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探讨的主题是“《资本论》中的认识论问题”,主要从“对《资本论》意义论维度的初步探索”、“从意义认识论角度重新理解《资本论》”、“《资本论》意义认识论视野下的形式分析方法及其运用”等方面呈现对于《资本论》的意义论解读的基本理论成果。下编讨论的主题是“在意义认识论视野下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包括“重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前史’”、“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转向与认识论问题”、“在意义论视野下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诸理论支点”等内容,试图在意义论视野下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


【内容简介】

《<资本论>中的认识论问题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是吴猛近年来在来在《资本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领域所做工作的一个汇集,包括发表在不同刊物上的16篇文章。在本书中,这些文章在同一个逻辑线索下被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线索就是:在《资本论》认识论研究中关注其意义论维度,并在对这一维度的深层内涵的探问中追溯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问题。作者试图以此方式将马克思哲学理解为一个在当代语境中彰显其独特思想意蕴和理论价值的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本书所收入的文章有多篇在国内学界产生过较大影响,围绕这些文章所提出的主要观点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学术讨论(比如关于“价值形式”和“形式分析”问题的讨论,以及关于《资本论》中的认识论问题的讨论,等等),将这些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术界,将有助于相关讨论的进一步展开和走向深入。

本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探讨的主题是“《资本论》中的认识论问题”,主要从“对《资本论》意义论维度的初步探索”、“从意义认识论角度重新理解《资本论》”、“《资本论》意义认识论视野下的形式分析方法及其运用”等方面呈现对于《资本论》的意义论解读的基本理论成果。下编讨论的主题是“在意义认识论视野下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包括“重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前史’”、“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转向与认识论问题”、“在意义论视野下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诸理论支点”等内容,试图在意义论视野下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


【作者简介】

吴猛,1975年10月生,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法国马克思主义,近期主要进行《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研究。出版著作《福柯话语理论探讨》、《历史的肉身——<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当代解读》,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各类学术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2020年度“青年长江学者”。


【目录】

导论 何谓《资本论》中的认识论问题?

上编 《资本论》中的认识论问题

一、 对《资本论》意义论维度的初步探索

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资本论》对启蒙话语的解构:以“平等”为例

走向一种《资本论》的形式语法学

《资本论》中的“对象性”概念及其语义学意义

二、 从意义认识论角度重新理解《资本论》

阿尔都塞《资本论》解读的困境及其意义论根源

重提这个问题:何谓《资本论》的“辩证方法”?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认识论变革

反映论是《资本论》的认识论基础吗?

三、《资本论》意义认识论视野下的形式分析方法及其运用

价值形式分析与平等问题

价值形式:商品拜物教的理论定位

重思《资本论》中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问题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石吗?——从形式分析的视角看

下编 在意义认识论视野下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四、重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前史”

“自我意识”的意义论内蕴: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视野

青年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念的哲学基础

五、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转向与认识论问题

费尔巴哈的空间原则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认识论问题:视野与局限

六、在意义论视野下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诸理论支点

杜威“经验”概念与马克思“实践”概念之比较

论马克思的“否定”概念

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