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古典音乐普及第YI人——田艺苗教授,历经数年,给中国孩子和家长量身打造的古典音乐课

在音乐日渐成为国.内中学教育刚需的当下,聚焦家长和老师关心的音乐教育困惑

如何启蒙没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几岁学琴?如何挑选乐器?唱歌跑调怎么办?怎样培养乐感?怎样高效陪伴孩子学音乐?……作者结合多年的音乐教育经验,在书中一一解惑,尽述从胎教启蒙到如何走上音乐道路的实用干货。

不止是一本书,更是一堂视听同步的古典乐精品课

随书赠送价值129元的音频课,随扫随听

每章都有小结,要点一目了然

细腻解读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曲,古典乐不再难!——莫里斯·拉威尔《鹅妈妈组曲》、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圣-桑《动物狂欢节》、海顿《玩笑四重奏》……

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康和良好的心态,是不管世界如何让他失望,他都能勇敢做自己。音乐能让孩子了解世界的宽广和生活的趣味。——田艺苗


【内容简介】

随着音乐进入中国孩子的中考范围,音乐教育备受关注。如何从小培育孩子的音乐素养?如何给孩子进行音乐启蒙?几岁学琴?学乐器前有哪些功课?怎样挖掘孩子的音乐潜能?

国.内古典音乐课程的首.席IP田艺苗,结合自己20多年音乐教育的经验,精心打造了这本给中国家长和孩子的音乐课。

悉心解答家长们普遍存在的困惑,专业有体系地指导家长从零开始引.领孩子步入音乐的世界。更从审美教育层面进行启蒙,鼓励孩子学会欣赏音乐,让孩子从音乐中了解世界的宽广和生活的趣味,在艺术中找到快乐和生命的底气。

古典音乐很难吗?你听田艺苗就知道真谛了。人世间有很多真谛,需要很多智慧的、勇敢的、美丽的人去探索,田艺苗就是其中的一位。——作曲家谭盾


【作者简介】

田艺苗,作家、作曲技术理论博士,曾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国.内古典音乐课程的首.席IP,担任过《歌手》《我是唱作人》《声入人心》等节目的专家评审,多年来致力于古典音乐的普及与推广。出版作品有《穿T恤听古典音乐》《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温柔的战曲》《靠谱》《给孩子们的音乐课》等。


【目录】

序言音乐教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刚需

章学乐器可以稍晚,音乐启蒙可以更早

一、从胎教开始的音乐启蒙

二、如何给孩子播放音乐

三、没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如何启蒙

四、从本能出发的音乐启蒙

五、节奏入门

六、参加合唱团

七、如何挑选乐器

八、几岁开始学琴

九、“童性化”的音乐启蒙

十、学乐器之前的功课

第二章如何科学地培养孩子的音乐天赋

一、科学判断孩子的音乐天赋

二、乐感是什么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乐感

四、你拥有何种音乐才能

五、如何培养音乐才能

第三章如何学钢琴

一、学钢琴的几个阶段

二、教材配置

三、学会练琴

第四章适合你的钢琴老师,才是好的老师

一、怎样才算是一位合格的钢琴老师

二、了解学生和了解钢琴技能同样重要

三、提升全面的艺术修养

第五章游戏改变音乐教育

一、五种音乐游戏

二、模仿电玩游戏机制学音乐

三、你的热爱就是你的天赋所在

第六章充满仪式感的成果型练习

一、成果型练习与普通练习有何不同

二、艺术改变教育

第七章好家长才是好老师

一、孩子不肯练琴怎么办

二、如何高效陪伴孩子学音乐

三、做严格型还是放任型家长,哪一种更可取

第八章音乐大师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

一、巴赫写给孩子的练习曲

二、老莫扎特如何培养小莫扎特

三、门德尔松家族如何富养孩子

四、家中不受欢迎的天才

五、为女儿作曲的德彪西

六、音乐家的孩子一定要学音乐吗

第九章儿童审美教育的多样化

一、从《鹅妈妈》谈起,儿童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

二、从迪士尼动画里学习古典音乐的教学方法

第十章音乐激发人的潜能

一、记忆力

二、注意力

三、交流能力

四、气质提升

五、直觉力

六、审美力

七、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第十一章如何走上音乐道路

一、通过钢琴比赛和公开演奏走上音乐道路

二、走上音乐道路的第二条路线,考入音乐学院

三、第三条路线,借鉴他人成功经验

第十二章给熊孩子的古典音乐曲单

一、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

二、杜卡《小巫师》

三、圣-桑《动物狂欢节》

四、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五、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

六、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

七、贝多芬《献给爱丽丝》

八、海顿《玩笑四重奏》

九、莫扎特的嬉游曲

十、巴赫的小步舞曲


【免费在线读】

序言

音乐教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刚需


初,我是在网络上为文艺青年讲古典音乐课,像《穿 T 恤听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很难吗?》《名曲密码》,可是课后收到的提问,几乎全部来自琴童家长:我家孩子适合学钢琴吗?我家孩子需要去考级吗?孩子不肯练琴怎么办?

后来我把这些提问收集起来,结合自己多年学音乐的经验,专门开设了一门《给琴童及家长的音乐课》。孩子能否学好音乐,主要看家长如何陪伴。孩子适合学音乐吗?这应该不算一个问题,因为所有孩子多少都喜欢唱歌跳舞,这是儿童的一种本能。音乐教育的重点也不应该是专业音乐教育,而是普罗大众需要的国民音乐教育,它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社会的未来面貌。

眼下的网络时代,竞争激烈,焦虑情绪蔓延,欲望得不到应有的节制,导致很多人心浮气躁、精神空虚。机械化的生活与工作,令人精神僵化或异化,丧失了想象力。艺术教育正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刚需。艺术让我们学会思考,发现生活的乐趣,唤起生命的热情;也只有艺术教育,可以在人与自然及社会环境之间塑造一种和谐的关系。其中,音乐教育是不可

或缺的。歌德曾经说,我们从所有可以想到的科目中,选取音乐作为我们教育的元素,因为从音乐出发得以开拓均衡的道路通向一切方向。

大家一定都发现,学校里面的那些学霸、状元,毕业后进入社会,许多都变得默默无闻,而以前班级里的文艺骨干、体育特长生,那些业余爱好多多的同学,进入职场后却往往成为非常受欢迎的魅力人士。

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主要训练逻辑思维,而艺术可以培养人的感觉思维、直觉能力,这些往往被学校教育忽视了。感觉思维通常被认为不太靠谱,有没有似乎并不重要,但其实,人不仅仅需要有理性,还要有感性、灵性、非理性。在大部分时候,理性只占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如人际交往、从事创意型工作等方面,从人生选择、组建家庭到大型项目的琐碎环节,都需要感觉思维,其中直觉的作用甚至超过了逻辑。比如选择结婚对象,考量了所有现实因素之后,终和你结婚的却未必是以这些因素衡量筛选出来的人。人是奇妙而任性的动物,所有与人有关的活动,仅靠逻辑思维远远不够,还需要发挥我们的直觉力。就像人们常常说的:小事听大脑,大事听从你的心。

去各地讲课,发现我们的音乐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商业化的、世俗的、片面的、空洞的教学项目占用了孩子的很多时间与精力,却不能让音乐真正深入他们的心灵和成长中,反而导致他们的身心被压力摧残;或是充斥着各种口号,如“关注儿童艺术教育”“轻松学钢琴”“审美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却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或是进行灌输式教学甚至错误教学,扼杀了孩子的音乐天性;或是老师自己从前怎么学现在就怎么教,忽视了每个年代孩子的身心发展并不相同,教育模式也应与时俱进。

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太一样。它可以更好玩,像一个游戏。音乐感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体里,是一种生命的本能。好的音乐教育从来不是灌输式的,而是要由内至外地,把人的音乐本能引导出来,让心灵感受音乐。音乐教育本该带着生命力,比如某种内在的有机联系,循序渐进,它具有发展性、灵活性与系统性。

眼下逼孩子学琴练琴的“虎爸虎妈”已经非常少了,这个年代的孩子学钢琴不再是为了学一种谋生手段,他们真的就像父母说的:“我家孩子,学着玩玩就可以了。”但这真不是一个好现象,快乐教育大多是假象,还会导致孩子对艺术失去敬畏心,练琴松懈。音乐教育出现了各种问题:音乐课总是被奥数课取代,教学机构的商业化对孩子与教师形成双重消耗……其中典型的问题是:把业余的当业余教。

不把业余的当业余教,难道要把业余的当专业教?没错,正是把业余的也当成专业的教,孩子才会真正懂得音乐是什么。如果把他们当业余的教,错音错节奏也不改正,没有乐感也无所谓,他们怎么可能真的懂音乐?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就是要把好的音乐指点给他们?专业的,并不意味着技术上的难度和高度,而是指音乐上的品质与修养。低难度的乐曲也可以演奏得专业,简单的乐曲也可以充满音乐感,就像在一朵小野花身上也可以看到美一样。

如今到了全球化时代,音乐教育也不再局限于民族与风格了。每个国家丰富的文化瑰宝都展示在我们眼前,专注于一个民族的音乐教育已经失去了意义,传统的“原汁原味”的审美也需要重新定义。在多元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开阔了眼界,更早地形成了个人喜好与风格,他们对音乐的品味与看法往往令我们吃惊。这些都在迫切要求音乐教育的革新与改善。

眼下国民音乐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重视:音乐课正在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家长都希望孩子掌握某种乐器,校长们甚至亲自带领学校合唱团参加比赛和演出,更有层出不穷的国内外音乐节和音乐比赛,周末的城市公园里歌声乐声不断。国民音乐教育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造就音乐家,而是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我作为一个乐评人的工作,也不是对音乐家指手画脚,而是培养更多更好的听众。而音乐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大师或天才,而是建设生机勃勃的音乐文化环境,是让一代人热爱音乐。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