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了解咨询心理学的入门图书

国内咨询心理学领域著名学者江光荣、钱铭怡、伍新春倾情推荐!

本书特色:
1.语言浅显易懂,内容涵盖丰富。既对咨询相关的基本概念、咨询过程、咨询基本技术、不同理论学派进行了阐述,也呈现了咨询心理学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2.汇聚国内外咨询心理学研究成果。既反映了国际咨询心理学现状,又体现了国内咨询心理学进展。
3.作者团队由一批优秀的老中青结合的咨询心理学专家组成。既有国内咨询心理学相关领域的代表专家,也有海外留学归来的接受过咨询心理学训练的青年学者。

本书适合咨询心理学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以及所有对咨询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内容简介】

《咨询心理学》全书分为四编:编为咨询心理学的基础,介绍咨询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与问题,其中心理咨询领域有关共同要素的研究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咨询产生疗效的机制;第二编为咨询心理学的理论,除了传统理论,还包括现在国内很受欢迎的后现代及积极心理取向的咨询理论和流派;第三编为咨询心理学的方法,包括个体心理咨询、家庭治疗、团体心理咨询、生涯咨询、危机心理干预、网络心理咨询等各种心理咨询的形式;第四编为心理咨询师的养成与伦理,重点是学历教育,以及咨询伦理议题的讨论。


【作者简介】

主编
樊富珉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博士生导师、退休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院长。日本筑波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曾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团体辅导与咨询、职业生涯辅导、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危机心理干预、咨询师养成等。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注册督导师(D-06-010)。出版《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等4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心理咨询相关论文100多篇。

副主编
朱旭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马里兰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长,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注册心理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委会委员;湖北省心理学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的过程与效果研究,在《心理学报》等核心期刊上以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相关成果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何瑾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副教授;清华大学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D-21-153),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专家库专家(2014—2019)。主要研究方向为团体辅导、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合著有《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技术与设计》《辅导员团体辅导工作技能》等。


【目录】

编者序

编 咨询心理学的基础
1 心理咨询概述
1.1 社会发展与心理咨询
1.2 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区别
1.3 心理咨询的要素与形式
2 心理健康的标准
2.1 不同视角下的心理健康定义
2.2 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
2.3 增进心理健康的不同模式
3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3.1 来访者问题的心理评估
3.2 不同发展阶段的成长议题和危机
3.3 常见心理问题的分类
4 影响心理咨询的共同要素
4.1 影响咨询有效的因素
4.2 咨询关系与工作同盟
4.3 跨流派咨询模型

第二编 咨询心理学的理论
5 心理分析取向的咨询理论
5.1 经典心理分析的咨询理论
5.2 个体心理学理论
5.3 新心理分析理论
5.4 心理分析取向咨询的研究进展
6 行为治疗取向的咨询理论
6.1 行为治疗的发展与现状
6.2 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
6.3 行为治疗的目标与过程
6.4 行为治疗的常用技术与方法
6.5 行为治疗的研究进展
7 以人为中心的咨询理论
7.1 以人为中心咨询的历史
7.2 以人为中心咨询的基本理论
7.3 以人为中心咨询的基本技术
7.4 以人为中心咨询的评价
8 认知取向的咨询理论
8.1 认知治疗的历史与发展
8.2 贝克认知治疗理论与方法
8.3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8.4 森田疗法的理论与实践
9 后现代及积极心理取向的咨询理论
9.1 叙事治疗
9.2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9.3 接纳承诺疗法
9.4 辩证行为疗法
9.5 积极心理治疗

第三编 咨询心理学的方法
10 个体心理咨询
10.1 个体咨询的阶段与特征
10.2 心理咨询的常用技术
10.3 初次会谈的任务与内容
11 家庭治疗
11.1 家庭治疗的历史与发展
11.2 家庭治疗主要流派的理论与方法
11.3 家庭治疗的准备与规划
11.4 家庭治疗的实施
12 团体心理咨询
12.1 团体咨询及其特点
12.2 有效的团体领导者
12.3 团体咨询过程与影响机制
12.4 团体咨询实施与方法
13 生涯咨询
13.1 生涯咨询概述
13.2 生涯咨询理论
13.3 生涯咨询的过程及主要技术
14 危机心理干预
14.1 危机与危机心理干预
14.2 危机心理干预的策略与方法
14.3 危机心理援助热线的应用
15 网络心理咨询
15.1 网络心理咨询的形式
15.2 网络心理咨询的焦点问题
15.3 网络心理咨询的方法与建议

第四编 心理咨询师的养成与伦理
16 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训练
16.1 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名称及种类
16.2 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胜任力
16.3 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
17 心理咨询的专业伦理
17.1 心理咨询专业伦理概述
17.2 心理咨询常见的伦理议题
17.3 心理咨询相关的其他伦理问题

附录一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
附录二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标准(第二版)


【前言】

编者序咨询心理学是一个年轻的现代心理学的分支,运用心理学知识理解和促进个体或群体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咨询心理学关注个体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以增进其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咨询心理学成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标志是1951年美国心理学会(APA)设立咨询心理学分会。当时规定: 咨询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教育、就业和个人适应中的心理问题。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制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两本咨询心理学领域的核心期刊,《咨询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和《咨询心理学家》(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相继在1954年和1969年创刊。在建立之初,咨询心理学将专业定位为:服务于心理适应情况在正常范围内的人。此后又有一定扩展,提出咨询心理学家服务的对象应包括“困扰程度在可承受范围内的人”和遭受严重心理障碍的人,咨询心理学家的培训应该使他们“有资格在某种程度上为处于任何心理适应水平上的个人提供服务”。乔叟和弗雷茨(Gelso和Fretz)总结了咨询心理学的五个主题: 关注完整的人格;关注人们的优势、资源和积极的心理健康;关注相对短程的干预;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注教育和职业方面的发展。洛佩兹(Lopez)等人强调,对人类积极状态和功能的关注贯穿在咨询心理学的历史和现代发展中,体现了咨询心理学家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帮助人们——包括具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人和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发掘潜力、获得职业成长、寻找人生意义的独特角色。国内咨询心理学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大概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心理咨询的探索和实践才开始,仅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我于1990年初由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公派去日本筑波大学心理学系进修时,才了解到咨询心理学这个分支学科,并跟随导师松原达哉教授开始了咨询心理学的学习。1991年6月回国后,先从规范的心理咨询实践开始,慢慢积累经验,逐渐推广,1998年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学位和研究生开设了“心理咨询”课,也编写了“心理咨询学”教材。2008年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复建后设立了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室,作为该方向的负责人,我开始为硕士生、博士生开设“咨询心理学专题”课,至今已经十多年了。在教学和研究的同时,我非常关心国内咨询心理学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希望为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的研究生编写一本既能反映国际咨询心理学现状又能体现国内咨询心理学进展的《咨询心理学》。当《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的总主编杨玉芳教授邀请我来负责《咨询心理学》的编写时,我欣然接受了。但是出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以及咨询心理学在国内尚不成熟,需要不断积累,直到2021年我才组织了国内有经验的专家队伍,集体完成了《咨询心理学》书稿创作。国内咨询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强烈需求,以及国内临床与咨询心理学行业的迅速发展。2016年,国家22部委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对于发展各类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我国首个针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指导性文件,意味着心理健康服务被纳入国家的顶层设计,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此背景下,中国心理学界的同仁们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以服务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具体到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领域,2018年,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发布《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和《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标准(第二版)》,对规范我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称“专委会”)也在大力推动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2018年,专委会牵头成立“全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学历教育联盟”;2019年,专委会组织编写了《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和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并由全国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向全国推行;2021年,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开始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硕士培养项目进行注册。这些努力大大促进了国内咨询心理学的发展。咨询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咨询的理论、过程、原则、技巧和方法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分支,为解决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保健和防治疾病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危机、心理压力等)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使人们的认识、情感、态度与行为等心理功能有所改变,以达到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与家庭的目的,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人成长。我们在编写这本《咨询心理学》时希望体现三个特色: ,尽量完整和全面地反映咨询心理学的面貌;第二,能够反映咨询心理学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第三,能够反映国内咨询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咨询心理学》全书分为四编: 编为咨询心理学的基础,介绍了咨询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区别、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问题的评估等。特别是从跨理论流派的视角介绍了心理咨询领域有关共同要素的研究,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咨询产生疗效的机制。第二编为咨询心理学的理论,这部分既包括传统的心理分析、行为治疗、以人为中心治疗、认知治疗等理论,也包括现在国内很受欢迎的后现代及积极心理取向的咨询理论和流派,例如,叙事治疗、焦点解决短期疗法、接纳承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积极心理治疗等。第三编为咨询心理学的方法,这部分包括个体心理咨询、家庭治疗、团体心理咨询、生涯咨询、危机心理干预、网络心理咨询等各种心理咨询的形式,其中还有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被广泛使用的心理援助热线应用的介绍。第四编为心理咨询师的养成与伦理,这部分专门针对咨询师的训练,介绍了国内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要求,重点是学历教育的内容,以及咨询伦理议题的讨论。从中可以看出,本书既对咨询心理学的经典理论范式进行了全面介绍,也反映了近年来国内行业实践的新发展,同时注重内容的科学严谨性,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这本书是集体智慧的产物,作者团队由一支优秀的老中青结合的咨询心理学专家组成。全书由樊富珉教授设计写作框架,组织作者团队,撰写三个章节并完成第三、第四编以及全书的统稿;朱旭博士和何瑾博士都是国内咨询心理学领域很有实力的、优秀的中青年学者的代表,朱旭负责了四个章节的撰写和编的统稿,何瑾负责了三个章节的撰写和第二编的统稿;其他章节的作者均是在相关领域有着丰富积累的专家,既有海外留学归来接受过系统咨询心理学训练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更有在国内咨询心理学的不同领域成就斐然、具有影响力的骨干和教授。在各章的文末标注了具体的撰写人,他们是: 章,朱旭、吕韵、尹娜;第二章,苏细清、樊富珉;第三章,何瑾;第四章,朱旭、杨雪;第五章,张英俊;第六章,方新、王寒、杨华、叶海鲲、于晓东、张竞一、祝捷;第七章,朱旭、宋星瑀;第八章,官锐园;第九章,李焰、许维素、祝卓宏、张英俊、何瑾;第十章,何瑾;第十一章,陈向一、刘丹;第十二章,樊富珉;第十三章,乔志宏、樊丽芳、王玥乔、樊静怡;第十四章,樊富珉;第十五章,李松蔚;第十六章,朱旭、吕韵、唐巍戈;第十七章,安芹。全书虽有主编确定的写作框架,但每章作者也有充分的写作自由,每一部分的内容都非常丰富。为了使本书不至于厚到不方便使用,我们不得不做出了一些内容上的取舍和删减。虽然我们都已经非常努力、尽力,但书稿难免会存在各种疏漏,恳请大家批评指正。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国内咨询心理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的教材,助力咨询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樊富珉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退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院长2022年7月1日


【免费在线读】

编者序
咨询心理学是一个年轻的现代心理学的分支,运用心理学知识理解和促进个体或群体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咨询心理学关注个体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以增进其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咨询心理学成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标志是1951年美国心理学会(APA)设立咨询心理学分会。当时规定: 咨询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教育、就业和个人适应中的心理问题。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制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两本咨询心理学领域的核心期刊,《咨询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和《咨询心理学家》(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相继在1954年和1969年创刊。
在建立之初,咨询心理学将专业定位为:服务于心理适应情况在正常范围内的人。此后又有一定扩展,提出咨询心理学家服务的对象应包括“困扰程度在可承受范围内的人”和遭受严重心理障碍的人,咨询心理学家的培训应该使他们“有资格在某种程度上为处于任何心理适应水平上的个人提供服务”。乔叟和弗雷茨(Gelso和Fretz)总结了咨询心理学的五个主题: 关注完整的人格;关注人们的优势、资源和积极的心理健康;关注相对短程的干预;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注教育和职业方面的发展。洛佩兹(Lopez)等人强调,对人类积极状态和功能的关注贯穿在咨询心理学的历史和现代发展中,体现了咨询心理学家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帮助人们——包括具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人和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发掘潜力、获得职业成长、寻找人生意义的独特角色。
国内咨询心理学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大概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心理咨询的探索和实践才开始,仅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我于1990年初由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公派去日本筑波大学心理学系进修时,才了解到咨询心理学这个分支学科,并跟随导师松原达哉教授开始了咨询心理学的学习。1991年6月回国后,先从规范的心理咨询实践开始,慢慢积累经验,逐渐推广,1998年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学位和研究生开设了“心理咨询”课,也编写了“心理咨询学”教材。2008年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复建后设立了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室,作为该方向的负责人,我开始为硕士生、博士生开设“咨询心理学专题”课,至今已经十多年了。在教学和研究的同时,我非常关心国内咨询心理学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希望为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的研究生编写一本既能反映国际咨询心理学现状又能体现国内咨询心理学进展的《咨询心理学》。当《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的总主编杨玉芳教授邀请我来负责《咨询心理学》的编写时,我欣然接受了。但是出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以及咨询心理学在国内尚不成熟,需要不断积累,直到2021年我才组织了国内有经验的专家队伍,集体完成了《咨询心理学》书稿创作。
国内咨询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强烈需求,以及国内临床与咨询心理学行业的迅速发展。2016年,国家22部委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对于发展各类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我国首个针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指导性文件,意味着心理健康服务被纳入国家的顶层设计,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此背景下,中国心理学界的同仁们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以服务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具体到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领域,2018年,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发布《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和《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标准(第二版)》,对规范我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称“专委会”)也在大力推动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2018年,专委会牵头成立“全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学历教育联盟”;2019年,专委会组织编写了《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和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并由全国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向全国推行;2021年,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开始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硕士培养项目进行注册。这些努力大大促进了国内咨询心理学的发展。
咨询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咨询的理论、过程、原则、技巧和方法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分支,为解决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保健和防治疾病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危机、心理压力等)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使人们的认识、情感、态度与行为等心理功能有所改变,以达到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与家庭的目的,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人成长。我们在编写这本《咨询心理学》时希望体现三个特色: ,尽量完整和全面地反映咨询心理学的面貌;第二,能够反映咨询心理学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第三,能够反映国内咨询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咨询心理学》全书分为四编: 编为咨询心理学的基础,介绍了咨询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区别、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问题的评估等。特别是从跨理论流派的视角介绍了心理咨询领域有关共同要素的研究,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咨询产生疗效的机制。第二编为咨询心理学的理论,这部分既包括传统的心理分析、行为治疗、以人为中心治疗、认知治疗等理论,也包括现在国内很受欢迎的后现代及积极心理取向的咨询理论和流派,例如,叙事治疗、焦点解决短期疗法、接纳承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积极心理治疗等。第三编为咨询心理学的方法,这部分包括个体心理咨询、家庭治疗、团体心理咨询、生涯咨询、危机心理干预、网络心理咨询等各种心理咨询的形式,其中还有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被广泛使用的心理援助热线应用的介绍。第四编为心理咨询师的养成与伦理,这部分专门针对咨询师的训练,介绍了国内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要求,重点是学历教育的内容,以及咨询伦理议题的讨论。从中可以看出,本书既对咨询心理学的经典理论范式进行了全面介绍,也反映了近年来国内行业实践的新发展,同时注重内容的科学严谨性,引用了大量的文献。
这本书是集体智慧的产物,作者团队由一支优秀的老中青结合的咨询心理学专家组成。全书由樊富珉教授设计写作框架,组织作者团队,撰写三个章节并完成第三、第四编以及全书的统稿;朱旭博士和何瑾博士都是国内咨询心理学领域很有实力的、优秀的中青年学者的代表,朱旭负责了四个章节的撰写和编的统稿,何瑾负责了三个章节的撰写和第二编的统稿;其他章节的作者均是在相关领域有着丰富积累的专家,既有海外留学归来接受过系统咨询心理学训练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更有在国内咨询心理学的不同领域成就斐然、具有影响力的骨干和教授。在各章的文末标注了具体的撰写人,他们是: 章,朱旭、吕韵、尹娜;第二章,苏细清、樊富珉;第三章,何瑾;第四章,朱旭、杨雪;第五章,张英俊;第六章,方新、王寒、杨华、叶海鲲、于晓东、张竞一、祝捷;第七章,朱旭、宋星瑀;第八章,官锐园;第九章,李焰、许维素、祝卓宏、张英俊、何瑾;第十章,何瑾;第十一章,陈向一、刘丹;第十二章,樊富珉;第十三章,乔志宏、樊丽芳、王玥乔、樊静怡;第十四章,樊富珉;第十五章,李松蔚;第十六章,朱旭、吕韵、唐巍戈;第十七章,安芹。
全书虽有主编确定的写作框架,但每章作者也有充分的写作自由,每一部分的内容都非常丰富。为了使本书不至于厚到不方便使用,我们不得不做出了一些内容上的取舍和删减。虽然我们都已经非常努力、尽力,但书稿难免会存在各种疏漏,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国内咨询心理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的教材,助力咨询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樊富珉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退休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院长
2022年7月1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