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

《大崛起:中国经济的增长与转型》是厦门大学赵燕菁教授多年来研究成果的凝结。本书从城市和与城市密切相关的“土地财政”入手,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分析了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转型,并把转型问题拓展到全球视野中。本书探讨了中国在增长过程中的财富分配问题,后提出了增长理论上的创见。对于希望理解中国发展、关心中国未来的读者,本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作者简介】

赵燕菁,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双聘教授。现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城市规划》杂志编委、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雄安新区规划专家评议组成员。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曾任厦门市规划局局长、厦门市规划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赵燕菁教授不仅研究城市空间的发展规律,对我国城市空间战略与政策曾产生显著影响,而且长期关注和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本书即为其在该领域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


【媒体评论】

王建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赵燕菁是我所认识的中青年学者中,思维活跃、有创造性的。解释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的确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学领域的难题,我认为到目前尚没有人给出完美的解释。《大崛起》一书中有很多不同以往的新观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角与启迪。

林毅夫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按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来看,到处是各种体制机制的扭曲和问题,因此,只要中国经济增长一放缓,中国崩溃论就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但是,按照西方主流理论来进行改革的国家遭遇经济停滞、崩溃,危机不断,中国却取得了持续四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并且是在此期间不曾出现系统性经济金融危机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的增长奇迹急需新的理论来解释。赵燕菁教授有实际工作经验,善于观察和独立思考,在《大崛起》一书中对中国经济增长所做的分析、所

提出的见解,很值得学界和业界在了解过去、面对当下和把握未来时参考。

余永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中国经济过去四十余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大崛起》一书是赵燕菁教授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一次重要尝试。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赵燕菁教授力图以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一系列概念和理论为基础,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会计理论、货币理论、增长理论和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成果,构造一种可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一般理论。这是一项雄心勃勃且极其困难的工作。

赵燕菁教授由于是工科出身而且曾担任厦门市规划局局长,因而对许多经济问题有着常人所没有的特殊感悟。本书显示,赵燕菁教授对土地财政、城市化、土地金融和房地产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都有十分独到的见解。例如,他所提出的“‘土地财政’是‘伟大的制度创新’”观点,至少对我而言具有巨大的启发性。相信本书仅仅是他研究计划的开始。随着研究的深入,赵燕菁教授一定能够给读者提供一套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华生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教授、博导

东南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院长

赵燕菁教授是我因学术研讨而结识的好友。他的经历也颇为独特。他在英国取得博士学位后学成归国,一直从事建筑规划工作,后来又长期担任厦门市规划局局长,亲历了中国城市建设的大发展过程。几年前,他又出人意料地辞去官职,成为厦门大学经济学和建筑学的双聘教授。他对于城市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解释很有见地,令人耳目一新。相信阅读过本书的读者,无论是否完全赞成其中的观点,都能开启认识经济增长这个重大课题的一扇新的大门,从而扩展视野,并展开更广泛深入的思考。


【目录】

篇 增长

章 城市的制度原型

什么是城市

政府的“企业本质”

重新思考城市问题

结语

第二章 “土地财政”的历史与逻辑

引言

“土地财政”之“功”

“土地财政”的问题与风险

“土地财政”的升级与退出

结语

附录

第三章 伟大的制度创新

引言

土地价值的制度来源

城市化与土地融资制度

“土地财政”的效率

租金捕获与土地产权制度

征地制度与社会秩序

美国的“土地财政”

土地融资与资本市场

土地金融与货币创造

土地金融与债务危机

结语

第二篇 转型

第四章 城市化转型——从高速度到高质量

引言

增长的阶段与转型

传统增长与现代增长

城市化、土地金融与地方政府

城市化转型对策建议

结语

附录

第五章 化危为机——危机增长的独特机会

引言

常态增长与危机增长

流动性危机导致经济危机

从常态货币转为危机货币

基础性战略资产项目的发现与策划

功能货币的边界

化危为机的危机增长

结语

第三篇 全球博弈

第六章 资本与劳动的两难

引言

增长模式转变

货币与全球化

全球阶级分化

百年变局

战略选择

结语

第七章 中美博弈的关键战场

引言

货币与资本市场

中美资本市场的差别

贸易战中,美国的真正目标

特朗普的盲区与中国的主场

中美贸易战的主角

中国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给地方政府增信

地方政府债务化解

结语

第八章 大国博弈的货币视角

引言

古代中国缺乏货币吗?

货币数量影响资本利息吗?

为什么中国利息长期高于其他经济?

纸币就是信用货币吗?

货币供给不足怎样解决?

货币增发可以降低利率吗?

中国货币超发了吗?

房地产可以降低市场利率吗?

房地产摧毁了实体经济吗?

房地产经济可以帮助中国打赢贸易战吗?

为什么选择房地产市场?

结语

第九章 资本竞争的贴现倍数

引言

信用与贴现倍数

信用结构分层假说

资本市场竞争

管理贴现倍数

回到“双轨制”

结语

附录

第四篇 财富分配

第十章 资本市场再设计

引言

制度设计

重新定位各市场角色

转换路径及情景模拟

结语

第十一章乡 村振兴——从输血到造血

引言

问题溯源

理论重构

制度方向

振兴举措

结语

第十二章 平台经济——从盯住垄断到盯住产权

引言

“企业群落”及其结构

互联网平台的价值之源

初始资源的权属

平台企业的制度演进

平台企业公众化

结语

第十三章 房地产税——尊重探索,慎重推进

引言

房地产税试点的“利”

推进房地产税要注意的问题

结语

第五篇 理论

第十四章 范式转变——从均衡到竞争

引言

范式的转变

竞争的规则

哈耶克竞争

应用和拓展

结语

第十五章 双螺旋模型——现代增长与信用货币

引言

增长:从传统到现代

货币:从实物到信用

货币与增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前言】

学术的圣杯

在终确定这个书名之前,我一直很纠结。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和全球化解体,使中国以往看似势不可当的迅猛增长,在2021年下半年戛然而止。增长乏力的乌云猛然笼罩中国经济。但后我还是决定采用《大崛起:中国经济的增长与转型》这个书名。倒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是基于两点:是现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即使中国的经济停留在现在的刻度上,其空前的规模也足以配得上“大崛起”一词。第二是信念。我相信,一旦进入增长循环,中国的崛起就不会停止。和美国崛起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大萧条类似,中国现在的困难不过是“大崛起”路上的顿号,而不是句号。

过去四十余年,中国经济的增长超出了包括改革开放谋划者在内的所有人的预料。任何“反常”的自然现象往往会带来自然科学的进步甚至革命,经济上的“反常”也是如此。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人类数百年财富大爆炸的一部分,对中国“大崛起”的解释,必然成为全球学者(不仅是经济学家)竞相追逐的“圣杯”。正如卢卡斯在谈到增长问题时所说的:“这类问题所涉及的人类福利是如此惊人:一旦你开始思考这类问题,就很难再思考其他问题。”

迄今为止,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大多被装在“改革”和“开放”两个概念黑箱里。其隐含的意思就是,中国的增长不过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没什么特别之处。加入WTO后,中国不过是在更大尺度上复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成功而已。但这个解释却无法说明为什么那些比中国更早推行市场经济、更早加入WTO的国家没有取得和中国相同的经济绩效。于是,有人又开始猜测中国的“大崛起”只不过是“历史的偶然”。似是而非的答案给人们一种错觉,似乎增长不过是些常识张五常早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很多人都质疑中国的增长时,他问道:“中国到底做对了什么?”但他以及其他学者就此给出的答案和解释,包括“县域竞争”,以及“财政联邦制”“晋升锦标”等,其实都是需要解释的变量。我们既说不清中国的增长是否可持续,也看不到中国的增长未来可能面对的机会和风险。学术圈内很少有人意识到,对中国增长的解释很可能就是破解增长密码的一块关键拼图。

从城市规划到经济学

在出版过程中,编辑曾问我:“是什么促使您思考和写作,并形成了本书?”其实,这也是很多同行问过我的问题,大家都很好奇我是如何走上学术道路的。这个问题使我意识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为读者提供本书各章节的写作背景。私以为,学习任何学科,好的办法就是追溯这门学科演变的历史。同样,阅读一本书也要先了解这本书写作的历史场景。

回到1984年,作为一个建筑系的工科毕业生,我根本不会想到自己竟会在中国经济增长问题上走得如此之远。现在回过头来看,本书不过是整个中国增长“大潮”中的“漂浮物”——中国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问题,而我不断试图回答,结果就形成了本书。我早接触经济问题,是1987年参加国家科委与美国西方中心的合作项目“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研究”。现在回想起来,大学毕业没多久就可以参加如此高规格的研究项目真是非常幸运。研究成果在今天看来其实相当一般原因无他,中国当时的城市化水平即使在发展中国家群体中也属于垫底,关于中国城市化的研究水平自然也不会有多高。,但通过这个项目,我认识了很多杰出的中美经济学者。为了项目写作,我开始涉猎发展经济学,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劳动力无限供给”也正是当时中国经济主要的特征。,以及库茨涅茨和钱纳里的国家模型。

没有的实践,就不会有的学术。这段时间对我影响的就是深圳这一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无论是城市空间结构还是经济增长动力,深圳都突破了规划学科常识,它将中国的城市规划学一举推到世界城市规划学科的前沿。深圳早期的重要规划大多是由周干峙院士当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院长,后任建设部副部长。领衔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编制的。作为中规院的一员,我有幸深度参与了深圳高速增长的整个过程。于我而言,这一近距离观察的经历是一笔无比宝贵的人生财富,因为深圳发展模式后来成为中国其他城市的主要模板。也是在这一阶段,我开始大量阅读张五常、周其仁、林毅夫等学者关于制度和增长的文章。我之后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会反复回到深圳这一真实的参照系相关研究参见拙著《超越地平线:城市概念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年)。

我真正开始形成自己学术ID(identity document),得益于三段交叉的经历。一是到英国攻读博士,二是担任厦门市规划局局长,三是到厦门大学任教。前两段经历都超过十年,第三段经历从2015年加入厦门大学到现在,三段经历加起来跨越了25年。

段经历始于1997年。我自费注册了英国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在职(parttime)博士生。2002年,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赞助转为全日制(fulltime)博士生。到2009年论文答辩通过,时间长达12年。之所以用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我实际上写了两篇论文。在2004年回国前,导师就已经同意我提交博士论文的稿。同年,我到厦门规划局任职后,就不断根据新的发现对论文进行改写,到2009年再提交时,它已经是一篇题为《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市场角色》的新论文了。虽然我注册攻读的是区域与城市规划(CPLAN)博士,但非常幸运的是,指导我的老师是英国规划领域、在产权制度方向上数一数二的教授克里斯托弗·韦伯斯特(Christopher Webster)。超长的博士经历带来的一个额外好处,就是迫使我一直保持高强度的学术阅读,并对实践案例保持理论敏感事实上,我的学术方向在整个读博期间一直在变化,后提交的论文和我入学时的计划已截然不同。幸运的是,我的导师给了我几乎不可思议的研究自由度。

置身事内”

这一标题借用了兰小欢先生的畅销书《置身事内》。而我后来转向“土地财政”笔者认为,“土地金融”或许是一个比“土地财政”更接近土地收益本质的描述,后文有详细阐述。但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书中仍用“土地财政”。引号表明作者对此概念有自己的看法。,则缘于我的第二段经历——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经由研究机构和政府之间的“旋转门”转换职业的学者很多,但真正能“置身事内”的其实并不多。这是因为,政府是一个高度分工的组织,真正能俯瞰组织全局的只有少数几个关键部门。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对组织的理解深度和观察广度。对我而言,有两点非常幸运:,进入的是地方规划局;第二,在规划局局长的位置上工作长达11年。在进入政府部门之前,我也认为规划局只不过是政府众多部门中的一个,但之后的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这一认知。

2005年,我到厦门市规划局工作后的几个月,正好赶上厦门市新的市委书记到任。他次调研时,轻车简从,只带了四个部门的一把手——发改委主任、财政局局长、土地局局长和规划局局长。这位书记说,只要这四个部门没问题,一个项目大体上就行得通。这件事使我有一种预感,那就是规划局在地方政府中的作用,可能远比我以前以为的要重要。后来的工作经历也完全证实了我的这个预感。在一种由“土地财政”驱动的经济里,地方规划局请注意,我所说的地方不是省一级,更不是中央一级,而是市(县)一级。这是由于中国的土地规划审批权(“两证一书”)完全落在这一层级的地方政府手中,这就决定了地方规划局才是规划权力的重心所在。的角色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左右城市发展的“方向盘”,而是驱动城市增长的“发动机”!规划局局长就处在能够直接地观察城市发展的位置上,而我在这个位置上工作了足足11年!

城市规划工作千头万绪,从新城开发到旧城改造,从建筑风貌到道路管线……天上地下无所不包。但什么是规划管理的核心?这位书记告诉我,规划局要替市里把握好两条“高压线”:一条是容积率,另一条是土地用途。这位书记是财政学博士,担任过财政局局长,对城市运营有着过人的直觉。他提出的这两点,一下子就抓住了“土地财政”的核心。他还要求我提交上会的规划必须有粗略的投入产出分析。由此一来,规划就从传统的工程落地,转化为项目发起。在此之前,我所认为的城市规划是一个典型的理工学科——大量的工程加少量的经济地理。正是在规划局工作的这段时间,我把对城市规划的研究拓展到了经济领域。这并非仅仅因为我对经济学有特殊的偏好,更是由于规划审批恰巧处于“土地财政”的C位,城市规划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处于“土地财政”大辩论的暴风眼但真正参与这场大辩论的规划师和经济学家的数量却完全不成比例,后者远多于前者。本书中的一些章节(如第二章、第三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虽然我努力对“土地财政”保持中立的观点,但由于当时舆论被经济学主流观点所裹挟,整个社会几乎一边倒地批评“土地财政”,而当时身为规划局局长的我似乎自然就站到了为“土地财政”辩护的一边。

置身事外”

试图从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分离出诱致增长“突变”的基因的想法,在我写博士论文时就形成了。但系统的理论构建,则始于2015年进入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治下的厦门大学,乃是中国自由的学府之一,没有论资排辈,没有论文发表压力,师生拥有的学术自由度。重新“置身事外”拉开了我与政府的距离,使我能站在更客观的角度反观在政府部门工作时形成的一系列直觉。国内围绕“土地财政”展开的大辩论使我意识到,如果不能在经济学的底层解决分歧,不能将直觉经验一般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就无法令人信服。

我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怀疑,源于早年阅读科斯、杨小凯等人的文章。在英国读博期间接触到的哈耶克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和布劳格对经济学思想史的溯源,则进一步推动了我对经济学底层问题的思考。进入厦门大学工作后,我主要做了两项工作:微观方面,把根据博士论文附录改写的一篇论文《基于科斯定理的价格理论修正》拓展为本书第十四章;宏观方面,在会计恒等式的基础上,提出两阶段增长模型(本书第十五章)。

项工作以“阿尔钦规则”为基础,将竞争分为“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两种情形,用“熊彼特竞争”(生产者和次优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和“维克瑞竞争”(消费者和次优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取代马歇尔的基于“供给—需求均衡”的完全竞争——从而完全抛弃了瓦尔拉斯构建的“一般均衡”体系。在生产函数部分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取代新古典的资本—劳动范式,通过追求剩余化,将会计恒等式引入生产者行为分析,使得垄断竞争、规模经济、信息不对称等无法与完全竞争兼容的现象得到描述和解释;在消费函数部分,用“效用”和“预算”的交集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引入消费者行为分析其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用“消费人”取代“自然人”,从而破解了“效用—偏好”人际比较和加总的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哈耶克竞争”(种类竞争),将马歇尔构建的“规模—价格”和迪克西特与斯蒂格利茨构建的“规模—多样性”(DS模型)两个二维模型改造为“规模—价格—种类”三维模型在哈耶克竞争中,“规模—价格—种类”三者中的任意一个变量,都是由其他两个变量共同决定的。按照“竞争价格理论”,所有价格(包含地租、利息)都是由竞争而不是均衡决定的。而与此相比,所谓的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和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既不能用于描述现实,也不具有作为基准(benchmark)的理论价值。

第二项工作则主要是借助会计恒等式重建增长理论。在厦门市规划局工作期间,当时的市委书记按照“四大平衡”(就地平衡、紧张平衡、积极平衡、综合平衡)的原则,通过合理举债、借鸡生蛋、滚动发展,实现了投入产出平衡。从那时开始,以财政为基础发展出一套城市经济理论的念头,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会计学是少数几个没有受到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污染”的学术分支之一。从资产负债表到各种会计规则,从资本周期的波动到货币潮汐的涨落,会计报表里隐藏着经济增长的真实逻辑。从真实的财务账簿中,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国家、城市、企业乃至家庭的经济演变。而所有这些演变的合成效果,就是真实的经济增长。通过会计这个“临床”窗口,我们可以观察政策“处方”对经济的“疗效”,从而帮助经济学走出自创的“元宇宙”(metavers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