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白金纪念版较之经典版字数多7万字,内容更丰富、更全面。
★初版至今18年,市场认可!多次再版,质量有保证!
★“没有借口”内容耐读,每日一遍,防止颓废!不躺平生活青年手册!
★理念实用,简单、易掌握、接受度高; 近万家企业使用的培训理念,可节约培训经费数万元、可节省数百培训课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可组织学习。


【内容简介】

“没有任何借口”是值得中国企业员工培训的观念,它是建立在自我责任、目标、服从、正直、宽容、自尊稳固基础上的简单的、可操作的核心价值观和行动计划,帮助你重塑团队,并将你和你的组织带往更高水平。本书理念先进,书中提到的方法有很强的操作性,是职场培训领域好读物。


【作者简介】

施伟德,管理学者、畅销书作家,长期致力于管理理论及管理实践研究,曾出版《带队伍》等书,被诸多管理者尊为“中国管理培训界传奇人物”。


【目录】

Ⅰ 没有任何借口
1.“没有任何借口” 002
2.借口是拖延的温床 007
3.借口的实质是推卸责任 011
4.找借口,不如说“我不知道” 016
5.不要让借口成为习惯 019
6.执行,不找任何借口 022
7.任何理由,实际上都是用来欺骗自己的 025
Ⅱ 服从,行动的步
1.视服从为美德 030
2.说谎是罪恶之一 034
3.纪律——敬业的基础 037
4.对立情绪要不得 040
5.工作中无小事 044
6.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047
7.立即行动 050
8.即使错误,也坚定不移地执行 053
9.把握好自己的表现欲望 057
Ⅲ 忠诚胜于能力
1.忠诚是无价之宝 062
2.忠诚是一丝不苟的责任 065
3.忠诚是崇高的义务 068
4.忠诚是公司的命脉 073
5.保护好自己的舌头 078
6.诚信是一个人内在的激情 081
7.翅膀硬了就飞走,老板凭什么培养你 085
8.精神力量可以让你爆发出更强大的实力 089
Ⅳ 责任重于才干
1.天赋责任,不容推卸 094
2.工作就意味着责任 098
3.负责任的人是成熟的人 102
4.自觉是责任感的核心 104
5.真正的负责是对结果负责 107
6.责任即荣誉 112
7.养成承担责任的习惯 116
8.懂得求助才算负责 120
Ⅴ 做秀的员工
1.焕发崇高而伟大的岗位激情 126
2.多加一盎司,工作就大不一样 130
3.只要去找,就一定有办法 133
4.老板心目中的优秀员工 137
5.做秀的员工 140
6.全力以赴 143
7.“贪婪”一点,你会过得更好 147
Ⅵ 超越雇佣关系
1.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152
2.怀抱一颗感恩的心 155
3.带着热情去工作 159
4.选择激情,选择完美 162
5.自动自发地工作 165
6.努力工作,优劣自有评说 168
7.更好、更强、更完善 171
8.你眼中的公司,和老板眼中的一样吗 175
Ⅶ 与企业共辉煌
1.个人因团体而强大 180
2.团队合作的奇迹:1 1=3 184
3.内在荣誉感是强大的动力 187
4.为荣誉而工作 192
5.小我服从大我 195
6.学会相互协作 200
7.与公司共命运 205


【前言】

千万别找借口
在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悠久传统,学员遇到军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说一个字。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00多年来奉行的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秉承这一理念,无数西点毕业生在人生的各个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千万别找借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缺少的正是那种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任何借口的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借口:
“那个客户太挑剔了,我无法满足他。”
“我可以早到的,如果不是下雨。”
“我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事做完,是因为……”
“我没学过。”
“我没有足够的时间。”
“现在是休息时间,半小时后你再来电话。”
“我没有那么多精力。”
“我没办法这么做。”
……
其实,在每一个借口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只是我们不好意思说出来,甚至我们根本就不愿说出来。借口让我们暂时逃避了困难和责任,获得了些许心理的慰藉。但是,借口的代价无比高昂,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一点也不比其他任何恶习少。
归纳起来,我们经常听到的借口主要有以下五种表现形式。
1.他们做决定时根本就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所以这不应当是我的责任。
许多借口总是把“不”“不是”“没有”与“我”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潜台词就是“这事与我无关”,不愿承担责任,把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卸给别人。一个团队中,是不应该有“我”与“别人”的区别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可能获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也不可能获得上司的信赖和尊重。如果人人都寻找借口,无形中会提高沟通成本,削弱团队协调作战的能力。
2.这几个星期我很忙,我尽快做。
找借口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容易让人养成拖延的坏习惯。如果细心观察,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在每个公司里都存在着这样的员工:他们每天看起来忙忙碌碌,似乎尽职尽责了,但是,他们把本应用1个小时完成的工作变得需要半天的时间甚至更多。因为工作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接一个的任务,他们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逃避。这样的员工会让每一个管理者头痛不已。
3.我们以前从没那么做过或这不是我们这里的做事方式。
寻找借口的人都是因循守旧的人,他们缺乏一种创新精神和自动自发工作的能力,因此,期许他们在工作中做出创造性的成绩是徒劳的。借口会让他们躺在以前的经验、规则和思维惯性上舒服地睡大觉。
4.我从没受过适当的培训来干这项工作。
这其实是为自己的能力或经验不足而造成的失误寻找借口,这样做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借口只能让人逃避一时,却不可能让人如意一世。没有谁天生就能力非凡,正确的态度是正视现实,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5.我们从没想过赶上竞争对手,在许多方面人家都超出我们一大截。
当人们为不思进取寻找借口时,往往会这样表示。借口给人带来的严重危害是让人消极颓废,如果养成了寻找借口的习惯,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积极地去想办法克服,而是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其潜台词就是“我不行”“我不可能”,这种消极心态剥夺了个人成功的机会,终让人一事无成。
优秀的员工从不在工作中寻找任何借口,他们总是把每一项工作尽力做到超出客户的预期,限度地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寻找各种借口推诿;他们总是出色地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替上级解决问题;他们总是尽全力配合同事的工作,对同事提出的帮助与要求,从不找任何借口推托或延迟。
是的,千万别找借口!美国成功学家格兰特纳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机会!”让我们改变对借口的态度,把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中来。因为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成功也不属于那些寻找借口的人!


【免费在线读】

一位心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实地了解人们对于同一件事情在心理上所反应出来的个体差异,他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访问。
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工人没好气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的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能拿到工资,我才会做这份工作,若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敲石头的粗活?”
心理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落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来做礼拜。虽然敲石头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当我想到,将来会有无数的人来到这儿,接受上帝的爱,心中便时常感恩这份工作。”
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
种工人,是完全无可救药的人。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他将不会得到任何工作的眷顾,甚至可能是生活的弃儿。
第二种工人,是没有责任和荣誉感的人。对他们抱有任何指望肯定是徒劳的,他们抱着为薪水而工作的态度,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肯定不是企业可依靠和老板可依赖的员工。
该用什么语言赞美第三种工人呢?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丝毫抱怨和不耐烦的痕迹,相反,他们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他们充分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同时,因为他们的努力工作,工作也带给了他们足够的荣誉。他们就是我们想要的那种员工,他们是秀的员工。
所有西点毕业生都接受过这样的教育。西点军校告诉学员们,好的执行者,都是自动自发的人,他们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这样的人的个人价值和自尊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来自他人。自入学开始,西点军校就通过各种方式让新生明白,他们不会常因为完成了任务而得到长官的称赞、拍肩膀。由此,他们学会了重要的一课:自我奖励。
西点军校鼓励学员自我奖励,它提供各种环境和经验,让学员学习从良好的表现中获得内心的满足与成就感。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凭一时冲动做事,也不是只为了长官的称赞,而是自动自发地、不断地追求完美。
西点军校让学员明白,快乐就是好的奖励。通过4年的校园生活,学员们学会了在任何时候都能建立起自己内心的标准与满足感。是否成功地完成了一项任务,自己心里清楚。
第三种工人,完美地体现了西点军校的哲学:自动自发,自我奖励,视工作为快乐。这样的工作哲学,是每一个企业都乐于接受和推广的。持有这种工作哲学的员工,就是每一个企业所追求和寻找的员工。他所在的企业、他的工作,也会给他的回报。
或许在过去的岁月里,有的人时常怀有类似种或第二种工人的消极看法,常常谩骂、批评、抱怨、四处发牢骚,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丝毫激情,在生活的无奈和无尽的抱怨中平凡地生活着。
不论你过去对工作的态度究竟如何,都并不重要,毕竟那都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从现在起,你对未来的工作,态度将如何?
让我们像第三种工人那样,做秀的员工吧,并时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