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人们能够从思维的温度中学到什么?

“快思考与慢思考”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已经成为一句常被人们提及的话。但要想用它表达人类思维之丰富,还远远不够。本书作者沃尔夫冈·施密德鲍尔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还必须融入情感因素,他称之为“暖思考”,与之相对的是“冷思考”。 “暖思考”与“冷思考”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不仅可以运用思维或精神力量,而且结合人的感觉层面。它不会将自己的感觉从思考逻辑之中剥离出来,而是保持随时可以连通它们。
冷思考的目的是遏制恐惧。为此,它创造出相应的工具和组织,或是设计出使人们能够服务于这一目的的法律。相反,暖思考容许人们犯错,希望他们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内容简介】

《冷思考,暖思考:权力与同理心的矛盾》讲述了许多使我们的社会如此失衡的事情,大到国际冲突,小到互联网上的对立和骂战,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似乎越来越深,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不论是在公共生活还是在私人生活中,我们在关系的处理上总是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问题,包括医生与患者、媒体与读者、互联网与使用者、伴侣关系、消耗与再生、法庭之上心理诊断的应用,等等。面对这些困境,沃尔夫冈•施密德鲍尔利用“思考的温度”,形象地引出了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见解,并从社会与生活的不同领域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作者并未如一般社科著作那样堆砌学术语言,而是穿插了大量鲜活的例子,或是亲身经历,或是社会新闻,又或是追溯历史;再加上对歌德、克莱斯特等德国文学大家作品的旁征博引,使得整个论述过程不拘一格,收放自如。整本书读来亦是生动活泼,别有意趣。


【作者简介】

沃尔夫冈·施密德鲍尔(Wolfgang Schmidbauer)写了许多畅销书。他在大学期间主修心理学,并在1968年获得了“神话与心理学”博士学位。他目前在慕尼黑担任教学分析员(教学分析是一种精神分析法)、夫妻治疗师和作家。他已经出版了40多本书,包括畅销书《直升机道德》(Helikoptermoral)、《无助的助手》(Helflose Helfer)、《亲密的恐惧》(Die Angst vor Nähe)、《一切或虚无》(Alles oder nichts)。在《时代》杂志上有他颇受欢迎的每周专栏“爱的大问题”。

译者简介
黄梓怡,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图宾根大学德语文学硕士。


【目录】

引 言
在精神力量和精神困境之间

1. 濒危的健康
医学和心理治疗中的冷思考与暖思考
治疗前的“启蒙”
猜疑的入侵
诊断与治疗
冰冷的自我认知
框架辩论

2. 一厢情愿的付出
伴侣、家庭和自然中的冷思考与暖思考
青年人的“冷漠中毒”
争取多样性的斗争

3. 大都市部落
社会群体中的冷思考与暖思考
重返自然

4. 现在有了,啊!
法庭和媒体上的冷思考、暖思考与热思考
冷漠、温暖和狂热
迅速而有破坏性地行动
双重冷漠

5. 理想化与不当行为
助手与和助手有关的冷思考
身为罪犯的儿童
临床医生的法庭
块石头

6. 创伤与正常化
对移情不适感的冷酷判断
公正性的界限
创伤政治和创伤治疗

7. 法庭上的丑闻
出于恐惧的冷思考
丑闻

8. 性器期VS生殖期
冷沟通和暖沟通
作为交流的货物
进步与倒退之间的矛盾
低级的和成熟的自恋
报复

9. 逃入大脑中
冷酷的神经科学
结论
另一个世界

注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