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中包罗了许多评论佳作,这些堪称高考议论文写作“硬核”范本的精妙的“千字文”,往往与高考作文话题明接暗合,囊括议论文的各种经典写法。它们不仅站位高、视角新,且其中的一些时新素材、高光词句和拟题大法拿来即用。

本书编者立足时代脉搏,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和历年高考作文高频话题,拟定十个母题,并于母题之下开辟若干主题,再按主题从近年“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中精选出文质兼美的评论60篇,对其进行精要点评。点评角度多样,照顾到了议论文写作的各个方面,如论点、论证、论据、立意、结构、语言、手法等,尤其是学生议论文写作上的重点和难点。

本书既是中学生作文提分的神器,又是中学语文教师进行议论文教学的好帮手。


【作者简介】

徐小平,湖北省江陵县高级中学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荆州市学科带头人,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作协会员。作家型教师。第五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得主。

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获省市特等奖、一等奖多项。《语文报》《意林作文素材》《帅作文》《新作文》《作文与考试》《高中生阅读与写作》等报刊的知名作者、“人民日报评论点评”专栏作者。

散文集《清风徐来》获第五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的奖项),论著《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评测》获首届新时代语文教育学术展评活动一等奖。参编有《作文训练序列教程》《语文“梳理探究”“名著导读”教案》等教辅书。

徐小平是一位作家型老师。她的作品散见于《散文》《散文百家》《散文选刊》《雨花石》《意林》《文学研究》等十多家报纸杂志。散文《母亲,我没能拽住您的手》被多地初高中作为考试阅读题,散文《秋风中,有香如许》被收入青少年健康成长书系,散文《天衣飞扬,满目风劲》荣获2018年全国第四届“中华情”诗歌散文联赛金奖。


【目录】

笔法,神助攻!

1 文化自信/ 001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

—— 写作关键词:鉴古知今 铺采摛文 体物写志/ 003

《掬水月在手》: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

—— 写作关键词:诗词人生 人物代言 层层深入/ 008

标点符号,该不该“斤斤计较”?

——写作关键词:标点失格 起承转合 因小说大/ 013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古诗?

—— 写作关键词:古诗如月 层层溯因 玉韫珠藏/ 018

从典籍中汲取自信力量

—— 写作关键词:典籍可亲 引而后发 巧用设问/ 022

让人文之光照亮未来

—— 写作关键词:人文之光 重章叠唱 倒金字塔/ 027

2 文明素养/ 033

“不可能打工”!流量追捧下的“网红文化病”咋治?

—— 写作关键词:文化癌变 经典层递 气脉中贯/ 035

暴雨之下消费灾难,有些企业长点心吧!

—— 写作关键词:营销灾难 破立结合 文气沛然/ 039

刑拘吴某凡!顶流不是法外之流

—— 写作关键词:明星艺人 层层递进 语言瑰丽/ 044

“敢读书”方有新境界

—— 写作关键词:读书要敢 开宗明义 引证出彩/ 049

阅读的陪伴温情

—— 写作关键词:阅读香 总分总式 诗意曼妙/ 053

“大衣哥”家门被踹开之后,不该只有自己去修

—— 写作关键词:法理人情 对比关联 小中见大/ 057

3 家国情怀/ 061

时代,在歌声中前进

—— 写作关键词:家国情怀 警策立骨 叙议结合/ 063

“梦想清单”照见奋斗征程

—— 写作关键词:梦想清单 以小见大 今昔对比/ 068

……

4 科技创新/ 091

……

5 青春后浪/ 119

……

6 五育并举/ 153

……

7 乡村振兴/ 183

……

8 生态环保/ 211

……

9 精神灿烂/ 239

……

10 社会万象/ 267

……


【免费在线读】

笔法,神助攻!

人民日报评论的笔法,可谓笔法。

一直就想做本专门点评它的书。

它的指点江山,我们的激扬文字——要做得大气,引领,有格局!

先是多年跟读。每月大大小小要跟读150 多篇,为的是做摘抄和做选文给学生在阅读课上看。看得多,读得多,也就窥得了这些评论的堂奥,感受到了这些评论的博大与美好。

这些精妙的千字文,真的很契合当下中学生的写作实际,尤其是高考写作,甚或申论。

是前年疫情期间吧,我因网课的需要,开始充当人民日报评论的“摆渡人”,目的是通过一些精要的点评,来引领学生关注家国大事,揣摩文章至理。记得先点评的一篇是2020 年3 月20 日盛玉雷写的题为《用力记住不幸,更努力寻找确幸》的文章,谈的是如何正确打开疫情文学的问题。其冷峻中的热、工整中的巧,能给人带来人文与作文上的双重启迪。我悉心点评后,将它投给一些公众号去发布,没想到点击量还相当大,反响还特别好——老师们说引领学生写议论文更有抓手了,学生们说读着时评看着点评心中一下就豁亮了。后来,《意林作文素材》还直接刊登了我的这篇点评文字。

因为受众多、反响好,很多报刊都纷纷向我约稿。《语文报》《帅作文》《十几岁》《新作文》《作文与考试》等还为我开辟了点评专栏。

后来有一次查资料时我发现,连北京日报社办的公众号“新闻与写作”都经常“撸”我的这些点评来供新闻工作者参考。

我觉得我做的还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说点富有情怀的话吧——脂砚斋批注了《红楼梦》,金圣叹评点了《水浒传》,李笠翁批阅了《三国志》,莫不光大神采了原文。我之点评虽不能光大神采原文,但拨亮一点点光总是能的,更何况人民日报评论还是立德树人的标杆呢?所以,我之点评,约略是可将文章与文道默化于学子们心中的——谁说这做的不是一件千秋事呢?

点评人民日报评论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我想也不是空穴来风的。

首先,人民日报评论可谓高考的风向标,里面很多评论都与高考作文话题明接暗合。试作近三四年的比较:

2022 年全国乙卷关于双奥的“跨越,再跨越”与2022 年2 月8 日人民日报评论沈若冲的《在冬奥绽放中国浪漫,在冰雪里感受“温暖”》;

2022 年天津卷的“烟火气”与2020 年6 月2 日人民日报评论陈凌的《云上自在,远不如生活精彩》;

2022 年新高考II 卷的“选择·创造·未来”与2020 年8 月5 日人民日报评论孙超的《对高分学考古指指点点的人,大概不懂得“梦想”》;

2021 年全国甲卷的“可为与有为”与2021 年5 月14 日人民日报评论杨昊的《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2021 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体育之效与强弱之变”与2020 年9 月18 日人民日报评论唐天奕的《体育强国,从开足体育课始》;

2021 年北京卷的“论生逢其时”与2020 年5 月4 日人民日报评论项思田的《奔涌吧!时代大潮中的青年“后浪”》;

2021 年上海卷的“时间的沉淀”与2021 年1 月7 日人民日报评论白龙的《感受穿越岁月的文化魅力》;

2020 年新高考Ⅰ卷的“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与2020 年2 月2 日人民日报评论之山的《网购拜年:在亲情与疫情间“寄乡愁”》;

2020 年全国Ⅱ卷的“携手世界,共创未来”的全球抗疫与2020 年4 月13 日人民日报评论石羚的《驱散疫情阴霾,需要合作阳光》;

2019 年全国Ⅰ卷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与2019 年4 月10 日人民日报评论张凡的《都智能时代了,为何还要提倡劳动教育?》;

2019 年全国Ⅱ卷的“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的观后感与2019 年5 月4日人民日报评论的《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放射新的光芒》。

……

其次,人民日报评论的视角总是很新,站位总是很高,能给人更多的引领与启发。记得“励志博士”黄国平的事迹出来后,很多媒体都发文评论,其站位和角度都差不多,无外乎议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唯有人民日报评论石羚的文章《励志博士: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能将黄国平等人的努力不被辜负,深层定位于“流动中国”“脱贫攻坚”“教育均衡”的中国时代所创造的奇迹,发黄钟大吕之音,实在是不同凡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