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130幅城市复原图重现古地中海文明》

130幅复原图呈现古地中海文明三千纪的繁华与梦幻

公元前2500年直到公元5世纪,时间横跨3000年。130幅复原图、配以文字精心介绍87个地区与城市,囊括巴比伦、迦太基、雅典、特洛伊、罗马等众多历史名城,将古地中海文明全景呈现。

古代城市复原图制作领域巨擘率领的专家团队,用纸笔精妙重构历史发生之地

让-克劳德·戈尔万,建筑师,考古学家,曾指挥位于埃及卢克索的“法国·埃及·卡尔纳克神殿研究中心”逾10年,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员,发表古代城市复原图数百幅,更有超过千幅作品被阿尔勒考古博物馆收藏。作者及其团队(历史学家、碑文研究者、建筑师、地理学家等)从事专业城市复原图绘制工作30年,每一幅复原图的背后都包含着千万条信息。

图文结合,详解城市历史与其建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对城市规划,城市主要建筑的来历、规模、结构等方面的详实说明,深入古代城市的肌理。无形的历史受肉于各有魅力的城市,变得可以被触碰、抚摸。

地中海古城版“清明上河图”,用艺术的手法呈现历史之美

冰冷的研究成果被转换成生动的水彩画作,错落有致的线条辅以层次分明的淡彩,宏大的景观冲击着读者的视觉感官,让读者以苍鹰的视角看尽古地中海世界的繁华,又给予读者充足想象的空间,带领读者亲临其中,感受其美。

各色城市、各式建筑,多角度透视历史

历史不仅仅属于帝王将相,更属于芸芸众生;历史中的城市不仅仅铕都城、重镇,也有着边境据点、乡野小镇。从帝王宫殿、神庙到普通人家、磨坊,本书所绘城市不仅是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名城,也有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地区,通过叙述后者平常而不失波澜的的生活,给人们另一个观察历史的角度。

《大希律王治下犹太王国建筑》

暌违三年,“鸟瞰古文明”系列再启动,用水彩复原图重现古犹太王国后的辉煌。

本书是“鸟瞰古文明”系列丛书的第二本,如果说本《鸟瞰古文明》是对地中海文明3000年的概览,那本书《鸟瞰古文明:大希律王治下犹太王国建筑》便是聚焦于古犹太王国覆灭前的后一段兴盛史。

以大希律王为线索,讲述罗马转型帝制过程中对地中海东岸的影响。

传说中大希律王为权力六亲不认、残暴屠杀异己与亲人,但史书又记载他忠勇无双,完成了犹太王国的复兴。罗马史家让-米歇尔·罗达兹在本书中将尝试解读这位“双面人”的一生,并用白描手法勾勒出罗马时期犹太王国的历史画卷,带读者走进那个动荡不安、枭雄迭起的年代。

52幅历史复原图,112幅各类图片,一瞥大希律王治下古犹太王国后的荣耀时光。

从耶路撒冷辉煌的所罗门圣殿,到马萨达巍峨的不世要塞,从埃及艳后曾入主为王的耶利哥宫,到献给罗马元首奥古斯都的撒玛利亚城。这些犹太人历史上伟大建筑的背后,无不有着“暴君”大希律王的影子。通过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大希律王的建筑成就,作者将一个不同的大希律王呈现在我们面前。

历史学家与城市复原图大师强强联手,用精美图文展现历史的细节。

本书文字部分由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罗马史教授、奥索尼乌斯研究院(Institut Ausonius)前院长、法国罗马研究院(École française de Rome)前成员让-米歇尔·罗达兹执笔撰写,内容扎实严谨,文笔平实又不乏趣味。历史城市与建筑复原图大师、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员让-克劳德·戈尔万为本书绘制的精美水彩插图,以严谨的历史与考古学知识为基础,用艺术的手法将犹太人第三次大流散前的辉煌王国复活。

既是帝王史,亦是外交史,更是文明的冲突史与发生史。

作者详述了一代枭雄大希律王的崛起史,也将其作为罗马与附庸国交往的典型案例展现,更通过大希律治下犹太王国的城市与纪念性建筑尝试表明犹太-希腊-罗马文明在地中海东岸的冲突与融合,以及欧洲文明的早期发生史。


【内容简介】

《130幅城市复原图重现古地中海文明》

当我们阅读历史书籍,闭上眼睛想象古代人的生活时,蕞大的困难和蕞容易出现的错误不是古代人的活动本身,而是他们活动的场所。失去场所的活动很快便脱离了我们想象的控制,背景的缺失让一qie陷入失序,美妙和谐的图景转化成或滑稽或丑陋又失去连贯性的碎片。而古代城市复原图的重要作用便是:让我们回到现场,用想象力带着肉体,亲身体验历史。

毫无疑问,古代城市复原图的绘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本书作者让-克劳德·戈尔万及其团队用丰厚的考古学、建筑学知识,以及他出色的绘画天赋达成了目标。他用细腻的水彩画直接呈现了古地中海文明,从公元前2500年直到公元5世纪,时间横跨3000年。130幅复原图配以文字,精心介绍了87个地区与城市,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一网打尽,其中不仅铕被各类史书反复提及的重要城镇,还有曾经辉煌一时却被人遗忘的诸多地方。每一幅图画都是成千上万条信息的结晶,甚至一幅图中浓缩了一座城市数佰年的历史,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通过眼前的复原图,凝视众多文明结晶,我们获得了观察历史的另一个视角,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智力体验。

《大希律王治下犹太王国建筑》

希律王之名能在后世广为人知,主要是因为福音书中记载了他为保住王位,屠尽伯利恒两岁以下幼儿的恶毒事迹。这段叙述显属虚构之作,福音书塑造的形象并不能让史学家信服。若要解读他含混不清的面貌,史学家还需研读史料文本,并参考的考古成果以便对史籍加以解读。有人称他是周旋于罗马与犹太人之间的双面王;有人称他为暴君,说他大举清除异己,乃至残害家人,祸及亲生子嗣;而其他希律王时代的见证者则盛赞他的功绩,颂扬他的忠勇。

那么在他双面人的面具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人物?为揭示希律王的真面目,本书从“具象事物”着眼,诠释希律王的建筑作品。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包容奇思异想、适合放胆创新的时代,同时也是深受奥古斯都及罗马影响的时代,而希律王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主角之一。通过还原希律王的建筑,可以更好地品读这位建筑师国王的独特之处。


【作者简介】

《130幅城市复原图重现古地中海文明》

著者简介

[法] 让-克劳德·戈尔万(Jean-Claude Golvin):

法国建筑师、考古学家。曾在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CNRS)担任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古代遗迹的复原工作,是当今古代城市复原图制作领域的巨擘。1969年取得建筑师资格以后,让-克劳德·戈尔万参与了若干考古项目。从1973年开始,他参与突尼斯蒂斯德鲁斯圆形竞技场的整修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自己对历史的喜爱,并于1985年开始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 1979—1990年,他以埃及为据点,指挥位于埃及卢克索的“法国·埃及·卡尔纳克神殿研究中心”的工作。自1989年起,他投入到以水彩描绘古代文化遗产的复原图工作中,目前已绘制从古代到中世纪的各类城市与纪念性建筑物的复原图超过1000幅,其中大半由阿尔勒考古博物馆保存。该馆致力于展示古代历史文化,在此领域是法国仅次于卢浮宫的机构。

译者简介

严可婷

台湾东吴大学毕业。曾任职于诚品书店,熟悉生活风格与艺术类书籍,作品曾刊于《联合文学》《印刻文学生活志》特集。参与过多语字典编辑,喜爱欧洲文化,译有《日本建筑大师:伊东丰雄·观察记》《天才的餐桌》等书。

《大希律王治下犹太王国建筑》

著者简介

让-米歇尔·罗达兹(Jean-Michel Roddaz)

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罗马史教授、奥索尼乌斯研究院(Institut Ausonius)研究员(1988—2000 年任该院院长)、法国罗马研究院(École française de Rome)前成员、罗马政治史专家,主攻领域为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史。

让-克劳德·戈尔万(Jean-Claude Golvin)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员及建筑师,现已创作、合作多本历史著作,并为多部作品绘制插画。

译者简介

郭晔

法国巴黎大学(Université de Paris)在读博士生,硕士毕业于巴黎高等翻译学院(ESIT)翻译研究系。现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文社科翻译史、跨文化学科交流史。

张弓

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EHESS)在读博士生,巴黎高等翻译学院笔译专业硕士。现研究方向为晚清中法外交史、法国汉学史。


【免费在线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