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性别议题频上热搜的今天,我们真的实现平等了吗?从何种层面,女性可以作为一种方法?女性主义意味着什么?进一步说,女性,只关注女性问题吗?

疫情后,世界将去向何方?时代激变、躺平声势渐高的今天,年轻人该何去何从?

身处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看待时代与个体、与自我的连接?我们要怎么理解这个世界?

……

这些是她们的困惑、愤怒与失望,回顾、阐释与前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从这点来看,学术只是她们阐释世界、理解世界的入口,是她们与我们的桥梁,所以我们说,《开场:女性学者访谈》也是一部关于女性与女性主义,关于时代,关于个人还能做些什么的警世与醒世之作。


【内容简介】

“女生不适合做学术”?

“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类”?

“女同学只会死读书?”

“不够理性、不够严谨、不够创新,不够……”

“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一句话,身为女性,意味什么?为什么她们大都拒绝性别标签,甚至排斥在前面加上“女性”二字?

上野千鹤子、戴锦华、贺桂梅、梁鸿、张莉、包慧怡……她们虽然国别不同、领域各异、代际也参差不齐,但全是业界翘楚,是文化领域绕不过去的名字。对她们而言,女性主义意味着什么?性别身份带给她们的,是束缚、壁垒,还是成就、自由?她们又如何在男性为主导的规范中涉水而行?《开场:女性学者访谈》试图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破除学术圈性别壁垒。全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与11位学者展开了深度访谈,围绕学思历程、性别身份与学术研究关键词,回溯了各自的思想脉络,盘点了她们的不满与困惑,野心与梦想;同样,这些生命经验也是大部分现代女性所共同拥有的痛与快乐。


【作者简介】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随《新京报》创刊,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宗旨,以“阅读需要主张”为核心,坚持以书的文化价值为取向,聚焦国内外优秀的作家、作品、书评,具有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阅读体验、文化现象等,将热点传播和深度访谈相结合。


【媒体评论】

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女性学者的成就斐然,她们聚焦社会问题,深入学术探讨,也关心日常生活,用学术来表达她们对生活的思考。在这本书中,你将看到的不仅仅是女性学者访谈,也是她们如何透过学术的棱镜,理解这个激变的时代。《开场》只是开场,一切都未完待续。

——沈奕斐

我们都知道,想在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女性需要付出的努力往往要更多。而她们的专业和坚持、存在和抗争,会成为各行各业女性前进时的灯塔,在身处黑暗时指明方向,在面对困境时抚慰人心。

——祝羽捷

她们是思想者,也是创造者与探索者。基于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中相互交流、理解、尊重的必要,人们应该听到来自她们的声音。这不仅仅因为她们对于性别所涉及的社会、文化、伦理乃至法律有着深入的思考,还因为她们与生活中的母亲和妻子一样,是我们身边的普通女性。

——蓝蓝

她们如此引人注目,同时又如此不成比例地稀少。

——罗新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令人难忘的经历和故事,每个人都有相同的对知识和真理的热情。这本生动而诚恳的访谈录让我相信,如果有更多女性投身学术,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正义,更加平等,更加友善。

——汪民安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她们走过的路

霍克希尔德:社会学的“局外人”

Part 1 学思历程、性别身份与学术写作

Part 2 未完成的革命: 情感社会学、女性主义与政治极化

上野千鹤子:成为,上野千鹤子

Part 1 女性主义、性别研究与#MeToo 遗留问题

Part 2 照护研究、“守山”时代与女性贫困

Part 3 性别身份、学术影响与未来期许

戴锦华:仍然在路上

Part 1 学思历程:危机与应对

Part 2 现实追问:清理债务与反思批判

Part 3 性别议题:女性主义与文化困境

尾声:对生命的敬畏

邓小南:选择宋史,选择以教师为天职

Part 1 学思历程:做学问与当老师

Part 2 性别身份、女性研究与代际传承

陆晔:“可见”,是社会身份建构的步

Part 1 新闻学:理论与反思

Part 2 性别身份、女性境况与未来期许

贺桂梅:重启人文学的思想力

Part 1 性别身份、性别研究与理论失忆

Part 2 新启蒙、现代化理论与人文学的想象力

Part 3 女性榜样、治学生活与学术抱负

黄盈盈:一位研究“性” 的社会学家

Part 1 学思历程、理论与方法

Part 2 性别身份、性与社会议题

梁鸿:写作是一种“自我搏斗”

Part 1 学术之路:从女性文学到梁庄书写

Part 2 非虚构写作:布满叙述“陷阱”的历险

Part 3 故乡:难以摆脱的情感结构

Part 4 “打工文学”与“小镇做题家”:警惕公共话语对群体的特殊化

毛尖: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App

Part 1 学思历程、理论与方法

Part 2 影视剧研究

Part 3 专栏写作、性别身份与社会议题

张莉:回到女性写作的发生现场

Part 1 学术历程、现代女性文学与历史现场

Part 2 性别观调查与当代女性文学的创作分野

Part 3 新生代作家、新女性写作与非虚构传统

包慧怡:生活在中世纪的缮写室

Part 1 学术与制度

Part 2 语言与写作

Part 3 文学与公共

参考文献

索引


【前言】

写在前面的话:她们走过的路(节选)

文/青青子

2021年7月,我们在新媒体发布了该系列的开篇文章。打头的是这样一段话:

无论是高校教席,还是学术成果发表,越往象牙塔的走,女性的数量就越少。事实上,当一个女性决定从事学术事业,她所面临的限制无处不在:“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类??”“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读书有什么用,女孩子总归要嫁人的??”在高等教育阶段,诸如此类的声音试图阻止女性踏入科研大门。而当她们进入高校系统,生育、家务劳动等“天职”,则将她们挤出更多的机会之外??

然而,即便不断遭遇贬抑与打压,我们依旧看到,越来越多女性投身学术志业,汇流进学术共同体。对她们来说,学术研究不仅是事业、爱好,更是体认自身,寻找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朴素的想法:让更多女性学者被看见。

当女性决定投身学术事业,她们需要克服多少阻碍?是否存在属于女性的学术传统?在“重男轻女”的学术体制中,涉水前行的女性学者如何找到自我的参照?她们的同行者又是谁?

回头来看,这段话尽管真诚,却只讲出了故事的一半。这一半是基于我们对于选题的认识和有限的经验。而更重要的另一半,则是这些学者回馈给这个选题的:当她们投身学术,她们亦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在贺桂梅的办公室,我还问过她另一个问题:“当你在青年时期接触了这些女性主义理论,再回过头看生活中女性的处境时,会感到愤怒吗?”她对我说:“当时肯定是有的,但我现在都差不多忘记了。其实我们之所以感到愤怒,是因为无法对这样一种感性的、具身性的不平等体验做出解释,我有感触的是学术真好,因为它可以给我们解释,将这些感性的生命体验化为一种前行的力量,而且不仅仅局限在性别问题之中,它也让我们能对更广泛的社会处境有同情、共情与关切。”

类似的表述几乎出现在每个学者的采访中。相比于她们所经历的限制、歧视与不平等,真正给予她们力量的,的确是在学术中收获的自由。而自由,像福柯说的那样,不是说不受任何限制,而是在承认既有的历史条件的前提下,去改变那些偶然的、可以重新打开的地方。哪怕是裂开一个小口。

那么,不如让我们重新改写初的发问:

当女性决定投身学术事业,她们获得了怎样的自由?她们用什么样的声音、语言描述这个世界?身为女性的身份和经验,如何与她们的研究、她们的生命相关联?她们又如何试图改变男性所开启的学术规范与标准?

写到这里,还需要交代一点。这一系列之所以是学者访谈,在于它主要聚焦的是她们的学思历程和她们所做的研究。人物经历当然重要,但就像波伏瓦始终坚持的说法,“对于我来说,重要的就是我的思想”。

完成采写和编辑工作后,每次阅读这些采访,我的收获不尽相同。早编订的时候,我曾感慨过“姜还是老的辣”,也惊叹于年轻学者所拥有的更丰富的知识结构与多元的视野,但一次次重返她们的历程之后,我意识到,更多时候,一个人的学术,正如一个人的写作,完全可能兼具优点和不足。

这本书也并不是为了“吹捧”她们,而是意在诚实地呈现这些学者不同的思想阶段,这些想法和她们生命之间的交织关系,她们和前辈之间的爱恨纠葛,无论你我是否认同她们的言论、她们的立场。

——

接下来,你将读到的十一篇采访文章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策划的年度选题——女性学者访谈系列。这些采访大部分完成于2021年,小部分则成稿于2022年。尽管每篇文章的结构不同,但大体上,你将读到三个部分:她们的研究、她们的历程与她们的观点。除了前文提到的初衷,我们还希望能借由这些具体的、个人的,同时也是共同体一部分的经验与思考,对当下的性别问题、学术圈女性的状况做一个脉络性的梳理与历史性的回顾。

我们邀请了来自社会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文学等不同领域、不同国别的女性学者,有些是大众所熟知的,有些则在聚光灯之外。她们的经历很相似,也很不同。她们代表了不同代际的女性知识分子,对知识怀有热情,也曾经历困惑与挫折。她们的故事讲述了大部分现代女性的不满与困惑,野心与梦想。

受制于时间、语言以及突发状况,终接受我们采访的学者包括(按代际与首字母排序):

40后:

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荣休教授)

上野千鹤子(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50后:

戴锦华(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

邓小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60后:

陆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70后:

贺桂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梁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毛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80后:

包慧怡(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后,在和出版社编辑共同校订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曾不断反问自己:阅读这本书的你,将会获得什么?

正如上野千鹤子在提及对她影响至深的女性学者时所说:“她们用不同于男性的语言表达女性的经历。正是因为有这样宝贵的女性话语在我们面前,它们才会成为我们的血与肉。语言不是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发明的,你必须从某个地方借用到它。当你从前人手中接过它以后,才能逐渐将它变成你自己的血与肉。”

希望这本书带给你的,正如它所带给我的那样:我们回望她们走过的路,不仅因为那亦是我们的来路,也因为没有人可以从自身中发明自己,我们始终走在她们走过的路上。

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必在“学者”前面加上“女性”二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