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新时代的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并充分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主题,围绕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道路理论的确立到宪法贯彻实施、法律体系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公正司法、推进全民守法、涉外法治建设、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充分肯定并全面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作者简介】

冀祥德,男,山东省青州市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从事过警察、警校教师、律师、检察、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地方志工作。曾任山东德扬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挂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常务副主任、常务副书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方志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等职。曾获北京大学第六届研究生“学术十杰”、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十大杰出法学博士后”、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辩护律师等称号。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当代中国出版社总编辑、法定代表人,当代中国音像电子出版社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发表论文和理论文章300余篇,向中央提交内部研究报告70余份。曾获届全国法学博士后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二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法学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单位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若干。


【目录】

目 录

章 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节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002

第二节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00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道路 00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009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012

第三节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018

一、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依据与重大意义 019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021

第二章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取得新进展

节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028

一、强化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 028

二、提高了党依宪执政的能力 030

三、依规治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031

第二节 公民权利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032

一、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033

二、大幅提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权利保障水平 034

三、协调推进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保障 036

四、全面保障特定群体权利 038

第三节 国家权力体系不断优化 039

一、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039

二、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040

三、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治保障 041

第四节 宪法监督工作迈上新台阶 043

一、积极稳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043

二、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046

三、加强宪法解释工作,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047

第五节 全社会的宪法意识普遍增强 048

一、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宪法信仰根植人心 048

二、设立国家宪法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049

三、广泛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扎实培育宪法观念 050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节 颁布实施《民法典》,完善民商经济领域立法 054

一、编纂《民法典》,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055

二、完善民商事立法,优化营商环境 058

三、完善经济法,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059

第二节 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 061

一、推进国家安全领域立法 062

二、完善民生社会领域立法 063

三、加强反腐廉政领域立法 067

四、加强生态文明环境领域立法 070

五、完善网络数据信息技术领域立法 073

六、出台刑法修正案 075

七、不断完善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077

八、不断完善行政法 081

第三节 加强备案审查,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082

一、完善备案审查体制 083

二、健全备案审查联动机制等工作机制 083

三、加强中央对地方备案审查的联系指导 085

四、着力增强备案审查制度刚性 087

第四章 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节 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 091

一、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 092

二、“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 095

三、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099

第二节 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 100

一、强化依法决策意识,行政决策公信力持续提升 101

二、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102

三、加强行政决策执行和评估 104

第三节 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 106

一、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107

二、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108

三、完善行政执法程序 109

四、创新行政执法方式 113

第四节 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 114

一、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 114

二、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 115

三、引导、规范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 116

第五节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 117

一、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社会矛盾纠纷依法及时有效化解 118

二、有序推进行政裁决工作 119

三、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120

四、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 121

第六节 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123

一、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全面加强,形成监督合力 123

二、加强和规范政府督查工作,责任督察和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实施 125

三、加强对行政执法制约和监督,违法行政行为及时纠正查处 125

四、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 127

五、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 128

第五章 推进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节 坚持司法为民,维护人民权益 131

一、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132

二、健全以人民为中心的诉讼服务制度体系 134

三、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138

四、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坚决遏制司法腐败 140

第二节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145

一、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 146

二、完善法院、检察院组织体系,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149

三、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151

四、推进行政、民事诉讼制度改革,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152

五、加强智慧司法建设,完善互联网司法模式 153

第三节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 155

一、废除劳动教养等制度,完善社区矫正和矫治教育制度 155

二、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制度 157

三、健全冤错案件纠正和防范体系 158

四、强化人权司法保障体系 160

第六章 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观念

节 “六五”普法规划的成就与经验 165

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166

二、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相关法律 167

三、全面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169

四、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工作效果显著 170

五、广泛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普法 171

第二节 “七五”普法规划的改革与发展 172

一、党对普法的领导工作全面加强 172

二、领导干部和青少年等特定主体学法用法水平提升 173

三、“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施行 175

第三节 “八五”普法规划的创新与探索 177

一、组织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 178

二、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原则理念 180

三、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普法 182

四、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深度有机融合 183

五、重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184

第七章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节 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 189

一、打造完备系统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190

二、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类规则 191

三、推进国际法治领域的合作 193

第二节 加强涉外领域立法工作 195

一、加强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的制度建设 195

二、完善国家安全领域的涉外法律法规 197

三、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法律保障 198

四、健全促进和保障海外投资的法律体系 200

第三节 构建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 202

一、依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02

二、探索《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域外适用机制 204

三、法治保障“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5

四、深化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206

第四节 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 208

一、完善境外安全风险防范体系 208

二、加强反腐败、反恐怖主义领域的国际合作 209

三、完善对外司法协助体制 211

四、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 212

第五节 加强国际法的研究和运用 213

一、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213

二、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 215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16

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 217

五、加大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力度 219

第八章 建设德才兼备的法治工作队伍

节 法治专门队伍建设 225

一、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225

二、加强新形势下政法队伍建设 228

第二节 加强法律服务队伍 230

一、加强律师队伍建设 230

二、优化公共法律服务队伍结构 233

第三节 加强法学专家队伍建设 235

一、打造高水平法学专家队伍 235

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236

第四节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237

一、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 237

二、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改革 239

三、加快培育涉外法治人才 240

第九章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开拓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后 记 244


【前言】

后 记

本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主持编写的《新时代这十年》系列丛书之全面依法治国卷。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为依据,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从道路理论的确立、宪法贯彻实施、法律体系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公正司法、法治宣传教育、涉外法治建设、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总结 10 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总结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宝贵经验,并展望法治中国建设未来。

全书共九章,分工如下:主编冀祥德(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当代中国出版社总编辑,当代中国音像电子出版社社长)负责本书策划,制定编写体例、大纲,确定本书结构,统稿定稿。祁建建(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撰写第三章,刘晨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撰写第五章,王慧(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撰写第八章,房欣雪(法学博士,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师)撰写、九章,孙南翔(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撰写第七章,朱学磊(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撰写第二章, 徐玖玖(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撰写第四章,段传龙(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撰写第六章。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审读专家李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黄文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法学》杂志社主编)提出了宝贵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翟国强为本书的修改完善提供了许多指导和帮助,当代中国研究所科研办负责同志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当代中国出版社法治编辑部主任刘文科、责任编辑邓颖君付出很大辛苦,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书中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写组

2022 年 8 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