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一代大师为人为文都堪称世间楷模,为人智慧通达,为文淳厚平淡,多篇散文更是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高考试卷,成为学生阅读学习的标准范文!
★季氏散文真情流露,脍炙人口,文采与哲思齐飞,感性共理性一色,内容涵盖家庭温暖、笔墨书香、天地万物、世间百态、人生哲理,时间跨越近一个世纪,囊括近百年智慧,给我们迷茫的人生指明归航的方向!
★精心收录《怀念母亲》《寸草心》《赋得永久的悔》《清塘荷韵》《海棠花》《喜雨》《老猫》《咪咪《百年回眸》《难得糊涂》《傻瓜》等经典散文,有人间温情,也有生命智慧,令人高山仰止,回味无穷!
★钱文忠、冯骥才、钟敬文、陈平原、林青霞等一致推崇!
★央视、人民网、光明网、人民日报特别纪念,极力推荐!
★特别收录季羡林的孙辈怀念季老的3篇文章,于历历往事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季老的随遇而安、温和亲切、洒脱从容!
★特别采用人文艺术画家、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老树富于温情的猫咪插画设计封面,与季羡林爱猫的天性相得益彰,为本书锦上添花!


【内容简介】

  漫漫人生,步履不停,何处才是我们的心灵归宿?
  季羡林告诉我们的答案是:温馨的家庭、弥漫的书香、可爱的万物、百味的生活、从容的人生。
  本书是一部以温情与人生智慧为主题的季羡林散文集,收录了季老的47篇经典作品。
  在本书中,不仅有季老对亲人的怀念、对家的珍视,也有季老对读书岁月的回忆,对天地万物的热爱,对世间百态的体会,字里行间尽显率真与赤诚,更有季老阅尽百年世事后的丰富人生感悟,真实而深刻,豁达而通透,读来令人备受启发。
  同时,本书还特别收录了季羡林孙辈怀念季老的文章,于历历往事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季老的随遇而安、温和亲切、洒脱从容。
  愿这本书能分享给每一个迷茫者。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

  国际著名东方学家、印度学家、梵语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精通梵文、吐火罗文、巴利文、德文、英文等12种语言。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留学德国,归国后创办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历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等,为北京大学终身教授。
  季老学贯中西,汇通古今,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诸多领域建树卓著,堪称我国学界一代宗师。季老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留下2000多万字的文化遗产。除学术论著、翻译作品外,还有散文随笔集有《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等,因文笔平实、浅显易懂、情感诚挚而备受读者喜爱,其中多篇曾入选中小学教材以及中高考考卷,如《月是故乡明》《夹竹桃》《怀念母亲》等。
  季老为人朴实坦率、低调谦逊、安贫乐道、豁达通透,对生活始终保持热爱,对人生始终保持乐观,深受世人敬仰。


【媒体评论】

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钟敬文

一个人的走,都会带走世间的一段印迹、一段时光和一 片云彩;但是,恩师的走,也许带走了一个时代。
——钱文忠

季老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也是学术界的标志。虽然将近百岁高龄了,但是他的逝去还是中国文化的巨大损失。
——冯骥才

1990年代初是我们这代人状态zui不好的时候,每次我在各个场合遇到季老时,他都会主动走过来跟我交谈,一般都是年轻人找老先生的,没想到老先生会主动走过来跟年轻人握手言欢,我想他是希望能改变这些年轻人的命运。
——陈平原

我读过您写的文章,您说要多读世界文学名著,我现在就是尽力多读。
——林青霞


【目录】

辑一 长路漫漫,心有所归
赋得永久的悔
寸草心
寻梦
我的家
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
我的童年
回家
月是故乡明
故乡行

辑二 孤独岁月,幸有书香
我和北大图书馆
温馨的回忆
就像人每天必须吃饭一样
获奖有感
《儒林外史》取材的来源
漫谈刘姥姥
漫谈散文
成语和典故
作文

辑三 天地万物,无不关情
清塘荷韵
海棠花
五色梅
芝兰之室
洛阳牡丹
喜雨
火车上观日出
登庐山
老猫
咪咪

辑四 生活之味,百尝不倦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上海菜市场
三个小女孩
两个乞丐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
寂寞
忆念荷姐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悼念沈从文先生

辑五 纵浪大化,不喜不惧
我的座右铭
傻瓜
老年谈老
百年回眸
大放光明
长寿之道
难得糊涂
三思而行
真理愈辨愈明吗
希望在你们身上

附录 孙辈的怀念
季泓:怀念爷爷季羡林
季清:写在爷爷逝世十周年之际
何巍:我与外公季羡林


【前言】

赋得永久的悔

  题目是韩小蕙小姐出的,所以名之曰“赋得”。但文章是我心甘情愿作的,所以不是八股。
  我为什么心甘情愿作这样一篇文章呢?一言以蔽之,题目出得好,不但实获我心,而且先获我心: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东西了。
  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于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即是。要写其中深切、真实、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贫困的村庄里。我们家是贫中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锥之地。“十年浩劫”中,我自己跳出来反对北大那一位倒行逆施但又炙手可热的“老佛爷”,被她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她手下的小喽啰们曾两次窜到我的故乡,处心积虑把我“打”成地主,他们那种狗仗人势、穷凶极恶的教师爷架子,并没有能吓倒我的乡亲。我小时候的一位伙伴指着他们的鼻子,大声说:“如果让整个官庄来诉苦的话,季羡林家是家!”
  这一句话并没有夸大,他说的是实情。我祖父母早亡,留下了我父亲等三个兄弟,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小的一叔送了人。我父亲和九叔饿得没有办法,只好到别人家的枣林里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后兄弟俩被逼背井离乡,盲流到济南去谋生。此时他俩也不过十几二十岁。在举目无亲的大城市里,必然是经过千辛万苦,九叔在济南落住了脚。于是我父亲就回到了故乡,说是农民,但又无田可耕,又必然是经过千辛万苦。九叔从济南有时寄点钱回家,父亲赖以生活。不知怎么一来,竟然寻(读xín)上了媳妇,她就是我的母亲。母亲的娘家姓赵,门当户对,她家穷得同我们家差不多,否则也决不会结亲。她家里饭都吃不上,哪里有钱、有闲上学。所以我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她家是在另一个庄上,离我们庄五里路。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长的距离。
  北京大学那一位“老佛爷”要“打”成“地主”的人,也就是我,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就有这样一位母亲。
  后来我听说,我们家确实也“阔”过一阵。大概在清末民初,九叔在东三省用口袋里剩下的后五角钱,买了十分之一的湖北水灾奖券,中了奖。兄弟俩商量,要“富贵而归故乡”,回家扬一下眉、吐一下气,于是把钱运回家,九叔仍然留在城里,乡里的事由父亲一手张罗,他用荒唐离奇的价钱,买了砖瓦,盖了房子,又用荒唐离奇的价钱,置了一块带一口水井的田地。一时兴会淋漓,真正扬眉吐气了。可惜好景不长,我父亲又用荒唐离奇的方式,仿佛宋江一样,豁达大度,招待四方朋友。一转瞬间,盖成的瓦房又拆了卖砖、卖瓦。有水井的田地也改变了主人。全家又回归到原来的情况。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降生到人间来的。
  母亲当然亲身经历了这个巨大的变化。可惜,当我同母亲住在一起的时候,我只有几岁,告诉我,我也不懂。所以,我们家这一次陡然上升,又陡然下降,只像是昙花一现,我到现在也不完全明白。这个谜恐怕要成为永恒的谜了。
  不管怎样,我们家又恢复到从前那种穷困的情况。后来听人说,我们家那时只有半亩多地。这半亩多地是怎么来的,我也不清楚。一家三口人就靠这半亩多地生活。城里的九叔当然还会给点接济,然而像中湖北水灾奖那样的事儿,一辈子有一次也不算少了。九叔没有多少钱接济他的哥哥了。
  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这个我是懂得的。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颜色都是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这“红的”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但不吃又害饿,我真有点谈“红”色变了。
  但是,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办法。我祖父的堂兄是一个举人,他的夫人我喊她奶奶。他们这一支是有钱有地的。虽然举人死了,但家境依然很好。我这一位大奶奶仍然健在。她的亲孙子早亡,所以把全部的钟爱都倾注到我身上来。她是整个官庄能够吃“白的”的仅有的几个人之一。她不但自己吃,而且每天都给我留出半个或者四分之一个白面馍馍来。我每天早晨一睁眼,立即跳下炕来向村里跑,我们家住在村外。我跑到大奶奶跟前,清脆甜美地喊上一声:“奶奶!”她立即笑得合不上嘴,把手缩回到肥大的袖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块馍馍,递给我,这是我一天幸福的时刻。
  此外,我也偶尔能够吃一点“白的”,这是我自己用劳动换来的。一到夏天麦收季节,我们家根本没有什么麦子可收。对门住的宁家大婶子和大姑——她们家也穷得够呛——就带我到本村或外村富人的地里去“拾麦子”。所谓“拾麦子”,就是别家的长工割过麦子,总还会剩下那么一点点麦穗,这些都是不值得一捡的,我们这些穷人就来“拾”。因为剩下的绝不会多,我们拾上半天,也不过拾半篮子;然而对我们来说,这已经是如获至宝了。一定是大婶和大姑对我特别照顾,以一个四五岁、五六岁的孩子,拾上一个夏天,也能拾上十斤八斤麦粒。这些都是母亲亲手搓出来的。为了对我加以奖励,麦季过后,母亲便把麦子磨成面,蒸成馍馍,或贴成白面饼子,让我解解馋。我于是就大快朵颐了。
  记得有一年,我拾麦子的成绩也许是有点“超常”。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至于肉类,吃的回忆似乎是一片空白。我姥娘家隔壁是一家卖煮牛肉的作坊。给农民劳苦耕耘了一辈子的老黄牛,到了老年,耕不动了,几个农民便以极其低的价钱买来,用极其野蛮的办法杀死,把肉煮烂,然后卖掉。老牛肉难煮,实在没有办法,农民就在肉锅里小便一通,这样肉就好烂了。农民心肠好,有了这种情况,就昭告四邻:“今天的肉你们别买!”姥娘家穷,虽然极其疼爱我这个外孙,也只能用土罐子,花几个制钱,装一罐子牛肉汤,聊胜于无。记得有一次,罐子里多了一块牛肚。这就成了我的专利。我舍不得一气吃掉,就用生了锈的小铁刀,一块一块地割着吃,慢慢地吃。这一块牛肚真可以同月饼媲美了。
  “白的”、月饼和牛肚难得,“黄的”怎样呢?“黄的”也同样难得。但是,尽管我只有几岁,我却也想出了办法。到了春、夏、秋三个季节,庄外的草和庄稼都长起来了。我就到庄外去割草,或者到人家高粱地里去劈高粱叶。劈高粱叶,田主不但不禁止,而且还欢迎;因为叶子一劈,通风情况就能改进,高粱长得就能更好,粮食打得就能更多。草和高粱叶都是喂牛用的。我们家穷,从来没有养过牛。我二大爷家是有地的,经常养着两头大牛。我这草和高粱叶就是给它们准备的。每当我这个不到三块豆腐高的孩子背着一大捆草或高粱叶走进二大爷的大门,我心里有所恃而不恐,把草放在牛圈里,赖着不走,总能蹭上一顿“黄的”吃,不会被二大娘“卷”(我们那里的土话,意思是“骂”)出来。到了过年的时候,自己心里觉得,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喂牛立了功,又有了勇气到二大爷家里赖着吃黄面糕。黄面糕是用黄米面加上枣蒸成的,颜色虽黄,却位列“白的”之上。因为一年只在过年时吃一次,“物以稀为贵”,于是黄面糕就贵了起来。
  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红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待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待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思念爱子的情景,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一九九四年三月五日


【免费在线读】

长寿之道

  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可谓长寿矣。因此经常有人向我询问长寿之道、养生之术。
  我敬谨答曰:“养生无术是有术。”
  这话看似深奥,其实极为简单明了。我有两个朋友,十分重视养生之道。每天锻炼身体,至少要练上两个钟头。曹操诗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不过百年,每天费上两个钟头,统计起来,要有多少钟头啊!利用这些钟头,能做多少事情呀!如果真有用,也还罢了。他们两人,一个先我而走,一个卧病在家,不能出门。
  因此,我首创了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名闻全国。
  我这个三“不”主义,容易招误会,我现在利用这个机会解释一下。我并不反对适当的体育锻炼,但不要过头。一个人如果天天望长寿如大旱之望云霓,而又相信体育锻炼,则此人心态恐怕有点失常,反不如顺其自然为佳。
  至于不挑食,其心态与上面相似。常见有人年才逾不惑,就开始挑食,蛋黄不吃,动物内脏不吃,每到吃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窘态可掬,看了令人失笑。以这种心态而欲求长寿,岂非南辕而北辙!
  我个人认为,第三点为重要。对什么事情都不嘀嘀咕咕,心胸开朗,乐观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着,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努力克服之,决不视芝麻绿豆大的窘境如苏迷庐山般大,也决不毫无原则随遇而安,决不玩世不恭。“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有这样的心境,焉能不健康长寿?
  我现在还想补充一点,很重要的一点。根据我个人七八十年的经验,一个人决不能让自己的脑筋投闲置散,要经常让脑筋活动着。根据外国一些科学家的实验结果,“用脑伤神”的旧说法已经不能成立,应改为“用脑长寿”。人的衰老主要是脑细胞的死亡。中老年人的脑细胞虽然天天死亡,但人一生中所启用的脑细胞只占细胞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且在活动的情况下,每天还有新的脑细胞产生。只要脑筋的活动不停止,新生细胞比死亡细胞数目还要多。勤于动脑筋,则能经常保持脑中血液的流通状态,而且能通过脑筋协调控制全身的功能。
  我过去经常说:“不要让脑筋闲着。”我就是这样做的,结果有人说我“身轻如燕,健步如飞”。这话有点过了头,反正我比同年龄人要好些,这却是真的。原来我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只能算是一种朴素的直觉。现在读报纸,得到了上面的认识。在沾沾自喜之余,谨做补充如上。
  这就是我的“长寿之道”。
  
  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难得糊涂

  清代郑板桥提出来的亦书写出来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在中国,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一直到今天,两百多年过去了,但在人们的文章里、讲话里,以及嘴中常用的口语中,这四个字还经常出现,人们都耳熟能详。
  我也是难得糊涂党的成员。
  不过,在近几个月中,在经过了一场大病之后,我的脑筋有点开了窍。我逐渐发现,糊涂有真假之分,要区别对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什么叫真糊涂,而什么又叫假糊涂呢?
  用不着作理论上的论证,只举几个小事例就足以说明了。例子就从郑板桥举起。
  郑板桥生在清代乾隆年间,所谓康乾盛世的下一半。所谓盛世历代都有,实际上是一块其大无垠的遮羞布。在这块布下面,一切都照常进行。只是外寇来得少,人民作乱者寡,大部分人能勉强吃饱了肚子,“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了。统治者的宫廷斗争,仍然是血腥淋漓,外面小民是不会知道的。
  历代的统治者都喜欢没有头脑没有思想的人,有这两个条件的只是士这个阶层,所以士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眼中钉。可离开他们又不行,于是胡萝卜与大棒并举,少部分争取到皇帝帮闲或帮忙的人,大致已成定局。等而下之,一大批士都只有一条向上爬的路——科举制度,成功与否,完全看自己的运气。翻一翻《儒林外史》,就能洞悉一切。但同时皇帝也多以莫须有的罪名大兴文字狱,杀鸡给猴看。统治者就这样以软硬兼施的手法统治天下。看来大家都比较满意。但是我认为,这是真糊涂,如影随形,就在自己身上,并不难得。
  我的结论是:真糊涂不难得,真糊涂是愉快的,是幸福的。
  此事古已有之,历代如此。楚辞所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所谓“醉”,就是我说的糊涂。
  可世界上还偏有郑板桥这样的人,虽然人数极少极少,但毕竟是有的。他们为天地留了点正气。他已经考中了进士。据清代的一本笔记上说,由于他的书法不是台阁体,没能点上翰林,只能外放当一名知县,“七品官耳”。他在山东潍县做了一任县太爷,又偏有良心,同情小民疾苦,有在潍县衙斋里所作的诗为证。结果是上官逼,同僚挤,他忍受不了,只好丢掉乌纱帽,到扬州当“八怪”去了。他一生诗书画中都有一种愤懑不平之气,有如司马迁的《史记》。他倒霉就倒在世人皆醉而他独醒,也就是世人皆真糊涂而他独必须装糊涂,假糊涂。
  我的结论是:假糊涂才真难得,假糊涂是痛苦,是灾难。
  现在说到我自己。
  我初进三〇一医院的时候,始终认为自己患的不过是癣疥之疾。隔壁房间里主治大夫正与北大校长商议发出病危通告,我这里却仍然嬉皮笑脸,大说其笑话。终医院里的四十六天,我始终没有危机感。现在想起来,真正后怕。原因就在,我是真糊涂,极不难得,极为愉快。
  我虔心默祷上苍,今后再也不要让真糊涂进入我身,我宁愿一生背负假糊涂这个十字架。
  
  二〇〇二年十二月二日在三〇一医院
  于大夫护士嘈杂声中写成,亦一快事也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