实际上也已经包含在你的思想、身心的状态、行为模式、情绪状态等之中,这些都有可能是从我们父母那里传递过来的。而这种传递,相应地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问题,就是说我们父母的身心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我们。

这会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传递什么样的状态给孩子,就会直接影响到这个生命。

比如我们传递的都是不安、紧张和焦虑,孩子将来可能就体现出容易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但是他自己不知道,原来这一切跟父母的传递有关。

所以,父母的身心状态和情志状态、生活的情调和态度、人生的情怀和格局、如何待人接物、思维定式等一切因素,都有可能往下传递给儿女。

我们在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结婚生育过程中,发现夫妻之间的交往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你以为自己很了解对方,但是你发现和对方谈话时,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为什么对方会是这样的性格脾气呢?

其实没有别的,就是每一个生命都受到父母正负能量传递的影响。就像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一样。这个能量体系不传承不行,断裂了也不行。

我们在后面的课程中会陆续去讲这种能量状态所呈现的各种不同现象。在明白了正能量和负能量是什么,明白了能量是怎样传递的之后,那相应地,我们对生命存在的问题的了解和解决就可能变得比较简单容易了。

人的情绪有两面性,我们前面已经讲了正面能量、正面情绪和负面能量、负面情绪带来的不同状态,其实消极的状态是可以调整的,正能量和负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举个例子:恋爱中的人。爱一个人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体现呢?是不是看对方好像就只有优点?任何的言行举止都很可爱?我们常常讲“情人眼里出西施”,在这种状态下你看对方全是优点,看不到任何缺点,任何缺点你都可以忽视。这其实就是你的能量全部因为“爱”而到了正向的状态。

如果我们的生活始终处于这种状态,那我们的境界就很快地提高了上来,看所有生命的状态都是好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好,就像“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般,看到的都是好的。

但是因爱而生恨的时候,这个人突然就转到另外一面,看对方满眼都是不好的。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心念的改变,对恋人的感觉突然一下就转到反面、负面。在这个时候看到的全是负面的,看这个人就觉得没有一点好的,把对方不好的东西瞬间放大。

能量还会体现在什么上面呢?我们的能量在用的时候就到达所用之处。如学生在专注地学习、工匠在精益求精地工作、文人认真写作的时候,能量就全部到了头、眼、手部。

在这个时候我们会感受到我们的心是清净的,感官也可以屏蔽外在的干扰,虽然我们可以交流,但是我们全然地专注在这个当下。就像高手下棋的时候,旁边人讲什么他都没有听到,是因为他在认认真真地按照他自己的思路下棋,所以就呈现出这样的状态,六根关闭。

一个人高度专注的时候,耳朵肯定是可以“关闭”的,外面人说什么他是难以听到的。

我在二十岁的时候就经历过这样的事。当我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旁边的人拿两个高音喇叭在我耳边同时对着我播放迪斯科音乐,我却没有任何反应,为什么?因为我完全沉浸在我专注的事情里面,一直到大家把我摇醒,我才从那个状态中出来。

我们专注、聚精会神的时候,能量就聚集在我们的头部,当我们放松的时候,这个能量就转移了,能量散开时就感觉自己像跑了一场马拉松,没力了。所以作家写完一本书以后,发现他进入到这种状态太深了,从写作中出来后,他再想要回到书中的情节时他也就不愿回去了。棋手比赛也是一样的,比赛完了以 后才感觉自己像跑了一场马拉松一样,聚集在头部的能量通过思考都耗尽了。

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也是一样,负面情绪虽然不好,但是我们转念之间可能就会变成好的。一个人整天沉浸在苦难之中,被折磨得实在不想活的时候,他会突然觉得我为什么活着,人为什么活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来死后到哪里去?”人生的终极问题,在这个时候就会呈现出来,那么一呈现出来他这个念头是不是就会开始转变了?

“我是谁?”这是哲学的终极问题,也是生命的终极问题,所以说,他就会探寻生命。

所以苦难是渡人的,烦恼也是渡人的。为什么?你从烦恼中能够看到小我的执着,当你看到、看破小我执着的时候,你的大我自然就会呈现出来。为什么?因为你的觉知就是来自大我。

这里还要跟大家讲个什么问题呢?讲我们的情绪爆发以后,情绪去了哪里?

,情绪会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里。比如中国古人讲怒火伤肝,怨伤脾胃。当怒火过于旺盛的时候,很可能肝脏就会出问题,怨恨太多的时候,脾胃就会出问题。一个人怨气太多,沉淀在整个身心里面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

第二,人的情绪爆发完了,停了一阵,我们以为它消失了,但其实不是,它还存在于我们的深层潜意识里。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会遗忘的器官,我们以为时间会让我们遗忘一切,其实没有遗忘,情绪只是进入了我们的“后台”,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里,将来遇到类似事件时它还会发作。痛点出现了,将来再遇到类似的事件,甚至相近或相同的声音、景象和气味等因素,潜意识就会被触发。

所以,当我们用前沿的心理学应用技术,深入到潜意识里面把这一切调动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痛苦依然在那里,它会反映到我们未来生活中的各种情绪状态里,以及跟人交往的状态、模式里面,它并没有消失,只是转化了一个存储方式。

第三,情绪还会存在于他人的身心里,孩子尤其储存得多。你想想看,父母在不断发脾气的过程中,很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影响,影响孩子的整个身心状态、生命状态,甚至他未来的整个情绪、性格全被父母影响了。

为什么?因为在父母情绪爆发状态下,孩子会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包括激烈的情绪和思想,而这一切,容易形成潜意识。

生命早期的潜意识都会受父母因素的影响。

请看上面的冰山图,水平线下面,90%是潜意识,上面10%是表意识。

所以,孩子在幼儿时期,父母的身心状态就奠定了他的未来。父母的心态,也包括父母的性格爱好、情绪情志,父母与各个家族成员的关系,还有工作关系及社会大环境的因素,等等,都记录在孩子的身心中,记录在孩子的深层潜意识里,这些将来就会影响到孩子的状态。

再往下走,成长期时父母如何养育孩子,又是一门大学问。

我们有没有遵循古人所说的用好的因素去养育孩子?有没有“童蒙养正”,培养孩子的德行,同时也培养我们自己的德行?我们跟孩子互动过程中,父母是恩爱的,是相互鼓励赞美、相互尊敬的?还是相互指责、打骂、争吵的?如果父母不断地指责、挑剔孩子,总也看不惯孩子,就会导致孩子未来的身心状态出现严重问题。

孩子被指责、挑剔太多,他们就没有自信,人格成长就不健全,做事就会不自觉形成自我否定的状态,等等。

所以,父母的情绪发泄出来后,是不会消失掉的。我们以为情绪被遗忘了,但是它可能进入到孩子潜意识的后台,从而形成一系列的问题。

为什么?

因为进入后台的全是潜意识。爸爸妈妈的一句话可以影响孩子一辈子,那这就是潜意识;爸爸妈妈的一个行为会影响孩子一辈子,这也是潜意识。在当下的那一刻可能被遗忘,但是未来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又会呈现出来。

举个例子:有一个成年人,这一辈子跟其他人的关系总有一些问题。有些什么问题呢?信任感不够。她一直搞不清楚这个问题是从哪里来的,所以自己的婚姻状态等都不理想,人都已经到五十多岁了。后来通过“潜意识情景对话”深入到潜意识中才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当咨询师把她带入童年,她就看到了一个景象,她小时候在幼儿园读书的时候,妈妈说幼儿园今天吃南瓜饼,结果她去到幼儿园,发现幼儿园没有南瓜饼吃,只是给了她一个很小很小的土豆,肯定吃不饱。她妈妈也是开幼儿园的,当她回到家里,看到妈妈做了很多南瓜饼,准备拿去给幼儿园其他小朋友吃,她也很想吃一个,但妈妈没有给她。同时妈妈还批评她,而且说:“你在幼儿园不是已经吃了南瓜饼吗,为什么回家还要吃啊?”

她就很愤怒地说:“幼儿园没给我们吃南瓜饼,骗了我们,现在回到家里面,你也不给我吃,你不相信我。”所以她就对成人世界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

我们在她与“潜意识情景对话”的那一刻,找到了她这个情绪的原因,她就看到这个“因”与自己后面人生的所有事情都有关联。原来是从那一刻起,自己就产生了对成人世界的不信任,影响到她后来跟人交往的关系。

一个小小的南瓜饼,这么一个事件就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

再举个例子:有一位父亲,因为女儿长得很乖巧,所以父亲跟女儿说了一句话,说了一句什么话呢?“男人是不可信的,所以未来你跟男性交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定要保守,千万不要随意信任男人。”

爸爸爱护女儿,本意是希望女儿不受到别人的侵犯等,没想到这句话成了她的潜意识。在她后来的人生过程中,她的婚姻以及与男性的交往全部都呈现出一种带着隔阂的状态。原因就是她记住了父亲那一句话。

如果我们不找到这句话,不找到这个“种子”并把它进行格式化,那她父亲那句话会终生影响着她。这就是潜意识对生命的影响。

如上图所示,把人的生命比喻成一棵树,根部就是潜意识,这个潜意识是怎么形成的?那就是能量流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不断地沉淀影响所致,当然还包含着更深层的因素,我们随着课程的开展一层层去讲。

再往上走,到了树干部分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一个念头所产生的不好的因素、不好的情绪,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或者成为潜意识,成为那个后台程序,然后开始影响我们。

再到上面就是树枝,那就是心理与情绪的反应。所以说心理、情绪都是枝叶的反应,疾病是更上一层的反映,已经到了树叶这个地方了,由此可见我们的底层和起心动念很重要。

为什么我们要从起心动念开始觉知自己?因为我们的一个念头会像一个种子一样种下去,种在哪里?种到我们的潜意识里面,然后在那里储存,将来某一天发芽、开花、结果。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潜意识中牢记的一个事件就会影响很深远。

爸爸妈妈打了小孩一嘴巴,这也会成为一个潜意识的种子,包括批评也会,逐层地显现和反映出潜意识的状态,这是讲的作为一个正常状态呈现的情况。

那么非正常状态、被动性的呈现,就是能量的传递,这个能量的传递就是来自父母不同的心态。

我们常说母亲教育非常重要,但是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不是独立存在的,母亲自身一定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一定会受父亲的影响。为什么呢?因为母亲在生育、养育孩子过程中也肯定希望得到孩子父亲的鼓舞、爱护、赞美。

如果作为孩子父亲的这个角色不能很好地照顾、爱护自己的妻子,那母亲内心是不是匮乏的?孩子也是能感受到这一切的。所以母亲在养育孩子期间是会受到环境影响,受到丈夫影响的。孩子不只接收妈妈的情绪,同样会接收爸爸的情绪。

养育生命的过程,在有些心理学应用技术里面被形容为“系统动力”,其实也就是一代一代传递的家庭正负能量在背后影响着生命。而这一切,我们都可以把它归结为一个东西,不论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都可以归结于一个东西,就是念头!就是起心动念。

当我们找到这个念头,只要真实地完成这个转念,生命就会绽放,生命就会从这个动力系统,从这个家族能量体系里面的负能量当中走出来。但是你首先得意识到、认识到这个念头。

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讲能量的传递,人的情绪是能量的体现形式之一,父母的情绪会存留在孩子的潜意识和身体里面,形成家庭正负能量,一代一代往下传。表现出来时就是家风的不同状态。修改这种能量状态,就包含着我们的转念,包含着学习传统文化、积德行善、去改变命运。

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当潜意识被呈现,你的命运就已被改写。”这个跟传统文化里讲的觉知是一样的,就是你看到自己的潜意识了,这个潜意识是不是就显现出来了?显现出来,你才可能把这个东西改变。这也是我们今天利用心理学前沿应用技术所探测和研究的东西。

小结

人的情绪爆发完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以为它消失了,但其实不是,它除了存在于我们的身心里面,还存在于我们的深层潜意识里。我们的大脑是一个会遗忘的器官,我们以为时间会让我们遗忘一切,其实没有遗忘,情绪进入了我们的“后台”,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里,将来遇到类似事件时它还会发作,痛点出现了,潜意识自然会被触发。当我们看到这些潜意识,命运就在改变中。

让爱回家的作业

以不满的情绪写下对家庭成员的愤怒和抱怨。

优秀妈妈作业选登

听了李新异老师的课,我的作业,以不满的心情写下对家庭成员的愤怒和抱怨。

学习之前,我对家里人有各种各样的不满。

对妈妈:我不喜欢您对爸爸说话态度恶劣、总是有很多抱怨。您在家里凶、在外面胆小,我给您买东西,从来得不到您的赞扬,都是不满意、说我买得不好。一天到晚大姨长、大姨短,不关心我们姐妹,而去关心大姨家的孩子。她们给您买的东西,您就念念不忘,说买得好。一聊天就说别人家有没有钱、有没有社会地位,太世俗,我们简直没有共同语言。

对爸爸:我不喜欢您脾气急躁,无时无刻不在催人,不会干家务,离开妈妈寸步难行,家里杂物摆得满满的,每次去看您都闹心,动不动就说自己哪里哪里不舒服,没有办法和您好好聊天。

对老公:我讨厌你整天板着脸,喜欢指挥人,对孩子要求多,整天碎碎念、说教,还自以为是,认为孩子都该听懂,对孩子玩手机看得太紧。我讨厌你脾气上来就摔东西,让我和孩子都担惊受怕,一吵架就说要离婚,你以为家是件衣服,说甩就甩吗?还动不动就说全家人一起去死,真是乌鸦嘴。

对孩子:我讨厌你不听我的话,我说话时,你经常面露不耐烦或者懒洋洋的表情。我讨厌你回到家就关门,敲门也经常不理人。我讨厌你对待作业不认真、潦潦草草、应付了事。我讨厌你拿到手机、电脑就“掉进去”,整夜不睡觉,让我和你爸爸非常担心。我讨厌你在学校时常表现不好,老师找我时我很害怕,不想面对老师。你能不能少给我添点麻烦?

[1] 冯映云. 《中华文化经典读本》[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2]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11.

[3] 杨天才、张善文译注. 《周易》[M]. 北京:中华书局, 2011.

[4] 冯映云. 《中华文化经典读本》[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5] 冯映云. 《中华文化经典读本》[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6]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