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984》编辑推荐

1.《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书中奥威尔为我们展现了他惊人的想象力、伟大的创造力、深邃的洞察力,用他独有的风格和高超的技巧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泯灭亲情、爱情、人性的恐怖世界。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有若一个永不退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历经几十年,其生命力益显强大,被誉为20世纪影响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

2.62种文字风靡110个国家。

3.《时代周刊》“的100本英语小说”

4.兰登书屋“100本20世纪英语小说”

《九三年》编辑推荐

雨果继《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后封笔之作


【内容简介】

《1984》内容简介

在《1984》里,奥威尔为我们展现了他惊人的想象力、伟大的创造力、深邃的洞察力,用他独有的风格和高超的技巧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泯灭亲情、爱情、人性的恐怖世界。书中描写了一个叫做“大洋国”的极权统治社会,在那里,人性遭到扼杀,自由遭到剥夺。思想受到钳制,生活极度贫乏、单调。历史每天都在被伪造,所有不利于统治的历史记录都将被毁掉,记忆不再可靠,人们每天在仇恨中生活。人性也堕落到不分是非善恶的程度。虽然书中描述的是对极权主义恶性发展的预言,但是却让每一个经历或熟知该类历史事件的人看过《1984》后都会产生一种触目惊心的契合感。书中刻画的人类生存状态,仿佛一个永不退色的警世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九三年》内容简介

书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万,以及郭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丹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生动地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一七九三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1903—1950)

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英语文体家,被称为西方世界的良心、欧洲的鲁迅、“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和“天才的梦魇者”。奥威尔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1903年出生于印度孟加拉,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少年时代。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中学。1921年远走缅甸,加入帝国警察部队,非常同情当时殖民地的人民,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职。1927年回到欧洲,从事文学创作。1936年,参加西班牙内战,因重伤返回英国。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奥威尔积极参加反纳粹的活动,并在英国广播公司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死于困扰多年的肺病,年仅47岁。

雨果(1802—1885)

法国文学巨匠,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出生于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童年在国家动荡中度过,父母对立的政治宗教观点反应了法国当时的争斗,并贯穿了他的一生。
雨果不仅是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更是饱含炽烈情怀的人道主义者,具有不屈战斗精神的政论家。1861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后,他曾发表著名的抗议信,愤怒地谴责了侵略军毁灭东方文化的罪恶行径。当巴黎公社被镇压时,他挺身而出,呼吁赦免公社社员,并开放自己的住宅,作为社员们的避难所。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在诗歌、戏剧和小说等方面都成果累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和以爱制恶是他一生创作的主导思想。《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是继《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之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1885年5月,他因患肺充血不治逝世。在弥留之际,他吟出一个佳句:“人生便是白昼与黑夜的斗争。”这句话概括了他作为斗士的一生。1959年,为纪念雨果,法兰西银行在面值五法郎的纸币上印刷了这位文学大师的肖像。


【媒体评论】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他是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法]罗曼·罗兰

作为一个讲坛和诗人,他像暴风一样轰响在世界上,唤醒人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教导一切人爱生活、美、真理和法兰西。

——[俄]高尔基


【目录】

《1984》

《九三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