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曾经名震大江南北、立下丰功伟绩的铁道兵的非凡历史。
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以郑斌为代表的中国铁路建设者为个人、为企业、为国家的精彩奋斗故事。
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由贫转富、由行业追随者到行业佼佼者的华丽蜕变。


【内容简介】

本书以铁道兵出身的郑斌的个人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国企主要领导的奋斗故事,同时讲述了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铁建电气化局)在创建初期14年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本书展现了以郑斌为代表的铁路建设者们的生活和工作、思想和情怀,他们传承和践行“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将自我成长与企业发展乃至中国铁路建设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成就企业和事业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圆梦想、得酬壮志,终与企业和中国铁路一起破茧而出,羽化成蝶。


【作者简介】

朱芙蓉,湖北洪湖人,西南交通大学外语系文学学士,中国科学院大学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长期在铁路施工企业工作,热爱铁路建设事业。工作期间,多次担任中外合作交流会议和出国考察团组的英文翻译,曾协助校核中国高铁“四电”技术标准有关章节的英文翻译稿,曾被高校聘为国际工程管理英语培训班授课老师。


【目录】

引子
部  铁道兵前无险阻(1978—1984 年)
章  梦想从军营开始
第二章  明月难懂铁道兵的深情
第三章  青春照亮雪域高原
第二部  中铁十一局奋斗正当时(1984—2005 年)
章  告别军营转入企业
第二章  从工人到干部 
第三章  襄樊安家解决后顾之忧
第四章  路外市场业绩斐然
第五章  千人之首
第六章  舞龙头
第三部  铁建电气化局乘风破浪(2005—2019 年)
章  不遗余力协建新局并出任总经理
第二章  起步
第三章  跻身国际一流高铁电气化零部件制造商
第四章  从行业追随者到佼佼者
第五章  走出国门,扬名海外
第六章  走出寒冬,迎来三年三胜
第七章  任职铁建电气化局董事长
第八章  基业长青
第九章  羽化成蝶
后记  老骥伏枥,志在超高速铁路


【前言】


我看了《让高铁飞起来的人》书稿后,感慨良多,思绪万千。我和书中的主人翁郑斌同是来自铁道兵一师,兵改工后都曾在铁十一局工作,都为铁路建设事业奉献了大半辈子。因为同一颗铁路心,我们成了老相识,一定程度上,我也算见证了他的个人职业成长和铁建电气化局初期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这本书激起了我很多的回忆,令我忍不住为之提笔作序,聊表读后的感想,同时表达我对郑斌的友谊。在我看来,郑斌在三个方面的特质为突出,他的事业和人生多半得益于此。
一是奋斗精神。郑斌自入伍铁道兵起就开始每天和铁路打交道。在部队时,他不惧条件艰苦,任劳任怨、脚踏实地、刻苦自励,抓住一切机会勤学苦练,掌握了过硬的通信技术,被部队封为“土专家”。1984 年元旦兵改工,他转入企业工作,从技术工人做起,努力上进,从技术员、副科长、副处长、处长(董事长)一直升任局副总经理。他参与创建了铁建电气化局,并担任总经理,后又担任董事长。在领导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他克服万千困难,不仅成就了自己,收获了众多荣誉,还使企业成长为了行业的佼佼者。退休后,郑斌仍然心系铁路建设事业,开启了又一个新旅程——参与推进超高速管道交通的研发和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郑斌从普通战士成长为企业主要领导的过程就是一部生动的个人奋斗史,也是一段奉献在先、拼搏向上的幸福人生。
二是创新精神。郑斌是一个思维敏锐、爱动脑筋的人。在中铁十一局工作期间,他采用倒排工期法和计件工资制,圆满完成了荆门市邮电工程;用自己琢磨出的一套管理方法,使中南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采取一系列改革手段,激发企业活力,将电务公司打造成了中铁十一局效益好的单位和中国铁建系统内实力强的三级子企业之一。在执掌铁建电气化局期间,他带头钻研难啃的技术“硬骨头”,助力企业圆满解决了胶济客专“四线”并行施工难题;在郑西高铁建设中参与研究当时世界上为先进的 CTCS-3 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改进改型了 13 种高铁接触网零部件技术引进产品;首次将高铁系统集成创新运用到普速铁路……郑斌个人入选国家科技部入库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得了一项发明专利和多项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级科学技术奖项。同时,他争做管理创新引领者,使企业通过二次重组提升了战斗力,通过拓宽产业链将主营业务越做越强,在地铁行业首次实现“EPC 联调联试 动车实验”全产业链建设模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铁建电气化局能经受住创业初期的诸多考验,赢得发展机遇,还在短短十几年内快速成长为了行业的佼佼者,可以说秘诀就在于创新。
三是道德精神。郑斌知恩图报,懂得谦虚和退让。不管个人境遇如何,他始终对上级尊敬有加,将上级的提携和帮助之恩铭刻于心;不管身处何地,他始终怀念战友之情和朋友之谊,费尽心力也要帮战友圆梦,为朋友排忧解难;无论职务多高,他始终关怀下属,不仅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还为他们提供成长和发挥才干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和企业共同成长,相得益彰。
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郑斌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力求修己安人。他能得到上级的赏识、朋友的不离不弃、下属的真心拥戴与他的个人品德形成的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遇到这样的人,是上级之幸、战友和朋友之幸、下属之福。
郑斌是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特别能战斗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也是铁路行业的佼佼者之一,可以说,在中国,有无数个郑斌式的铁路人,是他们使如今的中国成为拥有世界上现代化的铁路网和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全、集成能力强、运营里程长、运行速度的国家。
现在,“坐着高铁看中国”已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愿中国的高铁技术还能有新的突破和进展,在轮轨高铁、磁悬浮高铁和超高速列车上都能有实质性研发收获。我坚信,将来的高铁会更方便、更快捷、更舒适、更安全,人享其行,这个目标应该说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卢春房
2022 年 8 月于北京


【书摘与插画】

1977 年 12 月 15 日和 16 日,19 岁的郑斌参加了河北省的高考,可惜落榜了。这意味着他要继续当村里的民办小学教师,而他认为这份职业并不适合自己,更不是自己心向往之的职业。
大哥郑礼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
一天晚饭后,郑礼对仍然因高考落榜而少言懒语的郑斌说:“老四,别整天耷拉着脑袋,跟个小老头儿似的,走,到外边去,哥跟你说个事!”
“啥事?大哥,你说吧!”郑斌无精打采地跟着大哥出了家门。
“我问你,征兵工作又快开始了,你想不想去当兵?”
“当兵?”郑斌怔了怔,紧接着就来了精神:“你说的是真的?我还能去当兵?”
“本来吧,按正常安排,1978 年的兵应该是去年底前征的,这不,赶上恢复高考了。国家为了不影响高考录取工作,就把征兵工作拖到了现在。村里已经得到了消息,上面的通知马上就到。你要是想当兵,等接到通知,我想办法给你弄个名额。”
“真能这样,那就太好了!当兵总比当民办老师好。二哥当了几年兵,回来后给分到了县轴承厂。我要是当几年兵,说不定以后回来国家也给分配个工作。那就一言为定,只要你能弄到名额,我就去当兵。可是,爹和娘能答应吗?”
“只要你愿意,爹、娘那里我去做工作。”
“啥?你想让老四去当兵?”55 岁的郑玘佩听了大儿子的建议,惊讶了一会儿,又沉默了一会儿,慢吞吞地说:“你们兄弟俩先别急着定主意。老四,你也先别急着表态。我觉着民办老师挺好,安安稳稳的,风不吹日不晒,还有工分和现金补贴。真要当了兵,再想要这份好差事,恐怕就没门儿喽!”
“就是,你们爹说得对。老大、老四,你俩再合计合计,是吃现成的安稳饭,还是要去当兵,到底哪个更划算。”赵美书在一旁替丈夫帮腔。
“爹、娘,不用合计,我想好了,我就去当兵。反正我不想一辈子当老师,再说,我这性格也不适合当老师。何况我现在还只是个民办老师,哪天能转正连个影儿都没有。我本来想大不了明年再参加一次高考,可是万一明年又考砸了呢?不管是上大学还是当兵,都能让我到外面去见见世面。比较起来,当兵比上大学要容易多了,而且我觉得当兵更适合我。再说,我要当兵当出名堂了,民办老师的那点待遇还算个啥!大哥,什么时候正式通知报名了,你告诉我一声。”郑斌显然已经打定了主意。
“爹,娘,老四说得对,当兵这个事,我也是再三考虑过的。现在民办教师转成公办的越来越难,老四要是转不了正,说不定哪天还得回家啃泥巴。能考上大学好不过,但咱不能打保票老四一准儿就能考上不是?像老三那样走招工的路子,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名额卡得太死,根本轮不到老四头上。我琢磨着,走当兵这条路靠谱,他要是在部队上好好干,进步快,比当民办老师可强多了。不济,复员后也能像老二那样吃上公家饭。”郑礼耐心地跟父母做着解释和分析。
“你们说好,就好吧,我们也不懂个啥。就是觉得可惜了当老师的那碗轻省饭。老四啊,听说部队上管得严,你要是真当了兵,能不能受得了管束?”郑玘佩夫妇还是有点不放心。
“那有啥受不了的。爹、娘,你们放心,我要是当了兵,肯定好好表现,说不定还能立个功啥的,给你们争光呢!”郑斌心里一下子变成了晴天,又说起了逗爹和娘开心的话。
领参军报名表、填表、逐级向上申报、推荐、审查、体检等一系列征兵程序结束后,郑斌如愿拿到了入伍通知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