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2018年出版的《写给法科生的信》的再版,比版增加了约15%的内容,更换了书名、封面和装帧形式。全书收录了少文老师与年轻法律人的50封往来书信,分为:“法律人的世界观”“法律人的方法论”“法律人的自处之道”“法律人的专业之道”四大部分。

本书同时也是作者在2020年出版的《日知为智——写给年轻法律人的信》一书的重新出版,更换了书名、封面,正文内容只做了个别文字修订,并无增加和大幅修改,仍旧收录了少文老师与年轻法律人的50封往来书信,分为:“法律人的世界观”“法律人的方法论”“法律人的自处之道”“法律人的专业之道”四大部分。

来信读者既有初入法学大门的法科生,也有初入法律职场的新鲜人,还有工作多年处于倦怠期的法律人。他们所提的问题涉及学业、专业、职业、感情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方面面。作者通过书信的形式,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犹如一位智者,坐在读者面前,耐心地娓娓道来,效仿印光法师的《一函遍复》,将类型化的疑惑予以回答整理,写成此书。


【作者简介】

陈少文(陈虎),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博士后,香港大学法律学院访问学者,多所高校兼职教授。著有《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研究》(2015)、《心能转境》(2017)、《不激不随》(2018)、《刑事程序的深层结构》(2018)、 《写给法科生的信》(2018),译有《吉迪恩的号角》 (2010)、《审判故事》(2012)、《法律工具主义》 (2016)、《穷人能否获得公正审判》(2018)等, 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X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科研课题, 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政法论坛》等核心 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媒体评论】

少文老师写给学生的信件就如与学生的炉边闲谈,启发学生去追寻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也许学习就是一种回忆,通过启发,本书将唤醒你的良知与感动。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这是一本释惑的书。

学子们问:路在何方?

少文老师答:路在脚下。

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你,希望它能带着你,去赶路。

——熊浩,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我是演说家”第三季、第四季冠军

学习法律并以之为社会生存的技能,注定不会是一件充满阳光的事情。恰相反,有佛家喻为“地狱中修行”。你需要阳光,需要白莲花,那么这本书和他的作者就是一种。

——韩友谊,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大学刑法学博士

本书初版的豆瓣部分读者评论,可以去本书二版《日知为智》的豆瓣评论里再挑一些

· 慧心韬略 2018-12-30

这本书读了两遍,与自己的切身经历有非常贴合的地方,引起了很多共鸣。的共鸣就是陈老师说的,真正的成功都是在既定规则约束下的成功。真正的成功都是在多重角色冲突下的成功。真正的成功都不是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的成功。就像在《暗时间》这本书里作者说的,我们无法去改变无数个先决条件,只能用好自己现有的条件,打好自己手中的这张牌。多任务下的成功,而非撇开一切,总是抱着“等忙完XXXX就去做XXX”的心态已经不可能适应工作以后的我们了,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象牙塔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所以,我们必须负重前行,在多任务的既定条件下去做事,去成事

JoiC? 2020-08-15

一年读下来反而迷茫到不行的法科白菜表示,这本书里的许多见解都为尝试提供了方向,还挺有用,瑕不掩瑜。图书馆借来读完的,打算买一本时不时翻一翻参考。

博尔赫君 2018-12-31

要是早点读到,我的大学生活一定和现在不同…以后还会读好多遍

不急不慢慢慢来 2019-01-05

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其实是想去了解作为法科生可能在学业当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书中陈少文老师利用书信问答的方式解答了法科生所遇到的各种难题,这些解答信不仅包括专业学习问题解答,也包括社会生活当中的问题的回答,跟许多读过这本书的人感觉差不多就是如果早点遇到着本书该多好,其实就算不是法科生来读这本书,作为一名其他专业的大学生读这本书也是收益颇多的。

梅香沁月 2020-06-02

非常好的书,尤其是读书方法那里,收益不少

· 不明觉厉 2019-06-04

本書後一篇的後一段,我相信有心之人都會發現,這本書的精華在這裡~我願做風清揚与鬼谷子,而不是令狐沖。?微言大义,感同身受,解了诸多困惑。

法半夏律师 2019-01-31

通俗易懂地讲大道理。

七林林步履不停 2020-02-28

不只适合法科生读。书中讲到的结构化思维很值得学习,讲如何选书部分也不错。

工藤静香 2020-02-09

这本书大概属于常看常新的类型 谢谢老师的建议 很多问题我自己生活中也确实遇见并且苦恼 以后如果又遇见烦恼或许翻一翻书又能别有一番体会

HushIrene 2019-06-02

论鸡汤,还是法学老师熬的醇~因为一场演讲圈了粉,上下班路上听完了全书,几点对我影响大的感触:1.结构化做事是好的时间管理,所有能放到自己框架内的事越多越好,比如要写论文出书做演讲等等,专攻一个主题,所有的任务都为同一个目标努力,而不是零散地当成一件件独立的事去解决。2.结构化娱乐,比如罗辑思维,不关注知识内容,只是永远无法穷尽,听一遍也记不住,可以随机选10个音频,只听开头结尾,学习他演讲的开场引入和结尾,提升演讲能力,比如奇葩说,直接看决赛,选择冠军选手或自己认可的选手,回溯性看他的比赛过程,学习他的辩论技巧、论证方式。3.对于历史,多读脉络书,而非细节书,构建起整体思维框架,看一些《气候创造历史》《枪炮病菌与钢铁》,换一种视角,丰富思考维度。4.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随缘。

Caroline 2019-01-21

“如果换了是我,我不会允许自己仅仅依靠体制资源供养自己所有的生活所需,因为我深知,在我丧失经济地位之日,必然是丧失独立意志之时。我会准备好各种退路,以便能够在必要时坚持自以为值得坚持的东西。所以,在你进入任何一个职业之前,你都必须告诉自己,要么让自己不可替代,要么积攒随时走人的资本。这样,你才能真正不忘初心,否则,一切原则都是不切实际的标榜而已。”所以,年轻的时候没有淡泊名利一说,因为你缺乏动作指向的客体。还是要让自己热起来,多经历,哪怕是颓废也没有关系。

海德 2018-11-27

九月份学校发的书。今天才看完。 怎么说,很感动。 无数次地怀疑自己被动选择法律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法律是否使我缺了情怀。 感动的是,法律有情怀的。 不论是这门学科,还是钻研它的人。 而且这本书很实用,安利。

Focus_lxx 2018-11-18

如果能早读几年,我会变得很不一样

少文老师的书总是娓娓叙来,让人醍醐灌顶,读完很有收获,也能解开很多内心对于生活、学习的迷惑。

· Ww... 2019-01-31

韩愈《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接触到这本书的时间刚刚是自己从本科升入研究生的阶段,更巧的是,看这本书的时候恰恰又是我目标含混的阶段。通过少文老师的这本书,真的能找到自己接下来该如何行动的方向。很佩服少文老师的一段发自肺腑的语言:我只是一条河,要带学生看一片海。简单点:还有理想的时候就把它作为枕前书!

Mumu 2019-05-05

改变思维认知,对年轻人很有帮助

_healtime_ 2018-12-07

看过作者的几本中,喜欢这本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代序:得天下英才而陪之

法律人的世界观

我知道光在哪里

读着读着就老了

我有屠龙之术

快乐高于责任

伟大的生活都有无趣的阶段

常思本来我无,方知人生皆得

“学一行”就得“干一行”吗?

未选择的路

法律人的知识沙文主义

让你兴奋的,终将落地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思想背后的利益

人在江湖,身要由己

立场决定逻辑?

作为知识生产机制的教与学

法律人的方法论

解释和辩护只有一线之隔

发现你的不爱

正确不等于妥当

从经验到经典

历史之真与逻辑之真

结构化做事是好的时间管理

所谓创新, 就是重新定义

如何坚守底线?

找到父母的真实需求

愿意承担责任,才配享有自由

如何读一本传记?

如何迅速搭建知识体系?

先读脉络,再入细节

鉴赏力是记忆力的源头

只有片面,方能深刻

法律人的自处之道

因上努力,才能在果上随缘

碎片化学习是一种次优选择

如何在影视中寻找认识高峰?

如何进行“结构化娱乐”?

当你摇摇欲坠时,别人早已倒下

真正的学习场景是日常

面向未来的决策

片面的真实等于全面的虚假

思想的回归就是进步

你可以脱靶,但不能没有目标

巧舌如簧又如何?

可不可以不勇敢?

法律人的专业之道

劝君多读判决书

熟视岂能无睹?

化情境下的经验观察

你所说的,你自己懂吗?

追求结构的力量

网络是正义的后一道防线?

什么才是有效的论证?

阴谋、阴谋论及理性怀疑派

附录1:我为何选择成为一名法学教师?

附录2:参考书目

后记:创作书本与制作人格


【前言】

代序:得天下英才而陪之

少文老师:

您好,我也是一名法学教师,从教时间应该和您差不多。您写的每一封信我都会看,写这封信给您是因为我一直有一个内心的疑惑,希望和您交流。我们都在体制内,都知道对于一个高校教师而言,科研才是他的生命线。您在课外花这么多时间和学生互动,会不会耽误您做科研的时间?换句话说,在学者身份和教师身份这两者之间,您更看重哪个?谢谢。

—陈虎,高校教师

陈虎老师:

您好。

神交已久。见字如面。

当年,有人问美国新闻界泰斗级人物沃尔特·克朗凯特:“您回顾一生,喜欢别人把您看作一名记者,还是一名主持人?”

沃尔特·克朗凯特毫不犹豫地回答:“记者!”

多年后,一位叫作白岩松的中国人,也选择了同样的回答。

您的问题和这个故事很像。我很久之前也被问到过。当时,一位我很尊重的学界新锐在饭桌上对我说:“科研为自己,教学为他人。有些可有可无的学生活动,就不要参加了。”

这种思想非常具有代表性。

我并不认为有这种思想就是功利。相反,我倒觉得,如果他能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术活动中去,多只是个人价值排序的问题,因此无所谓对错。

但我和沃尔特·克朗凯特以及白岩松一样,总觉得,在两种身份的叠加中,有一种是更为本质的存在。

因此,相比于学者,我更为看重教师这一身份。

连续剧《大明王朝1566》里有这样一段情节:朝廷重臣高翰文才高八斗,他被派往浙江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此人心系民生,痛恨官僚,却被搅进一场无边黑局而无力挣脱。同为朝廷重臣的胡部堂不揣冒昧,直言相劝:“,你不该出来当官,你的才情只宜诗文风雅;第二,既然中了科举,就应该在翰林院储才撰书,而不应妄论国策。圣人的书是用来读的,拿来办事则是百无一用。”胡部堂与高翰文并无深交,此番言语可谓交浅言深。二人声气相投,故胡部堂直言相告。电视机里的高翰文和电视机外的我都深有感触:能够从事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本就是一件极为幸运的事情。

所以,1997年,从我踏进法学殿堂的天起,我的人生理想,就是成为连续剧《一年又一年》里许亚军扮演的那种大学教师—宁愿回答学生一万个问题,也不对领导点一万次头。

为了这个梦想,我一直读我爱读的书,写我不爱写的论文。

一路辗转。

迄今为止,从教已近16个年头。

但是,陈虎兄问到的这个问题,如果仅仅这样回答,未免浅了一些。

我觉得,其实这个问题的背后,是两种教育观的差异。

所以,不妨借这个机会,展开说说我的一些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熟悉的,当作学生需要的。

曾经有一个朋友向我倾诉:他在读书期间,深得导师欣赏,导师希望他能继承衣钵,在学术方面有所建树,但他对学术实在没有兴趣,终选择了实务道路。

导师非常失望,此后逢人就说,这个学生可惜了。

他十分委屈和不解:“为何学校对于人才的评判标准如此单一,为何只有选择学术道路才可以称得上优秀?为何希望成为一名实务人才,反而像是人生的一次堕落?”

我能理解他的感受,并极力避免自己也用这种单一的标准去评价和剪裁不同的学生。

我希望自己面对学生,能有更加多元和开放的心态,允许他们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并能够在读书期间,按照他们不同的职业要求,为他们提供差异化的思维训练。

我以为,为人师者,万不能把自己熟悉的,当作学生需要的。

不同的定位,决定了面对教育对象时不同的心态。

其次,教育的目的是影响中间人群,而不是那些优秀学生。

可能是因为我独特的从教经历,接触了太多非名校学生的缘故,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的作用不是去影响那些上进和不上进的人群。

夫子不是也说嘛,“唯上智与下愚不可移也”。

教育的作用,是影响那些中间的人,那些渴望求知却不得其门而入的人。

所以,我一直觉得,优秀学者和优秀教师之间是不能直接画等号的。

前者,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表述系统阐明一个精深的道理,即可完成立言的使命,和为精英的头脑进行碰撞,为社会沉淀有价值的思想。

而后者,则必须根据受众资质和水平的不同,对同一份内容作深浅不一的表述,让更多的人得以感受思想的魅力,从而逐步跨进思想的殿堂。

学者,是艺术家,只管独自创作。而教师,则是表演者,必须因材施教。

不同的定位,决定了面对教育对象时的不同方式。

后,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单向灌输,更是人格的立体塑造。

强调学者身份,会更为注重知识的单向灌输;而强调教师身份,则会更多关注学生人格的立体塑造。

从教十余年来,我几乎每年都会有三四次甚至更多的机会,带着学生们在全国四处游学,对象或是公益机构,或是援助律师……

每个人,当然也包括老师,都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就要在教育的过程中,用各种方式来弥补这种局限性,而万万不可以我之视野决定学生之视野,以我之是非决定学生之是非。

面对多元的开放心态,不求学生复制我们的人生道路,应该是我作为老师的准则。

以前,教师更多的是学者授业。我有一桶水,方能给你一瓢饮。

而现在,教师更多的是长者解惑。我有一条河,但要带你去看一片海。

带着学生,用旅行和交流,完成一次文化的混血。

教育,是一项让人醉心的事业,恰如学术。

作为学者,的幸福莫过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而作为师者,的幸福莫过于得天下英才而陪之。

在学术领域,我们可以有无数的办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去审查和选拔学生,但是,在教学领域,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像苏格拉底审查普罗塔戈拉那样来审查一个老师的价值。

对于教育,我一直心存敬畏,深知,真正的师者应如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所言的那样:

我不是你们的师长,我只是和你们同行的路人。

我所指出的前方,不仅是你们的,

也是我的。

与陈虎兄共勉。

顺祝学术精进!

陈少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