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两汉经学的历术背景》敏锐地意识到天文学史与经学史所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使得目前的经学研究仍有极大空间可供展开。作者总结前人在经学史研究和天文史研究中出现的问题,重点从历学与文献的互相印证和历术的解释功能这两方面,重新将历学引入经学研究。本书分为五章,另有附论一篇,分别以郑玄、刘歆、杜预、服虔等人的著作为例,尝试还原两汉经学家运用历术的过程与背景,彰显其立论基础与论述依据,进而探讨经学与历学的关联性。此种利用经学与历学相互印证的跨学科研究方式,也为经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角。


【内容简介】

  章以三卷本《京氏易传》为对象,讨论《京传》建候积算之例以及六日七分与八宫卦序之间的可能联系。第二章讨论《诗》“五际”说与殷历的相关。第三章讨论《世经》三统术与刘歆《春秋》学。刘歆《世经》据三统术推排古史年代,并释《春秋》经传。又《汉书·五行志》所载刘歆《春秋》日食说,也全以三统术立论。然三统术与《春秋》经传历日并不吻合,但刘歆在《左传》历数与三统相异时,仍加引证;在经传日食之期与三统推算结果不符时,迳改经传历日。第四章据殷历还原出郑氏的周初年代表,并据以考察后世学者以今、古说归类郑学所存在的问题。第五章由汉及晋,延伸讨论杜预《长历》编排。由杜氏的从赴说可知,《长历》的编排,不但与杜氏的历日考证相关,也与杜氏对经传的理解相关。附论为“《乾凿度》主岁卦贞辰解”,可与章、第二章相发明。


【作者简介】

郜积意,福建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治学领域集中在两汉经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方面,点校整理有《谷梁古义疏》等。


【目录】

前言
章 论三卷本《京氏易传》,兼及京房的六日七分说
一、飞爻、伏爻、世爻及二十八宿入卦
二、建候积算之例
三、五行人卦中的分象问题
四、吉凶判断的其他因素
五、京房的六日七分说
六、小结
第二章 “五际”说的殷历背景——兼释《汉书,翼奉传》中的六情占
一、论迮鹤寿《齐诗翼氏学》
二、纬书的历术背景
三、翼奉的历术背景
四、试以殷历说“五际”,兼释《翼奉傅》中的六情占
五、小结
第三章 《世经》三统术与刘歆《春秋》学
一、《三统历》与《太初历》关系简述
二、刘歆确定商、周年数的可能性还原
三、刘歆征引文献的问题
四、《世经》引《左传》疏解
五、析《五行志》中的刘歆日食、分野说
六、服虔三统术与刘歆的比较
七、小结
第四章 郑玄《周书》《豳风》注的年代学背景——兼论郑宗《周礼》及今、古说的归类问题
一、从蔡邕《月令章句》用四分历说起
二、郑玄《月令注》及以历释经的特点
三、以殷历为基础的周初年代学
四、《金滕》三家释:今、古说的归类及其问题
五、引申讨论:郑宗《周礼》的具体表征
六、禘袷年限:郑氏《周礼注》中的非古文说
七、小结
第五章 杜预《长历》与经传历日考证
一、《长历》的频大月设置
二、《长历》的置闰特点,兼及日食之释
三、杜氏“参校历日”考释
四、诸家论说辨析
五、历日考证中的“从赴”说
六、小结
结语
附论 《乾凿度》主岁卦贞辰解
一、卦分隂阳与辰行左右
二、乾坤何以贞于子未
三、“隂卦与阳卦同位者退一辰”确解
四、泰否何以独各贞其辰
五、“六十四卦流转注十二辰图”补
六、前人论说证谬
七、“郑注”辨伪
八、小结
引用书目
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