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选取民国期间由著名出版机构、社会机构或藏家影印出版的字帖,且绝大多数在一九四九年以后未有再版;原作大多佚失,民国字帖即其遗存世间的后影像。
★保留原作面貌,并延请专家撰写导言及释文。
★ 刘墉,以肥腴端厚、雄奇淡远的楷书和行草书集帖学大成,影响了何绍基、翁同龢、谭延闓等后世大家的风格形成。


【内容简介】

“书苑拾遗”系列,书法精品补遗。在目前社内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选民国时期曾出版,1949年后再无出版的具有影响力的书法作品和范本,这些作品原迹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为读者提供临摹观赏佳本。《刘墉书袁君墓志》为其一种。刘墉(1720—1805),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清代名臣、书法家。乾隆朝重臣刘统勋长子,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谥号文清。曾参修《四库全书》等,有《清爱堂帖》《刘文清公遗集》等行世。
刘墉用笔多肥厚,结体多横势,章法多舒朗,呈现出深厚的隶意和古趣。在融入颜真卿的宽博和苏轼的浓墨之后,刘墉的楷书终形成自家面目。在书法从帖学向碑学转型之际,刘墉以肥腴端厚、雄奇淡远的楷书和行草书集帖学大成,影响了何绍基、翁同龢、谭延闓等后世大家的风格形成。
本书以中国图书公司在民国元年(1912)出版的刘墉中楷作品《刘文清公书袁君墓志铭》为底本,重新编印出版,并依体例对图版重作处理,尚希周知。


【作者简介】

王祎,故宫博物院碑帖组组长、研究馆员。主持“珍秘翰墨——清宫藏善本碑帖特展”、参与筹备“石渠宝笈特展”,完成“故宫博物院科研课题”——“清代宫廷碑帖的收藏”。主要论文:《明代藩府刻〈兰亭图〉卷及其变迁》《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澄清堂帖〉》《清宫旧藏〈淳化阁帖〉考鉴》《懋勤殿本<淳化阁帖>入宫、鉴定和著录的相关资料》等。主要著作:《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米芾书法全集》《兰亭图典》《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全集》碑帖部分的编纂等。


【前言】

刘墉(一七二〇—一八〇五),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清代名臣、书法家。乾隆朝重臣刘统勋长子,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谥号文清。曾参修《四库全书》等,有《清爱堂帖》《刘文清公遗集》等行世。
刘墉出身名门相府,家风正派。他为官四十五年,以刚正敢谏、奉公清廉闻名于世。他智斗奸臣和珅及“刘公案”等故事广为流传,近年又因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的热播而声名再起。刘墉还是一位享有盛誉的书法家。《清史稿》称他“工书,有名于时”,时称“浓墨宰相”,与“淡墨探花”王文治并美。刘墉、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合称“清四家”(另一说为刘墉、翁方纲、永瑆和铁保),又以刘墉成就。在书法从帖学向碑学转型之际,刘墉以肥腴端厚、雄奇淡远的楷书和行草书集帖学大成,影响了何绍基、翁同龢、谭延闓等后世大家的风格形成。
刘墉书法传统功底深厚,大气晚成。他早年随时风学董其昌和赵孟頫,并无建树;中年改学钟繇、颜真卿、苏轼,风格初成;七十岁以后,以“六书注我”的方式遍临各朝法帖,终成大家。我们认为,刘墉被后世誉为成就的行草书之源头乃是他的楷书,其楷书成就不亚于行草书。从存世作品和史料来看,刘墉楷书的取法对象虽然也包括王羲之、颜真卿,以及董其昌和赵孟頫,但主要还是钟繇。刘墉对鍾繇为推崇。他在一则题跋中写道:“永兴(虞世南)实宗颍川(钟繇)。其中消息颇微,即登善(禇遂良)亦然。”这一看法未必符合实际,但从中可见:刘墉是以钟繇为源头和标准审视楷书流变的。据包世臣记录,刘墉曾亲口讲“吾书以拙胜”,颇谓“远绍太傅(钟繇)”。刘墉晚年留下不少临写魏晋小楷的作品,以钟繇作品为多。因此,钟繇对刘墉楷书风格形成具有奠基作用,几乎影响了刘氏楷书的所有构形要素:用笔多肥厚,结体多横势,章法多舒朗,呈现出深厚的隶意和古趣。这些构形元素甚至延续至他的行草书。在融入颜真卿的宽博和苏轼的浓墨之后,刘墉的楷书终形成自家面目。
刘墉的楷书艺术启示良多。首先,取法乎上,直接学习魏晋小楷,与古人同师,不随时流,为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其次,面目多变,写规整了是馆阁体,写惬意了是魏晋古风,还有融颜、苏和钟的自家样子,非千字类同者可比。第三,大中小楷书兼善,越大越精彩,源于“结构上的错落和挪移的妙处” (沙孟海语),而其直接源头便是“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张怀瓘语)的钟繇楷书。第四,好用狼毫、浓墨书写,既有轻灵之笔,更有创造性铺毫之划,意态万千。总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刘墉的楷书地位可能因其行草光芒被严重低估了。
刘墉楷书价值不被大众所认知,另一个原因是,其留存作品虽多但以行草为主,偶有楷书作品也多是条幅、对联等。为弥补此缺憾,我们以中国图书公司在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出版的刘墉中楷作品《刘文清公书袁君墓志铭》为底本,重新编印出版,并依体例对图版重作处理,尚希周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