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英国知名作家、《查令十字街84号》编剧的90岁日记,写在人生第十个十年的开端:“这不是告别,而是通往新开始的后道路。”
★以非凡的坦率记录日常琐事,90岁也要认真生活:编辑稿件、写书、照顾植物、和朋友聚会,虽然饱受身体疼痛及衰老带来的种种不便,罗斯-埃文斯始终在生活中不断发现、不断更新,对他来说,90岁才真正进入人生的成熟期。
★一段接近终点的旅程,重新思考回忆、衰老与死亡:从深爱之人离世的伤痛,到自身对生命及死亡的思索,罗斯-埃文斯以充满智慧的深沉文字,分享人生暮年的思考与感悟。
★倾听内心的声音,在后一刻来临前炽热燃烧:极少有人能在90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作能力,罗斯-埃文斯以充满智慧的文字展现了年老之人的从容和坦然,也传达了豁达的生命观。
★英国编剧、演员一致好评,读者口碑盛赞:可以毫无保留地推荐给所有年龄段的读者。


【内容简介】

当盛年不再,变老意味着什么?

“今天,我迎来了自己九十岁的生日,但还有太多的东西有待发现。”2017年11月11日,英国作家詹姆斯·罗斯-埃文斯度过了自己的九十岁生日。他决定以日记形式写下一年的生活,记录在人生第十个十年的开端,有怎样的日常与感悟。

从衰老带来的种种不便与病痛,到日常制作酸辣酱的乐趣,从深爱之人离世的伤痛与回忆,到自身对生命及死亡的思索。罗斯-埃文斯的文字充满智慧与对生活细节的洞察,描写日常琐事,但极具沉思意味。


【作者简介】

詹姆斯·罗斯-埃文斯 | James Roose-Evans
(1927.11.11—2022.10.26)

英国戏剧导演、编剧、作家,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1957年毕业于牛津大学,1959年创立汉普斯特德剧院俱乐部,曾执导多部戏剧作品,其中以伦敦西区的话剧《查令十字街84号》为有名。罗斯-埃文斯一生著述颇多,曾在BBC及多家杂志开设专栏,对仪式、冥想、精神分析等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2022年10月,在即将度过九十五岁生日前的一个温暖秋夜,罗斯-埃文斯在家中安详离世,身边围绕着爱他的人。


【媒体评论】

步入人生的第十个十年时,詹姆斯·罗斯-埃文斯带来了一本日记作为礼物。这本书有一种迷人的冥想意味,他分享了自己的日常,包括去医院的痛苦经历、时日无多的生活,以及侍弄花草、制作酸辣酱的乐趣。他清楚地表明,这并不是告别,而是通往新开始的后道路。——英国编剧、演员 梅尔文·布莱格(Melvyn Bragg)

为了纪念自己的九十岁生日,一位大胆的老人决定连续写一年日记并公开出版。詹姆斯·罗斯-埃文斯以罕见且非凡的坦率做到了这一切。——英国演员 尼古拉斯·德·容(Nicholas de Jongh)

这是一本触及人心的重要作品,关于衰老与生活的见解相当深刻。——Zuleika Books出版人 汤姆·佩兰(Tom Perrin)

现在的我七十多岁了,这本书正是我渴求已久的,我一遍又一遍地读。这本书是詹姆斯·罗斯-埃文斯九十岁那年的思想日记,充满了残酷岁月的现实和当下的历练。日记揭示了他的日常生活。他爱他的花园,热浪来袭的时候,他总是小心翼翼地浇水。他是一个对仪式有极大信仰的人。每年复活节,他都会在九个花瓶里装满水仙花。他会听朋友倾诉、为朋友做饭。他每月会在家里举办一次冥想会。他对生命中的挚爱心存感激。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是一种享受。——国外读者评论

现在正是阅读这本书的时机——我们正处于病毒爆发期,与外界的喧嚣和联系隔绝。詹姆斯的日记让我们看到了微小事物的美好,看到了人类精神、善良和友谊的回报。他一如既往,温柔地邀请我们进入内心,将灵魂栖居在那些或大或小、满怀爱意的事物之上。——国外读者评论

这是一次发自内心的精彩而慷慨的分享,来自一位九十岁的老人,他不惧探索生活中黑暗、深刻的一面。——国外读者评论

我花了一整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日记记录了每天的思考与生活,也有关于年龄、友谊、恐惧、回忆的动人沉思。它告诉我们年岁增长、接近死亡意味着什么,这样的探索勇敢、迷人,时常令人痛苦,且带着詹姆斯·罗斯-埃文斯作品中一贯的坦诚与开放。——国外读者评论

可以毫无保留地推荐给所有年龄段的读者。——国外读者评论

这是一本很棒的书。作者睿智且善于思考,对一个人从童年到老年的历程进行了深刻的观察。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优雅、朴实,强烈推荐。——国外读者评论


【目录】

导读
序言
2017年11月
2017年12月
2018年1月
2018年2月
2018年3月
2018年4月
2018年5月
2018年6月
2018年7月
2018年8月
2018年9月
2018年10月
2018年11月
致谢
译后记


【前言】

11月11日

今天,我迎来了自己九十岁的生日,但还有太多的东西有待发现。诚如歌德所言:“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回顾我的一生时,我意识到有很多人经常在关键时刻出现,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或引导我远离某些有害的行径。而且重要的是,有人会毫不犹豫地举起一面镜子,让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错误和过失——如果有朋友能毫不忌讳地对你说真话,那你确实是有福之人。另外,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些人生邂逅中有很多次看上去几乎像是计划好的,就仿佛是预先设定的人生图景中的一部分。正如约瑟夫·坎贝尔所说的:“只需知道并坚信,那永恒的守护者就会出现。”
记得在二十一岁时,我正处于濒临崩溃的状态,一天,我碰巧路过伦敦奥格尔街的一座天主教堂——我此前从未去过这座教堂。当时的我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教徒,便决定进去忏悔。我从未见过那位神父,他只是隔板后面的一个声音,但听了我的忏悔之后,他建议我去格洛斯特街找弗朗兹·埃尔克西医生。于是,一段有趣的荣格精神分析治疗便开始了,这使我能够将自己的“拼图”碎片拼凑起来,成为我想成为的人。之后,这样的见面和邂逅一次又一次地发生。
为了避免我显得自满自得,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这一切都发生在我财务状况不稳定的背景之下。有成功、有失败、有背叛、有失望,也有大门“砰”的一声在你面前重重关上的时刻——这些也是人生旅程中必经的部分——而我们始终要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处理这些挫折、痛苦与困难。
近几年,我会时不时地重读一遍西塞罗的《论老年》。在这本书中,他写道:“当我离死亡越来越近时,那感觉就仿佛在一次漫长的远航之后终于要抵达港口。”就我自己而言,无论在这世上还要活多少年,我都不再惧怕死亡。怎么会有这个念头的呢?早在数十年前,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把一艘看起来像一片卷叶的小船指给我看。那人告诉我,这就是我来世间所乘的船;在船里面,我还发现了一张回程票。那时候我便知道了,只要时机一到,我就会回到原本所在的地方。当我把这个梦告诉埃尔克西医生时,他当场宣布:“你的精神分析治疗到此就可以结束了。”
到了这个年纪,我清楚自己已经走了多远,但我也知道有些旅程尚未完成,因为正如诗人 T. S. 艾略特在《四个四重奏》中所说的:“老人仍然应该做探险家。”老头子当如此,老太太也应如此!
尽管如此,我却已经精疲力竭了。我不喜欢人们仅仅因为我九十岁,就将焦点集中在我身上!不过,这是一场快乐的庆祝活动,从上周日(本月的个周末)开始,冥想小组成员就欢聚在了一起。晚餐时,每个人都带了自己准备的一两道菜给大家分享。皮尔斯·普拉莱特做了一个简短的发言,但这更像是一个家庭聚会,人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谈天说地;之后我们走进花园,点燃了烟花!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受了风寒,我这几天已卧床休养两次。昨天,也就是十号,起床后,我感觉脑袋昏昏沉沉的,浑身虚弱无力。我在加里克俱乐部举办了一场小型烛光晚宴,参加晚宴的还是我们这十四个人。

11月12日

昨晚我梦见自己开着一款新车,却不知道怎么停车。突然,我面前出现一道双扇门,车子冲了进去,驶入一条长长的隧道。隧道不断向前延伸,直到尽头,然后我走出去,来到海边一家新酒店的前厅。
在等待填写入住信息期间,透过左边的一扇门,我看到在较低的楼层上有一间带窗户的餐厅,窗外是海滩与远处的大海,潮水还没涨上来,海滩上散布着泥滩与水汪。餐厅里,一名年轻的女房客正独自坐在桌子旁用餐,她抬头看看我,笑了笑,然后又继续吃饭。
冲过隧道这一场景,我理解为九十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所以眼下我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空间里,潮水还没有涌进来。我要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吗?与“阿尼玛”说说话,等着浪潮逆转?
这让我想起了一周前的噩梦,醒来时,我听到隔壁的房客在敲我的房门,问我是否安好。我当时一边尖叫,一边用脚胡乱地猛踢,像是要把什么东西推开似的。梦里,母亲正用力推我的门,想进来,而我则在门的另一侧踢她的肚子。她看上去非常强大。这让我想到了“大母神”的原型,其中那种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她们会“吞噬”自己的孩子,“咬碎”子女的骨头,而不是给予孩子自由和独立。我想到,有一次,母亲看着我六岁时拍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我满头鬈发,就像童星秀兰·邓波儿那样——说:“要是你一直这样就好了!”(母亲原本希望生个女儿的)。事实上,在她去世的前几天,卧床多日的她特意坐直了身子,对我说:“亲爱的,谢谢你所做的一切。哪怕你是个姑娘,也不可能做得比这更好了。”听到这些话,我回答道:“你怎么可以对一个五十岁的中年男人说这种话!”

11月13日

受了风寒,卧床休息。

11月14日

我的家庭医生乔纳森来上门问诊。针对我腰部左侧的慢性疼痛,他将安排 X 光检查——疼痛可能与结肠有关。

11月15日

依旧卧床休息,风寒感冒让我脑袋昏昏沉沉的,鼻涕直流。昨天下午,一个朋友发现我的VISA卡被盗刷了近五千英镑,这让我非常痛苦。我感到震惊和困惑。由于我们当地的银行分行已暂停营业,所以在打了一个小时的客服电话后,我们乘出租车去了近的网点——芬奇利路上的国民西敏寺银行。然后,朋友又花了两个小时才把这件事搞定。没有他,这事我可办不成。但是,我的钱包又丢了!!脆弱的老年人!

11月16日

病愈,去给我的美国学生上课。

11月18日

与竖琴演奏家弗朗西斯·凯利合作举办朗诵音乐会时,我将名字定为“迄今为止的旅程”,因为演出中的文本素材(包括诗歌和散文)都来自我人生旅程中那些对我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经历。但关于变老,我总是会澄清一个要点:当有人说“我老了”时,我会反驳道:“不,应该是你年龄更大了!”“old”这个词的后一个字母“d”,听上去就像关门时“砰”的一声——仿佛生命终结。我们的年龄更大了,这没错,但我们仍在学习、仍在成长,直到后一刻。

11月19日

近些天,我重读了一位音乐家朋友的来信。她结了婚,子女也已成年。她在信中写道:“我有几个月极为忙碌,所有的工作都一窝蜂地涌来,我有时候觉得太累了,担心自己无法尽力而为,做到好。
“步入六十岁后的人生完全是一种陌生的处境。随着年青一代的聚集,新的团体正在形成,而你手头的工作却开始慢慢减少。我很高兴看到,我教过的学生在专业领域取得成功,但与此同时,要我放手这一切并不容易,毕竟还有谋生的压力(和必要性)!年龄歧视,以及某种程度上的性别歧视(虽然我讨厌谈论这一点)仍然存在……但也有两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首先,我不再拥有几年前的那种精力、专注力和耐力,另外,我一向很好的音乐记忆力,也不那么敏捷和可靠了;其次,我确实觉得让年轻人参与进来很重要——他们需要机会,我们不应该死守着不放。
“可是,亲爱的!如果我是运动员、舞者甚至歌手,那我可能很久以前就不得不正视这一问题……不过,你仍然能给后来者提供一些启发。总的来说,我接受了这种改变。我意识到,有时我会想放下乐器,举手投降,我不是天生的斗士……但创作音乐是我整个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我依然相信正确的解决方法会出现。”
这里的重点是,人生每十年就会要求你做出微妙、有时是重大的改变。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接受变化。不仅如此,我们生命的真正使命或意义往往要到人生中途才能显现出来——这样的情况常有发生。正如布赖恩·罗伯的妻子芭芭拉·罗伯的故事一样——她为我的童书《奥德与艾斯维尔历险记》系列(共七本)画了插图。
芭芭拉年轻时一直接受芭蕾舞演员的专业训练,直至她的一只脚受伤,不得不放弃了刚刚起步的职业生涯。之后,她接受了艺术培训;再后来,经过职业分析,她成了一名艺术治疗师。不过,直到五十多岁,她真正的人生志业才浮出水面:当时她年迈的祖母住院了,她发现,在一间塞满了四十张床位的病房里,老年病患们的眼镜、假牙、助听器及其他提供便利的生活必需品全都被剥夺了,老人们的生活陷入了一种极度孤独和无所事事的乏味状态。不仅精神病院如此,许多其他医院也是如此。当时,数以万计的老人生活在精神病院里,而这种狄更斯式的故事竟发生在富足的 20 世纪 60 年代!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把祖母转到一家私人疗养院。之后,她前往英国各地,与老年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们交流,并出版了一本名为《什么都没有》的书。该书一经出版,即销售一空,《观察家报》还推出了独家连载。1965 年 10 月,在斯特拉博吉勋爵的帮助下,她创立了“AEGIS”。该组织有三个目标:一是让公众认识到老年患者在公立机构接受的护理存在某些非常严重的缺陷;二是设计和宣传针对这些缺陷的补救措施;三是鼓励使用老年病护理的现代方法,呼吁人们重视康复治疗。作为结果,议会通过了提案,并对相关行业进行了重大整改,以确保这类恶劣状况不再出现。

11月20日

约瑟夫·坎贝尔的著作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著名的一句话也许是“追随你的极乐至福”,这并不是说一个人应该自我放纵,无视他人,而是要弄清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向前,向前,进入超验的世界!”他在一次演讲中说,“摆脱你原本计划好的生活,才能拥有等待着你的生活。”每年给我的美国学生上课时,我都会讲玛丽·奥利弗的诗歌《旅程》,我知道这首诗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的原因。他们意识到来自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压力(或许在美国那种外向型文化中更是如此),认定了必须成功,必须挣到大把钱。
奥利弗那首诗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你终于知道
何为你必做之事,然后着手去做……
在摆脱一切时,诗人听到了一个新的声音:她慢慢意识到那是她自己的声音。随着她越来越深入这个世界,这声音始终陪伴在她左右,让她“决心做你能做之事——决心救赎你能挽救的生命”。
这让我想起了我认识的活得知足的人之一——内维尔·杜伊斯。20 世纪 70 年代,他是索尔兹伯里剧院的常驻舞台设计师。有一天,他坐在一座小山的山顶上,自问道:“往后余生,我是否真心愿意每三周鼓捣一次舞台设计?”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泥土”这个词进入了他的脑海。随后他放弃了剧院的工作,买了一辆单车,成为一名兼职园艺师,打理着大约十四所住宅的花园。他租住在布雷瑟顿的一栋乡间别墅,那是一排别墅中的一栋,位于教区长(乔治·赫伯特曾担任过这一神职)住宅对面。杜伊斯自己种菜,还将其中一间房出租给那些来索尔兹伯里剧院演出的演员和导演,正因为此,我在 1981年执导《查令十字街84号》舞台剧的全球首演时才认识了他。当时他的收入相当微薄,平均每周大约一百英镑。许多人,尤其是男性,在四十多岁时,会经历一场中年危机,意识到他们的生活缺少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但改变方向永远都不晚。

11月21日

一整天都在清理旧物。我把所有的档案材料都堆在了房间中央,包括我五十年来的日记,它们将被送往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哈里·兰瑟姆档案馆……我一生都在收集、记录、存档,而如今,在后的岁月里,我很高兴自己能放下这一切,彻底摆脱它们。随着年事渐高,这是另一个重要的教益,就是愿意放手人与物……就像那些已逝的朋友。真的,也许可以说,我们没有给这个世界带来任何东西,也没有从中拿走任何东西!我们的目的是轻装旅行,清醒地知道我们在这世间只作短暂停留,随后又将继续前行。


【免费在线读】

11月11日

今天,我迎来了自己九十岁的生日,但还有太多的东西有待发现。诚如歌德所言:“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回顾我的一生时,我意识到有很多人经常在关键时刻出现,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或引导我远离某些有害的行径。而且重要的是,有人会毫不犹豫地举起一面镜子,让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错误和过失——如果有朋友能毫不忌讳地对你说真话,那你确实是有福之人。另外,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些人生邂逅中有很多次看上去几乎像是计划好的,就仿佛是预先设定的人生图景中的一部分。正如约瑟夫·坎贝尔所说的:“只需知道并坚信,那永恒的守护者就会出现。”
记得在二十一岁时,我正处于濒临崩溃的状态,一天,我碰巧路过伦敦奥格尔街的一座天主教堂——我此前从未去过这座教堂。当时的我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教徒,便决定进去忏悔。我从未见过那位神父,他只是隔板后面的一个声音,但听了我的忏悔之后,他建议我去格洛斯特街找弗朗兹·埃尔克西医生。于是,一段有趣的荣格精神分析治疗便开始了,这使我能够将自己的“拼图”碎片拼凑起来,成为我想成为的人。之后,这样的见面和邂逅一次又一次地发生。
为了避免我显得自满自得,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这一切都发生在我财务状况不稳定的背景之下。有成功、有失败、有背叛、有失望,也有大门“砰”的一声在你面前重重关上的时刻——这些也是人生旅程中必经的部分——而我们始终要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处理这些挫折、痛苦与困难。
近几年,我会时不时地重读一遍西塞罗的《论老年》。在这本书中,他写道:“当我离死亡越来越近时,那感觉就仿佛在一次漫长的远航之后终于要抵达港口。”就我自己而言,无论在这世上还要活多少年,我都不再惧怕死亡。怎么会有这个念头的呢?早在数十年前,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把一艘看起来像一片卷叶的小船指给我看。那人告诉我,这就是我来世间所乘的船;在船里面,我还发现了一张回程票。那时候我便知道了,只要时机一到,我就会回到原本所在的地方。当我把这个梦告诉埃尔克西医生时,他当场宣布:“你的精神分析治疗到此就可以结束了。”
到了这个年纪,我清楚自己已经走了多远,但我也知道有些旅程尚未完成,因为正如诗人 T. S. 艾略特在《四个四重奏》中所说的:“老人仍然应该做探险家。”老头子当如此,老太太也应如此!
尽管如此,我却已经精疲力竭了。我不喜欢人们仅仅因为我九十岁,就将焦点集中在我身上!不过,这是一场快乐的庆祝活动,从上周日(本月的个周末)开始,冥想小组成员就欢聚在了一起。晚餐时,每个人都带了自己准备的一两道菜给大家分享。皮尔斯·普拉莱特做了一个简短的发言,但这更像是一个家庭聚会,人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谈天说地;之后我们走进花园,点燃了烟花!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受了风寒,我这几天已卧床休养两次。昨天,也就是十号,起床后,我感觉脑袋昏昏沉沉的,浑身虚弱无力。我在加里克俱乐部举办了一场小型烛光晚宴,参加晚宴的还是我们这十四个人。

11月12日

昨晚我梦见自己开着一款新车,却不知道怎么停车。突然,我面前出现一道双扇门,车子冲了进去,驶入一条长长的隧道。隧道不断向前延伸,直到尽头,然后我走出去,来到海边一家新酒店的前厅。
在等待填写入住信息期间,透过左边的一扇门,我看到在较低的楼层上有一间带窗户的餐厅,窗外是海滩与远处的大海,潮水还没涨上来,海滩上散布着泥滩与水汪。餐厅里,一名年轻的女房客正独自坐在桌子旁用餐,她抬头看看我,笑了笑,然后又继续吃饭。
冲过隧道这一场景,我理解为九十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所以眼下我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空间里,潮水还没有涌进来。我要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吗?与“阿尼玛”说说话,等着浪潮逆转?
这让我想起了一周前的噩梦,醒来时,我听到隔壁的房客在敲我的房门,问我是否安好。我当时一边尖叫,一边用脚胡乱地猛踢,像是要把什么东西推开似的。梦里,母亲正用力推我的门,想进来,而我则在门的另一侧踢她的肚子。她看上去非常强大。这让我想到了“大母神”的原型,其中那种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她们会“吞噬”自己的孩子,“咬碎”子女的骨头,而不是给予孩子自由和独立。我想到,有一次,母亲看着我六岁时拍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我满头鬈发,就像童星秀兰·邓波儿那样——说:“要是你一直这样就好了!”(母亲原本希望生个女儿的)。事实上,在她去世的前几天,卧床多日的她特意坐直了身子,对我说:“亲爱的,谢谢你所做的一切。哪怕你是个姑娘,也不可能做得比这更好了。”听到这些话,我回答道:“你怎么可以对一个五十岁的中年男人说这种话!”

11月13日

受了风寒,卧床休息。

11月14日

我的家庭医生乔纳森来上门问诊。针对我腰部左侧的慢性疼痛,他将安排 X 光检查——疼痛可能与结肠有关。

11月15日

依旧卧床休息,风寒感冒让我脑袋昏昏沉沉的,鼻涕直流。昨天下午,一个朋友发现我的VISA卡被盗刷了近五千英镑,这让我非常痛苦。我感到震惊和困惑。由于我们当地的银行分行已暂停营业,所以在打了一个小时的客服电话后,我们乘出租车去了近的网点——芬奇利路上的国民西敏寺银行。然后,朋友又花了两个小时才把这件事搞定。没有他,这事我可办不成。但是,我的钱包又丢了!!脆弱的老年人!

11月16日

病愈,去给我的美国学生上课。

11月18日

与竖琴演奏家弗朗西斯·凯利合作举办朗诵音乐会时,我将名字定为“迄今为止的旅程”,因为演出中的文本素材(包括诗歌和散文)都来自我人生旅程中那些对我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经历。但关于变老,我总是会澄清一个要点:当有人说“我老了”时,我会反驳道:“不,应该是你年龄更大了!”“old”这个词的后一个字母“d”,听上去就像关门时“砰”的一声——仿佛生命终结。我们的年龄更大了,这没错,但我们仍在学习、仍在成长,直到后一刻。

11月19日

近些天,我重读了一位音乐家朋友的来信。她结了婚,子女也已成年。她在信中写道:“我有几个月极为忙碌,所有的工作都一窝蜂地涌来,我有时候觉得太累了,担心自己无法尽力而为,做到好。
“步入六十岁后的人生完全是一种陌生的处境。随着年青一代的聚集,新的团体正在形成,而你手头的工作却开始慢慢减少。我很高兴看到,我教过的学生在专业领域取得成功,但与此同时,要我放手这一切并不容易,毕竟还有谋生的压力(和必要性)!年龄歧视,以及某种程度上的性别歧视(虽然我讨厌谈论这一点)仍然存在……但也有两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首先,我不再拥有几年前的那种精力、专注力和耐力,另外,我一向很好的音乐记忆力,也不那么敏捷和可靠了;其次,我确实觉得让年轻人参与进来很重要——他们需要机会,我们不应该死守着不放。
“可是,亲爱的!如果我是运动员、舞者甚至歌手,那我可能很久以前就不得不正视这一问题……不过,你仍然能给后来者提供一些启发。总的来说,我接受了这种改变。我意识到,有时我会想放下乐器,举手投降,我不是天生的斗士……但创作音乐是我整个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我依然相信正确的解决方法会出现。”
这里的重点是,人生每十年就会要求你做出微妙、有时是重大的改变。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接受变化。不仅如此,我们生命的真正使命或意义往往要到人生中途才能显现出来——这样的情况常有发生。正如布赖恩·罗伯的妻子芭芭拉·罗伯的故事一样——她为我的童书《奥德与艾斯维尔历险记》系列(共七本)画了插图。
芭芭拉年轻时一直接受芭蕾舞演员的专业训练,直至她的一只脚受伤,不得不放弃了刚刚起步的职业生涯。之后,她接受了艺术培训;再后来,经过职业分析,她成了一名艺术治疗师。不过,直到五十多岁,她真正的人生志业才浮出水面:当时她年迈的祖母住院了,她发现,在一间塞满了四十张床位的病房里,老年病患们的眼镜、假牙、助听器及其他提供便利的生活必需品全都被剥夺了,老人们的生活陷入了一种极度孤独和无所事事的乏味状态。不仅精神病院如此,许多其他医院也是如此。当时,数以万计的老人生活在精神病院里,而这种狄更斯式的故事竟发生在富足的 20 世纪 60 年代!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把祖母转到一家私人疗养院。之后,她前往英国各地,与老年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们交流,并出版了一本名为《什么都没有》的书。该书一经出版,即销售一空,《观察家报》还推出了独家连载。1965 年 10 月,在斯特拉博吉勋爵的帮助下,她创立了“AEGIS”。该组织有三个目标:一是让公众认识到老年患者在公立机构接受的护理存在某些非常严重的缺陷;二是设计和宣传针对这些缺陷的补救措施;三是鼓励使用老年病护理的现代方法,呼吁人们重视康复治疗。作为结果,议会通过了提案,并对相关行业进行了重大整改,以确保这类恶劣状况不再出现。

11月20日

约瑟夫·坎贝尔的著作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著名的一句话也许是“追随你的极乐至福”,这并不是说一个人应该自我放纵,无视他人,而是要弄清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向前,向前,进入超验的世界!”他在一次演讲中说,“摆脱你原本计划好的生活,才能拥有等待着你的生活。”每年给我的美国学生上课时,我都会讲玛丽·奥利弗的诗歌《旅程》,我知道这首诗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的原因。他们意识到来自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压力(或许在美国那种外向型文化中更是如此),认定了必须成功,必须挣到大把钱。
奥利弗那首诗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你终于知道
何为你必做之事,然后着手去做……
在摆脱一切时,诗人听到了一个新的声音:她慢慢意识到那是她自己的声音。随着她越来越深入这个世界,这声音始终陪伴在她左右,让她“决心做你能做之事——决心救赎你能挽救的生命”。
这让我想起了我认识的活得知足的人之一——内维尔·杜伊斯。20 世纪 70 年代,他是索尔兹伯里剧院的常驻舞台设计师。有一天,他坐在一座小山的山顶上,自问道:“往后余生,我是否真心愿意每三周鼓捣一次舞台设计?”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泥土”这个词进入了他的脑海。随后他放弃了剧院的工作,买了一辆单车,成为一名兼职园艺师,打理着大约十四所住宅的花园。他租住在布雷瑟顿的一栋乡间别墅,那是一排别墅中的一栋,位于教区长(乔治·赫伯特曾担任过这一神职)住宅对面。杜伊斯自己种菜,还将其中一间房出租给那些来索尔兹伯里剧院演出的演员和导演,正因为此,我在 1981年执导《查令十字街84号》舞台剧的全球首演时才认识了他。当时他的收入相当微薄,平均每周大约一百英镑。许多人,尤其是男性,在四十多岁时,会经历一场中年危机,意识到他们的生活缺少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但改变方向永远都不晚。

11月21日

一整天都在清理旧物。我把所有的档案材料都堆在了房间中央,包括我五十年来的日记,它们将被送往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哈里·兰瑟姆档案馆……我一生都在收集、记录、存档,而如今,在后的岁月里,我很高兴自己能放下这一切,彻底摆脱它们。随着年事渐高,这是另一个重要的教益,就是愿意放手人与物……就像那些已逝的朋友。真的,也许可以说,我们没有给这个世界带来任何东西,也没有从中拿走任何东西!我们的目的是轻装旅行,清醒地知道我们在这世间只作短暂停留,随后又将继续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