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书中奥威尔为我们展现了他惊人的想象力、伟大的创造力、深邃的洞察力,用他独有的风格和高超的技巧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泯灭亲情、爱情、人性的恐怖世界。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有若一个永不退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历经几十年,其生命力益显强大,被誉为20世纪影响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

2.62种文字风靡110个国家。

3.《时代周刊》“的100本英语小说”

4.兰登书屋“100本20世纪英语小说”


【内容简介】

《1984》内容简介

在《1984》里,奥威尔为我们展现了他惊人的想象力、伟大的创造力、深邃的洞察力,用他独有的风格和高超的技巧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泯灭亲情、爱情、人性的恐怖世界。书中描写了一个叫做“大洋国”的极权统治社会,在那里,人性遭到扼杀,自由遭到剥夺。思想受到钳制,生活极度贫乏、单调。历史每天都在被伪造,所有不利于统治的历史记录都将被毁掉,记忆不再可靠,人们每天在仇恨中生活。人性也堕落到不分是非善恶的程度。虽然书中描述的是对极权主义恶性发展的预言,但是却让每一个经历或熟知该类历史事件的人看过《1984》后都会产生一种触目惊心的契合感。书中刻画的人类生存状态,仿佛一个永不退色的警世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罪与罚》内容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讲述了穷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为生计所迫,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莉扎薇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终在基督徒索尼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


【作者简介】

《1984》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英语文体家,被称为西方世界的良心、欧洲的鲁迅、“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和“天才的梦魇者”。奥威尔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1903年出生于印度孟加拉,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少年时代。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中学。1921年远走缅甸,加入帝国警察部队,非常同情当时殖民地的人民,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职。1927年回到欧洲,从事文学创作。1936年,参加西班牙内战,因重伤返回英国。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奥威尔积极参加反纳粹的活动,并在英国广播公司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死于困扰多年的肺病,年仅47岁。

《罪与罚》作者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目录】

《1984》

《罪与罚》


【前言】

《罪与罚》节选

在七月初异常闷热的黄昏时分,一个年轻人走出了在C小巷向房客转租的斗室,慢悠悠、似乎犹豫不决地朝K桥方向走去。
他成功地避免了在楼梯上与女房东碰面。他的斗室恰好位于一栋五层高楼的,与其说是间住房,倒不如说更像个衣柜。他租的这间斗室附带提供饭菜与女仆打扫房间服务。女房东的套房就位于同一楼梯的下一层。每当他外出时,都不得不经过女房东几乎总是敞开的、正对着楼梯的厨房门。年轻人每一次经过时都感到难受与胆怯。他因此羞愧不已,皱起了眉头。他欠了女房东一屁股债,很害怕与她见面。
他并非胆小和畏缩,恰恰相反,从某个时候起他陷入了愤怒与紧张的情绪,类似于抑郁症。他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不仅怕见女房东,而且怕见任何人。
他被贫穷压垮了,但是近这种尴尬的处境不再压迫他了。他完全停止,也不想再去考虑迫切的现实问题。事实上,他不害怕女房东,尽管对方处心积虑地与他对着干。站在楼梯上,听到那些与他毫不相干的日常琐事的废话,听到喋喋不休的讨债、威胁、抱怨,而他又不得不敷衍、道歉、撒谎。哦,不,好还是像只猫似的沿着楼梯悄悄地溜下去,谁也别碰到。
不过,这次当他走到街上时,那种害怕与女房东见面的心情还是让他自己感到惊讶。
街上异乎寻常地燥热,而且气闷、拥挤,到处是石灰、木头、砖头、灰尘和夏日里特有的臭味,这种臭味是每一个租不起别墅的彼得堡人都熟悉的味道,所有这些不快一起涌向了这个本已神经错乱的年轻人。从遍布在城市这个区域的堂饮酒铺里散发出的令人难以忍受的臭味,尽管是工作日依旧随处可见的酒鬼,构成了一幅令人厌倦的、忧郁的画卷。年轻人清秀的脸上瞬间出现了厌恶的表情。顺便说一句,他长相英俊,长着一双漂亮的黑眼睛,一头深褐色头发,中等偏高的个子,身材瘦削而匀称。不过很快他仿佛陷入了沉思,更确切地说,陷入了某种梦呓。他往前走着,已经不注意周围的状况,也不想去注意它们。他只是间或嘟囔几句,习以为常地自言自语,现在他自己也承认了这一点。这一刻他意识到,他的思维有时很混乱,他的身体十分虚弱:他已经有一天多几乎没吃任何东西了。
他的衣着极其寒酸,如果换一个人,即使穿惯了破衣烂衫,也羞于大白天穿这么一身破衣服上街。不过在城市的这一带,穿什么衣服都不会让人感到惊讶。因为这儿靠近干草广场,有许多人所共知的饭店酒馆,而且在彼得堡市中心区的这些大街小巷里聚居的主要是些工人和手艺人,各色人物应有尽有。如果看到某种人就大惊小怪,那倒反而是怪事了。可是在这个年轻人心里积聚了太多的愤懑与蔑视,所以尽管他有时也像青年人一样爱面子,但穿着这身破衣服走在街上却丝毫不觉得难为情。要是遇见某些熟人和老同学,那就另当别论了,虽然他压根儿不愿碰到他们… … 他用不着走很远;他甚至知道,离他住的楼房大门要走多少步:刚好七百三十步。有一次他想得出神的时候,曾经数过。那时他自己也不相信这些幻想,只是用这荒唐而又诱人的胆大妄为来刺激一下自己。
现在,一个月过去了,他已经开始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这一切,尽管他总是自言自语,嘲笑自己的无能为力与优柔寡断,却不知怎么甚至不由自主地已经习惯于把这“荒唐的”幻想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尽管他仍然不相信自己。现在他要去为完成这一事业作一番试探,因此他越往前走,心里越忐忑不安。P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