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推荐语】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同时也具有心理方面的不稳定性与生活方式方面的可塑性。如何在青少年阶段对社会、他人和自己形成一种恰当的认知,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今后的人生发展与走向。因此,如何引导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及自我与社会、他人之间的关系,是家庭、学校和相关部门的一项无法回避的任务与责任。

日本阿德勒心理学研究专家岸见一郎致力于阿德勒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多年。在此基础上,他特别为青少年撰写了本书,希望帮助正处于极强可塑时期的年轻朋友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健康成长为一个可以依靠自己力量独立生存的人。其中,岸见一郎首先着重声明了一点:不管之前的人生发生了什么,它都不会对今后的人生选择产生任何影响。因此,虽说本书是作者特别为年轻人撰写的,但其内容实际上适合任何一个想要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读者,与处于哪个年龄段并无太大关系。事实上,无论我们处于哪个年龄段,只要想去改变自我,就永远不晚,关键是要下定决心并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而本书恰恰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极好的参考。
【作者】
岸见一郎 1956年生于京都。攻读完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系博士课程后满期退学(专业为西洋哲学史)。著有《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两书均与古贺史健合著,钻石社出版),《别再表扬了》《不斥责、不表扬、不命令》(日经BP出版),《人生虽苦,但要活下去》(讲谈社出版),《此刻活着的勇气》(NHK出版社出版),《不安的哲学》(祥伝社),《愤怒的勇气》(河出书房新社出版),《从绝望到希望》(大和书房出版)。译著有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讲义》《人生意义的心理学》(arte出版),柏拉图的《蒂迈欧/克里提亚》(白泽社出版),等等。
【内容】
本书作者以阿德勒心理学为基础,论述了年轻人如何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健康成长为一个可以依靠自己力量独立生存的人。针对如何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和完善自我,本书分别从“你知道什么”“关于性格”“随时可变”“如何与他人相处”“怎样度过人生”进行了论述。章“你知道什么”指出了人类认知的有限性与可能性,强调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帮读者树立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勇气与信心。第二章“关于性格”则详细论述了性格的诸多方面,明确指出了人际关系中所展现出来的性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个人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做出的选择。第三章“随时可变”分析了一个人不喜欢自己的危害,以及如何喜欢上自己。第四章“如何与他人相处”讲述了与他人相处的方法。第五章“怎样度过人生”论述了人们应如何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努力活出自我。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章 你知道什么
无知之知
不知道什么
审视生活方式
独一无二的我
认识自己的必要性
善之意义
一切皆为注定吗
并非一切皆为“善”
质疑既有价值观
未来具有开放性
认识自己并不可怕
目的论
影响决心的因素
第二章 关于性格
作为不幸原因的性格
性格并非与生俱来
人际关系中的性格
性格应由自己选择
幸福与性格
生活方式
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遗传
兄弟姐妹位次
为什么会患赤面恐惧症
自我衡量标准
非建设性问题解决方法
父母的影响
家庭价值
家庭氛围
文化影响
第三章 随时可变
你喜欢自己吗
为什么不改变生活方式
如何喜欢上自己
被关注并非理所应当之事
行事总是察言观色
反抗期
不在意他人的评价
被表扬的意义
平等关系
属性赋予
绽放自己的独特光芒
自立需要勇气
保持现状就可以吗
有时也应被人讨厌
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主张
不会说“不”
摆脱自我中心性
去贡献
不再期待被表扬
不需要他人的认可
并非要做特别之事
如何看待他人
说出自己的诉求
人无法独自生存
一切都取决于决心
世界是危险之地吗
树立自信
乐观主义
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第四章 如何与他人相处
构筑人际关系
停止竞争
平等关系始于讲出自我主张
取代复仇的方法
唯有自己能决定
重视课题达成与重视人际关系
不畏惧失败
不归咎于父母
第五章 怎样度过人生
过好当下
看到事物的多面性
两种运动
人生实苦
亦有可为之事
超越现实
真实地活着
生存喜悦
后记
【书摘插画】
怎样度过人生
过好当下
倘若有人一开始是乐观主义者,后来变成了悲观主义者,或者一开始便是悲观主义者,那么往往是因为人生并不能永恒而是会在某一个时刻终结。人是否幸福,是不是不到人生的 后一刻就不能断定呢?请大家想一想一开始梭伦对克洛伊索斯说过的话。梭伦是这么说的:“人只要活着,任何人都称不上幸福。”
人往往很难摆脱“人生会一直持续下去”这样一种漠然的想法。前几天我收到了同学会的通知,上面写着“人生已经过半……”。写这个通知的人跟我年龄一样,都是刚五十岁,或许是抱着人人都会活上七八十年的想法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过半,所以才会这么写吧。如果是年轻人,可能更不会产生人生会瞬间终结之类的想法。
有的人会做一些人生规划:上大学,大学毕业,就职,买房,结婚,生几个孩子,退休后靠养老金生活……。之所以认为能够像这样进行人生规划,是因为人们总觉得可以看到人生的未来。
我在高中的时候曾经制作过自己的年表。如果是之前的事情,我就能清楚地写出几岁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可如果是未来的事情,我就一件也不能确定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将年表一直写到了四十岁左右。现在已经过了年表中的那个年龄,重新去看这个年表才发现竟没有一件事情如预期一样实现。
过去,工作定了的年轻人有时会说一想到要在现在的公司一直这样干到退休就觉得害怕。但是,当今时代,年轻人明显没办法再那么想了。他们有可能被解雇,公司本身也有可能会破产。或者,即使年纪轻轻,他们也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病倒。那样的话,即使想工作可能也工作不成了。他们还有可能会自己突然下决心辞职。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能够看得到人生的未来呢?那是因为人生往往只有微弱的光亮照进来。如果是在那样的微弱光照之下,明天也就能被看作今天的延伸,而将明天再进行延伸的话,就又同样可以得到新的一天。可是,我们何不试着为“当下的瞬间”打上一层强光呢?站在舞台上,在聚光灯下,观众席也会消失不见了。我们将那样的强光打向现在的自己,明天就会看不到了,或者说,我们要尽量选择一种不必过多考虑明天的生活方式。那样的话,我们就不会看到过去和未来。无论是本人还是周围的人,谁都无法预测其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一个聚焦当下且认真生活的人。倘若能够像这样认真过好每一天,并留心发现“当下”之幸福的话,那些瞬间就会连成一个完整的人生。
思考自己现在处在人生的什么阶段,认为人生的折回点(中间点)还远,或者觉得人生已经过半,将出生和死亡分别看作人生的起点和终点,这种直线式看待人生的方式未必是审视人生的方法。
那么,看待人生还可以有什么其他的方式吗?
看到事物的多面性
人走的路未必总是平坦大道,也会有山路或斜坡之类的崎岖道路。当然,有上就有下,人既会遇到比较轻松的漫步阶段,也会遇到一些宛若走在山脊之上看地面风景一样的攀登阶段。
尽管如此,大家也并不是以同样的速度走在平坦道路上。既有一些不怎么向前却爬得很高的人,也有一些不断走在较为平坦道路上的人。我并不是想说哪个好、哪个坏,可如果以这种走山路一样的活法为例来看的话,我认为山路或坡道的确是险峻,但也完全没有必要着急,踏实走稳每一步的过程中就蕴含着莫大的生存喜悦。也可以说,只有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大家才能爱上自己走的路。
再以登山为喻来思考,登山并非一种日常活动,因此,上下班时候追求效率之类的因素在登山中并没有太大意义。也就是说,登山时一般并不看重如何更快地爬到山顶。
两种运动
对于不直线式地去看待人生,我们还可以这样去看。例如,假设我们早上去学校,从家到学校之间的路上移动(运动),在尚未到达目的地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属于一种未完成、不完整的行为活动。在此类情况下,重要的不是逐渐完成的“过程”,而是在多长时间内“完成”了多少事情。
还有一种与此不同的运动。例如,跳舞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跳舞的时候,跳动本身就具有意义。也许并没有人想通过跳舞这一手段去往什么地方。作为跳动的结果,也许有人会到达某一个地方,但一般不会有人以到达某处为目的而去跳舞。如果是以去往某处为目的,那么跳舞这一手段就不得不说太缺乏效率了。跳舞并非为了去往某地,跳动本身就是目的,每一刻的舞动都很完美。它与“从哪里到哪里”和“在多长时间内”之类的条件限定都没有关系。“逐渐完成的过程”本身就“已经完成了”。
旅行也是如此。可能有人会认为高效地到达目的地并在那里高效地参观一些旅游景点就是旅行,但在旅行的时候,到达目的地之前,从家里出去的那一刻起,旅行就已经开始了。可以说,到达目的地并非旅行的目的,旅途中的每一个时刻本身就是旅行。
那么,活着又是哪一种运动呢?是追求高效到达目的地的去上学之类的运动,还是旅行一样的运动呢?我认为是后者。因为,在我们的人生中,虽然不到达什么地方或者并没有抵达目的地,但我们可以说自己“活在”了每一个“当下”。
刚刚将去上学与旅行区别来看了,但即便不是去旅行,即使在去上学的电车中,我们也能暂时被车窗外的景色所打动,享受抵达学校之前的这段时光。倘若能够这样去想,往往容易陷入追求效率的日常生活也就不再日复一日单调地重复着。今天不是昨天的简单延伸,明天也不再是今天的枯燥重复。
我们有时会采用“如果……”之类的说话方式,比如如果毕业了、如果工作了、如果结婚了……。但是,这些假设也有可能并不会到来。
所以,我们更应该认为,即便有些事情实现不了,在抵达目标的过程中,活着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完成”。倘若能够这么看,即便是人生突然终结,我们也不会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留下“壮志未酬身先死”的遗憾。当下并非彩排,当下就是正式演出。
相对于梭伦这句“人只要活着,任何人都称不上幸福”,我们也可以回答人的幸福并没有必要非得等到“盖棺定论”。
人生实苦
前面提到人生中既有平坦的道路也有山路或者坡道之类的险峻道路,但实际上也可以说只有险峻之路。人生有苦有乐或者只要活着就是好事之类的说法也并不真实。反倒是认为活着就是一种痛苦似乎更接近真实。可是,为什么痛苦却很难说清。人生中经历的许多常被认为很痛苦的事情有时也会因为理解方式的不同而被赋予一定的意义,它不再仅仅只是痛苦。
不过,我并不认为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有意义。我实在无法想出年纪轻轻就病倒之类的事情具有什么意义。因为,这都是一些极其不合理的事情。
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也无法完全防止一些极不合理的悲惨事件发生。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具备超越苦难或不幸的力量和勇气。
并且,倘若发生的事件具有意义,当下的这个世界就会获得接纳或肯定。可实际上,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恶。我们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也有人为能够改变的事情。
为了发挥出自身可以超越人生苦难的力量,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摈弃那种从过往之中找原因,并且耿耿于怀地追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之类的做法,应认真思考今后应该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
即便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看上去与自己并没有直接关系,也还是要尽可能地想一想自己是否有什么能做的。《维摩经》中有一段释迦牟尼的弟子文殊菩萨探望病中维摩诘的情景。当文殊菩萨问此病缘何而起时,维摩诘回答:“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也可以认为是因为其他人都在受苦,所以自己也要去经受同样的痛苦,此处要表达的是维摩诘无法做到对他人的痛苦置之不理而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幸福。暂且不论他人痛苦之时自己能做些什么,是否认为那跟自己无关,其中就存在极大差异。
日本佛教学者铃木大拙一天在车站偶然看到一位行动不便的残疾青年时动情地说:“这是大家的责任!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必须做点儿什么,干点儿什么!”说此话的时候,他的眼中充满悲伤。对于铃木大拙来说,自己和他人无法割裂开来。
当然,这样的事情存在一定的限度,但也可以说正因为人生中发生的种种事情都不如己愿,所以人才能在那些痛苦中不断成长。给鸟造成阻力的空气不仅没有妨碍鸟的飞翔,还起到了一定的助力作用。
与其说人生原本就有意义,不如说是你在越过种种难关之后方才赋予了其意义。
亦有可为之事
对于不可抗力造成的事件,也许我们并没有办法防止其发生,但也确实有一些我们能做的事情。虽然可以说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但认为自己当下活得很艰难的人至少也可以想办法让自己不感觉那么痛苦。
不过,就像前面反复提到的一样,如果一味地拘泥于过去,认为是过去的事情造就了今天的自己,那么我们就很容易陷入困境。即便之前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倘若能够转变自己今后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与人相处的方法,那么围绕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一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超越现实
为了促成那种变化的发生,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去超越现实。也就是说,我们不要一味地拘泥于自己当下状态并认为无可奈何。
现实并非一定正确。例如,我们并不能因为肚子饥饿就随心所欲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谁都想要“善”,也就是希望对自己有好处,但究竟什么是“善”(有好处)并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所处现实有时也会是离“善” 远的。现状与理想相一致的情况也许很少。思考应该如何生活并不是去追认现状,而是要去超越现实。所以,无论现实状况如何,我们都要去追求理想。
之前以情绪为例分析了人并非受情绪驱动,而是应朝向一定的目标。那种目标则作为理想或规范去引导人。
事后再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解释,那叫事后逻辑。情绪化地去批评孩子的父母总是能够为自己的做法找出一些理由。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发生战争的时候往往也会举出一些大义名分。其实是先有想要发动战争这一目标。为了将战争正当化,再于事后(也就是决定发动战争之后)搬出一些大义名分。真正需要做的是认真探讨发动战争是否是“善”(有好处),但事后逻辑往往并不做这样的探讨,而仅仅是事后不加批判地将已经决定的事情正当化。
在心理学领域也是一样,单单对现状进行事后解释的心理学仅仅只是去追认现实,所以并不具备改变现实的力量。心理学如果仅仅止于聚焦过去分析原因,继而认可当前状态的话,那样的心理学也许并不具备改变人的力量。
真实地活着
在超越现实的同时,不迷失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也很重要。前面已经讲到了即使不到达某处或者不等抵达目的地也要认真“活在”每一个“当下”那样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要认为只有实现了什么,真正的人生才会开始。如前所述,当下并非彩排,而是正式演出,因为并没有当下之外的正式演出。活在“如果……”那样一种可能性之中,往往就会使我们迷失于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中。
并且,即使我们的大脑中思虑得再多也无济于事,这只会延迟问题解决。前面已经讲到,苦恼的目的是不去解决课题。希望大家停止苦恼,认真思考当下能做的事情。重要的是当下能做些什么,束手等待的话往往就会错失良机。
人在做什么事的时候往往会先确立一个目的,但那种目的并非一定要指向未来。即便是将目标设定在未来,抵达目标之前的过程中的生活既不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也不是未完成的生命。
这一点与人应该具有作为理想的目的、目标并不矛盾。可以说,活在当下是一种水平式的角度,而通过作为理想的目的、目标而努力超越现实则是一种垂直式的视角。为了实现这种理想,我们只能从当下开始做起。
同样,一味地聚焦过去,往往就会使我们迷失于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中。因为,过去已经无法挽回。或许也会有人说正因为有过去才会有现在。也会有人说即便生活方式是自己的选择,也是在下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那种事情现在都已经不记得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决定今后怎么做,不要什么都不做地站在原地消极等待,要朝着某个方向且尽可能朝着能够幸福生活的方向,勇敢地迈出自己的步伐。但遗憾的是,并没有适合所有人走的通用之路。
生存喜悦
不要用“如果……”之类的说法延误人生,而是要活在当下,努力捕捉每一个瞬间,但也不能因此便时常活在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状态之中。
有“出生和死亡都无法由自己决定”的观点。但是,对于人来说, 幸福的事就是开心愉快地活着。
为了能感受到生存的喜悦,首先我们必须认真生活。但是,认真和沉重是两码事。即便因为某事失败了而心情沉重,据此也根本无法挽回失败。即使不可能完全恢复原状,尽可能地努力恢复原状就是对失败负责。如果伤害到了某人,或许还需要我们诚恳致歉。同时,认真思考如何不再犯相同的错误也很重要。失败一次也许还可以,但反复犯同样的失误或许就有问题了。也有些工作,一次失败就可能会造成致命损失。要认真做事以免失败,但如果心情太过沉重,我们往往就会将害怕失败作为逃避面对课题的借口,继而无法向前发展。
倘若过度关注容易剥夺生存喜悦的过去和未来,我们常常就会追悔过去。已经说出去的话无法收回。可遗憾的是有些不小心说出口的话往往会伤害别人。那种时候也许就只能诚恳致歉了,虽然我们并不知道是否能够获得原谅。即使说过去已不复存在,但过去做过的事情也不会一笔勾销。因此,与其有工夫后悔,倒不如做一些当下能做的事情。英国的思想家、历史学家卡莱尔花了几十年写的书稿被投入壁炉中烧掉了。虽然不是他自己干的,但他还是非常沮丧。因此,他连续十天都精神恍惚,但他还是鼓励自己。内村鉴三这么写卡莱尔用来鼓励自己的话(《给后世的 遗产》):
“托马斯·卡莱尔,你是个愚人!你所写的《革命史》并没有那么可贵。 可贵的是你克服这种困难再次拿起笔将它重新写出来的勇气,那才是你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实际上,因为这种困难便一蹶不振的人所写的《革命史》,即使拿到社会上也没有什么用。所以,拿出勇气,再重新写一次吧!”
我们一想到未来常常会感到不安。但是,我们现在所做的只是对未来的想象。因此,即便再怎么细致地去想象,未来也绝不会按照我们的想象去发展。并且,认为未来一定会有坏事发生的人之所以那么想,是有一定目的的,那就是借此逃避人生课题。
例如,往往会给我们的人生投下阴影的死亡是否一定非常可怕,实际上只有面对死亡时才能够知晓。可是,如果断定其非常可怕,那用章中苏格拉底的话说或许就是明明不知道却自认为知道。虽然我并不认为探知死亡毫无意义,也不清楚年轻人当前是否对死亡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我认为死亡只有到那一刻才能知晓其究竟是怎么回事,并且死亡是怎么回事并不会影响当下的生活状态。我并不是在劝大家无视死亡。有时,我们会发现与人见面之后并未约定下次见面的事情。这就是一种彻底活在当下以至于不必去考虑“下次”也就是未来之事的证据。倘若如此充实地过好当下,包括死亡在内的将来之事就不会那么在意了。
这个世界绝不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也会有一些不愉快与不合理的事情。人人都无法避开那些事情。但是,那些事情也不会剥夺人的生存喜悦。
即便如此,我还是希望大家尽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就 狭义的范围来讲,世界就是你与他人之间构筑的一种关系。希望大家从这一点出发,进而将目光投向更大的世界。因此,不要等待或期盼他人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积极发现我们能做的事情。在思考如何逃避那些我们原本无法避开的人生课题期间,我们根本无法感受到生存喜悦。也有很多无法轻松解决的事情,并且那些事情在多数情况下会令我们感觉很痛苦,但当勇敢面对它们的时候,我们心中反而会涌起生存喜悦。
我在学生时代学法语时曾经学到英语中所没有的部分冠词,这种冠词往往接不可数名词。例如,勇气(courage,发音不同,但与英语中的勇气是同一个词)就表达为du courage。我清晰地记得法语老师将这解释为“些许的勇气”。做事需要“些许的勇气”,而这些许的勇气则一定会改变我们的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