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来自实践
省级机关资深文稿处长20年切身感悟,倾囊相授。

■拿出实招
36个写作痛点,36个解决方案,靶向式“挠痒痒”,干货满满。

■指向实战
省、市、区、街道一线经验,更接地气的公文写作精进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公文写作32讲:从思维构思到笔法语言》的姊妹篇,旨在破解公文写作理论与实践的“相约难题”。作者将自己20年一线写作经验加以升华,围绕“洞见”“学习”“修改”“修炼”,打造成36个写作专题,靶向式“挠痒痒”。 本书**特点是跨界思考、迭代思维、激活思想,来自实践、拿出实招、指向实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以灵动的思维、生动有趣的语言,循循善诱,揭示写作的“底层原理”,具有思想性、启发性、实战性,不禁让人感慨:原来,公文写作还能这样学!与其说本书是“公文写作技法”,毋宁说是“思维训练心法”,适用于所有从事文字工作的职场人士参考。如果你是爱思考的人,本书非常解你的“渴”。


【作者简介】

薛贵辉,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综合处处长,“云岭大讲堂”主讲嘉宾,省直机关党员教育培训讲师,公众号“一纸文章为时著”创办人。在省、市、区机关从事公文写作近20年。在《秘书工作》《写作》《应用写作》《新闻与写作》等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出版专著多部。


【目录】

6.一段时间后又有新想法 / 264

第32课 工作报告年年写,怎样出新意?—从实战中复盘的3点经验 / 266

1.定准“调子”方能弹准“曲子” / 267

2.搭稳“架子”方能装实“里子” / 268

3.擦亮“套子”方能美化“面子” / 269

第33课 写公文也需灵感加持—如何在写作中激发灵感 / 273

1.什么是灵感?有啥用? / 274

2.激发灵感的4种方法 / 274

3.激发灵感的4种策略 / 278

第34课 应景讲话的写作技巧—5个特点 6个诀窍 / 279

1.应景讲话的5个特点 / 280

2.应景讲话的6个诀窍 / 281

3.写作实例:在培训班总结会上的发言 / 284

第35课 脑中有窗口,文里有亮光—发现工作亮点的“4只眼睛” / 289

1.“有无”之眼 / 291

2.“多少”之眼 / 293

3.“快慢”之眼 / 293

4.“优劣”之眼 / 294

第36课 30分钟即兴写就的感言—一次课后感言引出的5点感受 / 296

1.写作无处不在 / 298

2.从不缺写作素材,只缺敏锐的眼睛 / 299

3.不拘一格地练习 / 299

4.结构不要太复杂 / 300

5.有感而发 / 300

后记 / 301



【前言】

我在机关工作近20年,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磨刀的通常不砍柴,砍
柴的一般不磨刀。

说直白一点就是,懂理论的一般不写材料,写材料的往往缺乏理论;会讲
的大多不会写,会写的大多不会讲;好听的不好用,好用的不好听。搞研究的人
热衷于“阳春白雪”的殿堂理论,实际写材料的人大多满足于屡试不爽的“独门
绝技”,只要工作过得去,不管出拳是否符合“套路”。所以,在公文写作这片
星辰大海中,理论和实践总差着“后一公里”,二者如同牛郎与织女,难以相会。

所以,讲好公文写作课的关键,就在于解决好“后一公里”难题,把理
论引向实战,从实践中升华理论,因为公文写作是应用写作,以“用”为主,
不接地气的理论如同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虚幻无用。

如何促成理论和实践的浪漫“约会”?

方法无非两种,要么让理论走向实践,要么让实践走向理论。对前一种而
言,把懂理论的专家请来写材料直接,但行不通,因为几乎没有哪位功成名
就的专家还有必要或有意愿找这份工作。于是只有第二种可选,即让写材料的
人懂理论,把实战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变成可复制的东西,变“野路子”为“家
路子”。

问题是,第二种方法有个前提:需要一群有实战经验的人来干这事儿,既
舍得分享自己的“独门绝技”,还能研究理论,让理论与实践发生“化合反应”。
谁愿意干这件难事呢?可喜的是,早有同行担起了这个使命,出版了不少优秀
书籍,我为这种精神所感动和鼓舞。作为一个在机关写作近20年的人,既是前



III

自 序

采用 “课”的形式,针对写作中“关心、直接、现实”的问题,靶向式“挠
痒痒”,语言上大胆使用网络热词、新颖观点,保持思维“在线”,可以说是有料、
有趣、有味。另外,每讲(课)前都摘录名家观点,复盘构思过程,以便读者
把握创作“机理”,解锁创意“密码”。两书虽是公文写作书,却不限于公文
写作,也不限于党政机关,但凡搞文字工作的都可使用,还可当作思维训练书。

本书与《公文写作32讲:从思维构思到笔法语言》是姊妹篇,探讨如何认
识公文写作、积累写作素材修改打磨文章、涵养职业道德和经验复盘,建议两
本一起读更好。全书36堂课,分为4篇。第1篇从写作观点、本质规律、写作
的难处和好处、写作习惯等讲写作认知;第2篇从收集、管理、运用素材,学
习文件、阅读书籍,借鉴模仿等讲学习积累;第3篇从修改意识和方法,错误
辨识和处理,文稿瘦身等讲修改方法;第4篇从笔杆子成长的方法、意志、情怀、
路径、灵感、态度、实例和经验复盘等谈职业道德修养。

一路走来,真心感觉:写材料难,写书更难。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写道:“一个人生命中的幸运,莫过
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我在不惑之
年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并为之付出了努力,毫无疑问,我应该感到幸运。为此,
五年来,为了写书,我忍受了无数的清苦、寂寞,很多人不解,认为这样不值得,
但我选择了坚持,因为我知道我要做什么,正如王鼎钧先生《作文四书》里写
的:“我是赤着脚走路的那种人,路上没有红毯,只有荆棘。中年以后整理自
己的生活经验,发生了一个疑问,当年走在路上,前面明明有荆棘,为什么走
在前面的人不告诉我呢?前面有陷阱,为什么没有人作个标记呢?前面有甘泉,
为什么去喝水的人不邀我同行呢?经过一番研究,我知道一般人在这方面是很
吝啬的。于是我又衍生出一个想法:我一边赤脚行走,一边把什么地方有荆棘、
什么地方有甘泉写下来,放在路旁让后面走过来的人拾去看看。”写了近20年
的材料,我也不啻于“赤脚走路”的人,我因而特别希望把文字路上的“荆棘”“陷
阱”标出来,把规律找出来,把“甘泉”引出来,让路上的同行好走一些,让
愿意走这条路的人多一些,更热闹一些。

当然,文字工作是场漫长的“马拉松”,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每一步
都是学习力、思维力、意志力、创造力、道德力的综合修炼,千万急不得,因
此我担心初学的朋友急于求成,耐不住性子,吃不了这种苦。格拉德威尔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